你以為自己沒感覺,也許是因為你太有感受。
近期在看這部韓劇,片名很有意味” It’s okay to not be okay.”(文法不對吧?還是為了要呼應劇情,不好也沒關係?),中文翻成「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身為心理學愛好者,當然不會錯過。
其中一集(沒要爆雷請放心)讓我印象深刻,男主角敍述女主角像空罐頭一樣的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感覺時,我被女主角的表情觸動了心中某部分。那股「你以為我的沒感覺,其實是因為我太波濤洶湧、太有感受,以至於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只能以切斷來保護自己不再受傷的假面,日子久了我就會從假裝到真正感覺不到感覺了。」的強烈執拗,豈是一個旁人(outsider)能懂的?
想起了我唸書時也有很強烈的「感受不到自己感覺」的時期,那個時候我的人生就像是罐頭訊息一樣大量且不斷重複,沒有知覺也沒有感覺。我印象很深刻,自己常覺得自己沒有感覺,不知道快樂是什麼,也沒有不開心,但也並不開心。就像忘了加鹽巴的青菜豆腐湯,平淡無味但也不至於食不下嚥。想想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思考活著及存在的意義,也在年紀很小的時期就有情緒上的敏感度,卻呈現無感的狀態。
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的人格發展理論來看,一個人自發性的有機體評價歷程(Organismic valuing process)若是受到父母條件價值(conditions of worth)的影響,就會內化為自己的自我概念,而有不一致的負面的感受,如:低真尊、負面自我意象、不真實、焦慮、憂鬱、不適應行為,而無法成為一個充份發揮功能的人。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們因為要獲取父母的肯定、接納、支持與愛,而必須放棄自發性的情緒、感受或行為時,就有一部分的自己被排斥隱藏起來,然後我們會載上面具裝扮成那個社會、家庭或自己期待中的樣子,而離真正完整的自己愈來愈遠。人的痛苦,幾乎由此而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經驗自己的經歷,體會自己真實的感受,也完整如實地表達自己真正的需求,那麼與自己和諧一致時,便不會有與自己不一致時而產生的痛苦了。
回到劇中,男主角就是因為兒時體驗不到被接納及支持,反倒被冀望為照顧高功能自閉障礙哥哥的附屬品,而失去與內在真實自己接觸的機會。扮演成母親期望中的樣子,也擔起自己內化概念中負責任的弟弟角色,卻一心只想要被疼愛。如同女主角的畫本裡的結語:「到底孩子要的是食物,還是母親的溫暖呢?」,他的痛苦來自於真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
#男女主角對看時間實在太久
#裡面的童話故事都好有寓意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ogers自我概念」的推薦目錄: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大部分心視角讀者都認為「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有點不同 ... 的評價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rogers自我概念、羅傑斯理論、人本主義例子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rogers自我概念、羅傑斯理論、人本主義例子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你喜歡心理學嗎? Carl Rogers. - 閒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rogers理想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rogers自我概念 在 rogers理想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rogers自我概念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舊酒裝新瓶第二集--如何形成屬於自己的諮商理論
「觸類旁通並不容易,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隨著生命與工作經驗累積,相信有天你也能不只是「扮演」治療師的角色,而是成為你自己,帶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與案主相會,並提供些許安慰、幫助與成長。」
【給新手治療師的話】最強的學派是?
◆風水輪流轉
剛入行的前幾年,每當遇到同行總是會被問到我是哪個學派的,就好像武林高手相見一樣,讓人不禁想回答「在下詠春格正,師承陳華順」(到底是有多愛葉問),似乎沒入個名門正宗就難登大雅之堂。的確我也還記得剛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那種不確定感,真的很需要有個理論學派,最好附帶具體操作方法才能讓人安心。
在我唸大學的時候(咳,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非常喜歡認知治療學派,覺得真是明快又有道理,既然一切煩惱均由想法而起,改變了不就好嗎? 後來碩士論文也是與憂鬱症的認知理論有關,其實不只我,最近幾十年來認知學派一直是臨床心理學的顯學,其實也與心理學追求科學化有關。畢竟有效的治療才可以大聲的宣稱「我有效,請給我錢」。在美國付錢的常常是保險公司,是他們來決定給付的金額與次數,前提是該治療法能得到實證研究資料的佐證,所以心理治療流於標準化、方便進行研究的操作手冊也就不奇怪了。
我國的臨床心理學深受美國影響,因此也帶有濃濃的「認知味」,但近年來此風潮開始有所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實務工作者大聲疾呼,心理治療並非藥物,裡面有太多細膩複雜的因素,怎麼可能做成像食譜一樣來操作呢? 而就就我身旁聽到的,現在換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派大受歡迎,似乎它們才代表了有深度內涵的治療,至於Rogers的案主中心學派就和Bee Gees合唱團一樣,只活在六零年代模糊的音樂錄影帶裡了。
◆學派無高低,重要的是…?
為了明白最強的是哪個學派,學者們做了多年相關研究,結論是我們無法證實哪個學派優於另一個學派。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即便宣稱使用同一個學派,治療師之間的個別差異還是很大;相反地,無論治療師所信奉的學派為何,有效能的治療師之間的行為表現反而更為相似! 這代表了什麼? 首先,學派並沒有強弱之分,但治療師有。我想起「金山找」到佛山踢館,被葉問打敗後說「今天我北方拳輸給南方拳啦!」,葉問回說:「這不是南方拳或北方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確實,功夫不分男女好壞,重要的是看誰在打,如此不證自明的道理學者們卻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證實,也讓人不禁莞爾。
再來,有效能的治療師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在這方面研究就給出具體的答案了。共同點在於,他們在短期內就可以與案主形成良好的工作同盟,其中包含了同理對方主觀世界的能力,讓案主感覺被理解與支持,進而得到案主的信任,我想也包含了能看到治療關係中的缺口並適時予以修復。
華人心理治療網提供二十分鐘免費線上諮詢的服務,我一開始接的時候覺得很棘手,別說二十分鐘了,要在單次五十分鐘的諮商要做些什麼都不是容易的事,但過了幾個月後我逐漸明白,其實案主未必要我做什麼,是我給自己的壓力。前不久我收到一個公開回饋,上面寫道「原本對自己的問題癥結像霧裡看花,被一針見血地點出來,令人恍然大悟。諮商師也提供解決方法,覺得很用心」。在短短時間內我做了什麼讓對方感到如此幫助? 其實很簡單,我只是單純聆聽他想說什麼、理解字裡行間的感受,肯定他的努力,並簡單回饋我所看到的議題罷了,相信新手治療師同樣也可以做到。
◆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吧
同理就好像練武功的底子,與其說是技巧,倒不如說是種能力,或者是特質更為恰當,需要經年的累積,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些人原本就善體人意、能感同身受。但也不能因此說治療理論不重要,理論就像是心法,能讓治療師與案主知道治療何去何從,以及遇到困境時能如何面對。好的理論能提供整體的觀點來理解案主與治療,透過得到掌握感,治療師本身的焦慮與不確定感就會大幅改善,在「從打木人樁開始吧」一文中,我們已經談過表現焦慮對諮商所帶來的影響,存在主義說人是需要意義的生物,說白一點,人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我鼓勵新手先不要有門派之見,多多接觸不同的理論與技巧,然後選擇一或兩個比較近似的學派來建立自己的治療理論。在博士班時影響我諮商工作最深的當屬最美麗的歐巴桑—吳麗娟老師。她是我認識對諮商工作最有熱情的人,即便資深如她,年屆退休之際還像個學生一樣認真,接受家族治療的訓練與督導,讓我敬佩不已。她的名言”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提醒我們放下完美主義)、”不管怎樣我一樣愛你”,學生們都能朗朗上口。當時她指派一個讓我們受用無窮的功課 一「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其中包含了:
1.「人性觀」,也就是認為人的本質是什麼?
2.「發展觀」,人的發展歷程為何? 在什麼條件下發展會出現問題?
3.「治療觀」,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需怎麼做才能幫助案主?
4.「改變觀」,當案主改變時,行為上會有那些表現。
與其被動地上五花八門的工作坊,我鼓勵各位不妨試著完成這個功課,先針對有興趣的學派詳加研究,然後闔上書本,靠自己的理解書寫,至少要三千、甚至五千字以上,如此才能說你掌握了該學派的奧義。
有些人給的答案略嫌簡單,例如以案主中心學派來說,在人性觀部分僅回答「人性本善、有向上的力量」,治療觀則寫「無條件地接納與同理」,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單獨的觀念,而非整合的理論。相信讀了「成為一個人」這本書後便能給出更為整體連貫、詳述的答案。使用哪個學派並非自己說了算,我想到大學時有次上認知心理學的課,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說,「我知道答案,但是我說不太出來」,老師則悠悠地回「如果我無法說出來,那我不會說我知道」。再多的知識總得要自己理解了才算數,因此我鼓勵各位透過主動消納整合,來取代被動學習,如此一來不但這些知識真的變成「自己的」,更重要的,也比較省錢(笑)。
◆ 我的治療理論?
說了這麼多,那我的學派呢? 簡單來說是以「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為主,也就是相信人是群居的存有(being),人際關係對人的性格,包含自我概念、對他人的信任,以及人際關係模式(如何對待他人)息息相關,唯有能和他人維繫親密穩定的關係,人才能真正得到快樂,而治療師的工作在於透過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來協助案主也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話雖如此,從我的文章中可以發現到我運用了來自不同學派的觀念與技巧。就跟政黨一樣,我們不必把自己賣給某個學派,只要是自己所認同,或是與自己生命相容的理念或哲學均可納為己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也是存在、人本、完型、敘事、家族治療、甚至是客體關係的治療師。這並不矛盾,當經驗越豐富,我越來越體會到這些的學派其實是在用不同的語言表達相近的概念。就連我原本所排斥的認知治療,現在諮商時偶爾也會使用其中的技巧,甚至指派「家庭作業」給案主呢。
觸類旁通並不容易,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隨著生命與工作經驗累積,相信有天你也能不只是「扮演」治療師的角色,而是成為你自己,帶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與案主相會,並提供些許安慰、幫助與成長。
rogers自我概念 在 方格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新手治療師的話】最強的學派是?
◆風水輪流轉
剛入行的前幾年,每當遇到同行總是會被問到我是哪個學派的,就好像武林高手相見一樣,讓人不禁想回答「在下詠春格正,師承陳華順」(到底是有多愛葉問),似乎沒入個名門正宗就難登大雅之堂。的確我也還記得剛學習心理治療的時候那種不確定感,真的很需要有個理論學派,最好附帶具體操作方法才能讓人安心。
在我唸大學的時候(咳,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非常喜歡認知治療學派,覺得真是明快又有道理,既然一切煩惱均由想法而起,改變了不就好嗎? 後來碩士論文也是與憂鬱症的認知理論有關,其實不只我,最近幾十年來認知學派一直是臨床心理學的顯學,其實也與心理學追求科學化有關。畢竟有效的治療才可以大聲的宣稱「我有效,請給我錢」。在美國付錢的常常是保險公司,是他們來決定給付的金額與次數,前提是該治療法能得到實證研究資料的佐證,所以心理治療流於標準化、方便進行研究的操作手冊也就不奇怪了。
我國的臨床心理學深受美國影響,因此也帶有濃濃的「認知味」,但近年來此風潮開始有所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實務工作者大聲疾呼,心理治療並非藥物,裡面有太多細膩複雜的因素,怎麼可能做成像食譜一樣來操作呢? 而就就我身旁聽到的,現在換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派大受歡迎,似乎它們才代表了有深度內涵的治療,至於Rogers的案主中心學派就和Bee Gees合唱團一樣,只活在六零年代模糊的音樂錄影帶裡了。
◆學派無高低,重要的是…?
為了明白最強的是哪個學派,學者們做了多年相關研究,結論是我們無法證實哪個學派優於另一個學派。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即便宣稱使用同一個學派,治療師之間的個別差異還是很大;相反地,無論治療師所信奉的學派為何,有效能的治療師之間的行為表現反而更為相似! 這代表了什麼? 首先,學派並沒有強弱之分,但治療師有。我想起「金山找」到佛山踢館,被葉問打敗後說「今天我北方拳輸給南方拳啦!」,葉問回說:「這不是南方拳或北方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確實,功夫不分男女好壞,重要的是看誰在打,如此不證自明的道理學者們卻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證實,也讓人不禁莞爾。
再來,有效能的治療師們的共同點是什麼? 在這方面研究就給出具體的答案了。共同點在於,他們在短期內就可以與案主形成良好的工作同盟,其中包含了同理對方主觀世界的能力,讓案主感覺被理解與支持,進而得到案主的信任,我想也包含了能看到治療關係中的缺口並適時予以修復。
華人心理治療網提供二十分鐘免費線上諮詢的服務,我一開始接的時候覺得很棘手,別說二十分鐘了,要在單次五十分鐘的諮商要做些什麼都不是容易的事,但過了幾個月後我逐漸明白,其實案主未必要我做什麼,是我給自己的壓力。前不久我收到一個公開回饋,上面寫道「原本對自己的問題癥結像霧裡看花,被一針見血地點出來,令人恍然大悟。諮商師也提供解決方法,覺得很用心」。在短短時間內我做了什麼讓對方感到如此幫助? 其實很簡單,我只是單純聆聽他想說什麼、理解字裡行間的感受,肯定他的努力,並簡單回饋我所看到的議題罷了,相信新手治療師同樣也可以做到。
◆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吧
同理就好像練武功的底子,與其說是技巧,倒不如說是種能力,或者是特質更為恰當,需要經年的累積,也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有些人原本就善體人意、能感同身受。但也不能因此說治療理論不重要,理論就像是心法,能讓治療師與案主知道治療何去何從,以及遇到困境時能如何面對。好的理論能提供整體的觀點來理解案主與治療,透過得到掌握感,治療師本身的焦慮與不確定感就會大幅改善,在「從打木人樁開始吧」一文中,我們已經談過表現焦慮對諮商所帶來的影響,存在主義說人是需要意義的生物,說白一點,人需要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我鼓勵新手先不要有門派之見,多多接觸不同的理論與技巧,然後選擇一或兩個比較近似的學派來建立自己的治療理論。在博士班時影響我諮商工作最深的當屬最美麗的歐巴桑—吳麗娟老師。她是我認識對諮商工作最有熱情的人,即便資深如她,年屆退休之際還像個學生一樣認真,接受家族治療的訓練與督導,讓我敬佩不已。她的名言”Real is better than perfect”(提醒我們放下完美主義)、”不管怎樣我一樣愛你”,學生們都能朗朗上口。當時她指派一個讓我們受用無窮的功課 一「形成自己的治療理論」,其中包含了:
1.「人性觀」,也就是認為人的本質是什麼?
2.「發展觀」,人的發展歷程為何? 在什麼條件下發展會出現問題?
3.「治療觀」,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中需怎麼做才能幫助案主?
4.「改變觀」,當案主改變時,行為上會有那些表現。
與其被動地上五花八門的工作坊,我鼓勵各位不妨試著完成這個功課,先針對有興趣的學派詳加研究,然後闔上書本,靠自己的理解書寫,至少要三千、甚至五千字以上,如此才能說你掌握了該學派的奧義。
有些人給的答案略嫌簡單,例如以案主中心學派來說,在人性觀部分僅回答「人性本善、有向上的力量」,治療觀則寫「無條件地接納與同理」,但這些都只能算是單獨的觀念,而非整合的理論。相信讀了「成為一個人」這本書後便能給出更為整體連貫、詳述的答案。使用哪個學派並非自己說了算,我想到大學時有次上認知心理學的課,同學回答老師的問題時說,「我知道答案,但是我說不太出來」,老師則悠悠地回「如果我無法說出來,那我不會說我知道」。再多的知識總得要自己理解了才算數,因此我鼓勵各位透過主動消納整合,來取代被動學習,如此一來不但這些知識真的變成「自己的」,更重要的,也比較省錢(笑)。
◆ 我的治療理論?
說了這麼多,那我的學派呢? 簡單來說是以「人際歷程心理治療」為主,也就是相信人是群居的存有(being),人際關係對人的性格,包含自我概念、對他人的信任,以及人際關係模式(如何對待他人)息息相關,唯有能和他人維繫親密穩定的關係,人才能真正得到快樂,而治療師的工作在於透過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來協助案主也能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話雖如此,從我的文章中可以發現到我運用了來自不同學派的觀念與技巧。就跟政黨一樣,我們不必把自己賣給某個學派,只要是自己所認同,或是與自己生命相容的理念或哲學均可納為己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也是存在、人本、完型、敘事、家族治療、甚至是客體關係的治療師。這並不矛盾,當經驗越豐富,我越來越體會到這些的學派其實是在用不同的語言表達相近的概念。就連我原本所排斥的認知治療,現在諮商時偶爾也會使用其中的技巧,甚至指派「家庭作業」給案主呢。
觸類旁通並不容易,學習總是從模仿開始,隨著生命與工作經驗累積,相信有天你也能不只是「扮演」治療師的角色,而是成為你自己,帶著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與案主相會,並提供些許安慰、幫助與成長。
rogers自我概念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rogers自我概念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rogers自我概念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rogers自我概念 在 rogers自我概念、羅傑斯理論、人本主義例子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在rogers自我概念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aster5566也提到LE SSERAFIM Kim Ga Ram中斷活動導致概念瓦解? "六翼天使變成五人活動" ... ... <看更多>
rogers自我概念 在 rogers自我概念、羅傑斯理論、人本主義例子在PTT/mobile01 ... 的推薦與評價
在rogers自我概念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Master5566也提到LE SSERAFIM Kim Ga Ram中斷活動導致概念瓦解? "六翼天使變成五人活動" ... ... <看更多>
rogers自我概念 在 大部分心視角讀者都認為「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有點不同 ... 的推薦與評價
原來這都是很普遍的現象。 ... 心理學大師Carl Rogers 早於50年代提出有關「自我概念」的理論, 他認為一般人都有「現實我(real self) 」及「理想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