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無理由
文:薯伯伯
最好的理由,往往是沒有理由;最好的原因,往往是沒有原因。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走到西藏開咖啡館,而且一開就是十一年,大概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吧。於是不論在咖啡館裡的客人,或是媒體的記者,每次跟我有些對談或訪問,總愛提出一個疑問:「你來西藏開店的原因,是甚麼呢?」又或者問:「是甚麼動機,促使你去西藏開店?」
我最初聽到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問者誘導,於是順著對方的取向,即時想出一大堆原因。所謂「原因」,不外乎就是「人文、歷史、宗教、文化」之類。這句話就像唸咒一樣,「人文歷史宗教文化」唸起來特別順口,說得太過習慣,習慣得連自己都相信。而每次這樣回答,對方的反應又像是深有體會,擺出略有所悟的表情,或是解開心中的迷團。
但是仔細一想,這種答案,其實說了等如沒說,完全廢話。換了當時我去的不是西藏,而是泰國,那麼別人問我為何要留在泰國,我也可以回答「人文歷史宗教文化」。如果去的是日本,也是「人文歷史宗教文化」。除了去火星,這八字真言基本上都能成為萬能答案。只是這種答案太不具體,也過度空泛,於是說穿了,就成了廢話。
以前讀 Jonathan Gottschall 的《Storytelling Animal》,書中提到人類最愛聽故事,甚至只能透過故事去理解世界。但問題是,如果沒有故事,又可以如何去理解世界?
我第一次去西藏的故事,沒有刻意營造,只是出於偶然。記得 2001 年 8 月,我在上海的時候,剛好在某家書店看到一本西藏的旅遊書,書中提到雪頓節的展佛儀式,把巨大的唐卡佛畫放到哲蚌寺的山坡上,極為震撼。這個場景特別觸動我心,查看日期,赫然發然再過兩星期就是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決定走到西藏看看。過了數年,想再回去西藏,就決定由泰國踩自行車經滇藏線前往拉薩。如果問我當中有甚麼考慮,又或是會否像是那些愛好分析的人一樣,把利與弊,pros and cons 左右列出,還要像香港知識份子那樣,弄個 Excel 表格詳細寫明?其實真的沒有。
去西藏前有甚麼特別的動機?沒有。去西藏後有甚麼觸動的感概?也沒有。不是說生活平平無奇,淡然無味,而是硬要找個所謂的「激活點」,幾近不可能。別人大家可以說,你小時候的成長經歷,變成長大後的行動,但到底是哪段歷史,哪段記憶,又或是何種性格,促使現在的我?如果用真正佛學(而不是「佛系」)的教化去理解世事,就是最根本的緣起之說,即在真實的體驗當中,根本沒有甚麼是獨立或永恆的。因緣千絲萬縷,相互牽引,交織而成。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所有成長的體會,本來就像是色彩滴進水缸,幻作一團,分化不清,如果硬要分清楚,反而影響對自身或別人的理解。
可是,這樣的論述太不符合聽者的心態。你說你所作所為的原因,是沒有原因,那根本沒法滿足讀者的口味。你很認真地說,沒有直接的前因能夠幫助理解現在的後果,別人卻誤會你在迴避問題,又或是以為你在談論形而上學的沉思,卻不知道你所說的其實是真心表白。
我想起波蘭詩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在《被禁錮的頭腦》裡提過,他當初選擇和東方集團決裂,其他人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他對專制的仇恨,但他自己表白道:「實則是由各種動機所促成,而其中有些動機說起來並不冠冕堂皇。我的決定與其說是經過理智冷靜的思考,倒不如說是由於胃口無法受納。」
最近在拉薩,遇到一名踩自行車來的香港青年,我問他踩車來的原因。我心中期待他有個動人的故事,例如說自己在香港時經歷巨變,又或是失去了關愛的人,經歷無盡悲傷,某天看著大海,對著無垠天際,大聲用潮汕話叫出一聲:「大海,你還好嗎?」聽到回音,感受了高原的呼喚,然後就決定踩車走向聖城拉薩。但是啊,他只是淡淡然地跟我說:「別人問我踩車的原因,我就說是想逃離香港,但想深一層,根本不是這個原因。」那麼真正的原因是甚麼?「真正的原因,只是想踩車而已,說穿了,也就是沒有甚麼原因。」
記得有次在淘寶買東西,貨到後與預期相距甚遠,立即申請退貨退款,賣家居然膽敢拒絕。他留言道:「你申請退貨,也得先給一個理由! 」我便回答說:「好吧,我就給個理由。我的理由,就是沒有理由。」然後備注:「使用七天無理由退款保證。」有時最好的理由,就是沒有理由。有時最好的解釋,就是沒有解釋。
不過從效果主義來說,大可以忽略過程本身的內在含意,只著重結果的本質。姑且不談前因,只看結果。能夠找到自己喜愛的異鄉城市,又能認識一班文化及族裔差距頗大的知心好友,卻還能相知相遇,在世界另一端找到意想不到的平行共鳴,大概是一輩子的幸運,以及數輩子的福份。
小注:記得有次做訪問,跟記者表白這種心態,對方聽時不停點頭,深有體會,然後忽然很認真地問:「那麼你去西藏的原因,是不是文化呢?還是宗教?」那刻我感到半絲的寂寞。
———
照片:布達拉宮北側的倒影,時正三月,環繞著拉薩的,是讓人神往的雪山。我特別喜歡西藏的冬季,更有雪域之鄉的感覺。攝於 2018 年 3 月 2 日。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及臉書: http://pazu.me/ & http://fb.com/pazukong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
如果這樣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因為薯伯伯的新書《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在香港各大書店陸續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goo.gl/Zjbftq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ros and cons表格」的推薦目錄: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How To Design Responsive Pros And Cons Table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How to Add Pros and cons Table in WordPres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Single-row Settings table: pros and cons of Joins vs scalar ... 的評價
- 關於pros and cons表格 在 Pros and cons of a junction table between three tables, only ... 的評價
pros and cons表格 在 How to Add Pros and cons Table in WordPres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Do you want to Add a Pros and Cons Table to your Wordpress website? But don't want to add an extra plugin for that. Well, I got you. ... <看更多>
pros and cons表格 在 Single-row Settings table: pros and cons of Joins vs scalar ... 的推薦與評價
I created a set of demo tables to see how this ends up working in practice. USE tempdb; GO DROP TABLE IF EXISTS dbo.Settings; CREATE TABLE ... ... <看更多>
pros and cons表格 在 How To Design Responsive Pros And Cons Table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i guys, in this video, I will show you how to design a Pros and Cons Table for your website. I hope you find this usefu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