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問 A or B】BPP = ???
在社區藥房裡,大家可能會聽過「BPP」這種藥。
那BPP到底是什麼藥呢?
唔……其實BPP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傷風感冒藥。
其中「BPP」的「B」、「P」、「P」其實分別代表Brompheniramine、Phenylephrine、Phenylpropanolamine這三種藥。
對,這是一種複方。
其中Brompheniramine是一種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主要在抗衡組織胺(Histamine),從而紓緩很多傷風、感冒、過敏的症狀,例如打噴嚏、鼻子痕癢、眼睛痕癢、流鼻水、流眼水。
至於Phenylephrine、Phenylpropanolamine則是一種血管收縮劑(Decongestant),主要透過收縮血管,減少鼻腔的血流量,減少充血、紅腫,從而紓緩鼻塞。
所以BPP能夠收鼻水、通鼻塞。
(如欲了解更多用藥資訊,歡迎看看「小小藥罐子」網誌。)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OMojMd6q7XnESMWwldPhQ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henylpropanolamine藥」的推薦目錄:
phenylpropanolamine藥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藥罐子藥房事件簿】「星星」事件
〈星星 = ?〉
今次的案情主要是這樣的:
早陣子,下午時分,一個師奶穿著一身便服前來藥房配藥。
甫進藥房不久後,這個師奶便跟藥房道:
「我想配回上次這粒『星星』。」
好,中場休息,問題時間:
「『星星』到底是什麼呢?」
嗱!首先不論是行內人還是行外人,大家有時可能會跟一些常用藥改花名。
舉例說,番瀉葉(Senna)這種便秘藥往往可能會被說成「草餅」。
那「星星」到底又是指什麼藥呢?
唔……過往有人曾經可能會叫Dexamethasone這種類固醇(Steroid)做「星星」。
為什麼?
唔……這可能是因為很多藥廠都喜歡將Dexamethasone弄成一粒粒黃色的五角形藥丸吧?
當然嚴格一點,五角形其實算不上是星形,所以別問藥罐子為什麼一粒五角形藥丸會叫「星星」。
總之「星星」有時便是指Dexamethasone。
不過抱歉,今次的答案不是Dexamethasone,而是……
「哦,妳想配上次醫生開給妳的這粒傷風感冒藥?」
這個師奶便連忙點頭道:
「對、對、對……上次這粒『星星』收鼻水真的好有效……」
說到這裡,差不多是時候揭曉答案喇!
其實這個師奶口中的「星星」是指BPP。
當中「BPP」的「B」、「P」、「P」分別代表Brompheniramine、Phenylephrine、Phenylpropanolamine這三種藥。
其中Brompheniramine是一種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主要在抗衡組織胺(Histamine),從而紓緩很多傷風、感冒、過敏的症狀,例如打噴嚏、鼻子痕癢、眼睛痕癢、流鼻水、流眼水。
至於Phenylephrine、Phenylpropanolamine則是一種血管收縮劑(Decongestant),主要透過收縮血管,減少鼻腔的血流量,減少充血、紅腫,從而紓緩鼻塞。
所以BPP是一種收鼻水、通鼻塞的傷風感冒藥。
那為什麼BPP又會叫「星星」呢?
唔……這可能是因為這粒BPP同樣被弄成一粒五角形藥丸吧?
換言之,「星星」其實不一定是指Dexamethasone。
對,有時你說的「星星」不一定是我想的「星星」,所以還請大家最好帶藥名而非花名配藥,避免配錯藥。
💊💊💊💊💊💊💊
BLOG➡️http://pegashadraymak.blogspot.com/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gashadraymak/
📕📕📕📕📕📕📕
著作➡️藥事知多D、用藥知多D、藥房事件簿、家居用藥攻略(各大書店有售)
phenylpropanolamine藥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傷風感冒藥知多D:PPA〉
〈PPA = ???〉
有時候,大家在社區藥房裡購買傷風感冒藥的時候,往往可能會發現一種稱為「Phenylpropanolamine」的藥用成分,簡稱「PPA」。
各位看倌,請問大家知不知道這是什麼藥?
唔……如果是傷風感冒藥的話,PPA其實是一種通鼻塞藥。
PPA,在藥理上,是一種血管收縮劑(Decongestant),是一種腎上腺受體致效劑(Adrenoreceptor Agonist),作用原理,顧名思義,主要在刺激鼻腔黏膜的甲型腎上腺受體(Alpha-adrenoreceptor),收縮血管,減少鼻腔的血流量,減少充血、紅腫,從而紓緩鼻塞的症狀。
說真的,PPA曾經是名噪一時的通鼻塞藥,歷史悠久,沿用至今,說難聽點,究其根本,其實只不過是一種「舊藥」而已。
沒想到,一間藥廠竟然看中這件古董,同時還視這種藥為潛力股,然後舊藥當新藥辦,如同複刻版一樣,重新包裝,再度宣傳,復一復古,懷一懷舊。
姑且不論這件奇貨可不可居,同時不論這項投資值不值得,藥無新舊,達者為先,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能抓老鼠的,便是一隻好貓。
所以貓還是貓,藥還是藥,「舊」自身不是一個問題,更加不是一個理由,用來淘汰這些藥。理論上,藥物愈舊,歷史愈久,使用愈多,認識便會愈深,自然便會愈容易掌握相關的適應症、服用方法、副作用、注意事項,在使用上,自然便會較安全,這是一件不爭的事實。
相較而言,新藥的藥效還是充滿太多不確定性,既然舊藥的藥效已經心裡有數,無庸置疑,那麼,除非逼不得已,否則便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理由說服用藥者轉藥。
一般而言,在用藥上,不管是貪新忘舊,還是汰弱留強,主要的原因,來來去去,不是新藥的藥效較佳,便是舊藥的副作用較大。
對,跟其他血管收縮劑不同,PPA就是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風險,從而構成不明朗因素,不利用藥。
這種風險便是……
過往一項研究顯示服用PPA跟出血性中風(Hemorrhagic Stroke)存在關聯。這就是說,服用PPA可能會增加用藥者出現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弊多於利,得不償失。
誠然「所有藥總會有一些副作用」是鐵一般的事實,從來只有多、少之分,或者輕、重之別。
問題是,就算是副作用,沒有人會否定「鼻塞換中風」絕對是一場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這顯然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拒絕用藥。
面對這種隨之而來的風險,自然便需要做好風險管理措施。最簡單的方法,不用問,當然是說「不」!
對,說到通鼻塞藥,其實還有很多選擇,並不是只有PPA這個選項!既然如此,何必執著?
實際上,除了PPA外,口服的血管收縮劑還有Phenylephrine、Pseudoephedrine,任君選擇。
同時,在劑型上,除了口服外,還有外用。在外用上,主要可以分為鼻噴劑(Nasal Sprays)、滴鼻劑(Nasal Drops)兩種。
在成分上,常用的外用血管收縮劑,主要是Oxymetazoline、Xylometazoline。
當然,沒有出血性中風這個風險,不代表沒有其他風險。
所以這些通鼻塞藥還是可能會出現其他副作用。
在副作用上,基於血管收縮劑的作用原理,在收縮血管,所以可能會收縮其他血管,提高血壓、眼壓,長期使用的話,便可能會誘發高血壓、青光眼。
同時如果是外用血管收縮劑的話,一般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鼻腔黏膜出現反彈性充血(Rebound Congestion)的現象。一般認為,鼻腔組織會透過補償性的血管舒張,抗衡血管收縮劑收縮血管的功效,兩者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所以當血管收縮劑的藥效隨著時間慢慢消失後,漸漸打破了這個平衡的狀態,鼻腔裡的血管便可能會出現反彈性舒張,從而加劇充血的情況,惡化鼻塞的現象。這時候,如果繼續用藥的話,便可能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單說,愈用藥,愈鼻塞。
所以一般建議外用的血管收縮劑不宜連續使用超過一星期,減少出現反彈性充血的風險。
最後,跟投資一樣,用藥涉及風險,股價固然可升可跌,副作用同樣可高可低,用藥者可能會蒙受健康損失,所以用藥前,請參閱相關說明書,自行作出風險評估,或者尋求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