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基因讓大象不容易得癌症 ?!】
#812世界大象日 #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
全世界估計有 17% 的人死於癌症,而大象只有 5%!可能是因為大象擁有兩種抗癌武器:偵測受損 DNA 的基因,和可以讓細胞死翹翹的「殭屍基因」......
「殭屍基因」是指基因組裡沒有功能的基因 #被叫髒比 #還被說沒有用咩噗 基因複製的過程中,某個基因多複製了幾份,是常有的事,那些複本可能因為複製錯誤而喪失功能。 #就像印錯的會議資料 但大象其中一個殭屍基因復活惹,還成為殭屍抗癌的武器!欲知詳情如何,請戳文章分曉↓↓
p53功能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醫學院微生物所鄧述諄團隊發現酵母菌中存在p53-p21的癌症抑制機制】
醫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鄧述諄教授的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一篇論文,首度在酵母菌(Saccharomyces)中發現功能類似於哺乳類動物p53的癌症抑制蛋白,與下游相似於p21的細胞週期(cell cycle)調控蛋白及其細部調控機制。該論文於2017年7月4日刊登於科學領域重要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並受到國際的矚目。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遭遇各種有害物質,而暴露在這些環境裡容易造成細胞的損傷,所以細胞必須爭取時間,並產生有效的修補機制來維持細胞生理的健康及品質。細胞有正常的生長及分裂週期,而此時細胞週期的調控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在面對外在環境壓力下,哺乳類p53蛋白會誘導p21蛋白的表現,而p21蛋白透過抑制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蛋白使得細胞週期停頓在Gap時期 (見圖一),為細胞爭取足夠的時間來面對並修補環境壓力所造成的損害。
生物界自果蠅以下之前並沒有找到p53及p21,但只分析DNA的序列而無法找到相似的蛋白質,並不代表大自然的較低等生物中不存在此調控路徑,只是之前科學家們沒有找到適合的方法去尋找而已,而此實驗室卻在染色體末端損傷時幸運的觀察到了酵母菌Cip1的活化,而開啟了這個研究。
利用繁殖快速、操作容易、且為最簡單真核生物的優勢,鄧述諄實驗室長期以酵母菌為模式生物來研究細胞機制。在本篇研究中博士班學生張雅嵐(見圖一)發現酵母菌一個功能未知的基因Cip1會受到細胞週期調節因子Mcm1與壓力調節因子Msn2/4所共同活化。且在壓力之下,Cip1蛋白會被磷酸化以增強它與G1 cyclin的結合,使得Cip1抑制CDK-G1 cyclin的活性,導致細胞停留在Gap 1時期而不進行DNA的複製(見圖二)。本研究詳細地描述了Cip1在細胞週期中的功能與調控機制。
在正常細胞中,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的表現能夠有效抑制組織中癌細胞的生長,p53和p21為哺乳動物中最重要的抑癌蛋白,且在大多數的癌細胞中皆能發現p53基因的突變,所以在酵母菌中找到哺乳類p53與p21的功能相似蛋白,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現,將有助於我們了解抑制癌症的細部作用機制。
Website: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0080-y
p53功能 在 劉必榮國際新聞評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週的國際新聞主要包括:
(一)美總統大選後續-美國在上週二舉行總統大選,川普出人意外的當選後,國際依然處於震盪之中,美國國內各種反川普遊行,甚至加州喊出獨立的口號也依然持續發酵;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在想辦法勾勒出川普一旦入主白宮後所帶來的外交、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衝擊可能是什麼樣貌…
(二)韓國政局的動盪-韓國總統朴槿惠因親信干政的問題依然焦頭爛額,11/12我們可以看到韓國數十萬人走上街頭要求朴槿惠下台,而在年輕人的支持度上她是幾近0%,因此在此情況下,她是很難再發揮總統的任何功能,當然她現在還未表明是否下台,但可以明顯感受到她的壓力,而在此同時她也表示願意接受檢察官的調查…
(三)日印關係-印度總理莫迪11/11訪問日本48小時,這是他們第三度的兩國間高峰會議,我們關心的是,莫迪這次訪問日本,與日本簽訂了核子協定,但國際上一直因印度沒有加入核不擴散條約而有所顧忌…
P53聯播網連結 / podcast同步更新:
http://www.p53studio.com/liubirong/this-week-news-analysis-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