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thly.hkej.com/monthly/article/id/2648757/%E6%89%93%E8%9E%9E%E8%9F%BB%E4%BF%9D%E9%8A%80%E8%A1%8C%20%20%E9%87%91%E8%9E%8D%E9%AB%94%E5%88%B6%E7%9A%84%E6%82%B2%E5%93%80
打螞蟻保銀行 金融體制的悲哀
螞蟻集團不再微小,但上市忽然被叫停,無法變成大象。這家全球規模最大的FinTech公司由支付起家,再延伸發展理財、借貸、保險等領域,其顛覆性被視為威脅到銀行和金融系統穩定,懷疑因此而遭受打擊。國內金融監管由鬆變緊,螞蟻恐告別野蠻增長模式,專家認為長遠不利國內金融創新。
撰文:黃愛琴 本刊記者
據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推測,螞蟻脫腳或許是中央擔心金融科技彎道超車傳統金融太快,會影響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不久前他於報紙撰寫千字文,力陳這家全球最強FinTech/TechFin貢獻超然,足以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
招股書披露,過去三年螞蟻微貸科技平台促成的貸款規模複合增長為76.4%,截至2020年6月底達到2.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圖一〕,其中消費貸款1.73萬億元,小微企業貸款4217億元,此零售貸款規模大幅超越各大國有銀行和股份銀行〔圖二〕。
1.73萬億這個「扎眼」的數字一出,監管部門非常不安,因為其中98%的資金都是來自銀行和資產證券化,螞蟻出資只佔2%。據悉聯合貸款有不同模式,一般由螞蟻強勢主導,並向銀行提供脫敏後的客戶資料及風控報告,事後獲得部分貸款利息作為「技術服務費」。
「這是極聰明的做法,螞蟻把100蚊借出去,98蚊的風險轉移給銀行,自己賺了大部分的錢,利益分配不均。」譚新強說。
但銀行不笨,為何要委屈自己呢?新時代證券研究所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鄭嘉偉替本刊解開謎團──原來合作銀行大部分都屬於中小型,數量約100家,他們的商業和科技水平都很落後,自身沒有能力開發一套強大的信貸風控系統,故購買了螞蟻這個第三方服務。「內地有4000家商業銀行,但是上市銀行只有16家,卻佔據了八成商業銀行的利潤。」他指出。
銀行寡頭壟斷都是官方默許的,因此監管當局關注的,只是聯合貸款潛藏的「不可控」風險:
第一,合作雙方風險與激勵不對稱,低風險而高回報的一方為做大規模或會降低客戶門檻或者操控信用資料;第二,中小銀行風控能力較弱,而且本身受制於監管,未能獲取客戶太多資料;第三,銀行借助互聯網力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易造成風險外溢;第四,共同放貸人或有債權不清的問題。
「如果底層資產出現問題,可能會產生像美國08年次貸危機的衝擊。」鄭嘉偉說。特別是新冠疫情經濟轉差,信貸危機更大。
平情而論,螞蟻的風險管理技術勝過商業銀行,但是央行始終信不過「外人」,今年7月親自「摸底」,要求各銀行單獨上報「借唄」和「花唄」的信貸餘額及不良率。
就在四部門聯合約談馬雲那一天,銀保監《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出爐,劍指螞蟻與銀行的聯合貸款。該文件提出,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以及網絡小貸註冊資本不低於10億元,跨省經營網絡小貸不低於50億元。
增長引擎被削
譚新強認為,一旦落實以上規定,螞蟻的貸款規模將會萎縮,「就算既往不咎,未來都無得增長。」目前微貸科技業務貢獻集團四成收入;券商滙豐證券預計此業務淨利率高達39%。
資金向來都是螞蟻的弱點,雖然旗下有一間網商銀行,但此「銀行」卻被當局下了一道緊箍咒──網上開戶只能辦理二類賬戶,即不能為客戶提供大額儲蓄業務。花唄和借唄曾經利用法規漏洞把槓桿放大了100倍,但2018年被監管部門約談後,已經「聽話」將網貸的ABS周轉次數控制在3次,總槓桿不超過10倍。同一年,螞蟻高調表示不想衝擊傳統銀行,而是與之合作,日後會為其提供數據、風險管理系統和其他技術,成為一家真正的「科技公司」。
「官方似是想把螞蟻當作銀行、高利貸般監管,對金融體制而言,這是一種後退,不是向前。」譚新強認為,活躍用戶逾10億的支付寶絕對是國寶,勝過美國的PayPal(活躍用戶3.5億)。
「我大膽講一句,銀行體制仍然停留在中世紀年代的模式!」銀行依賴fractional banking機制的multiplier effect來製造金錢,「基本理論就是十個茶煲一個蓋,銀行家又貪得無厭,隱藏極大風險。」結果幾乎每十年左右,全球就出現周期性的金融風暴。
而每次銀行出事,政府都會替其埋單,變成道德風險。「華爾街的銀行家在08年無人坐監,贏了就有得分,輸了拍拍屁股就走人,最後誰埋單?政府和社會!」
FinTech有望可以拆解這個計時炸彈。「我的資產表可能好過銀行,點解唔問我借?現時P2P尚未成功,但是扁平化借貸是有道理的。隨着螞蟻的區塊鏈與人工智能日益先進,是否有機會作為成功版的P2P?」
他續指,銀行之所以無法變成一家FinTech,並非缺技術,「資本與金錢本身是抽象的東西,銀行其實是pure information process company」,真正原因是銀行收了政府茶禮(出事包底),答應「一、不許收高利息,二、要請大量員工」,以致包袱太大轉不了身。
數據已經說明了:中國工商銀行員工44.5萬人,41.9%負責處理個人金融業務,螞蟻有1.66萬人,當中63.9%都是研發人員。
——節錄自12月信報財經月刊《數碼人幣殺到》
p2p借貸法規 在 懶人經濟學 Lounger Economic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的賈不了:5種投資之外,增加被動收入的加班車 】feat.陽光伏特家、LnB信用市集、aifian、
📖上次評測完智能平台後,後台收到了許多讀者的建議,大部分都希望我去評測其他的投資平台(點進FB發現都是理專,真是好員工阿)。
❗其中有一位讀者的建議比較特別,她說:目前經濟情況不穩定,投資金融市場的風險也逐漸增加,但又想持有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小賈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挑選了5個在金融市場外;能創造被動性收入的產品。並依照投資中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收益率、風險、流動性+商業模式來做評測。
❗你還知道那些被動性收入?歡迎留言告訴我,我來看一下!
▶陽光伏特家:政府保證收購年限&價格
陽光伏特家是一間作太陽能電廠,透過電廠的募資專案讓民眾投資,因為政府法規的支持,對再生能源有20年的保障收購年限與價格。
我推測他們的運營模式是這樣的:
1.買賣太陽能面板的價差
2.每年收許太陽能電廠的運維費用
對此模式的疑問是:
太陽能板效率的衰減程度?
❤陽光伏特家官網:https://pse.is/H5SGC
▶LnB信用市集:
台灣P2P的平台之一,這樣的模式簡單粗暴,但想一下,什麼樣的人會上P2P平台借錢?為什麼不和銀行借低息貸款?如果因為借款人有信用問題,那麼收取那麼高額的借貸利息會不會更危險呢?
平台雖有分散投資機制,但我覺得成效有限。
這就好像:分散投資高收益債,也不會改變高收益債高風險的事實阿XD
❤LnB信用市集官網:https://pse.is/EKFH4
▶aifian
aifian在被動收入上主要依靠購買AIFI,獲得每周回饋
我對此模式的疑問是:
官網上的對營利模式說明不明確,在主流數位貨幣交易所都沒看到AIFI,因此我判定他們的系統是中心化的,如果有大戶突然賣出佔市場比30%的AIFI,AIFI的價值會怎麼樣呢?
❤aifian官網:https://pse.is/F3U7A
▶債券類ETF
雖然ETF屬於金融市場的產品,但是債券類ETF幾乎不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BND(投入美國債券市場的ETF)每年管理費0.03%,類似的標的還有:BNDW(投入全球債券市場的ETF)
▶定期存款
之前在小資族必備12款理財APP這篇文章有提過中央銀行的APP,上面有最新的定存利率。
❗先關注風險,在考慮收益
以上,就是本期評測結果,太陽能面板我覺得是不錯的生意,官網做的風險披露也夠,不過還要弄清楚:
1.哪個縣市日照比最高
2.太陽能面板功率&衰退問題
3.天災對收益率影響
對於LnB信用市集與aifian這兩個產品我的態度比較保守。畢竟,這樣甜美的回報率對應的風險披露應該更多。如有關於LnB與aifian更詳細的資訊、或是其他被動收入的管道,歡迎在留言處補充。
p2p借貸法規 在 懶人經濟學 Lounger Economic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的賈不了:5種投資之外,增加被動收入的加班車 】feat.陽光伏特家、LnB信用市集、aifian、
📖上次評測完智能平台後,後台收到了許多讀者的建議,大部分都希望我去評測其他的投資平台(點進FB發現都是理專,真是好員工阿)。
❗其中有一位讀者的建議比較特別,她說:目前經濟情況不穩定,投資金融市場的風險也逐漸增加,但又想持有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小賈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因此在本篇文章中,我挑選了5個在金融市場外;能創造被動性收入的產品。並依照投資中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收益率、風險、流動性+商業模式來做評測。
❗你還知道那些被動性收入?歡迎留言告訴我,我來看一下!
▶陽光伏特家:政府保證收購年限&價格
陽光伏特家是一間作太陽能電廠,透過電廠的募資專案讓民眾投資,因為政府法規的支持,對再生能源有20年的保障收購年限與價格。
我推測他們的運營模式是這樣的:
1.買賣太陽能面板的價差
2.每年收許太陽能電廠的運維費用
對此模式的疑問是:
太陽能板效率的衰減程度?
❤陽光伏特家官網:https://pse.is/H5SGC
▶LnB信用市集:
台灣P2P的平台之一,這樣的模式簡單粗暴,但想一下,什麼樣的人會上P2P平台借錢?為什麼不和銀行借低息貸款?如果因為借款人有信用問題,那麼收取那麼高額的借貸利息會不會更危險呢?
平台雖有分散投資機制,但我覺得成效有限。
這就好像:分散投資高收益債,也不會改變高收益債高風險的事實阿XD
❤LnB信用市集官網:https://pse.is/EKFH4
▶aifian
aifian在被動收入上主要依靠購買AIFI,獲得每周回饋
我對此模式的疑問是:
官網上的對營利模式說明不明確,在主流數位貨幣交易所都沒看到AIFI,因此我判定他們的系統是中心化的,如果有大戶突然賣出佔市場比30%的AIFI,AIFI的價值會怎麼樣呢?
❤aifian官網:https://pse.is/F3U7A
▶債券類ETF
雖然ETF屬於金融市場的產品,但是債券類ETF幾乎不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
BND(投入美國債券市場的ETF)每年管理費0.03%,類似的標的還有:BNDW(投入全球債券市場的ETF)
▶定期存款
之前在小資族必備12款理財APP這篇文章有提過中央銀行的APP,上面有最新的定存利率。
❗先關注風險,在考慮收益
以上,就是本期評測結果,太陽能面板我覺得是不錯的生意,官網做的風險披露也夠,不過還要弄清楚:
1.哪個縣市日照比最高
2.太陽能面板功率&衰退問題
3.天災對收益率影響
對於LnB信用市集與aifian這兩個產品我的態度比較保守。畢竟,這樣甜美的回報率對應的風險披露應該更多。如有關於LnB與aifian更詳細的資訊、或是其他被動收入的管道,歡迎在留言處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