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新中橫玉山賞雪全攻略
首先,當您看到照片的玉山雪景時,積雪已經又融掉了不少,雖然玉山群峰的積雪仍舊很厚,但是連續多日整天的大晴天,融雪威力仍然不可小覷。
截至目前為止,玉山主南稜的雪況最佳,從主峰順著稜線往圓峰、南峰延伸而去,積雪可維持至本週假日,但是主北稜的積雪融化速度非常快,從北峰氣象站的畫面就可以看的出來。
欲前往阿里山、新中橫公路賞玉山雪的朋友,建議攜帶望遠鏡,除了欣賞山頭積雪,還可遠眺主峰的山頂、風口鐵網,還有圓峰步道、北峰氣象站的建築物,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相信看到台灣最高的玉山群峰雪景,特別是從不同的角度眺望,一定會很感動。
上山賞雪,南部的朋友可以選擇台18線公路,北部的朋友可以從台21線新中橫公路上山(可以順路賞梅)。阿里山及塔塔加部分路段有結冰或結霜現象,背陽路段甚至整天都是雪白一片,路過請小心。
台18線公路推薦的賞雪景點有隙頂、巃頭、89.5K觀景台、自忠、石山,台21線新中橫公路推薦的景點有觀峰、觀山、迴頭彎、好望角,塔塔加遊憩區推薦的景點有東埔山、麟趾山、鹿林山,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推薦的景點有小笠原山、祝山觀景台、祝山觀日平台、對高岳觀景台等。
站長個人推薦的最佳景點有兩處,分別是台21線新中橫公路的好望角,路邊停妥車輛,確定安全無虞,就是玉山雪景第一排VIP,主北峰稜線橫亙眼前,主峰呈現金字塔狀,有朋友說氣勢不輸馬特洪峰,若是遇到山谷間的雲海翻騰,絕對是最強美景。
另外一處的個人推薦就是小笠原山,目前僅剩解說看台的週邊有少許楓紅,但是楓紅上方就是玉山群峰的積雪,若是巧遇小笠原山的壯觀雲海,只要一張照片,就是楓紅雪景雲海的最佳寫照。當然,您也可以在小笠原山欣賞其他山頭的雪景,從北往南依序有雪山、白姑大山、卓社大山、郡大山、馬博拉斯山、玉山群峰、向陽山、關山等,只要坐在小笠原山觀景台,不用換位子,一次就可以飽覽美景。
最後提醒大家,積雪融化的速度視天氣而定,主北峰會比較快,主南峰可以持續幾天,上山請務必加強禦寒保暖、防曬、護唇,這兩天我在小笠原山、祝山拍攝日落雪景,還未天黑,攝影背包便開始結霜,週末假日又會有另一波冷氣團南下,祝福上山的朋友,都能欣賞到想看的美景,無法上山的朋友,透過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分享,也能享受遠端賞雪的樂趣。
玉山雪景只能遠觀,不能親近!
拍攝日期:1月13、14日。
拍攝器材:
Nikon D850、Nikon P1000、20-35mm、24-70mm、80-200mm、150-600mm。
歡迎分享交流!
nikon d850平輸 在 Round of the Dream - 安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ikon Z7發表會]
今天榮幸受邀參加了台灣NIKON代理國祥的新機發表會,最近可以說是相機界非常的熱鬧,NIKON Z7無疑是一台劃時代開始的新型機器,改變了長久以來的卡口,看的出來這是N決心展開新的路線。
相信接下來應該各家媒體都會有更詳細的評測,我這次就簡單的把今天聽完的心得,以身為長期N家使用者的心情來談談。
拍攝
Z7可以說是繼承了D850的各種優秀技術。
擁有更輕、還有90%畫面的對焦點,動態範圍達到-4。
全新的Z卡口,可以讓新的S-LINE鏡頭擁有更大光圈的可能,但重點不只這樣,新鏡頭不只中央銳利,以往邊緣的部分也會有不輸中央的銳利成像品質。
錄影
做為N家第一台擁有五軸防震的相機,有超強的對焦和智慧追焦,在錄影時可以鎖定被攝物或自動,且變焦時平滑度十足,且非常智慧。
內建的濾鏡質感十足,對於用戶可快速分享影片,不會有以往太雞肋根本不會想用的濾鏡。
續航力
跟當初官方數據提到的有些許的差異,在今日的所請的專業攝影師的一些日子測試下來,提到續航力其實沒有官方寫的差,續航力其實好非常的多,330張的數據官方保守過頭。
FTZ轉接環
第一點能為舊用戶無痛接軌,第二點轉接環以往最怕會有對焦性能下降拉風箱的情況,目前發表會看起來幾乎不打折性能的表現,還能讓舊有以往沒防手震的鏡頭得到機身防震的效果。
自已的心得與今日聽到的簡略整理
如果你本來就是N家人,那買也不用脫手舊有的鏡頭。
如果不是N家人,機身目前雖看起來比主要的A7III&A7RIII貴,但與S家的頂級鏡頭價格相比,在N家在Z鏡頭上的花費與品質,反而還有可能追回來,所以比較貴這件事,我覺得在看過照片的品質後,我覺得並不一定。
不過高感光跟D850相當,不過對上對手A7R3系列則ISO 6400後小輸一點點,但工作範圍內幾乎無差別或同級。
未來的S-LINE鏡頭群將是N家最高階級,能做到邊緣也很銳利的性能,未來有更大的光圈可能,突破目前常規的鏡頭,例如0.95超大的光圈。
觸控螢幕的速度雖不能說到極快,但還不錯,且能點取對焦&選單,操控上多了個選擇。
錄影真的很棒,很順,很銳,很聰明。
台灣這次的定價是全球最低的國家,我覺得算滿有競爭力的。
以上就當作參考吧,真正還是要等使用過一陣子的人分享會更有說服力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