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夢想就在前方,儘管知道回頭才是唯一方法,你仍會拿命來堵上一切嗎?
.
這一兩個月走入山林之勤,除了是一直以來的習慣,也大概是因為不能出國後,唯一讓我得到慰藉的戶外消遣。而每次走進山裡,都有一種彷彿把自己交給山了這樣的感受,思考自我與自然的關係中,想到了這本《聖母峰之死》。
.
強.克拉庫爾繼《阿拉斯加之死》後,再度交出一篇更為亮眼的報導文學,而他本人更是在這場史上最大的聖母峰山難中的倖存者之一。(2014年才再度發生打破此死亡紀錄的聖母峰山難)
在海拔八千公尺以上的山上被稱為死亡區,人無法不靠氧氣瓶在這狀況下存活,也因此在強烈高山症下引發的各種不適與幻覺,讓人體在山上待一秒都是折磨。強克拉庫爾以分秒為單位,彷彿看到專業的電影運鏡切換,人物的細心刻畫,詳細敘述了即便是登山好手與專業領隊,如何太過真實的被困在雪暴中痛苦掙扎最後死亡,在他的腳邊失去生命,而他卻連回頭看一眼的力氣都沒有,又是懷著多少歉疚的倖存下山。
「我們為了活下去而說故事...我們從自殺中找尋啟示,我們詮釋我們所見的一切,在多種選擇中取最可行的一種。」
登山有沒有如此價值,不斷追求登頂的意義又在哪裡?
.
儘管這本書出版後造成極大爭議,包含對當年台灣隊的批判,本書比較貼近他個人的登山回憶錄。「西方人惋惜昆布地區昔日的美好時光不再,這種心態未免有些自以為是。大多數住在這片崎嶇山區的人,雪巴人可不希望被保存在人類學博物館當標本。」這段話顯現了當地人與登山者還有政府的三方矛盾,一切事故的起因也並不完全是氣候,而是人禍。為什麼攻頂如此危險還超收入山者?感嘆昔日純樸美好的村落變成盈利為目的的觀光客為何還是一再造訪?看似每個人微小的決定慢慢演變成山難主因的「塞車」人潮。從這本書中,看到不只是山難的過程,更是生死論辯、自我價值與自然的哲理之景,以及人性在面對攻頂與回頭兩難間的自我掙扎。
.
「到了七九二五公尺以上的海拔,恰當的熱誠和魯莽的登頂熱只有一線之隔。因此聖母峰的斜坡布滿屍體...山上彷彿有個默契,大家都假裝這些枯乾的屍體不是真的,也就是,沒人有勇氣承認自己是以什麼為籌碼換來置身此處的機會。」
「登上頂峰是真實的、永恆不變的、具體明確的。登山憑的是孤注一擲的決心,這讓這項活動具有我生命其他部分所缺乏的嚴肅性。」
-
《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 》-Jon Krakauer / USA
#bookshare #bookscover #drawing #reading #說書人 #書封 #手繪 #intothinair #聖母峰之死 #心得 #大家出版 #好書推薦 #jonkrakaue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onkrakauer」的推薦目錄:
jonkrakauer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jonkrakauer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jonkrakauer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jonkrakauer 在 Jon Krakauer | Boulder CO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Jon Krakauer , 波德 (科羅拉多州) 。 77934 個讚 · 17 人正在談論這個。 This page is maintained by Jon Krakauer's publisher, Doubleday/Anchor Books. ... <看更多>
jonkrakauer 在 Jon Krakauer · Into Thin Air · 1996 Everest Disaster Present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In his own words, a rare presentation from author Jon Krakauer regarding the 1996 Everest Disaster that lead to Krakauer's best selling book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