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舜英在《購物日記》中說到,華人演藝圈中沒有Fashion Icon,我有點不服氣,於是快速在腦中掃瞄了一下古今的華人巨星,但好像除了書中提到的張曼玉和王菲之外,真的沒有所謂的Fashion Icon,周杰倫、蔡依林等A咖歌手你頂多會說他們很潮,不過,真要說他們代表、甚至引領某種風格(更別說「帶貨」了),幾乎說不上來。反而對服飾講究又考究的作家張愛玲那古典形象更深植人心。
反觀日本或歐美演藝圈,要舉出幾個Fashion Icon似乎容易得多:日本有椎名林檎、安室奈美惠等;男星有木村拓哉、小栗旬。最近一本日本時尚雜誌以三船敏郎作為封面,我才發現這位出生在中國的上世紀日本男星有種早期好萊塢巨星的英姿,堪稱經典;西方的Fashion Icon最典型的就是奧黛麗赫本、賈桂林、瑪丹娜、Kate Moss等,男星則有Johnny Depp、Paul Newman、David Bowie等。(韓國演藝圈我太不熟,暫且不舉例,但應該也有幾位引領潮流的藝人,只要在電視上穿上某款就被買爆那種)。
Fashion Icon的定義其實很模糊,但現在大眾媒體動不動就替人冠上Fashion Icon,搞得有點浮濫。VOGUE在此做了一番解釋:時尚有4個非常不同的層面:靚、最佳衣著、有風格以及Fashion Icon。「靚」不等於懂得穿或有風格,更不與Fashion Icon掛鉤;「最佳衣著」也不等於有風格;「Best dressed」的真義是懂得穿衣之道,配合身份場合,未必有特定風格。
有風格就是Stylish,有自己的一套,從不理會潮流和評價。簡單說,Fashion Icon其實不太跟著Fashion走,而是走出自己的Style,因此創造出自己的Fashion感。舉例來說,想到Johnny Depp,腦海中馬上出現他那邋遢、不羈的形象,他是不是穿上了最新、最流行的服裝或品牌,根本不重要;奧黛麗赫本、賈桂林是永遠的優雅代表,即使到現在,如果你想穿出優雅感,她們依舊是最值得參考的典範。而瑪丹娜的百變,也成為她不變的Style。《慾望城市》的凱莉就曾說過:「Fashion comes and goes, but style remains」。
因此Fashion Icon的第一個條件是:當人們想起你時,腦中是有個明確形象的,而不是只有「潮」「好看」或「時尚」等空泛的印象。綜觀華人娛樂圈,好像真的沒有一位藝人,或是他/她的造型師為藝人樹立起如此鮮明的個人特色。Fashion Icon的第二要素就更難達成了:當個人風格確立且強烈、鮮明,足以激發服裝設計師的設計靈感,奧黛麗赫本和Givenchy就是最經典的例子;Kate Moss也幾度成為時尚品牌和設計師的Muse女神。《購物日記》中提到的例子是菊池凜子把Chanel穿出自我風格,吸引了Karl Kagerfeld找她擔任代言人。當紅華人明星當然都穿得到頂級品牌的最新款系列,也都會受邀成為時尚秀的座上賓,但這都還只是「穿上別人的設計」層次,他們尚無法成為設計師在構思時設定的設計對象(目前歐美品牌找華人明星擔任代言人多是考量市場以及他/她在社群上的影響力)。前面說過,Fashion Icon關乎Style,而不是Fashion。
《購物日記》還提到了造型師的問題,也讓我聯想到前幾天仔細看了一集《女人我最大》的改造單元,Kevin老師和小嶼老師為一群高矮胖瘦各不同的女星改造,建議她們改穿什麼樣的服裝才能截長補短,還滿實用的,但這是個「滿街都是造型師,但滿街都沒什麼造型」的城市,當然,改善都市的造型美感不是造型師的責任,台灣也不乏大師級造型師,但為什麼長久以來推不出一個叫得出來的Fashion Icon呢?
其中必定有錯綜複雜的原因,究竟是明星們不在乎?太堅持己見、不採納造型師的意見?還是造型師太保守?或者是這年頭「像個路人甲般平易近人」才是明星本色?Fashion Icon是需要長時間、有計畫性的經營,如果我們認為明星也是一種「表演藝術家」(許舜英語)或「商品」,做出市場區隔的個人特色不是整個包裝與行銷重要的一環嗎?
「johnny depp and kate moss」的推薦目錄:
johnny depp and kate moss 在 梅姬的美一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Kate Moss and Johnny Depp—the ultimate couple of our '90s teenage dreams.
。
這對90年代的dream couple,分手多年,現在看來依舊美好。
美好的是那青春記事,叛逆不羈,勇往直前的愛。
毆.......畫面很美好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