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はまだ決まっちゃいない。IPCCの気候報告書「人類にとっての警戒警報」 https://www.gizmodo.jp/2021/08/now-is-the-time-to-take-action-against-extreme-weather-events.html?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367acd05edccc264497613065a334566
ipcc報告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馬克綠私塾-最終篇】
這個系列應該是我創作生涯中最燒腦的前三名。我必須誠實的說,在創作這個議題前,我並沒有太在意關於全球暖化的任何議題,但在這大半年的創作過程中,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沈重,我從一個干我屁事的局外人,驚覺這絕對是個嚴肅又嚴重的議題。看著這些鐵證如山的數據,搭配自己扎扎實實的經歷,對於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氣候變遷,我真是膽戰心驚。
這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創作。我用圖說的方式,概略的陳述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在上週發表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雖然我已經把近三千九百頁的報告書簡化再簡化,並努力地加上一點趣味性,但我真的不確定有多少人會認真的把這些超硬的內容看完,又有多少人會受到影響,了解這是個刻不容緩、必須立刻處理的人類問題。我也明白這種不討喜的圖文,能夠得到的按讚與分享,絕對遠遠低於搭配一段靠腰文字的簡單插圖(這種創作花不到我幾十分鐘),這對一個必須在網路上以流量騙吃騙喝的創作者來說,絕對不是個明智之舉。但我還是認認真真地,花了大家想像不到的時間,把這十篇綠私塾系列處理完了。
我還是要強調,我依然自私又貪財,我希望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也希望我所關心的人都能平安幸福。而全球暖化下的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難,正與我自私的性格大相徑庭。我對人類能阻止這場浩劫的可能性,不樂觀也不悲觀,我只知道我會盡量從自己做起,讓我們住的星球恢復它原本的功能。最後,謝謝很多專業的朋友給我的鼓勵與建議,無法一一回覆你們的mail與私訊深感抱歉,也謝謝協助我一起完成這個系列的修銘,辛苦你了。
原始資料:https://www.ipcc.ch
#馬克綠私塾 #IPCC #AR6 #全球暖化 #溫室效應 #氣候變遷 #極端氣候 #碳中和 #減碳 #歐萊德 #oright #我是馬克 #immark
ipcc報告書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要留給我們的下一代,什麼樣的地球?」
最近,全球各地飽受極端氣候之苦...
德國、荷蘭出現了暴雨,引發洪患;希臘、土耳其遭遇熱浪襲擊,野火延燒多日。就連在台灣的我們,也深深感受到氣候的極端變化。
幾個月前,台灣連日不下雨所造成的乾旱問題,各地民生用水備受限制,連帶影響科技業的製程及水力發電廠的發電,然而,近日卻轉變為超大豪雨,持續造成農損、物價上的劇烈影響。
這樣的極端氣候變化並非突發,未來,恐怕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常態,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更警告,「人類幾乎沒有時間抵抗災難,全球暖化的影響已經產生」。
在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最近發佈了第六次評估報告(簡稱IPCC AR6),引發了國際間的強烈關注,這份歷經了 8 年多時間所撰寫的報告,當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關注。
⚠️ 未來 20 年內,平均升溫恐破 1.5℃
冷氣開 26 度或 27 度有差嗎?有,而且影響相當大。
無論是對於生物物種、極地融冰、永凍土、海洋生態與珊瑚礁消失、水資源匱乏等,只要是 0.5 ℃,都已足夠造成嚴重的衝擊,牽涉的範圍更不只有生態,還包括整體社會與經濟,而且,物種或極地的消失,都需要數十年以上的時間來修復,甚至還多半都是不可逆的。
⚠️ 全球飽受極端天氣之苦
近幾年來,無論全球或台灣,都明顯感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像是短暫且強烈的暴雨、乾旱或是屢創新高的氣溫,都因此造成農作損失、缺水電等影響民生生活。然而,在未積極減碳的情況下,發生極端天氣的頻率只會加劇,報告中也提許,各國都需要更積極面對並做好調適措施,來應對這樣的氣候環境。
⚠️ 未來 100 年,全球海平面最壞情況恐將上升 2 公尺
從 1901 到 2018 年間,全球海平面已上升約 0.2 公尺,其上升速度比過去 3000 多年的任一世紀紀錄,都來得快。
在「理想」的情況下,2100 年海平面將會上升 0.28 到 0.55 公尺,然而,若是最壞情況,甚至可能上升到 2 公尺之多,身為海島國家的我們,將面臨第一線的衝擊。
面對這份氣候科學界的重量級報告書,台灣科技部、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發佈了回應報告。
🌡️ 未來氣溫持續上升,高溫天數將增加。全球暖化在最壞的情境下, 21 世紀中、末的年平均氣溫,可能上升超過 1.8 - 3.4 度,若是在理想減緩情境下,則可能增加 1.3 - 1.4 度。
此外,各地高溫 36 度以上的日數也跟著增加,最壞的情況下,21 世紀中、末,增加幅度約 8.5 日 - 48.1 日,其中,又以都市地區增加幅度更大;理想減緩情境下,增加幅度約 6.6 日- 6.8 日。
🌞 夏季長度再增加。報告中指出,未來推估台灣的夏季長度,將從目前約 130 天,增長為 155 - 210 天,冬季長度從目前約 70 天減少為 0 - 50 天,這樣的數字,實在非常驚人。
☔️ 降雨部分,則是包括總降雨量、暴雨強度,最大連續不降雨日數,皆有增加的趨勢。
綜合以上,都可以看出全球暖化的影響,台灣也將首當其衝。
報告上雖然呈現的僅是文字數據,但影響的卻是社會整體,包含經濟、災防、人民生命、環境生態上的種種問題,若此刻我們不積極地用政策進行改變,未來則是全體人民與下一代,來承受這樣的苦果。
因此,我們呼籲加速淨零轉型的腳步,不應該因為疫情有所耽擱,更應加速落實。
🌍 即刻修訂短、中、長期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明訂淨零排放目標
現階段《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所設定的減量目標,不僅與國際社會的 2050 淨零排放目標有極大的落差,整體氣候治理機制,也不足以因應此次 IPCC AR6 顯示控制暖化的情勢。
🌍 強化能源與交通運具轉型
台灣進口能源依存度約 97 %,能源自主率低,使台灣經濟國際能源供需失衡,在原油市場價格波動時,也容易受到衝擊;除此之外,現階段綠能路徑規劃在 2025 年發電結構調整,為 20% 的再生能源、30% 的燃煤、50% 的燃氣為目標,但,這樣仍不夠積極;運具方面,全球市場主要以低排放燃油或電動車。作為下一世代交通載具的主軸,這同時也是台灣必須積極正視及規劃未來發展的方向。
🌍 制定新建築低碳能源建築標準
我們認為,需立法規定新蓋建築物應符合低碳、高能源效率等,符合綠色建築的項目,甚至老舊建築翻新目標等,尚符合減碳趨勢。
🌍 制定能引導產業減碳的合理碳費
由於目前全球約有 60 多個國家或地方政府,以實施碳定價措施,近年各國政府勢必會加速其市場交易,若台灣不積極應對,恐怕將面臨台灣產業在全球競爭力上失去優勢。
🌍 極端天氣下預防熱傷害造成的勞權問題
極端高溫與極端降雨,往往衝擊到的都是第一線辛苦的勞工,甚至是國軍弟兄們,除了強化應對高溫對人體的衝擊外,更需要訂定熱傷害所造成的勞權問題,以保障勞工。
全球暖化帶來的影響,是全面且深遠的,因此,這不僅是單一環保單位的責任,而更需要所有部會積極應對的態度與執行決心,更應重視疫情過後,當社會回歸正常經濟運作時,任何制定的政策皆應符合永續發展目標,振興計畫也應該以綠色振興目標為前提。
期待未來,我們能在低碳轉型路徑上,有更多推進。
-
📝 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
https://tinyurl.com/yzge55zm
ipcc報告書 在 異常気象と食糧難: IPCC報告書の紹介: 遠藤 功 IGES主任 ... 的推薦與評價
気候変動に関する政府間パネル(IPCC)報告書(影響・適応・脆弱性)をもとに異常気象と食糧難をわかりやすく解説下記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