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騰騰的論文快訊出爐囉,恭喜戴定恩醫師!🎉
🎯 文章介紹
滑液膜肉瘤,是軟組織肉瘤的其中一種,由於少見,臨床上診斷並不容易。戴醫師與其團隊,遇到了一個這樣的患者,並將其影像與臨床過程,做出整理,供醫學同好參考。
這是一位 72 歲的男性,在右邊腹股溝發現有腫塊已經 5 年,一次的外傷後,出血並有潰瘍,於是求診。電腦斷層發現這個腫瘤內呈現異質性訊號,並局部顯影良好,血管攝影發現腫瘤本身有淡淡的顯影,但沒有顯影劑外溢或動脈瘤的跡象。患者接受手術腫瘤切除,病理檢查與 FISH 檢查,確認為滑液膜肉瘤。
文中也對滑液膜肉瘤的背景知識做了整理,並提供病灶照片、標本照片、電腦斷層影像、血管攝影影像、病理影像等,相當完整。對於疾病本身也做了很好的整理。
恭喜戴醫師!
🎯 期刊介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IJSCR) 是一本涵蓋所有外科領域個案研究的 open access 期刊,由位於倫敦的 IJS publishing group 委由學術出版商 Elsevier 公司發行,有被 PubMed 收入,但目前仍無 impact factor (IF)。
這本期刊是從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IJS) 分出來的,因為 case report 與 case series 文類,雖然對外科經驗傳承很重要,但在學術引用的表現並不理想,於是在 2010 年時,IJS 決定分出 IJSCR,繼續刊登為數眾多的個案報告,作為分流。在 2015 年,又再分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Open。之後 IJS 的發展也的確不錯,分數持續上升,2019 年 IF 為 3.557 分,是外科領域的 Q1(40/203) 期刊。
對於 IJS 從一本期刊發展成一堆期刊的過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其歷史簡介,以及期刊列表。不過目前這麼多期刊中,仍只有 IJS 有 impact factor。
IJSCR 雖然沒有分數,但因為與知名期刊 IJS 共享 editorial board(對照 IJSCR 與 IJS),且有完整的 PubMed 國際能見度,作為學術生涯起步,或資深研究者偶爾寫個小品文與國際分享的目標期刊,還是相當不錯的。
🎯 論文架構也能套公式,沒基礎也能快速發表!
#SCI天天有,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眾多校友拚出人生第一篇 SCI paper,2019 年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2020 年發表數更是屢創新高,最高單月 77 篇!
🔸 1/30(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零基礎也不怕,研究入門首選。
➠ 論文架構也能套公式,沒基礎也能快速成功發表!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impact factor 2020」的推薦目錄: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impact factor 2020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問:沒什麼動力做研究寫 paper,現在只是為了應付醫院的要求而硬擠出來,要怎麼硬是找到興趣?硬是找到回饋?(婦產部 住院醫師 / 主治醫師)(神經外科 住院醫師)
答:(蔡依橙 / #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Letter to the Editor
可以從 letter to the editor 入手,挑挑別人的毛病,言之有物,作為初學者的起步,原論文作者也會諒解的 XD。
這種文體會有個別期刊的限制,通常是要在出刊一定時間以內投稿(例如:一個月),否則不受理。開始準備動筆前,記得先把 instruction for authors 看清楚。
■ Case Report
最近 case report 行情比較差,但有許多「沒有 impact factor 但卻專門收 case report 的雜誌出現」,像是:
- BMJ Case Reports
- Case Reports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 Radiology Case Reports
雖然多數要付錢才能刊登,但白紙黑字查得到,網路上也將長久存在,我覺得也是個好開始。
就像我們寫部落格,一開始也是寫免錢的,沒稿費,我們還是會做。就像我們做簡報,一開始也是在免費的場子練習,後來才取得「有演講費」的演講邀請。
學術界的規矩就是刊登沒稿費,所以初學者標準下調,自己付點錢也是可以接受。
您可以評估看看,找個「你覺得 50 年後可能還會存在」的期刊投看看,最好 PubMed 有 index,那就沒問題!像是 BMJ Case Reports 就有,雖然他不是 open access,而是有自己的獨特商業模式,費用跟細節,就給您自己做功課啦。
🎯 作為研究新手,新思惟課程協助您......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
√ 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
眾多校友從 0 到 1 突破困境,校友們平均每月 40 篇論文發表,最高單月 55 篇!2020 許自己一個有論文的未來,年初投資自己,年底 PubMed 有你!
🎯 一天弄懂「寫論文」、「統計」及「投稿」。
➠ 【席次倒數】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