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越鋼5億美元賠償 宣告 "新南向政策" 路難行
越南政府30 日晚間召開記者會,直指台塑越鋼為四月份兩百公里海域魚群死亡的汙染源,台塑坦承首度坦承「因下包商作業疏失所致」,並由越鋼董事長陳源成在越南電視台的鏡頭前透過一字一句翻譯,向所有越南人致歉。
5億美元的賠償,7分鐘的致歉,越南政府究責、台塑集團認錯,整起事件看似和平落幕,但事實上卻有三大疑點未釐清。
首先,不管是越南政府或是台塑集團,兩人此次的立場都與先前說法迥異。
越南政府在四月下旬已初步排除台塑越鋼是兩百公里海域魚群死亡的主因,當時官方指出魚群暴斃應為海中藻類大量增生、水中含氧量大降導致魚群突然暴斃的「赤潮現象」所致(註一),而台塑集團也堅持否認排放廢水。如今,不僅越南政府改口直指台塑越鋼就是汙染源,就連先前矢口否認的台塑集團,如今也坦承「下包商作業疏失所致」。
當然,兩方同時改口有可能是越南政府一開始誤判,後來事證明確所以追究台塑越鋼肇事責任的結果。怪就怪在,對於關鍵問題,雙方卻始終沒有說明清楚。例如,究竟台塑越鋼排放哪種有毒物質,可以導致長達兩百公里海域的數百萬公噸魚群瞬間死亡?越南政府是否有公布任何調查數據報告(從國外報導看不出相關資訊)?為何先前政府認定是「赤潮現象」,現在突然改口,調查結果逆轉的新事證為何?調查小組中是否有第三公正人士如國際生態學家介入調查?而坦承錯誤的台塑越鋼也沒說明究竟是哪個下包商疏失,排放出哪種有毒物質所致?這高達5億美元的賠償金,台塑集團是否會向下包商追討其責任等等?
這一連串的問題,越南政府一句「台塑越鋼應負責」,台塑集團回覆「尊重調查結果」,就畫下句點,沒有任何答案。
其次,台塑越鋼董事長陳源成鏡頭前認錯,極似銅鑼灣書局「被自首」政治事件的處理手法。
2010年的英國石油(BP)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海底油井爆炸漏油,導致2500公里海域遭到汙染,BP遭海灣鄰近五國政府跟居民索賠5百多億美元,其中與美國政府針對索賠金額訴訟多年,最後終於在2015年7月以208億美元與美國司法部和解。
長達5年的國際仲裁或訴訟,是一個肇事的跨國企業在民主國家中,面對環保汙染衍生的巨額索賠問題,所需要的時間跟程序,是一般環保汙染事件的處理模式。而台塑越鋼從先前的矢口否認,到現在瞬間全然接受五億美元的天價賠償,沒有任何異議,甚至讓董事長陳源成在螢光幕前一字一句中文翻為越文,發表長達7分鐘的致歉文,整個模式與一般環保汙染事件迥異。反倒令人想起銅鑼灣書局「被自首」的情節,整起事件壟罩著濃濃的政治味。
第三,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被越南政府「扣人施壓」的疑雲
台塑越南河靜鋼廠遭越南政府下達全面停工令,但因鋼廠二十四小時生產的特性,台塑越鋼並未全面停工,同時積極向越南政府尋求「不停工方案」。6月中旬,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與副總裁王瑞華同赴越南與部長級官員協商,雙方未達成共識。越南官方希望王文淵與王瑞華兩人當日能「給予答案」,兩人取消原定回程班機,延後兩班回程,最後還差點「趕不上」後來這班班機。
這過程中,究竟是「越南官方扣人施壓」,或是「雙方協調遲未達成共識,導致錯過原訂班機」,在兩造雙方未有人出面說明前,難以論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王文淵與王瑞華兩人此次同赴越南,盼能接見新總理阮春福,爭取已投入100億美金的台塑越鋼廠能盡快點火生產,否則多拖延一天,台塑越鋼就要多負擔數億元的成本。
儘管仍有這三大疑點,但在台塑集團「5億美元賠償、7分鐘致歉」的認錯下,台塑越鋼高爐點火時程指日可待,對於「台塑越鋼是環保污染的肇事者或是忍辱買單的苦主」,已非「兩造雙方」願意說清楚,或能夠說清楚的問題。
事實上,整起事件衝擊最大的,其實是新政府的「南向政策」。因為過程中,台灣政府始終未發聲,卻突然在台塑越鋼認錯後,外交部發新聞稿呼籲「企業應該善盡企業責任」,為整起事件畫下句點。然而,倘若台塑集團真的是這起污染事件的肇事者,那所有在越南投資的台商,恐將被貼上標籤,惡化原本已緊張的台越關係,南向越南之路,充滿荊棘;倘若台塑集團並非污染源,5億美元賠償實為「忍辱買單」,那新政府袖手旁觀的「切割態度」,所有在越南台商都看在眼中,試問有誰還敢響應政府的「新南向政策」?
註一:
要形成赤潮其實必須要有幾項要素才能發生。首先在赤潮形成前幾天,必須要降雨,陸上的雨水經由河流將含鐵的腐質酸(humic acid)帶入河口;其次在赤潮初形成時,要有充分陽光並有向陸上吹的風,而且海況亦須配合適度的潮水及有湧昇流。而潮水及湧昇流又和潮汐及季節相關。因此,赤潮常在春夏交接之間,於大雨過後,天氣放晴時出現於河口海域,是有以上脈絡可尋的。(資料來源:海大養殖系)
Search
humic acid中文 在 What Are Humic Acid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Want to get the most out of your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Naturally occurring Humic Acids have special properties that may captu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