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傷鳥 🐦
啲朋友問點解冇跨欄項目嘅?係喎!我同Tony都好想跨欄😆
跑100米初賽時拉傷咗hamstring ,要放棄跑4×100米接力,辛苦了代我嘅隊友了🙏 敷完幾包冰仲係好痛,以前都未試過拉傷嘅,今次咁幸運😳😑
最後勉強忍住痛跑埋佢,起跑反應我幾滿意,起跑後嘅前中段還好啦,不過真係好痛,痛到腳都抬唔起😅 好彩肌肉冇乜撕裂,同冇播close up,我係痛到面容扭曲😖 最後拎咗100米亞軍🙈
睇咗一次針灸已經好好多啦🙏有心❤️
#jantse #謝芷倫 #田徑比賽 #短跑 #奧運 #olympic #shortrun #跨欄 #athletics #明星運動會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220的網紅Mark Sir 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告別粗壯小腿甲組腳】 新一集 《#與區議員一齊運動》, 我們會與 觀塘區議員 ‧ 梁翊婷 Edith Leung 一齊瘦小腿 承接上集,由於同樣沒有定點減肥 (Spot Reduction) 這回事,首先要做的仍然是體重管理,其次是飲食上需要減鹽減糖,避免下身水腫 這裡補充一點:跑步,特別是...
hamstring肌肉 在 鄭宇劭物理治療師 Cheng Yu-Shao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預防肌肉傷害-歐洲男子足球員】
重點:
1. 腿後肌群拉傷常常在衝刺中發生,但是不代表不訓練衝刺。
2.其他訓練不代表沒效果,只是在足球賽季中專家們認為比較沒有效果。
3.離心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如何應用在選手上,是專家們要考慮的。
⚽️如果你是球類運動員或教練可以參考訓練方向,並檢查自己目前的訓練法,來預防受傷。
🏋️♀️如果你是體能教練、防護員與治療師的話,建議看完全文與期刊。
本篇採用Delphi Survey德菲調查法,是一種專家意見調查法。透過某群特定專家對於某一事件的看法,取得共識。
👉🏻本篇的專家為21位在歐洲菁英男子足球隊工作的運動表現專家,其中包含:運動科學與運動生理專家和兩位是醫學與物理治療背景。平均年資為12年。
🏃♀️球類或田徑類的運動員蠻常遇到肌肉傷害,就是肌肉拉傷。以下肢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腿後肌群拉傷。而研究中,專家們認為衝刺與高速跑訓練應該融入在訓練,因為足球運動本來就有衝刺與高速跑的動作。在比賽與比賽中間加入。在文中有建議兩場賽事中,如果有大於五天的休息日,可以安排在下場賽事的三天前進行訓練。
而離心訓練或是強調離心動作的訓練在這幾年有許多研究證實在肌肉結構上會有改善,例如:肌束長度變長(肌束長度過短為拉傷的危險因子),在文中其實目前沒有太多的研究討論如何應用在賽季的訓練中,包括訓練量和組數次數。儘管已經有許多期刊證實離心訓練(例如:北歐式腿後彎曲Nordic Hamstring Curl)對於肌肉的結構改變和特定角度的力矩都有顯著增加。
除了上述運動策略來預防肌肉受傷外,文中也提到還有其他環節需要控管。
1.控制訓練的方法與訓練量。
2.須考量選手之前的運動傷害
3.團隊溝通與合作
4.恢復策略
個人觀點:
團體球隊的訓練方法,通常都沒有單一最佳方法,而是由不同專家與教練和選手溝通協商了解彼此的目的與方法。上述研究中專家們的看法,並沒有提出他們如何安排與操作。而且專家意見或許會隨著研究出來而又跟著改變。而身為吸收知識的專業人士們,最好還是要常常更新自己的知識,並且了解方法背後的道理為何。才不會在下決策後,因為偏誤與雜訊影響判讀。
有任何想法💡問題🙋
請讓我知道
引用:McCall, A., Pruna, R., Van der Horst, N. et al. Exercise-Based Strategies to Prevent Muscle Injury in Male Elite Footballers: An Expert-Led Delphi Survey of 21 Practitioners Belonging to 18 Teams from the Big-5 European Leagues. Sports Med 50, 1667–1681 (2020).
#football #muscle #striveforgreatness #workhardplayhard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y #sportsphysio #sportsphysiotherapy #strength #strengthandconditioning #健康是練出來的
hamstring肌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膝頭哥痛咗三個星期,時好時壞,最弊係抖下又唔痛,跑返又痛。其實事實自己都大概知,又唔肯面對現實。
「係咪跑量加咗好多?」 @chadphysio 問我。
「Er...」我 Sam Hui,因為都知自己加太多。上個月因為俾 #柳仔跑會 嘅院友互相迫害,個個星期座底跑70-80km。
「好明顯係膕肌同Hamstring 都 overload 咗啦⋯」佢一手㩒落嚟,我眼水都標埋咁滯。
去 @o2wellnesshk 做物理治療嘅優點,係有一個好好嘅溝通過程,幫你搵個問題根源出嚟,然後拆解。鬆弛、啟動需要 recharge 嘅肌群筋腱之後,仲有一點針對性訓練要求你返屋企做,因為強化肌肉,係治療痛症一個不可少嘅部分。齋鬆唔練,痛楚好快又返嚟。
「真係唔跑得?」我弱弱地問。
「不如我哋傾下個強度?」佢冇曬我符。
如是者,我地又傾多三個字~
#非廣告 #真心推薦俾跑友
hamstring肌肉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告別粗壯小腿甲組腳】
新一集 《#與區議員一齊運動》, 我們會與 觀塘區議員 ‧ 梁翊婷 Edith Leung 一齊瘦小腿
承接上集,由於同樣沒有定點減肥 (Spot Reduction) 這回事,首先要做的仍然是體重管理,其次是飲食上需要減鹽減糖,避免下身水腫
這裡補充一點:跑步,特別是慢速的耐力跑,偏向使用 Type 1 Muscle Fibre 慢肌肌肉纖維,不易使小腿變粗,反而是瘦身法寶
第三點,則是跑姿方面:集中於轉髖、 Hamstring 膕繩肌收縮,可減少對小腿的依賴;過高的鞋跟亦會逼使小腿長時間用力,如平日多穿高跟鞋,則更容易感到小腿腫脹
另外,骨盤前傾、股四頭肌偏緊造成的 Knee Hyperextension 膝超伸,會促使小腿與大腿鬥力,這往往係下腹 Transverse Abdominis 腹橫肌懶惰、不懂用力的結果
最後,平常講的小腿肥大,多數係指後方的 Gastrocnemius 腓腸肌 與 Soleus 比目魚肌。 除了拉筋以後,強化 Tibialis Anterior 脛前肌的練習 ( 包括 Toe Raise 舉腳趾 與 Heel Walk 腳跟步 ) 都係有用的功課,有助平衡前後、防止受傷
hamstring肌肉 在 May Fi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安安~今天的影片要來到健身房教學特輯,介紹的是身為初學者,想要有好看的臀部或強壯的下半身 一定要做的五個下半身機械式器材,分別是史密斯機器 1:04 (深蹲、硬舉、跨步蹲、臀推)、腿推 8:19、股二頭彎舉機 10:46、大腿開合機 12:19、Cable踢腿 13:20。機械式器材的安全性高,相當適合健身新手!
.
以下是使用今天講解的動作設計的菜單,有興趣的請自行截圖下來練習
Beginner-friendly lower body gym workout
適合初階者的健身房下半身課表(一週2練)
DAY 1
史密斯深蹲Smith machine Squat 4組10-15下
史密斯跨步蹲Smith machine lunge 3組10-15下
史密斯臀推Smith machine hip thrust 3組10-15下
腿推Leg press 3組10-15下
Cable踢腿Cable kickbacks 3組10-15下
DAY 2
史密斯深蹲Smith machine Squat 4組10-15下
史密斯後跨步蹲Smith machine lunge 3組10-15下
史密斯硬舉 Smith machine deadlift 3組10-15下
腿推 Leg press 3組10-15下
股二頭彎舉Hamstring curl 3組10-15下
大腿開合機Hip abduction 3組 15-20下
健身房:健身工廠健康廠(台北市松山區健康路156號B1)
攝影+剪輯:Amanda Yeh
Outfit: bra by Tommy Hilfiger leggings by vc style
shoes by nike free metcon3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
May Fit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ay8572fit/
追蹤品牌Line官方帳號專屬ID: @mayufit ▶ https://lin.ee/tiQ1zgb
女力健身App下載連結(七天免費試用) https://com.nuli.app/may
MM Booty 初階女性翹臀指南 649$優惠持續中🔥https://www.cabfitness.com/?lang=zh-hant 52頁中/英電子書含增肌原理、肌肉構造、健身房八週菜單模組、動作講解、短影音教學與健身飲食QAs
hamstring肌肉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佛系健身?傷患復健、保留肌肉的等長收縮練習:Isometrics
今集《#與區議員居家運動》 繼續有身兼註冊護士的 杏花人。黃宜 Christine Wong 與大家分享傷患復健運動
復康期間不等於不能做運動,留意的是不宜觸動痛處,感覺痛楚是警號。這正正是 Isometrics 等距收縮運動登場的機會了!
肌肉收縮可以分成三種:
離心收縮 Eccentric Contraction: 肌肉長度增加
向心收縮 Concentric Contraction: 肌肉長度縮短
等長收縮 Isometric Contraction: 肌肉長度不變
由於 Isometrics 的動作是固定靜態的,關節移動幅度微小,講求穩定控制而非迅速爆發,相對不易使傷患復發。雖然有關動作不是增肌的首選練習,卻有維持肌力及身體線條的功用,在復健中後期促進康復速度
以下為等長收縮全身練習的兩個套餐,已涵蓋大部份的肌群:
套餐A
肩/斜方肌/三角肌: Planche Lean 肩沖
胸/肱三頭肌: Push-up Hold 掌上壓低位維持
背/肱二頭肌: Bodyweight Row Hold 反手划艇保持
腹: Oblique Plank 側腹平板 (舉高手腳可提升難度)
下背/臀部/膕繩: Single-Leg Glute Bridge 單邊臀橋
腿部: Extreme Iso Lunge 極遠伸展箭蹲
套餐B
肩/斜方肌/三角肌: Pike Push-up 蝦型半倒立
胸/肱三頭肌: Chest Fly Hold 胸飛鳥
背/肱二頭肌: Reverse Plank 逆平板
腹: L Sit 曲坐 (減辣版:單腿伸出;再減辣版:雙腿收起)
下背/臀部/膕繩:Single-Leg Hamstring Bridge 單腿膕繩橋
腿部: Single-Leg Wall Squat 單腳無影凳 (減辣版:雙腳無影凳)
A、B餐分別以稍微不同的角度訓練身體各組肌群,所以兩者都要做,建議於錯開日子進行 (例子:星期一、三、五做A餐;星期二、四、六食B餐,星期日休息)
套餐之內,每種靜態動作維持 30-60 秒,然後休息30秒做下一種,做完全部動作一次之後休息一分鐘。 這過程循環重覆兩次,即是總共做3次,最快可以於20分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