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因為疫情關係,許多學校開始遠端教學,也造成許多老師與家長的崩潰~所以今天就來聊聊比較專業點的話題,個人如何在家建立遠端線上教學?
平常個人不像學校有平台帳號,以及軟體系統支援,對於體制外的人想開個遠端示範教學分享,該如何運用現有的網路資源來做遠程?
規劃遠端線上課程,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例如軟體平台、硬體配備、網路頻寬等等….但首先要了解你課程的需求,這樣才有辦法針對需求,挑選適合的方式進行,其實遠端教學我在幾年前就有嘗試過,去年也有跟幾所學校試著用遠端作講座,所以有些小心得,今天就以漫畫課程轉成線上教學做一個很簡單的經驗分享。
在講遠端教學前,先來了解一下,我在 角川国際動漫教育 的實體上課模式:
上課老師或助教點名,公告今天課程的內容與時段安排,接著檢查上一堂課交代的作業,逐一做檢討示範,這個階段開始都會用螢幕分享廣播的方式,讓所有人看的到操作修改過程,檢討完畢才開始正式課程,因為學生總是會有晚到的,一開始做作業檢討,可以先檢討先來的同學作品,也不會浪費等待時間。
正式課程我習慣用簡報影片,講解課程概念與實際範例,如果學生沒問題,就開始實際的操作與示範,這時會使用軟體做繪圖示範,示範剛剛講解的簡報內容與繪製要領,並當場出一個練習給學生實地操作。
學生操作過程中,我會逐一過去看看並詢問問題,這時學生若有疑問就會提問,畢竟有些學生不好意思公開提問,往往都是等老師走到身邊詢問時,才會把問題講出來,我便依據問題做解答示範,如此反覆循環。
直到下課前,讓學生完成此堂課練習,最後再出個回家練習作業,讓學生回去練習,下堂課做講解。
大致上的實體課程規劃是這樣。
但如果把實體教學方式改成遠端線上,就會有許多操作上的問題,尤其是互動部分,必須先思考軟硬體可以提供到甚麼樣的地步,我們又可以藉由甚麼樣的轉換,把實體示範改成線上也可以很清楚呈現的模式。
遠端教學有很多種方式,不管是直播還是預先錄影,都必須先有個平台,才方便管理整個課程進行、至於平台種類有很多,不管是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Zoom、甚至網路社群的直播,都可看你的使用習慣跟需求來挑選,有關這些平台的操作,不是今天我要討論的重點,有興趣的人可以網路搜尋一下,就會出現很多相關的教學,我蠻推薦 台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 這個FB社團,裡面有很多熱心老師會提供技術上的支援與解答。
針對漫畫課程的平台挑選考量,大部分介面使用上不是那麼困難,主要是要挑選適合你課程內容的呈現與操作模式比較重要,上課是件很單純的事,不管是實體或是遠端,千萬不要被線上平台上,一大堆超炫的功能給迷惑,在開始遠端教學前,要先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思考,我該如何運用平台來教課才對,而不是想把平台上的所有功能全部都學會精通,不是所有功能都適合你的教學,這是我給想作遠端教學老師們的一個建議。
在開始遠端教學時我會思考幾個點,我分幾個塊面分享:
登錄管理:
這邊要思考整個遠端教學,漫畫課程會需要甚麼樣的功能,我個人的需求傾向,如果不是公開課程,是否可以控管登陸進來的人員,人數上的限制到多少,方便班上學生的點名?
要不開了一堂課,結果無法設限,來了一堆走錯教室或路人甲乙,原本是要上課的房間,就變成聊天凸槽大會,也挺困擾的,雖然可以關掉重開房間就是,不過一開始就找到可以控管登陸人員的平台,也省下很多麻煩。
再來就是登陸的方式夠不夠簡單,線上教學最怕遇到登陸方式很複雜,要不然就是要填一堆個資之類的,這就跟時下很多漫畫連載網站,每次想點進去看漫畫,卻發現登錄方式限制多多,甚至點選功能很不直覺,這對要推廣漫畫的平台來說,真的是很不友善。
如果說可以一個按鍵就直接進入教室,操作介面很直覺,那就會大大提高學生進來聽課的意願,現行很多平台都有這樣的功能,只要老師設定好房間,給學生連結,學生就可以直接進入,相當簡單便利。
平台介面:
對於平台介面我的需求只有好操作,不複雜,介面簡單,容易上手,哈哈..誰不想這樣。當然越多的功能,就可能會要收費才會打開服務。
上課講師可以控制那些介面或權限,如果上課老師無法控制房間秩序,學生無法控管,不但會打斷講課節奏,甚至還會偏離整堂課主題,所以我會思考平台是否有禁止發言或踢除房間功能,甚至示範畫面時可以點選指定視窗。
因為漫畫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分享螢幕,但有時螢幕很多參考資料視窗,全螢幕分享,很容易讓學生找不到注視焦點,如果可以指定分享視窗,其他視窗不顯現,當我示範操作或繪圖時,就算家裡開視窗多螢幕,只要指定線上顯示的視窗,畫面就容易聚焦,而且隨時可以做簡報或影片切換,這樣在漫畫課程上的呈現就很足夠了,還有檔案的傳送是否有限制等等,都是我在挑選軟體平台時的介面考量。
至於要不要錄影功能,這個我倒覺得看每位老師需求,其實就算平台沒錄影功能,網路很多側錄軟體都可以做輔助,也可以請助教或學生在過程中另外側錄,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式。
我目前都是用google meet來做教學,因為上述我需要的功能都有,簡單的漫畫課程使用也夠用。
硬體設施:
對自己課程需求有想法後,也選定好撥放平台,接下來就是硬體設施,如何把你的影像聲音傳輸出去,學校一定有專門的設備提供,但普通個人在家是無法有那麼多專業設備可用,畢竟我是要用來教漫畫,基本上像是電腦,平板之類的配備都行,一般繪圖者家裡的主機都可以應付,既然要畫圖,數位手繪板一定必備,示範直接用分享螢幕的方式即可,很方便。
常有學生問我遠端上課家裡沒攝影機怎麼辦?
其實攝影機對基礎漫畫課程來說,我覺得挺多餘的,攝影機主要是要看到連線的人,但漫畫課主要以圖像示範為主,我不用看到你,你也不用看到我,一般畫圖的人都很不習慣露臉,大家嬌羞習慣了,所以遠端線上蠻適合漫畫課的,不管是老師或者是學生都不用露臉,直接分享螢幕看技巧比較重要,真有心學習的人,就是會在位置上,一切都是管不住的。
既然攝影機不重要,那燈光甚麼的一起省下來了,上線前的梳理打扮,甚至上課時的濾鏡與背景也一併省去,真是太好了。
除了螢幕分享外,有個配備我倒覺得很重要,那就是老師的輸出設備,麥克風!
常看到很多線上教學,老師的聲音斷斷續續,甚至聽的不是很清楚,或是回音很大,這都會影響電腦另一端學生上課的意願,所以我在做線上教學時,最要求的就是音質問題,是否夠穩定,看不到老師沒關係,但老師上課的聲音一定要準確清楚地傳達給學生,買一支好的收音設備真的很重要。
尤其我做了那麼多集的YOUTUBE影片跟PODCAST廣播後,深切感受到好音質的重要性,很幸運的,當初買了這些配備,剛好用在這個時機點上,錢沒白花。
除了麥克風外,課程過程中也要準備接聽的裝備,可能會有學生語音提問,這時就會需要撥放裝置,例如喇叭或耳機,在這邊我會比較建議老師準備耳機接聽比較好,如果用喇叭,遇到音質不好的聲音,很容易聽不清楚學生在講甚麼?甚至老師喇叭撥放聲音,同時使用麥克風時,常會產生共鳴或回音,學生端的接收就會受影響,所以還是一邊麥克風,一邊用耳機接聽來的清楚。
大致硬體要注意的就這些,其實還有一個東西是大家常忽略的,就是家裡的網路夠不夠力,一般網路都是下載的頻寬大,但如果你是要做遠端教學,就必須思考家中的網路上傳頻寬夠不夠用,因為漫畫課大部分都是圖像傳遞,如果你上傳頻寬不夠力,那接收的學生端,就算有超大下載頻寬,也搭不了妳的上傳速度,反而他們在接收時會有延遲,這都是要去考慮的地方。
主機設備,網路頻寬這個東西,對於遠端教學就是一個關卡,不管是接收或是上傳,遇到網路不順的區域,不管你設備準備多齊全,課程設計再怎麼豐富,直播教學就是效果不好,這時就又要回到是否要錄製過程的考量,畢竟直播連線不順,只好課後慢慢下載完整影音檔,自己在電腦溫習了。
課程呈現:
軟硬體都準備好了,接著就是整個線上課程的重點,就是課程內容如何呈現的問題。
漫畫遠端教學與實體課最大不同就在於,老師學生不處於同一空間,在互動上就會有些不同,如果單純以講課來說,就比較簡單,只要備好簡報,示範教材,甚至影片,就可以開始上線上課。
上課過程要善用螢幕分享,這是遠端教學最重要的技巧,你可以把螢幕當作你的黑板來想,所有講課資訊都是透過螢幕傳達給學生的概念,這樣未來你在備課時就比較會有想法。
一般我上課前會想好這堂課要的主題,然後配置時間段落,準備課程簡報,由於是遠端使用的簡報,除了標題外,可以稍微增加一些重點標註文字,學生看螢幕時比較可以抓住老師講的重點,當然還是不建議那種寫得密密麻麻的文件方式,如果能以圖像作解說更好,畢竟是漫畫課,有圖像會比文字來得吸引學生注意。
當然課程中可以穿插小短片作輔助,帶動整堂課的一個節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安排。
除了簡報影片,漫畫課最重要的就是實例演練,就是老師會親自畫一輪,搭配講解讓學生知道整個操作過程,這個階段每位老師習慣不一樣,有的老師可以邊畫邊講解,但有的老師可能畫圖時需要專注在圖像上,無法分心講解。
為了讓整個課程節奏不要間斷,我會建議事先用錄影的模式,把繪畫操作過程先錄起來,分享影片時,老師再從旁針對影片作講解,這樣就可以很專注在講解上面,甚至有同學提問,也可以按暫停鍵,回答問題後繼續影片示範,這個方式對於遠端教學來說是很方便的做法。
老師示範完,就可以請同學開始分享他們自己的螢幕,做線上練習,老師可以透過螢幕檢視所有同學操作問題,再一一提出修正建議,其他同學也可以透過螢幕看到,完全不會浪費練習時間。
說到時間,我剛有說我在安排課時,我會作時間配置,整堂課有多少時間,每個時間波段做甚麼事,如果一開始就配置好,你就比較好掌握整個進度與講課節奏。
一般線上學習的專注力不像實體課程,學生會專心坐在座位上聽課,能有一個鐘頭就已經很極限了,所以我會建議老師講課時間最好在50-60分鐘內講完,把剩的時間留給學生演練,在從演練的過程中提出學生問題作線上討論,這樣的操作就比較有效果,因為畫圖時大家會比較專注,一定比坐在位置上聽老師講好幾個小時來的有效率。
以上講的幾種分享方式,足以應付漫畫課程在遠端的示範,當然漫畫課不同於插畫課,除了軟體操作以及圖像外,有些示範或講解部分,端靠目前遠端的方式,還是無法解說的很詳盡,必須用另一種方式來呈現,這不是今天要討論的重點,改天有機會我們再來聊。
互動習作:
實體課與遠端線上課程,除前面講的幾個考量外,還有個比較大的關卡,就是互動問題。
如何與學生互動?這時就要思考要與學生互動到甚麼程度,實體課的互動很直接,線上課程也可以互動,但就少了那麼一點直接的感覺,實體課程,老師在講台上可以全觀所有學生,一眼就可以感受學生的學習狀況。
線上開攝影機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如果真想要完全達到實體課程那種直接感,實在有困難,目前在漫畫課程上,面對冷冷的設備,最多的就是學生提問,老師解答,完全沒有溫度,這就是我說的,漫畫課程無法全部藉由線上學習的門檻,有些東西還是得面對面才可以體會老師講的,這又是另一個教學話題了。
當然實體與線上都有利有弊,練習的部分可以藉由螢幕分享掌握學生學習狀況,及時提出修改建議,課後的練習可以把習作放在雲端,供學生下載後在家自我練習,練習後的作業一樣可以上傳雲端,老師直接雲端作紅線批改,問題比較大的,或是大家共通的問題,就可以在下一堂課一開始作一個講解示範,這樣整個學習程序就會完整。
在正式上課前,我會先貼公告,請學生進來後,先關掉攝影機跟麥克風,除非點名提問再開麥可風,以免干擾上課收音品質,還有一件很重要的,就是開播上線前一定要先測試,不管是平台或是設備,有時前一天還好好的,隔天就發生完全不行的狀況,所以我習慣上線前幾個小時簡單測試一下所有軟硬體,或找個學生或助教對接一下,確認無誤才安心接下來的線上課程。
其實線上教學除了老師端的問題外,真正要面對的是學生端問題,學生家裡的設備是否足夠應付教學,不是每個家中每個人都有電腦,如果同時間都要上課,一家人搶資源的現象就會發生,老師就要體諒這種狀況,或許錄影正是解決分流的一種作法,不一定大家都要線上直播。
學校也要考慮家中沒設備的學生,是否有可以外借裝置的規劃,畢竟這波疫情影響的是未來教學體系的改變,要回到以往實體課的模式,可能還會有些時日,資源不足的學區如何趕上這波教學變化,希望政府跟學校也要去正視這個問題,畢竟這是學生受教的權利。
希望今天的主題,對準備構思線上課程的老師有幫助,其實我隨時都在思考跟嘗試,漫畫有哪些課程是可以線上呈現的,雖然我還是覺得實體課程比較有人的溫度就是。
如果大家有想聽的課程或想法,歡迎留言給我建議,先從一個簡單無料的方式試試,後續再來調整教學架構,等一切成型,或許哪天我們也都會在線上見了。
我是曾建華,漫漫話畫,我們下次見!!
#遠端教學
#漫漫話畫
#線上課程
#備課超辛苦
#不小心就打了這麼多
#原本是要用來講PODCAST的稿
「google meet顯示所有人畫面」的推薦目錄:
google meet顯示所有人畫面 在 矽谷輕鬆談 Just Kidding Tec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新冠肺炎的疫情在美國仍持續升溫中,截至 5/17 日為止,美國確診數已經突破 150 萬人,每天新增的確診數還是在兩萬到三萬之間。即使如此,愛好民主以及自由的美國人已經忍不住了,不斷給予政府壓力,各州政府都在研擬解封的條件、漸進式的解封、以及相關的配套措施。
科技公司也不例外,Google 以及 Facebook 紛紛宣布將漸進式地開放辦公室,同時大部分員工可以選擇在家工作到 2020 年底。Apple 跟 Tesla 的員工就沒這麼幸運了,畢竟這兩間公司的產品是以硬體為主,沒有意外的話他們會是最早重啟辦公室的科技巨頭。Tesla 的執行長馬斯克甚至直接不鳥加州政府的命令,已經重啓產線,並且揚言要告加州政府以及考慮將工廠搬離加州。
相較之下,Twitter 的員工想必是最幸運的了,幾天前 Twitter 發布了新聞稿,如果你的職位允許,員工可以選擇永遠在家工作!
如果我們員工的職位允許他們在家工作,而且他們也希望永遠如此的話,我們會成全這件事情。如果不行,當我們覺得復工是安全的,並且搭配額外的預防措施,辦公室將會是他們溫暖友好的地方。
if our employees are in a role and situation that enables them to work from home and they want to continue to do so forever, we will make that happen. If not, our offices will be their warm and welcoming selves, with some additional precautions, when we feel it’s safe to return.
其中這段聲明更是霸氣:
開啟辦公室是我們的決定,什麼時候回來,或是要不要回來,是員工的決定。
Opening offices will be our decision, when and if our employees come back, will be theirs.
如果可以,你會選擇永遠在家工作嗎?
Medium 好讀版:https://medium.com/jktech/%E5%A6%82%E6%9E%9C%E5%8F%AF%E4%BB%A5-%E4%BD%A0%E6%9C%83%E9%81%B8%E6%93%87%E6%B0%B8%E9%81%A0%E5%9C%A8%E5%AE%B6%E5%B7%A5%E4%BD%9C%E5%97%8E-418f36c21296
#在家工作兩個半月
Square 是第一批宣布在家工作的科技公司,早在 3/2 我們就強制所有人非必要不得來辦公室,算一算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兩個半月了呢。
在家工作最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 — 你再也不用浪費時間通勤了!灣區的交通真的很差,單程的通勤時間動不動就要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不過我也因此養成了聽 Podcast 的好習慣。
在家工作以後,這些時間都省下來了,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來做什麼呢?你猜對了 — 用來做更多的工作。這就是問題的所在,中間少了通勤作為緩衝,上班跟下班的界線反而變得模糊了。在公司大家開始抱怨生活品質變差,一起床就上班,然後常常下不了班,因為疫情的關係大家也無法請假出去玩。
好在公司很快地意識到了這點,在全員大會數次告訴員工:
現在這個時刻,你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要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其他人。如果放假可以讓你好好休息、充電,回來的時候更有效率,我們鼓勵你們這麼做。
這也不是說說而已,有個高管也以身作則,請了一星期的假 (即便現在哪都不能去)。我們的部門也宣布大家 5/25 放假,剛好連著美國國定假日一起,希望大家可以把握這四天假,好好休息。
因應在家工作,這段時間我也做了以下的調整:
建立上下班的儀式:即使在家,我還是會換上上班的服裝,然後下班時換上比較輕鬆的服裝,告訴自己現在是下班時間。
設定一個辦公區域:規劃一個辦公區域,有我所需要的螢幕、桌子、椅子等等,把這個地方佈置成適合工作而且有效率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只在這個地方工作,盡量避免在沙發這類的地方工作,來區隔上下班的生活。
準備好所需的東西:網路該升級就得升級,需要的器材該買就得買,比方說印表機、飲料、或是水,反正就是準備好工作會需要的東西。
該休息就得休息:沒有人能預料到這波疫情會改變大家的工作型態,所以我們都還在學習如何在家工作,如果真的狀態不好、需要休息,那就休息吧!放自己一馬不要用力過猛。
#遠距工作的挑戰
儘管遠距工作有許多好處:免通勤、彈性工時、不限制辦公地點等等,它同時也有了許多問題及挑戰,相關的制度跟配套措施也都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視訊會議比想像中的還累人
在實體的互動,我們除了透過語言以外,很大一部份是靠著肢體動作來溝通的。透過對方的表情、手勢以及坐姿等等,我們可以得知很多隱藏的訊息,但是這一切在視訊會議中都沒有。矛盾的是,我們的大腦仍不斷地在畫面中尋找非語言的肢體訊號,但終究遍尋不著,導致視訊會議比實體會議還要累人。
最好的解決方法是:避免所有非必要的視訊會議。這聽起來很反直覺,在遠距工作的情況下,不是應該要有更多的溝通,甚至應該要過度溝通 (over-communicate) 才能夠確保團隊有一樣的認知嗎?是的,但視訊會議不是最好的方式,寫下來才是。
不管是透過 Email、Slack、Wiki或是設計文件,如果能夠用文字方式的溝通,就不需要透過視訊會議。用文字除了可以有多一分思考的機會以及讓未來的人參考以外,也可以讓跨時區的成員有一樣公平的機會參與。
#多人視訊會議的缺點
儘管 Zoom 以及 Google Meet 這類的視訊軟體已日漸成熟,對於多人視訊的支援也比幾年前好上許多,但還是有許多的不方便。
我觀察到的最大問題是:演講者缺乏回饋,多數的軟體設計都是呈現大大的簡報畫面,其他人的頭像在側邊欄,人太多的話有些頭像還顯示不出來。這對於演講者要掌握聽眾理解程度,真的是一大挑戰。此外,大部分的聽眾預設是靜音的,這也降低了人們問問題或是給予即時回饋的意願。
另外,即使不是在有人簡報的會議,多人視訊會議還是有個很大的限制:一次只能有一個對話。更多時候是只能有一個人講話,我們沒有辦法像實體會議一樣,跟旁邊的人開啟悄悄話模式。
現階段我認為沒有太好的解法,只能等未來的某一天,全像投影技術可以用在視訊會議上的時候吧。
#實體互動的不可取代性
不管我們再怎麼努力,科技還是有其限制性。增加遠距工作的效率,讓公司部門的 OKR 達標,這些都不是問題,但隔著螢幕終究還是少了那一味。跟同事說聲早安、吃午餐、喝個咖啡閒聊公司八卦的體驗,終究是無法被取代的。這些體驗乍看之下對工作效率沒有直接幫助,卻是決定員工歸屬感以及工作開心程度的重要指標,也會影響員工的留存率。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是全世界最大的全遠距工作公司 — GitLab,每年也會舉辦一次實體聚會,將全世界的員工飛到同一個地方度假。目前 GitLab 擁有 1295 名員工,散佈在 67 個國家。
#在家工作適合你嗎?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目前也只有知識工作者有這個甜蜜的煩惱。如果你的工作性質是可以獨立運作,或是可以線上有效率地跟同事合作,並且你也對工作很上手,在家工作絕對可以考慮。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地點,何樂而不為呢?
相反的,如果你在職涯剛開始的階段,在家工作反而會對你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另外對於沒有家庭或是一個人住的人,實體辦公室對於滿足社交需求也是很重要的。或者更重要的是,你搞不好根本不喜歡在家工作。
#遠距工作的未來
這波疫情強迫全世界的人進行一場大型的在家工作實驗,有的人喜歡,但也有人恨不得辦公室早點開放。但是無論如何,遠距工作一定是未來的趨勢。在疫情結束之後,肯定有更多的公司以及個人開始擁抱這樣的工作模式。
改變也需要時間,我預測會先從複合式的模式開始,不會一開始就進入全遠距的模式。對於個人來說,可以從一週進辦公室一兩天開始,慢慢考慮是否要往全遠距發展;對於公司,會開始實驗遠距工作,並且考量效率以及成本,可以想見有些公司會關閉實體辦公室,而另外一些公司發現這行不通,重回辦公室的懷抱。
矽谷科技公司肯定會招募更多在矽谷以外的研發人才,當你的範圍是全世界,而且可以用更便宜的薪水招到更好的人,怎麼可能不這麼做呢?這樣的後果是矽谷會迎來出走潮,畢竟這裡的房價物價實在是太高了,如果你在其他生活品質更好的地方可以享有一樣的工作機會,為什麼還要待在這裡呢?
你的選擇會是什麼?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google meet顯示所有人畫面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線上開會怕私隱外洩?一文學識多個網絡安全對策 – Yan Law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為降低病毒在社區內傳播的風險,不少負責任的企業鼓勵或允許員工Home Office,沒想到竟然令網上會議軟件Zoom突然爆紅,用戶數量由去年12月的一千萬激增至今年3月的兩億!偏偏這時Zoom被連環爆出私隱外洩、駭客入侵、保安漏洞等醜聞,引起公眾關注網絡安全問題,隨後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台灣、新加坡等地的政商界亦以「資安漏洞」為由宣布停用使用此軟件,促使更多人聞Zoom色變。
在眾多網上會議軟件中,Zoom因為操作容易、功能多樣而大受歡迎(只要透過邀請網址或查詢會議ID的方式即可以電腦、手機或平板來進行視訊會議,還能錄下視訊過程、共享螢幕畫面、進行即時文字對話等);現在卻因資安設計不良而被棄?上周三(4月8日)Zoom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袁征舉行YouTube直播,親自就私隱漏洞問題向用戶公開致歉、承諾將全力修正問題,並介紹軟件的私隱更新。究竟Zoom還安全與否?如果平日有需要用Zoom或其他視像會議軟件,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編者想,絕大多數人擔心的是「Zoom-Bombing」騷擾現象,皆因駭客能夠透過會議ID自動產生器來破解Zoom會議 ID(甚至取得沒有密碼保護的Zoom連結),在不驚動主持人的情況下滲入會議,然後惡意發放色情、暴力或令人反感的影音和圖片;甚至可以透過這種方式竊取 Zoom 用戶的 Windows登入密碼,從而注入程式來存取裝置上的攝影機與麥克風。雖然香港暫時未有發生「暗網洩露Zoom帳號資料事件」,但早前宣道國際學校就有Zoom課堂遭駭客入侵,實在令人憂心。據悉,校方回覆查詢時稱「畫面短暫播了一些令人反感的內容」,已向警方報案,並決定即時將網上教學暫停兩天,為防止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
在一連串的資安問題爆出後,Zoom馬上推出緊急更新版本,表示已修補漏洞並強化安全性與隱密性,更新內容包括:
1. 預先啟用會議密碼設定,並新增了防止用隨機掃描會議ID 的方法來加入會議的措施。
2. 用戶可為會議設置「等候室」,任何人想加入會議,都必須通過會議主持人的允許才可加入。
3. 不在會議視窗的狀況列上顯示(原本會直接出現的)用戶ID。
4. 加入「保安」按鈕,主持人可在所有人加入會議後鎖住會議,不讓其他人再加入;參與會議者中途無法隨意改名,聯絡人的資料也不會再自動顯示。
5. 在Zoom解除安裝程序中,加入完全移除本地主機網頁伺服器的選項,還會連帶一併刪除使用者儲存的設定。
至於有不少人提出的伺服器問題,Zoom為此新增了一項新功能:付費用戶可自行選擇服務連接的伺服器,務求可加強用戶在資料傳送路徑的選擇上的控制權。據了解,目前Zoom的資料中心以群分為以下區域:美國、加拿大、歐洲、印度、澳州、中國大陸、拉丁美洲、日本/香港。要留意的是,當用戶選擇不使用特定區域的資料中心時,該區域之Zoom會議室連接器(CRC)亦將不允許連接到個人會議或網路研討會,同時電話撥入功能亦無法使用。
有些謹慎為上的用戶,或許早已因信任感大打折扣而轉用其他通訊軟件,例如 Google Hangouts Meet、Skype、Microsoft Teams、CyberLink U Metting、Cisco WebEx 等。但如果是慣常或因工作/學習需要而必須使用Zoom呢?用戶最基本可以先做好以下幾點:
1. 使用最新版本的 Zoom 軟件和保安軟件
2. 提防任何不明的 UNC 連結
3. 切勿在會議期間分享機密資訊
4. 使用有意義的顯示名稱,別使用網上暱稱
5. 小心保護你的 Zoom 帳戶及留心可疑的帳戶活動
詳細保安貼士和主持會議者的安全建議,可以參考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HKCERT)的建議 。
其實,不只Zoom,不同的通訊工具或會議軟件都有機會出現資料保安漏洞,想盡可能保障自己,可以做好以下4點:
1. 使用正版軟件:使用由軟件開發商提供的程式來更新軟件;安裝並開啟防火牆和入侵檢測系統;更新電腦病毒和間諜軟件的定義檔,以及定期使用防病毒軟件來掃描電腦。
2. 加強電子郵件和密碼保安:設置嚴謹的密碼(最好包含大小寫英文、數字及符號),並最少每90天定期更改;不要使用容易受到黑客攻擊的電腦登入電子郵件帳戶、電子銀行服務或進行涉及敏感資料的操作。
3. 加強電腦系統保安:避免瀏覽任何可疑網站、開啓可疑的電郵及即時短訊;不要下載來源或性質不明的附件;將涉及個人資料的電腦檔案加密處理。
4. 避免使用公共無線網絡服務:日常將無線網絡功能關閉;如有必要使用公共無線網絡時,不要發送敏感/個人資料,過後亦應刪除網絡首選列表的相關記錄;確保無線網絡卡驅動程式為最新版本。
身處互聯網時代,每個人在互聯網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留下「數碼足印」,建構成「大數據」。所以,無論有沒有發生這次「Zoom事件」,我們都必須要認清一個事實:維持網絡安全、保護個人資料是「修不完的功課」。
原文:經濟通
#科技 #生活 #商業 #社會
google meet顯示所有人畫面 在 有人使用Meet視訊會議碰過這個問題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搞錯請見諒今天收到了新筆電,大致檢查了一下沒什麼問題但下午使用Google Meet進行視訊問題時卻發現以下狀況1.明明大家都有開鏡頭跟麥克風,但我看到的卻是顯示大頭 ... ... <看更多>
google meet顯示所有人畫面 在 燕秋老師教學頻道- Google Meet開外掛-一次顯示所有學生影像 ... 的推薦與評價
✍功能說明:因為Google Meet的版面配置設定最多可看到49位學生,但學生數更多且想要一頁全部看完,就可以使用此套件,沒有人數限制(老師最多用過150人),只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