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荷蘭簽證分享 雖然哈哈現在不在荷蘭了~但是這些申請經驗也是非常的實用,即便沒有要申請荷蘭簽證也可以聽聽看喔~因為這樣你不管以後辦什麼簽證,都會覺得很簡單呢~畢竟我自己的德國簽證也是兩三年前辦的,沒太多印象,至於延簽的部分其實就相對簡單啦~ ▷▶︎ 幫助你更快的找到問題 --------------...
google驗證器怎麼用 在 軟西,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超可愛九宮格無菜單料理便當🍣
-
🕣每天20:30都會在FB&IG公布隔日菜色
💰定價NT199,軟西用funnow訂一個只要NT169!
❓怎麼獲得500P會員點數,記得看下面教學
.
軟西住的區域滿3個就外送
有funnow折價券+fun幣
我們三個人折一折吃起來才200元!
超級澎派的九宮格太佛心
吃完柯柯說可以每天訂嗎😋
.
🍴軟西點的當天菜色如下
1️⃣榨菜貝唇沙拉集
2️⃣夏季開胃拌鮮藕
3️⃣原烤翠綠玉米筍
4️⃣琵琶蝦捲酸辣醬
5️⃣宮廷醬燒無錫骨
6️⃣百合山藥脆蘆筍
7️⃣五七家鄉玉里麵
8️⃣瑤柱腿茸香米飯
9️⃣炙燒明太子蝦握
無錫骨嫩到一個直接在嘴裡化開
蝦捲居然還是酥酥脆脆的
澱粉有三格不怕吃不飽
上面沙拉、海鮮、肉類通通有
唯一美中不足只有麵太軟爛沒有QQ嚼勁
但是瑕不掩瑜,完全會再回購的外送便當!
.
📣划算訂購看這裡
①https://go.softc.tw/softcfunnowregister
②下載FunNow輸入軟西邀請碼WCKNSZJ
③完成FB註冊+手機驗證可獲得500P會員點數
④找到 @Huki富氣水產 訂下去就對了
.
雖然是之前合作過的APP
但現在結束合約變成軟西愛用訂餐神器
推薦給軟絲們,讓你們跟我一樣便宜吃到富氣水產!
-
⭐富氣水產
🏠台北市中山區遼寧街57號
🚇南京復興站
☎️02-27408641
🕙一到日11:00-14:00、17:00-20:00
📝Google地圖5公里內及機車車程15分鐘內,滿3盒便當即可免費外送。超過15分鐘距離由LALA代送,由顧客自行吸收運費。
-
🏷#軟西遊記
📍#軟西吃南京復興站 #軟西吃台北
🍴#軟西吃日式 #軟西吃外送 #軟西吃外帶 #軟西吃富氣水產
google驗證器怎麼用 在 玩遊戲不難,做營運好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週遊戲新聞觀察-2021.03.W1
上週遊戲新聞觀察分享如下,
挑出以下五則新聞:
📺《Cygames集大成《賽馬娘》首週營收估破20億,被黃金船一腳踹下坑的育成之旅》
📺《那些爆火的遊戲背後,是如何讓你一步一步上癮的?》
📺《針對《新楓之谷》韓版爭議 NEXON 將公開旗下遊戲道具機率、導入機率監控機制》
📺《美國亞利桑那州修正法案審議中 如通過開發者將可繞過蘋果、Google 商店支付系統抽成》
📺《Supercell被莉莉絲”反超”,創新巨匠錯過創新?》
====
📺《Cygames集大成《賽馬娘》首週營收估破20億,被黃金船一腳踹下坑的育成之旅》
https://bit.ly/3rqcJ0w
日本上週最紅的遊戲莫過於《賽馬娘》,
歷經事前登入1000天後終於上市,
而3月1日,Twitter上已經有人確認到大R玩家付費金額統計,分別是:
✅1位:2750萬日元(約709萬台幣)
✅2位:2500萬日元(約644萬台幣)
✅3位:1900萬日元(約489萬台幣)
這課金能力真是令人讚嘆...
由於我看不懂日文,
所以我通常是坐等台港澳版本推出才會玩,
因此現在還不曉得這款遊戲的迷人之處在哪,
歡迎有玩日文版的大大分享。
話說今年日本除了《賽馬娘》外,
另一款《NieR Re[in]carnation》表現也不俗,
期待台灣能趕緊玩到。
📺《那些爆火的遊戲背後,是如何讓你一步一步上癮的?》
https://bit.ly/3l4T0Bj
這篇文章提到《遊戲化實戰》中的八角框架,
分別是:
✅重大使命與呼召
✅進度與成就
✅賦予創造力與回饋
✅所有權與占有欲
✅社會影響力與同理心
✅稀缺性與迫切
✅不確定性與好奇心
✅損失與避免
如何讓玩家讓遊戲上癮,就是善用上述的八角框架來設計遊戲,
且書中運用大量生活中你我熟悉的商品來舉例,相當淺顯易懂。
甚至作者還對於他的八角框架提供了認證考試,
如果對此書有興趣,
我把購書連結po在此:https://bit.ly/3vd0RkS
📺《針對《新楓之谷》韓版爭議 NEXON 將公開旗下遊戲道具機率、導入機率監控機制》
https://bit.ly/3rpnxMn
約兩年前消基會的一篇新聞稿內文提到:「有玩家覺得即使業者公布了機率,多數人也無從確認機率的真假,這句話的意思是,大部份的玩家都沒有課長般的大財力去抽獎計算轉蛋的機率;也有玩家悲觀認為,付費轉蛋遊戲根本沒有機率,只分成「全有」與「全無」,一抽會中的人就是會抽中,不會中的人,10連抽、20連抽下去,課金課再多都不會中獎,所以公布機率根本不重要。」
的確,對小資玩家來說,
機率0.1%和1%其實無感,
因為根本沒有財力去驗證其機率真偽,
但公布機率這件事情還是要做,
我認為這是做生意基本誠信,
但其他更重要的是,
怎麼去優化轉蛋的規則、提高附加價值,
別讓轉蛋變成無底錢坑、只有大課長才能享受的商品。
📺《美國亞利桑那州修正法案審議中 如通過開發者將可繞過蘋果、Google 商店支付系統抽成》
https://bit.ly/3bthH7j
以台灣來說,代理一款遊戲所支出的費用包含:
✅遊戲代理費:越有潛力的遊戲或是在海外已經被驗證成功的遊戲,代理費用越高,像天堂M續約費用是2800萬美元,約台幣8.5億
✅平台拆帳:每月遊戲賺得的營收,依照一定比例拆帳給雙平台
✅遊戲分潤:每月遊戲賺得的營收,依照一定比例拆帳給開發商
✅伺服器成本:遊戲玩家數越高,伺服器建置與維護成本更高
✅營銷成本:每月在行銷和營運上的支出,例如打廣告、舉辦活動等
✅人事成本:技術、行銷、營運、翻譯、客服人員等等
上述蠻多費用屬於固定支出,
像是遊戲代理費和分潤,在遊戲代理前就已經談好;
甚至營銷成本都有可能會被開發商要求每個月至少要花費多少錢做推廣等等(營收如果不好,做不到那就是事後的事情)
其他則是能降就降,
而平台拆帳要怎麼降?
就是看能不能繞過Google和iOS的金流,降低被抽成的比例。
因此有些遊戲上市時會推玩家下載APK,
其實就是因為APK內的支付管道是有串接點數卡或其他支付方式,
在拆成比例比平台低下,
遊戲公司更願意讓利鼓勵玩家使用其他支付方式。
但我認為成效不彰,
一般玩家還是不太想下載APK,
因為後續要更新比較麻煩,
也比較佔手機空間,
雙平台目前仍掌握相當大的話語權。
📺《Supercell被莉莉絲”反超”,創新巨匠錯過創新?》
https://bit.ly/3blTYWr
這篇文章我個人不喜歡他的標題和前文,
但內容提到的一個觀點我覺得蠻值得思考,
就是「產品創新」與「體驗升級」如何去拿捏比重
(不是取捨喔!因為我不認為這兩點是在天秤的兩端,而是能夠共存)。
內文提到:「但手遊開發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手機設備性能的持續提高,讓隨後推出的手遊產品遊戲世界越來越大,從箱庭式(棋盤大小的框架)到SLG的巨型沙盤、再到3D虛擬世界,從上帝視角到3D自由視角、再到FPS沈浸視角,遊戲世界越來越擬真、遊戲體驗也越來越有沈浸感。
而將“創新”作為自己信仰的Supercell卻仍舊堅持上手快、框架固定的箱庭遊戲,不跟隨手遊市場大潮的創新,也變成了一個“狹義創新”的概念。」
Supercell的《部落衝突》、《皇室戰爭》到《荒野亂鬥》,
每款遊戲都給人耳目一新的創新,
也屢屢創下佳績;
而像《原神》、《三國志戰略版》、《RO仙境傳說:新世代的誕生》等,
比較像是在既有的遊戲細分品項中不斷優化,
給玩家優質的遊戲體驗與沈浸感。
前者可能可以用少量的人力資源達成(但要有非常強的idea),
後者可能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金錢去打造出龐大的世界觀、遊戲世界等等。
總結來說,這篇文章我沒辦法、也沒能力評斷對錯,
畢竟這兩個面向都是玩家企望的,
我的確期待Supercell推出的手遊屢屢帶動風潮,
在創新之路上成為領頭羊;
但也好奇著,如果Supercell轉去開發一款MMORPG或是SLG,
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體驗,
無論如何,
就期待Supercell今年的表現啦!
#文章同步部落格
google驗證器怎麼用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荷蘭簽證分享
雖然哈哈現在不在荷蘭了~但是這些申請經驗也是非常的實用,即便沒有要申請荷蘭簽證也可以聽聽看喔~因為這樣你不管以後辦什麼簽證,都會覺得很簡單呢~畢竟我自己的德國簽證也是兩三年前辦的,沒太多印象,至於延簽的部分其實就相對簡單啦~
▷▶︎ 幫助你更快的找到問題
-------------------------
00:31 當你收到入學許可之後的流程?
01:00 財力證明的方式?
02:54申請完財力證明後,要怎麼辦?
03:25 領MVV短期簽證時要注意什麼?
05:50 出生證明要怎麼申請與驗證?
09:07 到荷蘭之後要做什麼呢?怎麼換VVR?
10:38 去荷蘭在台辦事處要注意的事?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影片當中的音樂
--------------------
Music by Reggie San Miguel - Daydream - https://thmatc.co/?l=B107D8F9
Music by Eric Reprid - Basement - https://thmatc.co/?l=638E51E9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相機 sony zv1
https://amzn.to/2C8Iab1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google驗證器怎麼用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本集內容 📌
✭【 琪斐大放送 】「熱帶川普」當選巴西總統!全球民粹領袖再添1人(00:42)
✭【 動眼看熱鬧 】Google全球大罷工!抗議企業文化遭腐蝕(12:36)
✭【 世界都在看 】《辛普森家庭》種族歧視?爭議角色將"被消失"(19:10)
昨天看美國期中選舉開票看得很焦慮,乾脆去健身房,在更衣室裡聽到兩位阿嬤對話
A阿嬤:美國那個什麼期中選舉,共和黨拿下了眾議院
B阿嬤:是喔,那川普選輸了喔?
A阿嬤:不知道耶
兩個阿嬤資訊不很正確,是反對黨的民主黨拿下了眾議院多數席,但兩人的對話還是讓我很驚奇。
第一:她們知道美國期中選舉
第二:她們大概知道美國國會有參眾兩院
第三:她們大概知道這次川普雖然不是候選人,但整個選舉還是以他為中心
第四:她們不知道選舉結果這樣川普算贏還輸
兩位阿嬤對我很有鼓舞作用,誰說國際新聞沒人看?而且阿嬤們基本知識很有啊,尤其第四點,我都有同樣的疑問。
民主黨拿下眾院多數席,大家欣喜若狂。民主黨終於擺脫現在對政策毫無作用,但動不動被川普拿來當作替罪羔羊的窘境。但老實說,不是多大的勝利。
美國傳統上期中選舉,對現任總統不利己是傳統,歐巴馬民主黨2008年全面執政,2010己失去眾院多數,2012失去參院多數。但他還是在驚濤駭浪下連選連任。
這次川普個人聲望低民調進入選舉,但選得一點都不差。
佛州及俄亥俄兩個最具指標性的戰鬥州州長,共和黨全拿下了,川普功不可沒。他非常清楚他的票在那裡,怎麼催。
好幾個共和黨當選人,如佛州的DeSantis根本是川普分身,又是仇恨語言,又是種族歧視;有些候選人為贏得選舉不擇手段,想盡辦法阻礙對手的支持者去投票,如喬治亞州的Kemp,都選上了。
不管多髒,但就是選上了。
反觀民主黨這邊,兩個應該有跨黨派跨族群吸引力,以理性問政風格競選的Beto O'Rourke跟Andrew Gillum都是高票落選。
yeah,2020會更髒。
在2016年選完,很多分析家就指出,要擔心的不是川普,是很多小川普會跟著誕生。這次期中選舉,完全驗證了這個預測。更可怕的是,小川普不是只有美國有,全世界各地都在不停的冒出來。本周琪斐大放送就是要藉巴西剛選上的總統,有熱帶川普之稱的波索納洛,我們想看看為什麼全世界有這麼多選民在做同一個決定。
動眼神經本周選的是Google walkout。科技新貴們不再只是低頭寫程式,對社會議題挺身而出。我們想討論,是只有人才能有價值觀嗎?還是企業也可以有價值觀?
張嘉玲選的是老牌卡通《辛普森家庭》決定把一個印度裔角色"阿普"消失掉,因為政治不正確。辛普森?政治正確?沒搞錯吧?
本周的錄影時間是在星期二下午,美國人才要進去投票,到播出時我們有關期中選舉的訊息都舊了,所以我們決定等到下個星期再做深入分析。
真的想看期中選舉相關報導,上一集動眼看熱鬧的pink wave提到的女性票,果然在這次民主黨拿下眾院發功了,民主黨這次從共和黨手中搶過來的席次,很大一部分是女性候選人攻下來的,這什麼意思呢?難打的仗是女性打贏的!!!
✏ 來填問卷:https://goo.gl/forms/LkTWpsrxhfoIPxLr1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寰宇新聞台播出,沒跟上新聞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ppt.cc/fH4QXx 十點半準時上傳完整版!
---
📌 回顧過往集數 📌
EP1《貿易戰、UBER、台灣女孩科索沃數位外交》:https://goo.gl/NkMk1i
EP2《翁山蘇姬、穿裙子的男孩、科索沃獨立十年》:https://goo.gl/opg9FH
EP3《大法官提名人性侵、杜絕假新聞、AI演算法涉歧視》:https://goo.gl/qibZyM
EP4《美國熱衷介入他國事務、捷運男性腿開開、馬其頓改名修憲公投》:https://ppt.cc/fX2fVx
EP5《美國新全民公敵、默許器官捐贈、中國新時代學「習」大會》:https://goo.gl/rCFJVq
EP6《沙國記者"被誤殺"、德極右派鼓勵學生舉報老師、雪梨歌劇院投射賽馬廣告惹議》:https://goo.gl/VV1Yjt
EP7《沙國硬拗害慘川普、加拿大通過大麻合法化、媽媽誤用HimToo害兒成笑柄》:https://goo.gl/xM8Qnf
EP8《政治極化撕裂美國社會、美期中選舉女力崛起、美國年輕人會去投票嗎》:https://goo.gl/z9uSrn
google驗證器怎麼用 在 [教學] 如何使用Google Authenticator 配合Facebook 兩階段 ... 的推薦與評價
[教學] 如何使用Google Authenticator 配合Facebook 兩階段驗證登入? (Android/iPhone 適用). 張海芋. 10 年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