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我前幾天說自己碰上了一件職涯最扯的事是什麼,其實冷靜下來,應該是過去幾年的我在工作上算是一帆風順,所以有點大驚小怪了。但,我還是覺得很不可思議。
事情是這樣的,九月初的時候我拿到了一家Market Research公司的面試,職位是Project Manager,面試後的兩天,我就拿到了這公司的Offer,當時我就起了疑心,因為通常美國的公司要給你Offer不拖個天長地久好像會死一樣,面試後兩天就給我Offer,Email上還錯字連篇,實在可疑。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是,我應徵的明明是PM,但老闆給我Offer的時候說:「我們覺得你的能力很適合做Sales,所以給你業務的職稱,當然在我們的培訓開始半年後,你如果對做Research有興趣,我們也會讓你嘗試。」
這家公司在紐約已經成立超過30年,合作對象都是超大公司,如果能在這裡有Market research的經驗,再轉到in house應該也不難。而且我在紐約每一個呼吸都在燒錢,我暗自打算,先到公司上班,一邊找別的更喜歡的工作,騎驢找馬,先有份收入再說囉!
於是,這個故事就變成要大家不要騎驢找馬的警示文,因為你想像中的驢,可能是個王八烏龜。
上週報到第一天(是的,在全美國多數公司都遠距工作的現在,這家公司要求我們天天進辦公室上班),有另外兩個跟我同樣職位的新人一起報到,一個人先前在尼爾森有十多年的經驗,另一個人跟我差不多年紀,剛從哥大念完研究所畢業。然後時間很緊湊的就開始老闆口中的培訓,她聲稱從英國分公司調來了一個業務總監來訓練我們,但這個業務總監怎麼看都只有25歲左右,然後說是培訓,他花了20分鐘都找不到專案的資料,在寫提案書的時候,錯字連篇,身為外國人的我在三十分鐘內就糾正了他3個typo,那份提案還是要交給IBM的呢😒
上午的培訓結束後,那個年過六十的女老闆說,那你們現在一人分一個客戶,試著回信報價吧。另外一個人分15個之前報價過的客戶,去追蹤看看他們的合作意願。我用規定的制式語氣回信後,她急躁地要求:「不要CC我!我不會看!你每回一封信都要列印出來!!」十分鐘後,印表機不聽使喚地壞了,所有人都沒辦法列印本來用CC就可以讓她看到的文件,於是她每隔三分鐘就尖叫:「印表機壞了!什麼時候修好!」然後每五分鐘就打給印表機公司,半小時後,她的電話被印表機公司封鎖了。
嗯,如果還要寫她不會用雲端也不會用Google doc導致專案管理編碼都規定只能在固定一台電腦、同一個Excel檔案編輯,這個故事會有點太長我就先跳過了。
第一天下班的時候我心累到極點,眼神放空地打給圖哥(我男友)說:「我覺得這公司管理極度混亂,我不是很想待欸,存款也還夠讓我在家找工作,乾脆我別待了吧?好浪費生命。」
星期二我去上班的時候,公司空無一人,只有同天跟我報到的夥伴們跟老闆,老闆把我們叫進了會議室:「我們昨天失去了今年最大的客戶(美國知名大公司,因為公司的research實在是太爛所以發火解約),還會被提告,很遺憾地,公司沒有預算聘用你們,也沒有時間培訓你們,我們的合作就到今天終止。」
三小?上班第二天被解雇?????我這輩子沒被解雇過欸?????????????????
當然,我的心情非常平靜,因為我前一天就很不想做這份工作,但是看著剛上工的另外兩位夥伴,其中一位才剛為了這份工作從西岸搬來紐約,這是要她如何是好?
總而言之,我在上週獲得了人生第一次被解雇的經驗,希望以後也不要再有,而且衷心希望我下一間公司的老闆,至少懂得怎麼使用Email的副本功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吳老師教學部落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ython程式入門與Django架站第14次(輸入成績轉Django&建立list_project專案與樣板&增加views與urls與修改程式&PYTHON程式轉為Django&用檔案方式讀入成績&改為Django版本&讀取會員資料檔案與轉為Django) 上課內容: 01_重點回顧與輸入成績...
excel project管理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是8/29(六)晚上 9:24,我在嘉義的老家,吹著電風扇(因為我的房間沒有冷氣),突然覺得我應該要好好的梳理一下我 9 - 12 月要做的事情。
因為,最近,有一件我很不喜歡的事情發生,具體來說,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種感覺。
我發現,因為在六月開始了日更計畫後,蜂擁而至的靈感、實作、活動、小企劃充滿著我,我在單一的事件上可以有即時、高效能的產出,但是,在長期的企劃上,我在時間掌控上有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拖延,但偏偏這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我深深覺得我在拖延大家的時間,雖然大家很包容,但我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我覺得這樣若有似無的拖延狀態,我很不喜歡。
而且,其實,最後四個月要做的事情已經確定好了。
我想,最直觀的解決方案,就是我需要把全部的事情都整理出來,確認出每一個事情發生的時間、需要執行的時間、自我保留的時間(我真的需要那種一整天什麼事情都不做的放空時間)
▲ 我也在想,為什麼會發生企劃貌似拖延症上身這樣的事情?
我想,雖然我有很多源源不絕的靈感、企劃、實作,但我是一個有正職工作的人。
是的,我是一個有正職工作的人,我在電商平台擔任Account Manager,工作內容有點多元以及複雜,在此不贅述。本業是一個燒腦的工作,也是一個可能會不定時有加班需求的崗位,老實說,在每天紮實燒腦8小時後,只剩下每天早起跟晚上回到家直到睡前的時光可以運用,這兩個時間,十分珍貴、也其實精力有限。
用有限的精力,要執行不同的side project,的確是很燒腦上的燒腦的一件事情。過去的三個月的經驗告訴我,我時間管理需要調整。
我不介意燒腦,相反的,燒腦讓我快樂,但是我不喜歡事情做半套、不精確、沒有品質。
最近遇到很多人問我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的?因為看起來我總是有很多的產出。 其實,也沒有什麼訣竅,就是我把生活活得很規律而已。
▲我的一天是這樣的
早上 7:00 - 7:30 起床
早上 7:30 - 9:00 寫日更文章
早上10:00 以前進公司,捷運上用Canva製作在blog文章以及Facebook貼文的主圖。
晚上 7:00 - 7:30 左右下班(不加班的狀況下)
晚上 8:30 - 9:00 回到家,開始把早上的日更文章轉成blog的文章
更新粉專、回覆留言等。
基本上,這樣的生活,大概是已經有快兩個月的時間了,預計是今年結束日更挑戰之前,都會是這樣的生活節奏。
我如果晚上安排了與朋友的吃飯、運動課、參加活動,晚上可以使用的時間會降低。
週末的時間,通常會是拿來寫整理性的文章、職涯諮詢(通常是週日一整天)、參加活動、看書、放空(終於可以放空),需要再提起精神來完成其他需要燒腦的事情,很容易就.....睡著了。(我的睡覺時間長度連我媽都歎為觀止XD)
▲ 小金魚的2020最後四個月計畫(9/1-12/31)
作出下圖的表格,花了快五個小時的時間,比我預先估計所需的時間多很多很多,我可支配的時間,也比我想像的還要少很多很多,雖然已經快要半夜兩點了,但我想要快速的做出行事曆的版本,因此用excel快速畫了一下。(excel截圖在留言處)
我把 9 - 12月的週末抓出來,確認有安排事項的以灰底呈現,我自己驚訝的發現,我只剩下三天是全空白,無任何安排。因此,我決定,我要專心把手上的project好好完成,讓 2020 年不會虎頭蛇尾。(看了這個行事曆,我自己真的是冷汗直流啊),因此若是未來你要約我做任何事情,而我無法在週末赴約,請相信我,我不是故意的。
若是今年沒有機會,或許明年,或許總有一天。
這半年的行事曆,大概是我人生最滿的半年,但其實我在這中間獲得了很多樂趣。
但是這中間也有一些啟發。
▲ 經營自媒體帶給我的啟發
(可能年底會寫出另外一個版本,但這是我此時此刻真實的心情)
1. 永遠會有人不認同你的作法
真的,一定,永遠,不斷,發生這樣的事情。
我從小就很喜歡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
而是,一種感覺、一種緣分、一種此時此刻是否兩個人是在同一個頻率而已。
如果,你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那麼有兩種選擇,一個是不要經營自媒體,一個是內關自己。
我屬於後者。
人會有情緒的地方,通常是自己一部分的反射。
這代表,你在這個人的身上看到一部分的自己,而這個自己,是自己不喜歡的 / 沒有勇氣的,但是別人卻做了,因此你有情緒。
我們需要去探查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情緒,舉個例子來說,我常常會覺得有些人是宇宙派來讓我提早思考某些事情的,雖然情緒還是會有,但我更在意,這代表怎樣的我,以及真實的我需要什麼,是否有一部分的我,沒有被我自己發現,而透過這件事情,我更了解我自己。
2. 人喜歡真實的人,自我揭露不是必要的,但是可以加分。
在網路發表一些言論,其實就是在自我揭露。
舉個例子來說,我開啟了 LinkedIn 的小企劃案,於是和大家一起交換 LinkedIn,這就是一部分的自我揭露。
在網路上寫職涯文章的人多的是,但是是否要給出真實的 LinkedIn 或是履歷等等的,倒是未必。
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自己在這段時間內的觀察以及思考後,認定這是沒有關係的事情,可不代表每個人都這麼認為。
但你不能否認,讓自己成為一個真實的人,會加深他人對你的信任程度。
包含你的照片、可以線下活動看到你、或是其他關於真實的你。(例如我公開我的週末行程)
自我揭露是不必要的,但是經營自媒體很難做到不被人知道,除非你開了新帳號、匿名、且不出現在線下活動,否則根據我過去的經驗,現在的人連來連去,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老實說,要過自己內心這關,我自己心裡也是跟自己打架、叩問了許久,我盡可能堅持我當下最初的想法。
3. 可以堅持原則、堅持當初自己的初衷、也可以隨時改變
沒有善變這件事情,只有永遠遵從自己的心。
例如我發起LinkedIn活動的時候,曾經想過如果一段時間都寫LinkedIn,那我的讀者會不會覺得無聊?
後來自己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
第一,我發起LinkedIn的活動,不為別人,是為了自己。我自己深深相信,LinkedIn 是我未來必須要經營的一個工具、渠道,但如果我自己不花時間研究的話,我是不會有好的一天的。因此,我的目標是完整我的自己的LinkedIn。
第二,我當初會把 LinkedIn 這個想法變成一個小企劃,放進去日更裡面,是因為,我相信這個會幫助別人,但每個人需要的幫助在每個時候都不一樣。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我也不是神仙教母可以幫助全部的人(更何況神仙教母的魔法 12 點就會消失了XD)。因此,我能做的是先把自己照顧好,然後才有餘裕幫助別人。
很多百轉千回的想法,在內心奔騰,我的腦內小劇場比誰都豐富,但沒什麼空閒的時間讓他們真實的上演在現實世界,原因是還有其他的事情等著(都沒事做還可以睡覺啊)
4. 族人是牽著自己走下去的動力
這點不用再多說,我只能謝謝他們。
最後,寫完發現,再四個月 2020 年就要結束了,以日子來看的話,就是剩下120天了。
這120天,你打算做什麼呢?
P.S. 我知道我有些讀者期待線下跟我見面(自己講覺得自己好害羞),我確定會出現的線下活動日期如下,如果可以的話,希望我可以在日更團的活動、讀書會遇到大家,之後會陸陸續續發活動通知,大家可以先打開行事曆記下來(好不要臉XD)
▲ 09/27(日)讀書會
▲ 10/17(六)日更團 - 擴大招募
▲ 10/25(日)讀書會
▲ 11/29(日)讀書會
▲ 12/12(六)日更團 - 年會
以上地點皆在台北:D
▲ blog好讀版:https://goldfishblog.tw/2020-sep-dec-schedule/
★想要每天第一時間看到內容歡迎訂閱,近期上映「一起完整我們的LinkedIn」小企劃:https://hi.goldfishblog.tw/100-career-questions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84
excel project管理 在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7 職涯小聚–第四場】
這次很榮幸地邀請林佑貞學姐回來與我們分享她的工作經驗!學姐於大學就讀外交系,在科管智財所畢業後轉換跑道至ASUS、鴻海以及德州儀器任職。整場講座先從講者自身的經歷切入,然後與大家分享她所認為科管智財所學生所應有的特質分別是:Accountability、People skill、Managing stakeholders、Empathy、Political Sensibility。學姐推薦可於碩士班時修習供應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Operation等相關課程,並叮囑事先培養Excel的樞紐分析、V-lookup等技能的重要性,再與同學們分享面試相關的經驗談,例如面試主管看重的特質以及能力有哪些,在每一關面試時該注意什麼事、得到Offer到職後又要注意什麼……等許多建議。
若想知道當天更詳細的演講內容,歡迎於關注下週的科智所Medium部落格!
非常感謝當天同學們的熱情參與,讓我們期待下一場職涯小聚吧~
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粉專,我們下場活動見!
--第五場職涯小聚預告--
5月31日,洪子秋學姐:生物科技產業分享
文/ 張容嘉
校稿/ 賴怡蓁
攝影/ 劉佳欣
excel project管理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Python程式入門與Django架站第14次(輸入成績轉Django&建立list_project專案與樣板&增加views與urls與修改程式&PYTHON程式轉為Django&用檔案方式讀入成績&改為Django版本&讀取會員資料檔案與轉為Django)
上課內容:
01_重點回顧與輸入成績轉Django
02_建立list_project專案與樣板
03_增加views與urls與修改程式
04_PYTHON程式轉為Django
05_用檔案方式讀入成績
06_讀入成績改為Django版本
07_讀取會員資料檔案與轉為Django
完整影音
http://goo.gl/aQTMFS
教學論壇(之後課程會放論壇上課學員請自行加入):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labor_python_2018
課程簡介:入門
建置Python與Django開發環境
基本語法與結構控制
迴圈、資料結構及函式
建立專案及app與檔案處理
視圖與模版
資料庫及後台管理
資料查詢與新增功能實作
資料刪除和修改功能實作
專題:新聞公告系統、網站留言版、網路相簿、購物車、美食地圖
部署網站到Heroku
上課用書:
Python架站特訓班:Django最強實戰作者: 鄧文淵/總監製, 文淵閣工作室/編著?出版社:碁峰?出版日期:2017/08/31
It's Django--用 Python 迅速打造 Web 應用
袁克倫、楊孟穎
出版商:碁峰
出版日期:2015-06-08
Python新手使用Django架站的16堂課:活用Django Web Framework快速建構動態網站
作者: 何敏煌
出版社:博碩
吳老師 107/3/3
ECLIPSE,Django,Python,新北市勞工大學,EXCEL,VBA,函數,網站設計,資料庫設計,程式設計,線上教學,PYTHON與Django安裝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