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方言
文:薯伯伯
我的母語是粵語,之前在西藏生活多年,普通話還是說得有明顯的香港口音。然後有朋友就跟我說:「為甚麼你在中國生活了這麼久,中文還是不太好呢?」我糾正對方:「其實只是我普通話說得不好,但中文還是挺好的。」在中國,確實很多人把中文和普通話混為一談,以為普通話是唯一認可的中文,也缺乏對語言及方言之間差別的討論。
在語言學裡,語言及方言的界線略為模糊,說法頗多,沒有一定標準。較為公認的說法,就是如果兩個人對話,聽不懂的就是語言,聽得懂但口音不同,就是方言。例如泰國人聽不明白越南語,那麼泰語及越語就是兩個語言。泰國中部人與東北部(伊森地區)的口音不同,但相互大致能聽得明白,所以泰中語及伊森語就算是方言。不過伊森語跟寮國語雖然極為相像,理論上泰中語人稍為習慣一下,也可以聽得明白寮國的口音,但若然說寮語是泰語的方言,泰國人可能會同意,但寮國人就肯定會生氣。正如瑞典人及挪威人之間,各說各國語,卻又相互聽得明白,不過如果說兩國之間的語言是方言,瑞典人不會同意,挪威人也不會同意。定義之時,難免還是有些政治及國界的考慮,所以有人曾經說過:「語言就是方言配備了海陸兩軍。」
討論一轉到中文,情況就更為有趣。我的母語是粵語,沒有學習普通話前,聽到普通話便只能靠猜。按照「聽不懂就是語言」的定義,粵語跟普通話,肯定就是兩個不同的語言。但我與說普通話的人士用文字交流,就算我書寫的是粵式中文,但對方也能輕鬆明白過半的意思,溝通上也不算有太大障礙。按著「能相互交流」的定義,粵語跟普通話,又有點像是同一語言。如果我用漢字書寫粵語,縱然有一些用詞上的出入,但往往也能猜中意思,就有點接近方言的關係。
現代的語言學是由西方興起,在定義語言及方言時,本來就少有考慮到表意文字(即語素文字)的特殊情況。按嚴格意義來說,西方興起的語言學裡所講的「方言」(dialects),跟中文世界裡所說的「方言」,也是略有不同。有些學者就提出,用英語談起中文方言或各種中文語言時,最好用上 topolects 這種新創之詞,而不是簡單稱之為 dialects。
每次討論到粵普之間的關係,見有不少支持粵語的人,都會引用一個所謂的論據,就是聲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粵語說是語言」。我有兩點想說,第一,我在教科文組織的網站用上了不同的關鍵詞,沒有發現這個聲稱的來源(如果讀者找到出處,請告知。)。第二,我雖然覺得絕對有必要捍衛粵語的使用權及傳承權,但我是抗拒用教科文組織等外力來定義我的母語是語言還是方言。
至於抗拒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原因有三。一來使用表意文字的中文系統本身就跟其他表音文字的語言不同,二來教科文組織就算有定義,也不可能取代語言學有關中文語言及方言之間的討論。三來教科文組織本身也不見得敢作公正評論,面對大國之間的角力,例如在美國及以色列因希伯崙爭議退出後,這個官僚的組織,對世界各地所發生的不公義事情,尤其涉及中國的權威,相對來說就過於溫和,單看這兩年就能窺見一二。如果香港人靠這種組織來定義自己的母語是語言還是方言,將來有天,萬一教科文組織受到壓力,硬要說粵語只是方言,豈不自打嘴巴?
粵語是語言還是方言,就算討論起來,最嚴謹的結論,始終就是只有開放的結論,也就是沒有結論。香港人在日常生活裡,本來都是語、言、文不作細分,口頭上說一句:「我的母語是中文。」也不覺得有何突兀,但經過香港強權政治的洗禮,反而更能加強香港人的粵語認同。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Kevin in Shangh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appy Chinese New Year guys!...
「dialects中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Kevin in Shangh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Kevin in Shangh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Kevin in Shangh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Re: dialects=鄉土語言? - 看板TW-langu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中文方言论坛Chinese dialects festival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Varieties of Chinese - China 7 main dialects - 汉语七大方言 的評價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Seven (Completely) Different Chinese Dialect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Youtube in china - Millionaire-Playground 的評價
- 關於dialects中文 在 Youtube in china 的評價
dialects中文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忽略的醫療口譯
在此時疫情失控的紐約,醫院忙不過來,有的乾脆不等口譯員連上線(中文要等十多分鐘,一些罕用的亞洲語言可能要等一小時以上),需要口譯服務的病患恐因無法溝通而賠上性命。一名加護病房護士說:「除非是要取得家屬同意或告知病患過世,醫院已經不打電話了。」
摘:
// An ICU nurse in a third Brooklyn hospital said that at her facility, when she needs an interpreter, she calls an operator through a big, blue corded phone installed in each room. Then she sits on hold until an interpreter becomes available. The wait time depends on the language. Spanish is relatively fast, she said; Mandarin takes 10 or 15 minutes; some uncommon Asian dialects take over an hour.
Now that visitors are forbidden, the nurse worries, patients are left without advocates, and the family is kept out of the loop. “At this point,” she said, “we’re not going to call unless we need consent or they die.” //
其實全球應該有很多合格的口譯員在家待業或暫時沒事做,看到此文報導醫院為圖方便相對忽略英語能力有限病患的治療,令人心寒。我知道美國法律對國民的語言平等權有所保障,等疫情風暴過去,也許會有相關的官司出現。
dialects中文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語言和方言
文:薯伯伯
我的母語是粵語,在西藏生活多年,普通話還是說得有明顯的香港口音。然後有朋友就跟我說:「為甚麼你在中國生活了這麼久,中文還是不太好呢?」我糾正對方:「其實只是我普通話說得不好,但中文還是挺好的。」在中國,確實很多人把中文和普通話混為一談,以為普通話是唯一認可的中文,也缺乏對語言及方言之間差別的討論。
在語言學裡,語言及方言的界線略為模糊,說法頗多,沒有一定標準。較為公認的說法,就是如果兩個人對話,聽不懂的就是語言,聽得懂但口音不同,就是方言。例如泰國人聽不明白越南語,那麼泰語及越語就是兩個語言。泰國中部人與東北部(伊森地區)的口音不同,但相互大致能聽得明白,所以泰中語及伊森語就算是方言。不過伊森語跟寮國語雖然極為相像,理論上泰中語人稍為習慣一下,也可以聽得明白寮國的口音,但若然說寮語是泰語的方言,泰國人可能會同意,但寮國人就肯定會生氣。正如瑞典人及挪威人之間,各說各國語,卻又相互聽得明白,不過如果說兩國之間的語言是方言,瑞典人不會同意,挪威人也不會同意。定義之時,難免還是有些政治及國界的考慮,所以有人曾經說過:「語言就是方言配備了海陸兩軍。」
討論一轉到中文,情況就更為有趣。我的母語是粵語,沒有學習普通話前,聽到普通話便只能靠猜。按照「聽不懂就是語言」的定義,粵語跟普通話,肯定就是兩個不同的語言。但我與說普通話的人士用文字交流,就算我書寫的是粵式中文,但對方也能輕鬆明白過半的意思,溝通上也不算有太大障礙。按著「能相互交流」的定義,粵語跟普通話,又有點像是同一語言。如果我用漢字書寫粵語,縱然有一些用詞上的出入,但往往也能猜中意思,就有點接近方言的關係。
現代的語言學是由西方興起,在定義語言及方言時,本來就少有考慮到表意文字(即語素文字)的特殊情況。按嚴格意義來說,西方興起的語言學裡所講的「方言」(dialects),跟中文世界裡所說的「方言」,也是略有不同。有些學者就提出,用英語談起中文方言或各種中文語言時,最好用上 topolects 這種新創之詞,而不是簡單稱之為 dialects。
每次討論到粵普之間的關係,見有不少支持粵語的人,都會引用一個所謂的論據,就是聲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粵語說是語言」。我有兩點想說,第一,我在教科文組織的網站用上了不同的關鍵詞,沒有發現這個聲稱的來源(如果讀者找到出處,請告知。)。第二,我雖然覺得絕對有必要捍衛粵語的使用權及傳承權,但我是抗拒用教科文組織等外力來定義我的母語是語言還是方言。
至於抗拒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原因有三。一來使用表意文字的中文系統本身就跟其他表音文字的語言不同,二來教科文組織就算有定義,也不可能取代語言學有關中文語言及方言之間的討論。三來教科文組織本身也不見得敢作公正評論,面對大國之間的角力,例如在美國及以色列因希伯崙爭議退出後,這個官僚的組織,對世界各地所發生的不公義事情,尤其涉及中國的權威,相對來說就過於溫和,單看 2018 年 2 月份就能窺見一二。如果香港人靠這種組織來定義自己的母語是語言還是方言,將來有天,萬一教科文組織受到壓力,硬要說粵語只是方言,豈不自打嘴巴?
至於我的母語是甚麼?這當然是無聊的問題,因為本來就是不值一駁的虛假議題。我的第一語言是甚麼話,我在家裡跟父母說甚麼話,我從小到大說的是甚麼話,我在夢裡大多情況下說甚麼話,我數鈔票時心中響起的數字是甚麼語,我被人打劫時第一句喊出的是「daa2 gip3」而不是「dǎjié」,還有我聽到荒天下之大謬的膠論時,第一時間想罵的是重唇音噴一口氣的「puk1 gaai1 仆街」,而不是齒頭無力的「qùnǐde 去你的」。如果以上全都用上粵語,我的母語就毫無疑問是粵語,哪用別人去幫我定義呢?就像我要爭論對方的母親是否女人,反駁起來,浪費心神,而且別人母親的性別,又何用我去說三道四?
至於粵語是語言還是方言,就算討論起來,最嚴謹的結論,始終就是只有開放的結論,也就是沒有結論。香港人在日常生活裡,本來都是語、言、文不作細分,口頭上說一句:「我的母語是中文。」也不覺得有何突兀,但經過強勢政治的洗禮,硬要找來一些連粵語也不懂的所謂專家去討論粵語是否母語,肆意扭曲公認的事實,反而更能加強香港人的粵語認同。
本來粵語及普通話之間就沒有甚麼對立,卻正正因為一些小丑的政客,找來小丑的學者,發佈小丑的言論,故意中傷本土語言,加深兩語之間的隔閡及矛盾。之前還要像鬼竊鼠偷之輩,在官方網站寫出「粵語不是官方語言」,被發現後又像過街老鼠一樣急忙把句子刪去,動機之惡劣,討好之進取,嘴臉之醜惡,都是冠絕香港語言界的歷史。
小注:後來再有人批評粵語人的中文不好時,我就會說:「鄧小平說話時也是一口四川腔,但寫的書面語也比大多數中國人好,你讀了幾年書,以為自己的中文比小平同志好呀?」必要時加上操湖南腔的毛澤東及廣東腔的孫中山,有理有據,讓對方無言以對。
———
照片:父母能夠把自己的母語傳給下一代,既是給子女的最好禮物,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照片中的是我的中學同學江頭及其妻子及女兒,攝於香港鯉魚門魔鬼山,日期 2015 年 1 月 3 日。
———
多謝閱讀此文!
如果喜歡我寫的文章,請踴躍按 Share 跟人分享,讓更多人看到故事,把想法分享出去,同時誠邀各位留言分享意見!
更多文章,請看薯伯伯的博客及臉書: http://pazu.me/ & http://fb.com/pazukong
更多照片,請看薯伯伯的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pazu
如果這樣還不能滿足你的閱讀慾望,那麼現在是好時候了,因為薯伯伯的新書《西藏西人西事》(白卷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已經在香港各大書店陸續發售!有關詳情,請看:https://goo.gl/Zjbftq
dialects中文 在 Kevin in Shangh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appy Chinese New Year guys!
dialects中文 在 Kevin in Shangh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南方普通话VS北方普通话0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yjWLfxuc_4
南方普通话VS北方普通话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zn263Iq7k
南方普通话VS北方普通话0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vbnavLocA
dialects中文 在 Kevin in Shangh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的好朋友敏珠终于出嫁啦,替她高兴!
dialects中文 在 中文方言论坛Chinese dialects festival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中文 方言论坛Chinese dialects festival 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中文方言论坛Chinese dialects festival, join Facebook today. ... <看更多>
dialects中文 在 Re: dialects=鄉土語言? - 看板TW-langu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pektiong (pektiong)》之銘言:
: 本期教育部電子報,在臺灣閩南語「每週5詞」下面的教育ABC中出現兩個詞彙
: mother language 母語
: dialects 鄉土語言
: 個人是覺得把dialects對應到鄉土語言不太好。
: 推 freewash:感覺vernacular比較好 06/01 10:22
: 推 MilchFlasche:不求甚解真的不太好。 06/01 10:57
: 推 keku:順便問一下vernacular和dialect有什麼不同呀? 06/01 13:44
dialect指的是「同一種language」因為地域產生的變體。
比方說最合適的例子就是American、British、Australian...的English,
彼此可以互通,但又稍有腔調和詞彙的差異。
雖然很難捉摸,但「彼此可以在口語上互通」我覺得還是最根本、最有意義的條件。
超過這個範圍的兩個對象就應該是兩種language才對。
我覺得只有這個判準是唯一可以接受的,
而其他因為政治、習慣、文字等因素加入的劃分方式,
都很容易把「language內部互通性→dialect」的標準弄得亂七八糟、特例百出。
所以以漢語族來說,dialect的例子像:
閩南語(是個language)有漳、泉、廈、台等dialect。
潮州和海南當然也可以算,前提是如果他們和閩、台的閩南語還沒有差得太離譜。
如果差太多的話,讓海南語獨立在閩南語之外也無妨其實。
客語(是個language)有四縣、海陸、四海、大埔、饒平、永定等等dialect(沒列到的歹勢啦^^)。
官話(是個language,或好幾個)
有東北/北京、膠遼、冀魯、中原、蘭銀、西南等等dialect(江淮好像可以獨立)
例子舉不完啦:p
不是dialect的例子:
Catalan絕非Spanish/Castellano的dialect,因為兩者連動詞變化都差很多XD
很多法、西、義、葡境內的語言體,說它們和該國官方語言很接近也不行,
因為都是一千年來各自逐漸演變的;但是說它們有差到很多也不太容易。
所以這一整片地區變成「dialect continuum」,距離近的可能還可以說誰是誰的方言,
距離遠一點的、差異超越腔調的、要claim成另一種language倒也不難就是了。
所以其實歐洲各地要分語言可以分得很細:p
那中國、台灣等地的各種漢語,因為口語的差別更大,而且也同樣長期各自發展,
所以萬萬不能說誰是誰的dialect。
這種情況下的「方言」概念,必須改翻成vernacular。
vernacular的意思就比較接近「在雅言、官方語言之外民間其他的俗民口語」,
這樣的解釋空間就廣得多。
所以,把閩南語、客語這些「鄉土語言」也好、「母語」也好,
歸為Chinese vernaculars、Chinese languages,
都比稱「Chinese dialects」來得更妥當。
把「漢語方言」理解成dialect是舊觀念、是直譯式的誤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26.31
※ 編輯: MilchFlasche 來自: 123.194.226.31 (06/01 14:51)
※ 編輯: MilchFlasche 來自: 123.194.226.31 (06/01 14: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