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 建來運動行銷 今年在器材上的提供與協助 。
公路車 Cervélo Taiwan R5
計時車 #Cervelo P3
ROTOR Taiwan 腿組功率計搭配 #INspider 和橢圓盤
Selle Italia Taiwan SLR 坐墊
Pro 把手 400mm
Pro 龍頭 10mm
變速系統 Shimano 8050. 飛輪 11/28
輪組 Zipp 303 管胎 馬牌 competition 25c
車重 6.85 kg
Cervelo R5 一直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爬坡車款,搭配橢圓盤讓我能更快通過下死點的踩踏,搭配52/36 正負2.5齒,使得我在騎乘踩踏更能得心應手,動力說來就來,你也快來體驗橢圓盤的魅力吧!
也許你會覺得Rotor 的功率計有誤差,但我整年度使用下來,都是和自己的數據相較之下,不無明顯的差異,畢竟在賽場上不單單是只有數字,還有平時辛苦努力的訓練、臨場應變、運氣、膽事,才能成就一個頒獎台的機會。
ROTOR 功率產品 INspider 對應四爪橢圓盤的功率計,將所有 ROTOR 功率技術整合至齒爪中。相容接近目前所有的 ROTOR 曲柄產品,無論是 30 或是 24 軸心,無論腿長是 150 還是 175,皆能夠享受功率訓練優勢。
The One for All - INspider
INspider。極為輕量功率計選擇,以先進的功率量測系統提供穩定的功率量測記錄;齒爪式設計提供更多元的安裝選擇,無論Q-RINGS® 橢圓盤還是圓盤、還是 ROTOR 旗下所有的曲柄,INspider 都能夠提供騎士更優秀的選擇。採用充電式電池搭配優秀的防水設計打造能夠承受殘酷地形的挑戰
結合雙腿的量測資料,精準紀錄功率輸出、迴轉速等基礎訓練資訊;另外更是能夠使用 ROTOR 獨家 TORQUE 360、OCA 最佳輸出角度以及搭配 Q-RINGS 的 OCP 最佳輸出定位功能,讓你成為一位更強大、更快速與更有效率的自行車手。
Specification
規格
* 重量:約156g (不含齒片)
* 電力供應:充電鋰電池
* 充電方式:磁吸式充電座
* 騎乘時間:約200小時
Bryton 台灣
POC Taiwan
SiS Science in sport Taiwan
Winsports 威特運動
頂成有限公司 Salloy Co., Ltd.
「cervelo r5重量」的推薦目錄: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Re: [情報] CERVELO NEW R5 -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單車道- 這台Cervelo R5 54cm 含踏版重量6.41Kg,很適合爬坡 ... 的評價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Cervélo】等了3年的R5終於改款升級| Gravel全球當道快用 ... 的評價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富士最輕量公路ISP車架815克???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2022cervelo r5評價-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2022cervelo r5評價-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cervelo r5重量 在 2022cervelo r5評價-寵物社群,精選在PTT/MOBILE01/Dcard上 ... 的評價
cervelo r5重量 在 單車道- 這台Cervelo R5 54cm 含踏版重量6.41Kg,很適合爬坡 ... 的推薦與評價
這台Cervelo R5 54cm 含踏版重量6.41Kg,很適合爬坡手~ #單車道#Cervelo. ... <看更多>
cervelo r5重量 在 【Cervélo】等了3年的R5終於改款升級| Gravel全球當道快用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Cervelo # R5 #AsperoThe Lighter The BetterR5以最快速度攻爬上陡坡從上一代 ... 把手加上坐管中省去44g,打造一輛UCI 最低 重量 6.8kg 將會輕而易舉。 ... <看更多>
cervelo r5重量 在 Re: [情報] CERVELO NEW R5 -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常常看人在問車架之間的差別。老實說,重量、剛性一定都有落差,但能不能明顯
到你一騎就感覺的出來?
施主,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已。
我遇過非常敏銳的阿宅,連跑鞋的前後高低差都感覺的出來;
也遇過反應遲鈍的運動員,座墊位置調整2公分了還無感。
我個人算是適應力比較好的類型,但反應有點鈍的那種。我曾短暫試過專業牌的兩代
他馬克,都是52cm的車架但座艙設定不太一樣,50公里的距離下我個人比較不出來哪
一代比較厲害。但騎過C牌同尺寸的R5跟R3,我卻可以在近500公里的測試過程中感受
到R5的操控反應的確比R3優秀。單論C/P值當然還是R3勝出,可是如果負擔的起,我
個人沒有理由不選R5。
G牌的TCR是非常有名的車,但我自己完全沒有機會試過。所以我無法告訴你會不會有
感。但光從數據上來看,ACV SL絕對會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問題只在於你有沒有辦法
感受到。
個人認為,在現今的技術下各大品牌的高階車款絕對都有著足夠的高性能,然而車子
再好再高級,腳踏車完全需要人力驅動。再加上每個人不同的生理特性和身材差異,
絕對不可能有一台車能同時讓所有人都說這是最好的。
真的很想知道一台車的性能,唯一的方法只有找機會去試車。然而試車要怎麼試,那
又是另一回事了。
--
當然,也有很多人只看外表,所以找台你覺得塗裝好看的車也許更實際一點。
--
C'est la vi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71.1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86481860.A.46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