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連年來的統計資料告訴我們,現代人的閱讀時間、閱讀興趣以及購買書籍的數量都在不斷的減少。搭配上一些實體書店的關門,彷彿讓我們看到了閱讀的末日。在這個情況下,為閱讀的衰退找到代罪羔羊就成為了一個無法避免的事情,而最常見的代罪羔羊就是將人們不閱讀歸咎於3C科技的發展,讓人覺得不閱讀都是因為Youtube、Facebook、Instagram、抖音等數位媒體的興起,而學生查找學術資料的能力降低則是過度依賴Google。這些對於人們減少閱讀的「一般性」原因,是否真的是影響人們不閱讀的理由呢?從這幾年台灣的Podcast市場興起,其中也不乏許多讀書會、說書或推薦書籍、各類心理學與哲學等學術科普的頻道,隨著這類型的Podcast受到歡迎,書籍閱讀應該也會重新藉由這些頻道的推薦而再次成為人們休閒時的活動選擇之一。數位科技的發展看起來不是只有對閱讀產生負面的影響,運用得當也能夠產生正面的效應。
—————————————
「全球出版的黃昏,靠抖音殺出新商機?」引發過不少爭議的短影音App「TikTok」(中國「抖音」的國際版),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除了使用者大幅增加之外,更出現了史無前例「BookTok」風潮。BookTok即為TikTok上的閱讀社群,讀者們競相拍攝趣味影片推廣愛書,而這些短則不足十秒、平均長度不超過一分鐘的短影片們,竟帶來幾十萬冊銷量的驚人轉換效益。如今,#BookTok標籤在抖音已有高達182億的觀看次數,美國最大的零售連鎖書店邦諾(Barnes & Noble)在店內設置BookTok專區方便讀者購書,各大出版社不只與知名BookTokers建立業配合作關係,更紛紛開設官方帳號,也敦促旗下作者們親上火線錄製影片、與書迷互動。
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正於焉成形,誰能想得到,背負「讓當代人注意力加速潰散」臭名的速食影音平台,竟搖身一變為拯救傳統紙本媒體的救世主?BookTok風潮究竟從何而來,又何以能創下其他社群媒體難以企及的商業效益?以青少女為中心的BookTok亦不乏LGBTQ+族群的積極參與,而多本男男戀主題書籍引爆少女網友熱烈討論,竟也飄出「腐」文化的況味。
截至目前仍以「催淚系故事」最易爆紅,高度集中於青少年小說、羅曼史、奇幻等類型的BookTok熱潮,非文學書也有分食大餅的機會嗎?跨出歐美,亞洲書市如今也已有BookTok發威的成功案例,而這一波「閱讀復興」狂熱,並非自抖音崛起之始就發酵,實則為不折不扣的「後疫情」產物。
《紐約時報》2021年8月青少年平裝小說暢銷榜,透露出一個出版界的奇妙訊息:第一名是《THEY BOTH DIE AT THE END》( Adam Silvera,初版年2017),第二名《WE WERE LIARS》(E. Lockhart,初版年2014),兩本舊書打敗眾多新書登上前兩名,光這樣的確不算新鮮事——圖書排行榜上本就常見一票長銷舊書霸榜,但這兩本書的逆襲劇本卻是前所未見。去年2020年夏天,沒有靠改編影視作品上檔、或熱門社會議題帶動(如BLM運動)的兩本青少年小說忽然迎來銷量暴衝,且至今熱銷不衰,連書的作者本人,都還在來得太快的幸福中疑惑不已。一則讀者留言揭曉了答案:
「我是在BookTok上看見這本書的!」
這個留言揭開歐美青少年透過TikTok接觸到書、而且有效帶動購書風潮的現象。TikTok月活躍用戶數上看7億3千2百萬,動輒便能引領風潮並不令人意外,但疫情無疑是這波BookTok閱讀復興的主要推手。首先,封城令人們重返書籍懷抱,促使2020年的歐美書市在瘟疫中逆風高飛,創下極佳業績。
讀者增加的同時,BookTok創作者也開始崛起——多位BookTokers表示,正是因為防疫宅家期間了無生趣,才開始錄製影片。而瘟疫籠罩之下,人們對互動和歸屬感的渴求,也讓BookTok成為愛書人的線上取暖聖地,透過一部部影片開起「抖音讀書會」,且不只是書迷得以找到同好,BookTokers也紛紛拉群組交流,針對彼此影片給建議,並相互討論業配行情,如今儼然已是具一定規模的網紅生態系。
許多網友自白,在遇上BookTok前已有多年不閱讀,是什麼讓BookTok成功突破既有的讀者同溫層,乘著閱讀風氣因疫情有所起色的利多風向,加碼召喚了大批新讀者進場?毫無疑問,抖音的頁面設計及演算法在此扮演了關鍵角色。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70351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Cup 媒體 Cup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 年,香港人經歷反修例運動、國安法,還有武漢肺炎疫情,定必覺得這些就是影響至巨的年度大事;對於其他國家其他種族來說,今年哪些事件最重要?這次陶傑就分享 BBC「歷史」月刊中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帶大家離開自己的「同溫層」,拓闊國際視野。 延伸閱讀: 【移民英國 首先要讀的雜誌】 https...
「blm運動影響」的推薦目錄: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換日線Crossing - 【BLM 運動裡的亞裔角色】 #AllLivesMatter ... 的評價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BLM運動是美國第二次內戰?台灣人會種族歧視嗎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blm運動影響 在 2022blm運動影響-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上 ... 的評價
blm運動影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香港應否繼續獨立參加奧運?
文章日期:2021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因疫情而被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終於圓滿結束了。恭喜香港取得歷來最好成績,中國隊亦取得38面金牌,只差美國一面,是歷屆海外奧運最好成績的一次。當然,如果把香港和台灣的金牌加在一起,其實整個中國拿得的金牌數目已超過了美國。
在漫長疫情中,奧運的確為我們提供一點渴望已久的體育娛樂,甚至可說有助提高全球人民精神。但這場為期只有17天的奧運,代價也非常沉重,是否真的有價值呢?
今屆東京奧運超支4倍有多,估計東京或將虧本超過300億美元!但日本付出最重要代價並非金錢,當然是更寶貴的健康和生命。日本政府和國際奧委會(IOC)的官方講法是今屆奧運控制疫情工作已做得非常好,直接有關的COVID個案只有400多宗,大部分為本地工作人員,並非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事實上,從7月開始,日本新冠疫情急速惡化,每日確診已升至超過1.4萬宗,比上兩波的峰值高一倍多,怎可能與奧運完全無關?即使奧運村的疫情氣泡有效,病毒並非由運動員直接傳播出去,但必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員、採訪記者等等,怎證明他們並沒有播毒?
在舉行奧運期間,日本總COVID確診超過17萬宗,死亡人數最少178人。奇怪的是這一浪的死亡率遠比早前兩浪低,如屬實當然是不幸中之大幸,但我實在有點懷疑。日本人口老化,疫苗接種率偏低,只約25%,是發達國家中最低的,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超高,致命率不見得比其他病毒株低,為何死亡率彷彿突然下跌了90%?是否治療方法大有進步?或者死亡只是滯後,遲些仍將大幅上升……還是日本政府故意造假?
日本人民並非無知,一直非常反對舉行奧運,開幕前夕的反對率高達85%,連日皇德仁都表態有保留,最大贊助商豐田(Toyota)決定抽起所有以奧運為題的廣告,CEO更杯葛開幕典禮,但政府仍一意孤行,妄顧人民健康和生命,談何民主?日本政府企圖把責任推給IOC,即使IOC真的在合約上,擁有最後決定權,但日本是一個強大主權國,如以保護人民生命為由而毀約,IOC又奈得日本什麼何?最多不就是賠一點錢?
國際奧委會多次爆出貪腐醜聞
那麼為何IOC又執意堅決迫使日本舉行奧運?官方答案是推廣什麼奧運精神,但真正答案當然是金錢和權力。IOC的唯一存在意義就是舉行奧運,超過70%經費來出售轉播權,只計美國NBC已付出77.5億美元,買下至2032年的奧運轉播權。如取消東奧,IOC豈不是需要回水?據報道,IOC運作模式尤如主席巴赫(Thomas Bach)的個人獨裁小王國,他是德國律師,但出身是位曾奪奧運金牌的劍擊運動員,個子小,但出名拼命,永不放棄。IOC主席一職,理論上是義工,但亦有相當豐厚的房屋和各種支出津貼,更當然擁有崇高國際社會地位,整天與世界政商領袖打交道,實屬肥缺,足可滿足一些人的虛榮感。
除此之外,更醜陋的是多年來,IOC是出名有嚴重貪腐問題的,幾乎每屆選擇主辦城市,都出現賄選醜聞,今屆也不例外。日本奧委會前主席竹田恒和(Tsunekazu Takeda),被指控在2013年,經新加坡一家顧問公司Black Tidings輸送了800多萬美元賄款,收買各IOC委員的投票支持東京舉辦權。竹田恒和因此被迫辭職,在2019年更在法國被落案起訴。2016年的巴西奧委會前主席,亦早已因此類似罪名而被捕。
奧運的五環標誌,代表世界大同和平等友誼,但其實代表歐美的兩環是比其他三環大很多的。歷史上IOC的九任主席,全都是白種男士,8名來自歐洲,1名美國人。不少IOC委員更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王子、酋長和貴族等,所以對運動選項都非常保守,且充滿保護色彩,不能做到與時並進。馬術、射擊,即使劍擊都是極為小眾,充滿十九世紀歐洲貴族色彩的運動,是否真的符合全球大多數人的興趣呢?
我不介意觀看游泳比賽,但真的值得分為35個不同距離、不同泳式的個人和接力項目嗎?同樣邏輯,為何跳水不分為3、4、5、10、15米彈板和高台項目呢?為何乒乓球(官方名稱為桌球)只分5項,連男女子雙打都被取消,改為團體賽,只新增混雙?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 收視率不斷跌
奧運不能與時並進,所以全球觀眾也逐漸失去興趣,過去幾屆收視率不斷下跌。今屆開幕典禮和之後比賽收視,美國數據顯示,對比上屆下跌近50%,比倫敦奧運時更跌了三分之二。全球收視亦肯定下跌了最少30%,主要原因有4個:
(1)奧運最大市場仍是歐美,今屆地點卻在東京,時差問題嚴重,所以收視差是可以理解的。
(2)部分全球觀眾被形容為「woke」,即是有社會良知,所以杯葛奧運,認為如收看,即代表贊成和支持此「不道德」行為,更將充滿犯罪感。
(3) 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網上化和碎片化,誰會真的花數小時觀看賽事直播,最多只會看數分鐘的精華片段。
再加上Esports(電子競技)的崛起,不止對奧運,連對籃球和美式足球等傳統主流運動,都有極大影響。在過去兩年疫情期間,本以為NBA和NFL的收視率會直線上升,但事實是剛剛相反,收視反而跌了不少。疫情期間,很多比賽停了一段時間,已有影響,另外美國運動員不少為黑人,有些表示支持BLM(Black Lives Matter),令部分白人觀眾反感亦是原因之一。無論如何,受惠的是Esports,吸收更多觀眾,據研究顯示,年輕人平均每周收看超過4小時Esports,比收看傳統運動的約2.5小時還要多。
年輕人收看Esports時數超傳統運動
(4)奧運也企圖扮作跟得上潮流,今屆就加入了滑板、滑浪和攀石等項目。我觀看了部分滑板比賽,感覺上組織得頗差,場地簡陋,比賽沉悶,運動員水準亦不高。下屆巴黎奧運將引入Breakdancing(奧運稱作Breaking),是與時並進嗎?我的反應是使我懷念Michael Jackson!為何不加入比傳統體操更精彩和創意的Parkour,以及直接引進Esports?
我認為奧運做得最差的是虛偽地扮作非政治化,但事實上幾乎每個環節都充滿政治!首先如真的想去政治化,運動員應代表個人,為何代表國家?
好幾屆奧運,如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和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都遭大規模杯葛,明年舉行的北京冬季奧運會,已有不少美國政客鼓吹各種杯葛行動。其實我不介意西方杯葛,因為中國從來不是冬季運動大國,如美、加、瑞典等運動員不出席,中國得獎牌的機會將大大提升,多謝!
不過,西方國家也要小心,冬奧是沒有多少城願意舉辦,擔保虧本的「冷煎堆」,今屆只有兩個城市競爭,所以才由根本下雪不多的北京贏得。如再麻煩多多,將來更少城市有興趣申辦。
港隊豐收 惟獎牌平均成本非常高
今屆奧運,香港可說豐收,一金兩銀三銅。香港政府龍顏大悅,馬上決定增撥11億元支持發展體育。但這數面獎牌的成本已非常高,每年港府花近8億元培訓所謂精英運動員,5年下來即已超過30億元,即每面獎牌的成本超過5億元!興建一個單車比賽場館velodrome,已花了超過10億元,有多少個普通市民使用過?
今年港府財赤超過2500億元,再加碼培養少數精英運動員,真的有價值?觀察香港市民和甚至電視台評述員對今屆奧運的反應,似乎只集中支持港隊,對國家隊的反應有目共睹。我甚至懷疑如繼續容許香港單獨參加奧運,是否一個有利團結香港和國家的明智決定。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blm運動影響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看足球學政治 #從歐洲盃看足球的多元性別困境〕
因為疫情順延一年的歐洲國家盃月初正式開踢。上週四最後一輪小組賽中,德國在慕尼黑以2:2的比分狼狽逼平匈牙利,驚險以小組第二晉級十六強淘汰賽。
相較於高潮迭起的比賽過程,現場隨處可見的「彩虹」更是一大亮點,不僅德國國門Manuel Neuer選擇配戴彩虹的隊長臂章,現場大批德國球迷更是接連展示著彩虹旗,甚至還有民眾高舉彩虹旗闖入場中。這是為什麼呢?
▌性平開倒車的匈牙利
一切的源頭,都要從德國該場比賽的對手-匈牙利說起。
本月中,匈牙利國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一項極具爭議的兒少保護法案,禁止讓18歲以下學生接觸被視為「宣傳或展示變性和同性戀」的內容,校園內的教育也不能傳播LGBT+等相關議題。
該法案由執政黨所提出,立法目的是為了打擊戀童癖,但卻把不同性傾向當成偏差,並和戀童癖犯罪畫上等號,讓人權團體痛批根本是打著保護兒少的大旗,歧視多元性別族群,甚至還會進一步侵害言論自由。
事實上,自詡為非自由主義者的總理奧班(Viktor Orban)自2010年上台後,便大開民主倒車,不斷擴張行政權,並透過各種制度改革走向獨裁化。
在牢牢掌握國會優勢的情況下,奧班政府大力煽動國家保守主義的復甦,更一步步限縮LGBTQ族群的權益,去年底就曾立法禁止同性伴侶收養小孩。
匈牙利此番立法,立刻招致歐盟各國的強烈不滿,上週的歐盟峰會上,各國輪番圍攻,荷蘭總理呂特更直言,匈牙利在歐盟已無立足之地。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也直接批評此法是「恥辱」,嚴重悖離歐盟價值。
▌彩虹臂章行不行?
但這樣的爭議為何會延燒到綠茵場上呢?可以從德國對陣葡萄牙的比賽初見端倪,當天德國門將Neuer為了響應同志驕傲月,戴上彩虹臂章,卻在賽後被主辦單位歐足聯(UEFA)啟動了調查程序,因為它們認為配戴彩虹象徵具有高度政治性,可能違反比賽禁止配戴政治性象徵的規定。但在數日後,這項調查就被宣布中止,因為歐足聯認定彩虹袖標代表「多樣性」,是一個善意的象徵,而非政治象徵。
▌不許慕尼黑點燈?
基於此,慕尼黑市長特地去信請求歐足聯,基於對多元文化、包容與平等的支持,希望能在德國出戰匈牙利的比賽場地安聯體育場打上彩虹燈光,向遭受新法戕害的匈牙利LGBTQ群體表達支持。
然而,這樣的請求卻被打了回票,歐足聯認為此舉有明確的政治訴求,基於其為政治、宗教中立的組織,拒絕了慕尼黑的點燈提議,並建議可以擇日再將運動場打上彩虹燈聲援匈牙利多元性別族群。
▌踢到鐵板的歐足聯
但歐足聯的回應反而招致更大的批評。作為反制,共有46家足球俱樂部以彩虹燈光點綴球場,聲援LGBTQ群體。德甲的門興格拉德巴赫甚至直接將社群網站上的隊徽換成彩虹背景。
俱樂部的行為亦得到足球界的廣泛支持,不僅有德國隊主帥和球員的認同,包括丹麥主帥、法國球星Griezmann和英格蘭名宿Lineker等人都相繼聲援。
在龐大的壓力下,歐足聯再次做出回應,將其推特帳號上的LOGO加上彩虹背景,並稱其尊重「彩虹」,並為採用彩虹LOGO感到自豪。
▌「政治」的界線如何劃分?
為什麼歐足聯明明認可彩虹標章等宣示並不具政治意涵,卻還是拒絕慕尼黑的點燈提案呢? 主因在於,歐足聯認為慕尼黑此舉是為了抗議匈牙利的立法,甚至還挑在匈牙利來戰的這天,具有高度的針對性,故認定為有政治意涵的操作。
但這就陷入一個弔詭的局面,宣揚普世的反歧視價值可以被歐足聯接受,例如歐洲盃賽前多隊單膝下跪向BLM運動致意。但聲援特定地區的弱勢團體,卻會被質疑是政治操作而慘遭禁止。
▌出櫃=禁忌?
事實上,在足球場上,對於尊重多元性別的倡議,更是有其必要性的。
儘管歐洲近年來在多元性別上的態度已相當開放,但職業足球中的歧視現象仍相當嚴重,尤其在男子足球更被視為禁忌。
英格蘭名宿Frank Lampard曾說:「足球這項運動存在缺陷,人們總是認為足球是男子漢的運動,而同性戀球員不能參與進來。」
2019年女足世界盃,共有38名公開出櫃的選手,但前一年的男足世界盃,卻沒有半個公開出櫃的球員。事實上截至今日,歐洲頂級聯賽中,僅有1990年效力於諾丁漢森林的Justin Fashanu公開出櫃,但他往後卻不斷遭受歧視,最後不堪壓力而走上絕路。
2013年,《鏡報》報導至少有8名英超球員雖然已經向隊友出櫃,但由於擔憂球迷和媒體的壓力,因此仍不敢公開出櫃。
另一份《太陽報》針對職業球員的調查也顯示,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一旦出櫃就很可能被球隊拋棄。可見足球競技對於男性氣質的刻板印象,造就了更艱難的出櫃環境。
▌結語
當今諸多議題,已經難以清晰切割,尤其多元性別、反歧視等更已是普世人權。
當然也不能抹煞歐足聯在反歧視的努力,其同樣裁罰了多起匈牙利球迷的反同行徑,但還是希望歐足聯能不再隱身於政治中立的盾牌之後。
足球做為世上最熱門的運動,其影響力更是巨大,若能在歐洲盃這不亞於世界盃的賽場上展現更多的包容,想必能讓性別平權的價值,傳遞到更多人的心中。
blm運動影響 在 Cup 媒體 Cup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 年,香港人經歷反修例運動、國安法,還有武漢肺炎疫情,定必覺得這些就是影響至巨的年度大事;對於其他國家其他種族來說,今年哪些事件最重要?這次陶傑就分享 BBC「歷史」月刊中一位歷史學家的觀點,帶大家離開自己的「同溫層」,拓闊國際視野。
延伸閱讀:
【移民英國 首先要讀的雜誌】
https://bit.ly/3nLOAiW
【陶傑:奇怪的英國知識分子】
https://bit.ly/2KmmlJy
【美國大選過後:黑人示威者索償票債的時候】
https://bit.ly/2KUt5yc
【當接種中國製疫苗成為宗教義務】
https://bit.ly/3nLBMcq
【不相信的事發生在她身上:新疆教師自白】
https://bit.ly/3pdaqfy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blm運動影響 在 BLM運動是美國第二次內戰?台灣人會種族歧視嗎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嘻哈英文】線上課程連結:https://goodbikemob.com/courses/test/ 【英文就是要這樣聊】線上課程連結: ... ... <看更多>
blm運動影響 在 2022blm運動影響-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上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blm運動影響-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Youtube的熱門影片,找blm運動影響,black lives matter發音,black lives matter事件2020,Black Lives ... ... <看更多>
blm運動影響 在 換日線Crossing - 【BLM 運動裡的亞裔角色】 #AllLivesMatter ... 的推薦與評價
【BLM 運動裡的亞裔角色】 #AllLivesMatter 在BLM 之外出現了另一種聲音──有一派的華人就認為,他們比起Black Lives Matter ... 究竟影響不同族裔態度的關鍵點是什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