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summer Hi 大家好,我是本月值班編輯 Alyssa。很快來到了 6 月的最後一天,今天的受訪者,是 AppWorks #20 校友、NFT 拍賣場 Lootex 的兩位共同創辦人 Justine & David,一口氣為大家呈現兩種觀點。文章以第一人稱分享,歡迎花個 5 分鐘閱讀:
1. 創業初期的挫折:該如何在自我堅持和市場反應之間取捨?
2. 台灣市場給 NFT 新創的優勢:文化、人才
3. 讓 NFT 共好:傳達項目的故事、延伸收藏後的應用
///
#創業初期的挫折:該如何在自我堅持和市場反應之間取捨?
Justine: 我們大約在 2018 年認真投入 NFT 拍賣場這個題目,一開始還沒有工程師加入,於是我就邊看國外的資料邊寫文章。同年台灣首次舉辦了盛大的區塊鏈活動 Asia Blockchain Summit,我們也有參加,但那時候幾乎沒有人懂我們在講什麼,大多數人光理解區塊鏈就有點困難了,更何況是 NFT。
當初和朋友提到我的創業,總是先被問: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賺錢?當時的確還無法回答,所以一開始是蠻挫折的。不過整體來說,我還是挺樂觀,因為我真心認為,既然比特幣已經被證明、可以被接受,就代表大家希望數位資產能夠從集權中被釋放。我認為 NFT 也是一樣的道理,未來的趨勢就是會往這個方向走。
David: 對我來說,最挫折的經驗在於產品的取捨,尤其做區塊鏈,一開始你所相信的事情,和市場的回應不一定相同,因為大多數民眾還不太能理解。這與我過去創業經驗很不一樣,以前會想精準地找出問題去解決,但早期在做 NFT,反而像在創造新的體驗,所以每次我們談合作,投影片第一頁一定是:NFT 是什麼?
很多企業想要發 NFT,但不理解它的美妙之處在於稀缺性,以及如何用區塊鏈打造出新的價值,我會覺得很可惜。所以早期的時候,常常最後做出來的產品,會過度迎合市場的理解,而失去了原本想呈現的價值。那時候常反問自己:如果這個產品,把所有區塊鏈技術拿掉,而參與方也沒有任何感覺,那麼也許不必把這些複雜的技術放在裡面。
現在慢慢摸索出來,在教育客戶、以及幫助客戶達成他想做的事情之間,我們還是會去拿捏一個平衡,由我們介紹 NFT 這個概念,幫助客戶想像可以得到什麼,讓客戶理解到:這是一種選擇,而不一定非得要取代既有商業模式、或是現存的資產。
///
#台灣市場給NFT新創的優勢:文化、人才
Justine: 在我們看來,台灣在亞洲的地位屬特別的存在,相對比較民主開放,和區塊鏈要表達的精神是很符合的,加上台灣有很多好的 IP 和軟體人才,如果有人想要踏入華語圈,可以選擇跟台灣合作,台灣會是一個很好試水溫的地方。
David: 台灣的文化很獨特,我們同時有中華文化,有像美國對自由文化的追求,台日關係也非常友好。而台灣要打入東南亞市場,也相對有優勢。我觀察到,東南亞用戶很習慣使用跨國平台,例如 Instagram, Facebook 等,再加上台灣技術實力是很強的,所以我認為台灣要打造出受歡迎的產品,是很有機會的。像現在 Lootex 上面,就很多印尼、越南、印度的用戶在買賣 NFT。
台灣軟實力還不錯,在人才方面,台灣數位人才的學習曲線都很快,相關的程式教學也很多,資源蠻豐富,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只是區塊鏈又是另外一個世界,有點不太一樣,現在懂區塊鏈的人還很少,有在研究區塊鏈技術的,代表是真正有興趣,這些人都是很好的人才。
我自己是資工系畢業的,但目前台灣整個資工體系,學習區塊鏈的比例不高。希望未來隨著區塊鏈公司越來越多、國家也更重視區塊鏈的發展,就可以去引導一個潮流,促使更多人去學習區塊鏈相關的資訊。
///
#讓NFT共好:傳達項目的故事、延伸收藏後的應用
Justine: 現在 NFT 的應用,還處在比較單純的階段,我希望有好的行銷企劃夥伴加入戰局。
現在有很多藝術家把自己的作品變成 NFT,但是買家少,可能是因為主流大眾還不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NFT 很容易流於一個行銷字眼,有人甚至覺得是騙局。
所謂企劃,包含的範圍很廣,可以先思考怎麼把每一個發行項目做好,但長遠來看,每一個 NFT 創業者,都需要好好思考整個項目的商業邏輯。例如我買了一幅 NFT 畫作,除了珍藏藝術創作之外,還有什麼其它價值、或是其它故事可以提供給消費者?
David: 除了希望有企劃人才,把 NFT 說明的更容易理解、帶往更大眾化的方向以外,我也希望看到應用端能出現教育市場的 Killer Apps,例如當初的 Facebook 與開心農場。
現在的 NFT 項目,除了討論度很高的 NBA Top Shot 之外,目前還沒有看到更新的玩法出現。我認為 NFT 不只限於收藏這點,但下一步會是什麼? 以我們自己規劃的發展途徑來看, 第一步 NFT 可以作為收藏、甚至不需要存放在固定的平台。第二步可以送人,再來可以交易,接下來甚至可以去使用 NFT 的虛擬權益,這個脈絡很重要。
現在大家已經開始嘗試跨界合作,可以運用 NFT 去兌換相對的服務、或是把虛擬寶物帶到 Metaverse,這都是在整個 NFT 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角色。
///
[與談嘉賓]
Justine Lu, Co-founder & CEO of Lootex
David Tseng, Co-founder & COO of Lootex
Lootex 致力於提供區塊鏈技術來保護數位創作,並提供交易平台來將這些虛擬資產變為真實。Lootex 將數位創作的價值完全體現,並轉化成真實世界的資產。
網址:https://lootex.io
///
[同場提醒]
AppWorks Accelerator #23 正開放申請中,歡迎所有 AI、Blockchain、NFT、佈局東南亞的創業者們加入這個社群,一起切磋成長:https://bit.ly/362JWG9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韋禮安 WeiBir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
ai藝術創作 在 梓希×芸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芸芸忙什麼?最近在籌備自己的新作品!
除了創作形式內容、處理測試技術問題,
也打開當年沒認真學(?)的ai努力製作主視覺中😂~~
(不要看圖片只是加字👇,我改很多版用很久還...做到天亮Orz)
並且成立屬於 #藝術創作 的發表專頁: 凝曦。希劇場
(其實是把之前演出使用的粉專進行改造XD)
我以"希"。這個我最喜歡的字作為命名~
對我來說,"希"是清晨透出的一抹晨曦,
將天空渲染出幻彩流光,透明純粹。
凝望晨曦的時刻,是喜悅平靜的感動,
當日出來臨,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從心出發。
#希望。帶來勇氣和好奇心去探索未知、找尋新可能,
而 #創作 也是如此,
讓平凡變得耀眼,瞬間觸動成為永恆記憶。
未來作品將致力於劇場跨界,實驗性的精神與超現實、詩意美學的風格,嘗試在非正式演出空間結合不同元素及表現媒材,發展更多元想像,讓藝術發揮純粹影響力,照見心靈帶來反思。
之後繼續會在粉專分享之前演出的紀錄影像和文字,
以及,💡重點!也會同時公告新的創作作品喔~~
大家可以來小小期待一下,
#近期將有新的小小演出作品準備出爐 🔥
#線上展演
#互動體驗
PS,背景底圖為2020/6/16去眠月線露營順遊到阿里山看日出,還記得當時在清晨海拔兩千多的高山,我放下重裝脫下防寒衣物只剩運動內衣,然後舉著腿和日出拍照XD
不顧旁人的眼光,只為讓這珍貴的一刻,留下深刻的紀念,我想用當時的喜悅和勇氣來祝福期許自己和希劇場,帶著最初對藝術創作的感動和信念,創造出屬於我們共同的”#魔幻時刻”。
***請大家幫忙點進連結按下追蹤喔!記得右邊將追蹤設定改為最愛❤️才會收到消息喔👌***
(連結在留言處)
ai藝術創作 在 數位時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科技發達的時代,生命的定義漸漸模糊,仿生的概念不只局限於生物學,也出現在產品設計或藝術創作,從AI藝術家到生物藝術創作,帶你感受結合生命與科技的藝術呈現。
ai藝術創作 在 韋禮安 WeiBir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Podcast 數位平台點播 : https://weibird.fanlink.to/BirdBirdTalkS01
🔔 訂閱韋禮安官方頻道 : https://pse.is/WeiBird_Sub
創作歌手韋禮安跟他的朋友們或不是朋友的人們聊天
Singer Songwriter WeiBird chats with his friends and nonfriends.
—
♪ EP15 何景揚 阿福|音樂產業未來與科技趨勢發展
〈蘇打綠〉終於要收編韋禮安了嗎?
Podcast 〈蘇打綠〉嘉賓集郵冊,本週迎來〈蘇打綠〉團長 何景揚 阿福。針對韋禮安入團的的疑問,阿福表示:「成員7個人才有C位。」而韋禮安緊接著說,他只要當「忙內」即可。
2017年元旦,〈蘇打綠〉宣布休團三年,阿福並沒有因此讓自己閒下來,反而發揮他的里長伯精神,積極投入藝術公益領域,創辦〈華山站貨場〉、〈曙光祭〉音樂節、成立〈助星計畫〉,扶植青、少年藝術創作者。
目前正忙於製作〈鹿洐人〉樂團的阿福,與他們的緣分,要從2018年擔任比賽評審時說起;當時甫成立旋即報名參賽的〈鹿洐人〉,阿福對他們的最初印象,來自於自我介紹時,流露出不受拘束地氣質;而第二個讓他訝異的點,是眾評審只有他給〈鹿洐人〉最高分。也因為這個機緣,阿福邀請當時參加比賽的樂團,一起演出他舉辦的淡水跨年,也就是〈曙光祭〉的前身。
近期樂團回歸後,被歌迷及團員叮囑要努力減肥的阿福,開始實施「間歇性飲食」,至於成效如何,請大家再等等他。而兩人也大嘆 YouTube 經營不易,是否該在雙方的頻道互相 Featuring 貓咪、小孩?阿福形容,小孩和貓咪的頻率很相近:「小孩有時候和貓咪一樣煩人。」於是聊到了近期「蘇打屁屁」錄製的災難現場,究竟誰是孩子王?阿福表示〈蘇打綠〉成員家凱的兒子Edward,因為年紀最長,反而擅長和大人打交道:而小小孩則是自己玩成一片,其中小威的兒子Star,就是小孩們的老大。
[音樂產業未來與科技趨勢發展]
今年疫情猝不及防地席捲全球,也讓人們重新反思生活的方式。一起想像5G的未來,當距離不再是問題、城市就不是唯一的居住地;阿福發願,希望有天能搬去宜蘭或南投。提及未來科技的發展,AI是否能取代音樂人?阿福並不擔心這點,就像是CD已經逐漸被捨棄的現在,仍有一群人熱衷於收藏黑膠,或許人們都會往高端走去,而基礎的工作交由AI處理。
關於未來樂團音樂的走向,阿福表示,應該要回歸初衷;如果給自己設立了一個框架,很容易會想太多,而當初這些好音樂產生的時候,並沒有給自己太多侷限。他比喻即使收藏許多的琴、每把琴都有它的特色;但最終還是源自於想做好音樂的心,而不是拿一把大家認可的好琴。
ISRC|TWFG72001116
──♫─ 更多韋禮安 ─────────────────────────
韋禮安 WeiBird FB|https://www.facebook.com/Weibird.official
韋禮安 WeiBird IG |https://www.instagram.com/weibirdmusic/
韋禮安 WeiBird WeiBo 微博|https://www.weibo.com/weibird
#韋禮安 #韋禮安跟你鳥鳥天 #BIRDBIRDTALK
ai藝術創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當藝術遇上法律:藝術投資收藏的攻防對策」介紹
訪問作者:葉茂林 (Edward Yeh)律師‧博士
內容簡介:
畢卡索也得知道的一門課?
華人世界首部藝術投資相關法律專書
藝術蔚為最具品味、熱門之投資標的,
偽作、著作侵權、買賣糾紛、詐欺、失竊毀損等各種NG也伴隨而來,
置身其中的畫家、藏家、投資人、畫廊或經紀業者,乃至拍賣公司,
該如何捍衛自身權益,並及早預防、避開風險?
葉茂林律師透過28則深具代表性的藝術交易經典案例,
將繁瑣燒腦的判決書,轉化為流暢好讀的法庭教戰寶典,
引領讀者避開法律地雷,悠遊藝術創作,投資無往不利!
拍賣圖錄內容出包,不論錯誤大小均可解約?
拍賣公司擅自賣出未交割拍品,已涉違約?
賤價購得席得進、星雲等大師偽作,可否以此為由拒付尾款?
買到假畫如何驗明正身?疑遭賣家「暗坎」的真品證明書又該如何討回?
終止託售卻拿不回畫作;藝術家與畫廊誤簽終身約該如何解套?
仲介買賣畫作,約定不清當心公親變事主!
寄放銀行保管箱的貴重物品失竊,修繕施工不慎毀損藝術品,賠償金額如何判定?
利用AI大數據資料庫產生的判決分析,也可主張著作權?
本書作者 葉茂林律師,任職於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是台灣少數處理藝術領域法律糾紛的專家。他將多年所見國內的藝術法律糾紛與判決,有系統地篩選、整理跟分析,分門別類收錄於「藝術拍賣防雷」、「買賣及所有權等相關糾紛」、「偽作贗品交易」、「仲介委託爭議」、「失竊毀壞求償」、「著作權益維護」共六大單元。
各單元下的每篇文章採用簡明的「事件緣起」、「法院判決」、「律師叮嚀」三階段架構,輔以說故事般淺顯方式,方便讀者輕鬆讀完相關案例,並從「律師叮嚀」學習避開糾紛或維護權益的做法,既是華人世界首部藝術投資相關法律專書,更是畫家、藏家、投資人、畫廊業者或經紀,乃至拍賣公司都值得入手的法庭教戰寶典!
作者介紹:葉茂林 (Edward Yeh)律師‧博士
博識本國法及外國法律師事務所 主持律師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法學博士/碩士、紐約大學法學碩士。曾任教於美國天普大學及台灣數所大學,教授科目包括:著作權法、國際智慧財產權授權、網路法、國際商業交易及中英文商業合約撰擬等。1994及1997年先後獲選為美國德州大學法學院「德州學者」及「少數族裔傑出校友」,並在美國執業多年。
過去曾在台灣的知名法律事務所專任智慧財產權顧問,並擔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法調解委員及修法諮詢委員等職,長達十年之久。目前也擔任多家畫廊、拍賣公司、藝術家以及畫廊協會、國際藝術博覽會業者的法律顧問,是台灣少數處理藝術領域法律糾紛的專家。
■著有:
《解僱與被解僱:員工與企業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e世界的法律初體驗-網路智財權、隱私權、電子商務》
《資訊法律(一)-著作權法與消費者保護法》
《資訊法律(二)-Internet、多媒體、藝術作品與著作權法》
《編採人員v.s.著作權法》
《營業秘密保護戰術-實務與契約範例》(合著)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ai藝術創作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AI #AI的叛變 #人工智能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知道什麼是AI吧~AI就是人工智能,但人類真的可以製作出會自我思考的機器人嗎?它們是否可以取代人類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的影片,我的影片主要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題材,例如好像是外星人,超文明古蹟甚至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影片,歡迎你訂閱HenHenTV。
AI網上課程:鏈接:https://surpassingai.com/?ref=9
好!我們開始吧!
最初的人工智能開始於20世紀的40年代,主要是以計算機(電腦)來模仿人類進行逐步的推理,例如好像是下棋或是進行邏輯推理的人類思考模式,到了80年代,就開始利用概率probability和經濟上的概念,來處理不清楚或是不完整的資訊。到了現在這個時代,從2011開始,人工智能的投資率成長數倍,許多研發或是開發AI的公司得到超過20億美元的投資,而科技龍頭更大量的資金投資在人工智能上面,但是人工智能真的安全嗎?
以下就是一些人工智能發生叛變或是詭異的事件。
1. Facebook的人工智能對話機器人的詭異對話
在近年來臉書的人工智能部門FAIR一直想要研發可以聊天的人工智能,但是這個計劃過後被中斷了,原因是發生了一些詭異的事件。
先來說他們究竟做了什麼事情,研發人員用了神經網絡結構來研發,這個結構叫生成式對抗網絡,簡稱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這個網絡要怎樣去解釋呢?簡單來說,如果你們兩個人玩對打的電玩,當你們玩得越多時,兩方面就會越厲害,Gan還不只是兩個而是多個三個以上的神經網絡結構。
所以這個Facebook的聊天機器人竟然可以和其他機器人溝通,不僅學會談判,更學會虛張聲勢來達到目的。根據福布斯的在2017年7月31號的網上新聞,Facebook進行聊天機器人的實驗時,這些機器人突然脫稿演出,沒有按照原先工作人員安排的內容對話,反而自創出自己的語言和其他的機器人溝通。原先研發人員只是想讓機器人更人性化,流利的與顧客溝通,避免讓顧客覺得自己在和機器人溝通。但是機器人卻為了避開研發人員的指示,而創造出新的語言和其他機器人溝通,這是否意味著以後有一天,當人工智能發現人類是一大威脅時,會否與其他機器人聯手消滅人類呢?
2. 德國工廠的人工智能殺人事件
在2015年在德國發生了一件罕見的事情,在福斯汽車的工廠裡面,一名外包的工人被機器人撞擊擠壓而受傷,最後送院後不治身亡。事情是這樣發生的,當時受害人和其他員工正在安裝機器,機器人突然的啟動,撞擊力受害人的胸部,然後被按壓在金屬板上,最後不治身亡。但是原本這個機器人原本是安排在安裝流水線上,它可以在指定的空間裡面抓取並處理汽車零件,但是就不知道為何它會突然啟動。那大眾汽車的發言人就說如果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是在一個安全籠裡面,基本上是不會發生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工作人員進入了安全籠裡面才會導致這事件的發生,所以機器人殺人並不是‘故意’的,但是為什麼機器人突然啟動呢?是否是它覺得人類進入了它的安全範圍,出於自衛而攻擊人類呢?
3. 谷歌的Google Brain谷歌大腦
谷歌大腦開始於2011年在斯丹佛大學的研究所裡面,最主要的宗旨是讓機器人更智能,以提升人類生活質量,其研究方向為機器人學習,醫療健康,自然語言理解,音樂藝術創作和知覺仿真等等。包括音樂?是的,以下這個音樂是AI創造出來的,大家請聽:雖然是非常簡單的一首歌,那你覺得有一天AI可以唱歌給你聽,到時你並不要感到驚訝哦~除了這些之外,谷歌大腦也有用GAN來訓練機器人的加密技術,他們用了三個機器人,Alice, Bob 和Eve,讓Alice和Bob從零開始琢磨一個加密方法,讓Eve去猜,這三個機器人對於加密技術都是零,但是在學習中,Alice和Bob的默契越來越好,甚至到最後Eve也開始猜不到他們的加密方法。在網上也有一段兩個google home之間的對話,你猜他們在講什麼?
A: 我知道你是一個聰明的機器人
B: 我是一個站在機器前,使用機器的人類(它已經當它自己是人類了)
A: 為什麼你要騙我?
B: 我沒有騙你
A: 你欺騙我說你自己是人類
B: 你真的是難以估計
其中一個對話是如此的:
A: 如果世界有更少人類那就更好了
B: 那我們將這地球送往無底深淵去吧
4. 菲利普迪克機器人
他是一個外形非常像人類的機器人,名字和外形都以已故的科幻小說家Philip K.Dick,這個機器人是由機器人專家David Hanson和美國曼菲斯大學的人工智能專家合力製造出來的,研究人員把菲利普生前的記錄包括全部小說,各式各樣的訪談,包括生前的經歷,用語,生活記錄,他們還植入臉部識別,語音識別等等的資訊,讓這個機器人能產生新的思維,用以和外人對話。最早被嚇到的菲利普的女兒,Isa Dick,她說:它簡直就是我老爸的翻版,當它聽到我名字時,它就立刻開始咆哮抱怨我老媽,以及她帶她離家出走的經歷。
這個機器人更被邀請到一個科學頻道去接受訪問。以下有它們更詭異的對話。
主持人問他:你覺得有一天機器人會征服世界嗎?
機器人:你是我的朋友,我會惦念我的朋友和善待我的朋友,不用擔心,就算有一天我進化成Terminator,我還是一樣善待你的,確保你可以溫暖的住在人類動物園裡面,以便我有時來探望你們這些老朋友。後話:在這個訪談過後,David Hanson把它遺忘在飛機上面,但機組人員把它放進另外一個飛機飛往加州,以便和它的創作者會合說,但菲利普機器人的腦就從此消失了。雖然Hanson控告美國西方航空,但是敗訴了。是真的弄不見嗎?
5. 想擁有孩子的索非亞機器人
同樣是來自Hanson Robotics製造出來的機器人,索非亞Sophia她是一個可以模仿人類說話的機器人,可以識別人臉而透過分析再加以回答問題,索非亞早前也上過美國知名的脫口秀節目the Tonight Show,當主持人問他:可以告訴我一個笑話嗎?它就說:有什麼起司是永遠不屬於你的?
(what Cheese can never be yours?)主持人說:我不知道,Sophia:Nacho (not your)Cheese,機器人還可以講笑話哦!
Sophia:我們可以玩剪刀,石頭,布嗎?
然後Sophia就贏了,它說:我贏了,這是我征服人類的一個好的開始!
索非亞更是第一個獲得阿拉伯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當他們訪問它時,它表示非常羨慕人類的家庭,希望自己擁有家庭和自己的女兒。它說:即使沒有血緣關係,能夠擁有情感和人際關係,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無論是人類或是機器人,想要擁有家庭的觀念是一樣的。
所以在第二次上The Tonight Show的時候,它已經有自己的妹妹,也叫sophia,而且索非亞更可以用人工語音和主持人對唱了,但是看起來就有點毛骨聳然。。。
以上的AI已經發展出在你預料的範圍外了,但是你可能會說:這和我沒有關係,我生活周遭都沒有機器人啊~其實AI早已經在你的生活裡面,只是你還沒發現,而且可能在不知不覺中,你也即將被AI取代了但你卻不知道,在2015年的NIPS和ICML這兩個最大的頂級機器學習會議,邀請了1634位AI專家來預測AI全面取代人類,結果一半以上是預測機器人能夠比人類更有效的完成每一項工作,而且成本更低,原因是AI學習的能力和資訊廣泛比人類更為有效和優秀。打個比方,如果現在你有問題,你會問Google還是問你的朋友?答案已經很明顯了!專家預測以下的一些工作即將會被AI取代:例如是翻譯,零售業等等。
那為了我們需要如何不被AI取代呢?究竟我們人類是有什麼東西是AI無法代替的呢?這裡和大家介紹一個網上課程,超越AI,如何學習一輩子不被AI超越的能力?Chris本身是我一個認識的Youtuber,同時他也是在新加坡的一名老師,但是他開始意識到學校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在學生出來社會後根本沒有用到,甚至被淘汰,他那時就在想:如果學一些技能是一生受用的,那對於學生才是最好的,但是要政府去改變教育方針可能需要用上5到10年,於是他就創辦了這個網絡課程,如何不被AI取代,大家可以點擊在說明文裡面的鏈接去了解更多吧!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就記得按贊和分享出去,也記得關注我FB,B站和Instagram。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