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剛結束沒多久,今年夏天全台「瘋」奧運也劃下了尾聲。無論你是因為台灣奧運選手優異的表現而深感驕傲,或是因為奧運直播的歡呼或感嘆而終於發現隔壁有住人,我們的社會生活都在夏天與奧運密不可分。但是,經過了幾次奧運的檢討,舉辦奧運在國際間展示「國力」、「凝聚」國人認同感等優點,已經逐漸被奧運帶來的經濟虧損、城市發展遲滯等負面的影響所減弱。究竟辦奧運是凝聚認同與展示「國力」來得多,還是為一個國家與城市帶來負債以及產業環境與生活資源的排擠來得多呢?甚至是,奧運是否已經證明了政治與體育的密不可分,而不再有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的價值觀點呢?今天要分享的文章就是要從最近十多年的奧運來討論奧運帶來的利與弊。
——————————
1982 年日本漫畫家大友克洋,開始連載動漫史上最偉大的鉅作之一《阿基拉》( Akira ),神預測日本爭取到 2020 年的奧運主辦權。1988 年動畫上映,其中一幕更是令人震驚:奧運開幕前 147 天,東京陷入動蕩,民眾群集示威,在奧運的宣傳看板上,寫下了「停辦奧運」的標語。
三十多年後來看,這簡直就是精準的預測未來。
但,這真的是巧合嗎?事實上,跟許多人想像的不同,奧運的風光是近三十年來的事情。從二戰後到 1984 年間,「奧運」二字,名聲簡直臭不可聞,奧運的賽事主辦國更是經常陷入極大困境──不只因為美蘇冷戰背景、兩大陣營互相抵制,這邊參賽了那邊就拒出賽,也因為每屆奧運賽事毫無例外,都會出事。
奧運擺脫了噩夢般的二十年,形象一瞬間扭轉,然而當時就有人指出,固然奧運會開始營利,吸引了大批城市爭相主辦,但是這種過度吹捧的局勢,很可能只是蒙特婁現象的擴大版本,最終將導致奧運成為巨大的泡泡。大友克洋顯然正好身處在這個極度反差的時代,對於奧運這個正在成長的怪物,做出了他的判斷,最後不幸言中。
在討論奧運千禧年後的再度崩壞之前,我們先回來了解奧運的本質:就跟大家以為奧運就是無限風光的代表,忘卻了奧運曾經如何醜陋不堪一樣,很多人對於奧運的起源,有著錯誤的理解。
儘管口號冠冕堂皇,奧運背後就是各種金錢、政治、國際局勢的角力。例如:1904 年美國的路易斯奧運,89% 的選手是美國人,讓所謂的「國際賽事」成了笑柄。1912 年斯德哥爾摩奧運上,美國天才運動員吉米索普(Jim Thorpe)拿下五項跟十項全能兩面金牌,卻因為「曾經」在美國打過一個夏季的職業棒球而被取消資格,很多人認為實際原因只是因為他是一名印第安人。
再例如 1920 年的比利時奧運,這次賽事由一群安特衛普的一群有錢人主導,原本說好由他們捐款來主辦,但是後來卻變成了他們向政府借款來舉辦,同時在地方上修建了一堆品質極差的道路及旅館,導致安特衛普政府財務出現巨大赤字,而這些地方富豪卻利用這些活動與建設從中獲利。這個模式聽起來是否相當熟悉?是的,這個獲利方程式經過了一百年依舊有效,建商承包大量的工程,政府無止盡的舉債,不管賽會成功與否,最後錢都落進了建商及銀行的口袋裡,而政府則留下大量負債。在後來的日子,「安特衛普模式」讓生意人趨之若鶩,不斷說服政府投入大筆資金來承辦,這當然需要有一個非常冠冕堂皇的藉口,因此,展現「國力」跟「人種優越」 則是成為主辦奧運最大的理由。
奧運從無人問津進化為各國爭相加入的國力展示場,從百病叢生變成不可一世的搖錢樹,奧運的體制不停的轉變,在洛杉磯奧運終於迎來了頂峰:洛杉磯是唯一申請主辦 1984 年奧運的城市,但爭取主辦 2004 年奧運的城市,卻達十七個之多──這還不算進那些有意申請,但是基本條件實在欠缺的城市。跟可以預期的滾滾黃金相比,那些賄賂奧會官員的費用顯然微不足道,這期間,幾乎每一屆的奧運申辦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醜聞。而雅典奧運的龐大支出,讓每個希臘人背負了高達十年的債務,同時間接也讓希臘成為 2008 年金融危機的主角之一──諷刺的是,正是從十七個申請國中脫穎而出的雅典的下場,讓各國對於爭取奧運主辦權這件事,興趣迅速的消退,許多國家這才驚覺,舉辦奧運是一個龐大的陷阱。
到了 2013 年,東京在爭取主辦權的競賽中脫穎而出(此時參與競爭的正選城市只剩下五個),相較於北京奧運及里約奧運所象徵的大國崛起,日本最大的目的是為了 311 大地震之後的復興。到了 2017 年,東京奧運的經費已經超過了一百三十億美金,這差不多是日本政府所能承擔的極限了,更悲慘的是 2020 年發生了襲捲全球的武漢肺炎疫情,奧運陷入停辦危機,日本政府在各方壓力下,不得不宣佈東京奧運延後一年,延後一年的追加預算需要將近二十七億美金,使得整體經費接近倫敦奧運的一百六十億美金。日本政府宣稱的省錢奧運成為空談,而這還不包括日本民間的旅遊業者,這幾年來為了因應奧運旅遊潮所做的投資,如今比賽延後一年,還必須封館比賽,支出超出預期,卻又幾乎沒有回收,尚未正式開幕,就已註定成為虧損最嚴重的一次奧運。
東京奧運的困境是一場意外,但也是可以預期的結果。奧運的開支不可能大幅減少,縱使不會像北京奧運或索契冬奧那樣毫無上限,也不會少於這次東京奧運的規模;這也就是說,奧運帶給主辦國的效益只會越來越少。另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奧運多達一萬五千名運動員的規模看來確實驚人,但奧運的比賽內容卻逐漸失去吸引力,這也是時代轉變的結果。雖然奧委會在上個世紀末追緊時代腳步,開放職業運動員參加奧運,依然比不上隨著科技及產業進步,迅速進入世人眼光的職業運動賽事──除了足球界長期以來不讓頂尖選手參加奧運,過去非常倚賴奧運才能增加知名度的田徑賽事,也因為電視轉播高水準的巡迴賽事,改變了收視與關注的習慣,現在很多運動的職業選手,都已經不以參加奧運為生涯的最高殿堂。由於疫情,東京奧運許多選手也順理成章的放棄奧運的參賽權,在成功吸金的項目,奧運能否繼續號召頂級選手,而許多被認為雞肋的冷門項目是否應該保留,或許,這會是奧運的下一個世紀挑戰。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story-journalism-22-the-road-of-olympics/?fbclid=IwAR2fScZvaO_KsXB5ZaLv-Y_zxaO1R-PcsrZ20N26b-h9tNbW_SU9Aph2PVE
311 搖 多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有沒有待過「很黏膩」的中小企業?我有,而且通常都待不久😔在還沒進入規模較大制度夠完善的企業工作之前,我以為自己對工作本身熱情不夠,總是很容易嫌東嫌西很容易為職場生活煩惱。可進入大企業之後,我才發現我不是熱情不夠,只是單純想要一個能專心工作,不被其他因素干擾的場所罷了。
有些中小企業社長最喜歡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仲良くやりましょう」(請大家務必好好相處,讓我們像家人一樣)通常這類型公司會以聯絡感情為名頻繁舉辦各種餐會、社長動不動喜歡施捨員工這個那個。
以前啊,我有位社長準備搬家,搬家前他在辦公室跟眾人炫耀自己舊傢具多好多好。
「這餐桌準備丟的,不如岡田君你拿去吧」社長指名
「ㄟ,真的嗎?我真的可以拿嗎,太開心了」
岡田君在大家面前貌似開心收下了禮物,大家也很捧場表示羨慕。雖然當下我就懷疑社長家有五個人,岡田家只有他自己,沒事收這種巨大垃圾要幹嘛?果然沒多久就聽到那傢伙私下煩惱餐桌去處。
此外,社長也很喜歡把大家捲進他的家庭計畫。
「本周末我們家族要去長野滑雪,想一起去的人請登記」諸如此類
有沒有人去?當然有,想巴結的狗腿們都會去。但回來後那些人通常真累的跟狗一樣,不是單純身體累而是心累。
想也知道,周末和社長家族出遊,社長太太有行李要提時你能不幫忙嗎?小孩吵鬧時你能不陪玩嗎?要吃什麼要幹嘛全都得聽社長的,我始終搞不懂平日社畜當不夠,下班時間可以當人不好好當何必硬去搖尾巴?
此外,我覺得只租家庭式樓層,沒有所謂公眾洗手間只有家庭式廁所的公司也要小心。如果公司小但人際關係和工作分配都足夠清爽的話其實也無所謂,可當時我面試過某家公司的社長竟然理所當然表示「公司沒有請清潔人員,所以環境要靠大家一起打掃,廁所也是大家輪流清理⋯⋯」
我對這種要求超反感!原因是我覺得清理廁所壓根不在自己工作範圍內,公司要省清潔費不要省到我身上。再者退一百步,如果我今天應徵清潔工作,負責打掃不認識的人所使用的廁所,基本上心理負擔還不會那麼大。但不論男女,同事們使用的廁所要自己打掃,這在心理距離上就有點太近不舒服,我個人是怎樣都無法接受。
當時不但拒絕了這家公司,那之後只要是同規格的我也一律避開。
怎麼說,我在東京遇到這種驚世駭俗的事已經是好多年前,可前幾週竟然又有一家公司因為廁所事件炎上。
東京八王子市的某家網路公司女社長在IG放了張女社員徒手清理馬桶的照片表示:「我們社員每天早上都會輪流用手清洗廁所,只有親自用手,那些小汙垢才能確實清除。畢竟是中小企業,希望能營造出像家一樣的環境(看到沒,又來了!)此外這也是新娘教育的一環,相信她們以後到了婆家會輕鬆許多」
始終覺得不管時代如何演進,在這個那個角落裡依然有拒絕進化的物種😒希望各位的工作熱情,不要被錯誤環境扼殺掉。
311 搖 多久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東日本大地震來襲,孩童正等著大人指示,大人卻悠閒的當沒事?】#福島核災十週年
三月十一日,九個人六年級生相約到海邊釣魚,釣魚線垂入海面就立刻感覺好像釣起了什麼,而那正是地震的搖晃。九個人逃往當時釜石市的「海嘯緊急避難大樓」,在那裡有很多大人,他們感到放心。
然而,原本他們打算遵循大人的指示去避難,誰知道大人們只是悠閒的站著,說著「搖很大耶!」「好恐怖喔。」孩子們開始困惑:「大人不去避難,難道是因為海嘯不會來嗎……」
福島核災十週年,輻射污染善後工作還要多久才能完結?http://bit.ly/3l6OW3u
#311的釜石奇蹟 #日本311 #釜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