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人生香港電影節《第一晚》-泛藍的天空
有幸在三級警戒前,看了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aiwan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estival - TIDF 的《理大圍城》,震撼的影像將我拉回到2019年,依稀記得那時一直透過各種社群及新聞媒體中追蹤著香港的現況,不敢說感同身受,但記得那時候看了新聞或社群貼文後,時常感到難過且憤慨。自由是多麼容易地被奪走,諷刺的是那卻是我們感到最自然而然的日常。我不敢想像,要離開自己心愛的家鄉要多大的勇氣。懷疑人生香港電影節是由一群海外香港人所主辦的活動,感謝Cindy的邀請,讓我能接觸到讓我能接觸到《第一晚》、《和你寫一封情書》及《檸檬‧牛奶》這三部香港短片(依圖)。
看完三部短片,想特別講一下《第一晚》。故事是發生在2019年6月11日,是612佔領行動的前一天晚上。是父子倆第一天體驗當外送員的夜晚,貼近日常生活的故事,巧妙地帶出即將歇業的酒吧,透過電話得知老闆娘即將離開香港。對父子倆來說,是充滿期待的第一晚,而對酒吧老闆娘來說,則是最後一晚。開始與結束,目的地在何處。
短短12分鐘,描述在香港生活的人們,以日常堆積出劇情,情感卻悄悄地醞釀起來,不知為何哭了又笑了,在泛藍的天空下,高速公路上,主角們各自駛向黎明,走向各自的目的地。一邊是留下,一邊是離去。
謝謝 懷疑人生香港電影節邀請。活動於7/23-7/25三日19:30開始!
「2019年6月12日香港佔領行動」的推薦目錄:
2019年6月12日香港佔領行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ho fired the first shot?
Posted @withregram • @thestandnews 【反抗運動兩周年|「警暴」的界線|6.12 的催淚彈和「暴動」定性】
整場 2019 反抗運動中,有數個日子必定會被香港人永遠記住。兩年前今天 6 月 12 日是其中一個。兩年前的,政府仍決意把《逃犯條例》修訂推上立法會恢復二讀,市民怒火更熾。
當日民陣獲得不反對通知書,在中信大廈對開範圍舉行集會,大批市民前往,同時亦有市民在添馬公園「野餐」。當日早上約 8 時許,示威者佔領告士打道及夏愨道六條行車線,及後再佔領金鐘道。
雖然市民連串行動,成功令立法會臨時取消會議,但到下午約 3 時 45 分,示威者與警方在立法會「煲底」發生衝突,警員施放催淚彈驅散。這亦是整場運動第一枚催淚彈。
氣氛其後急轉直下。至 4 時許,警方於中信大廈外,本身已獲不反對通知書的位置施放催淚彈,同時從添美道及龍合街兩邊「夾擊」。集會人士紛忙走入中信大廈,險釀人踩人。
亦是同日,警方派出速龍小隊驅散市民。記者鏡頭下,可見警員以警棍毆打手無寸鐵的市民;有市民被橡膠子彈擊中小腹;亦有人被擊中右眼,從此失去視力。
本身只是反對一條條例修訂的示威運動,自 6.12 後,增加了多一層意味 — 追究「警暴」。
6.12 的另一深遠影響,是時任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對事件的定性。盧偉聰翌日見記者,批評「暴徒」用磚頭、鐵枝、鐵馬等擲向警員,警察是在「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迫不得已使用「低殺傷力的武器」 — 包括超過 150 枚催淚彈、數發橡膠子彈、約 20 發布袋彈 — 驅散人群。他將 6.12 定性為一場「暴動」,而特首林鄭月娥及後表明,同意警方的定性。
其後示威者五大訴求中的「撤回暴動定性」由此而起。
究竟 6.12 在金鐘發生什麼事?當時《立場》記者訪問近 30 名現場示威者,重組去年 6 月 12 日示威者往立法會大樓進攻的因由與經過,調查同日下午警方行動如何觸發「中信圍困事件」,及其後「和理非」們為何持續聚集,直至深夜。
這個名為「6.12 再定性」的專題報道,獲得 2020 年人權新聞獎「解釋性特寫」大獎。
重溫:
【專題】6.12 再定性
https://www.thestandnews.com/612redefine/
【圖輯.6月】反抗之初 百萬人走上街頭
https://bit.ly/3gnAJgA
2019年6月12日香港佔領行動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抗爭無悔 🇭🇰
「各位頂住加油,知道大家外面更加辛苦,繼續努力!」前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主席林郎彥以及成員周庭,因為去年反送中抗爭時發起的包圍警察總部行動,三人事後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案件於今天早上11月23日再度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審訊。早在開庭之前,三人分別已經在個人的臉書上「公開認罪」,預料可能會有當庭判刑、隨即入獄的最壞情況。而在今日約下午,法官裁定三人還押監房、不得保釋,延期至12月2日判刑。
據《立場新聞》報導,三人今天認罪答辯,但黃之鋒否認參與非法集結罪,律政司最後不提證供起訴,獲控方撤訴。三人在開庭前的記者會上,黃之鋒就坦言雖然面對《國安法》的打壓和白色恐怖,但是他們不會放棄;林朗彥也堅稱不會後悔當初包圍警察總部。而可能面臨人生第一次入獄的周庭也說:
「雖然我對諸多未知的未來,包括馬上的判決,會有諸多不安,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有許多比我們犧牲更多的手足們,也許正面對著更困難的處境。」
其實早在8月此案預審時,黃之鋒和林朗彥皆否認指控,唯周庭認罪,期間三人都獲準保釋。但這一次在開審之際,黃之鋒和周庭均在個人臉書上指出,在檢視控方證供並且諮詢律師的意見後,三人決定承認所有控罪。
但「認罪」並不代表三人承認「抗爭行動有罪」,在主動認罪之下法庭會略過審訊階段,在不傳喚證人和案情辯論下直接結案陳詞;在原本的預期中三人很有可能當庭救被判刑入獄(法官只有最高三年監禁判決權)。
「香港警察的合法性已完全崩潰。包圍警總到底是罪案還是伸張正義、爭取民主的必要之舉,我相信香港人心裡早有答案。」林朗彥如此說道。
三人被指控的6月21日罪名,又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時間拉回到2019年6月,當時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聲量高漲,然而香港政府遲遲沒有回應示威者的訴求;為了阻擋政府通過修例二讀,香港市民在6月12日自發集會佔領金鐘與中環,最終迎來警方接連發射的催淚彈、橡膠子彈和布袋彈鎮壓,警民衝突持續加劇。警方在清場期間,造成約80人受傷,多名示威者頭部中槍受傷,這也成為當時抗爭的重要節點。
事後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例,但拒絕使用 「撤回」字眼。針對612示威行動,警方也多次改口,從一開始形容的「騷亂」,又改口為「暴動」,林鄭也在記者會上多次使用「暴動」字眼,更說道「警務人員的執法是理所當然、是天公地義。」但相關估算指出,警方在612當天一共發射了超過150枚催淚彈、約20發布袋彈以及數發橡膠子彈。國際特赦組織也發表聲明,表示港警在612的和平示威中,使用了不必要且過分的武力。
風波依然持續,民眾多次上街遊行。來到6月21日,因政府仍未在由香港大專學界訂下的死限前,也就是6月20日下午5點前回應訴求——包括撤回條例、追究警方濫權、收回612暴動定性等,香港大專學界宣布行動升級,當天一早上街抗議,包圍政府總部和灣仔香港警察總部等,以及發起罷工、罷市、罷課等不合作運動,和平表達訴求。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根據庭上播放案發情況的片段指出,黃之鋒、林朗彥、周庭被拍攝到一邊走向警察總部,一邊高呼口號呼籲民眾包圍警察總部。黃之鋒除了使用擴音器呼籲現場民眾包圍警察總部,期間也高喊「撤回送中,不是暴動」、「我們沒有暴動,我們不是暴徒」等口號;林朗彥也被拍攝到使用麥克風發言,呼籲大家包圍警察總部以及撤回暴動定義等。也因此,黃之鋒、林朗彥和周庭三人才會事後被控煽惑、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名。
在今天23日的認罪還押之後,社群網路上隨即湧現支持者的聲援,也隨之擴散到了歐美與日本的輿論圈。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此案,周庭目前仍被控涉嫌違法香港國安法,事件起因為前香港眾志於2019年8月在日本經濟新聞刊登廣告,呼籲國際社會聲援香港民主抗議。周庭需在12月2日就此案向警方報到,她在臉書上說道:
「難關一浪接一浪,只希望自己能繼續保持堅毅的心志。」
Photo Credit: (1)Reuters/今日上午現身的周庭。(2)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前的三人。(3)2019年6月21日,包圍灣仔警察總部的抗爭行動。
#香港 #黃之鋒 #周庭 #林朗彥 #香港眾志 #HongKong #NoExtraditionLaw #反送中 #送中條例 #逃犯條例 #港警 #抗爭 #立法會 #林鄭月娥 #JoshuaWong #AgnesChow #周庭アグネス #轉角國際 #國際新聞 #udnglobal
2019年6月12日香港佔領行動 在 【香港反送中運動3周年】當年6.12那些畫面你還記多少?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周年, 2019年6月 9日,超過100萬 香港 人參與遊行,反對 香港 政府修訂《逃犯條例》,開始了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但港府無視民意,立法會如期在 6月12日 ... ... <看更多>
2019年6月12日香港佔領行動 在 YouTube行政總裁武伊齊茨基宣布離職 的推薦與評價
南韓謀改善對日關係設公共基金賠償二戰強制勞工惹爭議. 2023年03月05日23:52. 南韓政府當地時間周一(6日)正式公布解決二戰強徵 ... ... <看更多>
2019年6月12日香港佔領行動 在 《逃犯條例》修訂:警方發射催淚彈- BBC News 中文(繁體) 的推薦與評價
立法會原定 6月12日 對《逃犯條例》修訂內容進行二讀。 香港 多個團體蘊釀發起罷工、罷課、罷市以及包圍立法會的 行動 。 佔領 運動被警察暴力清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