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南越西貢淪陷嘅翻版
响英美同北約盟軍响月底前撤兵之際,塔利班响呢三日以閃電攻勢攻陷十個區(全國總共有34個),包括全國第二同第三大城市Kandahar同Herat,下個目標肯定係首都喀布爾(Kabul)。今日英國、美國同加拿大宣布响48小時內加派接近6,000兵力去阿富汗,當然唔係中止撤軍,而係去喀布爾保護當地領事館嘅僑民,擺明就係加強兵力協助撤僑。
睇到電視新聞嘅畫面,忽然間諗起歷史紀錄片裡面講1975年美軍响南越西貢準備撤僑一樣,對香港人黎講好似遠到唔關事,但對於當地人都幾悲慘。當年香港人關心嘅係越南難民,今日關心嘅係邊個國家最快承認未來嘅塔利班政府,見到當地人嘅逃難嘅場面或多或少都有有啲感觸。只要睇近日外國傳媒嘅報導,就會明白塔利班對於當地人(特別係女仔)同曾經幫過盟軍做嘢嘅人係幾恐慌,亦都覺得美國係出賣佢地,成單嘢都可以話係越戰嘅翻版。
Patreon原文:
阿富汗淪陷
https://bit.ly/2VR1q6J
#伊朗同中國終於接通
***************************************
📢乞食廣告:文字、時間與心血有價
🥣每日更新乞兒兜:
https://www.patreon.com/goodbyehkhellouk
🎁特別留意8月Patreon奧運送禮
https://bit.ly/3lTzYAe
最近更新:
"Curry"咖喱呢個字係種族歧視,應該取消?
https://bit.ly/3seLaso
1.2%香港人口「消失」嘅報導
https://bit.ly/37DR78C
Obama六十歲生日會,點解會請漏兩個英國「名人」?
https://bit.ly/3yJpA1p
瑞士領事館尋找Wilson事件
https://bit.ly/3CFNFc0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975越南難民」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 Posts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1975越南難民 在 37年前越南排華運動百萬華僑投奔怒海! - YouTube 的評價
1975越南難民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會有填寫服務問卷或報名表單的經驗。
你曾經碰過讓你「選擇困難」或找不到合適類別可以填答的報名表單嗎?申請獎助、參加競賽等各種報名表單問卷的設計,時常反映出資訊蒐集者如何對於填答對象進行分類與分析的思考邏輯,同時也關乎申請者如何理解並將自己的經歷與認同歸類表述的方式。
事實上,日常實踐的社會分類系統之深層結構是人類學家長久關注的焦點。最近這幾年,在美國以全球為對象的的影展獎項的分類與給獎爭議,映照出關於語言作為分類項目與國家文化認同的思辨,讓我們透過這篇 換日線 Crossing 的文章, 反思語言分類與國家及族群認同的關係。
-------
英文、美國、白人,權力結構不容忽視
藉小說《同情者》獲得普立茲獎的越裔美國作家阮越青(Viet Thanh Nguyen)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一文,以自身家庭的故事舉例,提到自己在 1975 年以越南難民身分來美的父母,即便大部分的人生在越南度過、朋友都是越南人、在家裡都說越語且英語說得並不完美──但自首次踏上美國 45 年後、也早獲公民資格的他們,還是「外國」的嗎?
「當然可以辯駁說只是因為一個語言被稱作是外國的,不代表說這個語言的人就會被認為是外國的。這或許對在美國的白人來說是沒錯。但對於許多美國人來說,一個亞裔後來如果說另一個語言、或是有著口音說英文(或有時候根本沒有一點口音)還是會被認為是外國的。若沒有看見、聽見這個現況,將是故意忽視種族因素,因為英文──完美的英文──常常和白人(whiteness)連結,如同『美國』本身就與白人連結。」
阮越青更舉例,若導演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拍了一部講意第緒語(Yiddish)的猶太移民故事,金球獎還是會認定此片是一個「美國故事」──為什麼呢?唯一的的差別是史匹柏格握有權力、且無庸置疑的是位美國人,但《夢想之地》的導演 Lee Isaac Chung 是位亞裔美國人背景的年輕電影人,而亞裔美國人在歷史上總在美國被視為是外來的。
美國普渡大學語言文學學院院長 Wayne Wright 接受《衛報》訪問時也同意如此說法,「研究美國語言多元性的人偏好視其為社群(community)或是遺產(heritage)語言取代外國語言(foreign languages),因為他們絕對不是外國的。」她更說,「《夢想之地》這是一部反映美國人是多語言的多語言電影。所以一個成長在鄉村阿肯色的家庭的語言對話是絕對真實的。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美國?」
有鑑於金球獎所造成的爭議,《Variety》也預測《夢想之地》將是「最佳外語電影」贏家,因為投票者將會在權利範圍之內讓《夢想之地》獲得獎項肯定。至今,主辦單位 HFPA 皆拒絕回應媒體,也尚未針對爭議對外說明。
相對地,「國際電影」也有類似爭議
就在討論與批評如滾雪球般累積,也展開了另一層關於「外語電影」、「外國電影」的論戰,且將焦點轉移至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自去(2019)年將「最佳外語電影」(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改名為「最佳國際電影」(Best International Feature)。首屆得主《寄生上流》的導演奉俊昊也在得獎後說:「我很開心能成為此獎項新名字下的首位獲獎者。我讚許、支持這個改變所彰顯的意義。」
然而,即便改名仍面對界定參賽資格的爭議。加拿大電影《Funny Boy》報名參加本(第 93)屆、2021 年「最佳國際電影」獎項時,因包含太多英文對話遭拒,因為奧斯卡對於此獎項的規定是要具有「主要為非英語對話的音軌」。但是,《Funny Boy》場景設定於 1970、80 年代的斯里蘭卡,並於實地拍攝。片中探索一位年輕男孩對性傾向的覺醒,並在少數族群泰米爾人和主要族群僧伽羅人的政治緊張情勢時,他的家庭並不接受他與社會期待相斥的不同──「這聽起來像是一部國際電影,但根據演藝學院的規定,它不是。」
前(2019)年,奈及利亞電影《女不放棄》(Lionheart)也遇到類似問題。就在報名參加後,甚至已經進入 93 部入選名單,卻被委員會解除資格,原因就是因為這部奈國電影主要由英語發音。即便片中也有使用奈國的伊博語,但多數對話仍以英語進行,因此不符合奧斯卡規定,而這是奈及利亞第一次參賽奧斯卡。
如今藉著奧斯卡的先例和《夢想之地》的討論,《別告訴她》的導演王子逸更試著反問,「一部『外國電影』可以用『我們』的語言嗎?(例如英語)一部『國內電影』(domestic film)可以是用一個外國語言嗎?『外國的』到底意指什麼?『美國的』又是什麼?」
(引用自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348)
1975越南難民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訊)方才威尼斯影展宣布本屆終身成就金獅獎將授予香港導演許鞍華,她是香港新浪潮揭竿者之一,其作品題材涉獵甚廣,無論是武俠、社會寫實、驚悚、政治等不同題材,皆駕馭有道。許鞍華在華語影壇擁有崇高地位,威尼斯影展的肯定更是將之一舉拉升到了國際影壇大師的位階,與柏格曼(Ingmar Bergman)、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齊名。
.
現年73歲的許鞍華擁有中、日兩國血統,自五歲起定居香港。1972年自香港大學畢業後,赴倫敦電影學校進修。1975年,她開始擔任胡金銓的助手,並在香港無線電視任編導。
.
1978年,她以《獅子山下》中的短片創作《來客》初試啼聲,作品描繪了當時越南難民的命運。該作與後來的長片《胡越的故事》(1981)和左派資助之作《投奔怒海》(1982)並稱「越南三部曲」。期間她也創作了奠定其新銳聲望,後世封為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的《瘋劫》(1979)。
.
九〇年代,許鞍華一連推出《客途秋恨》(1990)、《女人四十》(1995)、《半生緣》(1997)、《千言萬語》(1999)等佳作。其中《女人四十》是她首部在歐洲三大影展有所斬獲的作品,在柏林影展抱得最佳女主角殊榮。《千言萬語》則囊括香港金像獎與金馬獎最佳電影/影片獎,其大師名號逐漸確立。
.
進入21世紀,許鞍華的創作力依然蓬勃,代表作包括《男人四十》(2001)、《玉觀音》(2003)、《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以及榮獲威尼斯影展影后的《桃姐》(2012)等作。近年她的作品以中港合拍片為主,包括描述蕭紅生平的《黃金時代》(2014),她以該作獲得她第三座金馬獎最佳導演殊榮。
.
威尼斯影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自1969年首創,過去榮耀過的亞洲影人僅有四位,分別是印度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日本導演黑澤明與宮崎駿以及香港導演吳宇森,許鞍華是亞洲第五位獲獎者。今年與許鞍華同獲表彰的則是英國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
.
.
(圖為許鞍華導演,轉自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1975越南難民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975越南難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75越南難民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75越南難民 在 37年前越南排華運動百萬華僑投奔怒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你知道嗎?早在37年前越南就曾有一次大規模排華事件,當時正值1975年越戰結束,北越接收了南越,還引發300萬難民逃難,其中華僑占了100萬人。 ... <看更多>
1975越南難民 在 不漏洞拉:越南船民的故事- Posts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回首越南難民潮A look back at the refugee crisis originated from post-war ... 1975年4月30日﹐南越政府倒臺﹐俗稱“西貢淪陷”﹐大批南越人民擁往西貢碼頭﹐登上多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