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716)
父親一生的輾轉掙扎
父親生前,我沒有聽他談他跌宕起伏多姿多彩的一生,這是我追悔莫及的遺憾。現只能從他的零星留言、有關書籍記載,和我的片斷記憶,去寫他生平。這既對我有意義,也反映了父親那一代人的掙扎。
李化,1909年9月23日(農曆8月初10)出生,原名李存棠,廣東新會人。1927年18歲時離鄉往廣州進入韋碧雲創辦的廣東電影學院就讀。那是中國電影業的萌芽期,選擇學電影的人極少。父親是電影學院第一期學員,三個月完成課程,隨即留校協助主持校務。學院第二期,我堂兄李晨風和後來的電影人盧敦就入學了。其後父親與妹妹李麗蓮(我姑姐)、李晨風、盧敦組織一個業餘劇團。1929年南國劇社到廣州演出,父親與姑姐隨南國劇社到上海,1930年與作曲家張曙合作,在上海演出李麗蓮主演的新派歌劇《王昭君》。同年與李麗蓮加入天一公司,父親由場記升至副導演。時年21歲。在上海三年,據知這段時間,他也到濟南、青島、天津、北京等地流轉。有聲電影開始出現,1932年,影人鄺山笑在廣州成立的紫薇公司到上海租用天一公司的錄音設備拍攝《無敵情魔》的聲片部分,完成後與父親離開天一回廣州。父親在廣州助鄺山笑完成了《無》片,並留在廣州拍了幾部影片。其中較珍貴的是1933年的《炮轟五指山》,赴海南島取外景,拍攝了大量尚處原始社會的黎族片段。在廣州,他與當時紫薇的演員、我母親李幽慈相識,並於1934年結婚。母親原名李薇卿,生於1914年,2013年在香港逝世。
1936年,父親來香港加入大觀聲片公司任導演,並成為華南影業協會總幹事。
2014年香港出版的《粵語的政治》一書中記載1935年南京中央政府開始推廣國語運動,想要禁制粵語片,香港影界就發起「粵語片救亡運動」:「1936年11月,在粵片界名人李化……等號召下,三百餘位粵片影人聚集於香港一酒家……發表聲明」。又記載1937年7月,香港華南影業協會派我父親在內的代表五人到南京請願緩禁粵語片。但隨即中日戰爭爆發,南京遭日軍進襲,禁粵片之事不了了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空襲廣州,當時父親率領一個攝影隊,冒空襲危險到廣州拍攝空襲中人民的輾轉,以喚起觀眾的愛國救亡意識。
這段期間他導演的,還有《精忠報國》《民族之光》,是宣揚民族主義的影片。父親生平極少當演員,但在1939年的抗日經典電影《孤島天堂》中卻擔任演員,而且不顧毀譽地飾演漢奸的反派角色。《孤島天堂》是眾多影人不計報酬在香港共同參與的義舉。這部影片現時在youtube頻道還可以看到。
1937年,在上海當演員的姑姐李麗蓮,與後來當了毛澤東妻子的江青(藝名藍蘋)投奔中共根據地延安。父親1938 年隨歐陽予倩赴桂林的廣西藝術館工作。在桂林時,父親大約是在延安的姑姐勸說下,安排居住香港我們家中的五弟李剛(原名李存溢)和三妹李慧蓮送桂林聯絡中共組織,輾轉前赴延安。
1940年我們全家遷上海,1941年父親又去桂林參與抗戰文化工作,1942年再返上海。1944年去南京一年又返上海。這段期間他改名李炎林營商和從事話劇活動的情況,在前文「父親與淪陷區話劇」已談及。1945年從淪陷區逃難到屯溪,在前文「逃難」也談過。抗戰勝利後他在東北及天津經營電影院,很可能是那時候他仗著同國民黨政府的關係,在「接收敵產」中得到接管東北、天津一些電影院的機會,以此謀生。內戰烽火蔓延,1948年2月回香港。回港後再入影圈,首部執導影片為粵語片《有冤無路訴》(1949)。同年領導組織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華南影聯)。
父親回港後,一開始就以親共的左派影人的面目出現。籌組華南影聯他是主要角色,會務聯絡也在我家,1949年7月開幕他致開幕詞。但隨後的領導權都在中共工委的操控中。接著父親擔任大觀片廠廠長,1953年創辦藝文公司拍國語片。金庸和梁羽生的新派武俠小說這時興起,1959年父親創辦峨嵋公司拍粵語武俠片,大多由他或李晨風執導,並以「林炎」之名任製片。他以大陸的少林寺、武當山、峨嵋山等地取景的幾部武俠片都賣座不差。1966年文革爆發,香港左派影業凋零,他的影片也無以為繼。1968年他為撙節開支,搬去澳門居住。1975年8月22日在澳門病逝。
在社會動盪中輾轉,在各種政治的干預和影響下掙扎求存,這就是父親的一生。(37)
圖·1,父親在1970年的一張日曆寫下他早年的漂泊生涯。
圖2,父親在香港片場。
圖3,1938年在廣州,左一是父親,左三是母親,左四及五是戲劇家歐陽予倩和夫人劉問秋;母親前面是姐姐和兩歲的我。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1948年日曆 在 SLP Taipe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說你在創業,會不會覺得孤單呢?
⠀
我們是 SLP Taipei,
國際性非營利教育組織,
是一個由創業者 為創業者打造的社群,
2021第十屆開始正式招生囉!
⠀⠀
7/8開始,每週三/四 晚上八點,
共計五場精彩熱鬧的分享會,
由SLP同學 / 學長姐 / 講師 / 特別來賓⋯⋯
合計 22位創業者,將在clubhouse 線上分享!
⠀
⠀⠀
✿ 房間主持人|9th 許中怡 女主角飾品
⠀
1⃣ SLP 9th 好同學|7/8(四)
9th 葉德偉 PackAge Plus
9th 張為雲 Weiyun Chang
9th 李皓翔 舌尖上的攝影師:百飲募集/美食攝影
9th 陳厚潤 量子歷程
9th 陳柏燊 玩艸植造-與你一同探索植物的一百種可能
▻https://www.clubhouse.com/event/xBB7DGO2
⠀
⠀
2⃣ SLP 學長姐|7/15 (四)
3rd 簡少年 桃桃喜-命理大師簡少年
4th 陳欽章 台灣牙e通
5th 王孝梅 Itaste小品味
5th 陳翊榮 Teascovery 發現茶
6th 陳衍光 ECFIT
▻https://www.clubhouse.com/event/xVL53rWR
⠀
⠀
3⃣ SLP 堅強講師|7/21(三)
林育聖 文案的美
Gipi游舒帆 商業思維學院
▻https://www.clubhouse.com/event/PDyVqEWp
⠀
⠀
4⃣ SLP 女創業家|7/29(四)
1st 劉芝妤 暖活Nuan
2nd 潘思璇 Inna Organic 童顏有機
7th 史文妃 望月女子谷慕慕 Good Moon Mood - 月亮褲
8th 莊婷歡 慢溫 MenWen
8th 許雅涵 許許兒-打點屬於你的裝扮日常
▻https://www.clubhouse.com/event/PAajJBae
⠀
⠀
5⃣ SLP 特邀來賓|8/5(四)
Audrey 電商人妻
陳思傑 只要有人社群顧問
▻https://www.clubhouse.com/event/mJ5vpQbO
⠀
⠀
每場分享會預計1.5~2小時內結束,
會留有Q&A時間,歡迎大家互動參與,
記住有興趣的場次,在日曆上Booking起來吧!
-----
✊ SLP Taipei 第十屆報名開始 ~8/13
詳細資訊 / 報名連結 ▻https://lihi1.com/e0wFY
⠀
#22位創業者的溫暖分享
#讓創業者陪創業者一起成長
1948年日曆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91年暗戀桃花源】 #聊聊你看過的版本 #1991年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由賴聲川編導
劇情採演員集體即興方式創作
是表演工作坊推出的重要舞台劇
發想來自李國修一次觀看排練的經驗
藉由兩個劇組爭搶同一個舞台的混亂
串接「古今交錯、又悲又喜」的戲劇效果
1986年推出即造成觀眾的熱烈反響
在好評聲中創下連滿23場的盛況
1991年此劇重做並推出電影版
改由林青霞及蕭艾飾演雲之凡
此為林青霞首次接演舞台劇
令她戰戰兢兢、大感緊張
所幸有導演及一眾名演員的引導配合
使她成功在舞台上烙下最動人的身影
讓所有人都難以忘懷
#仙氣飄飄的林青霞好美
#但必須表白金士傑老師
#報時光UDNtime
老派日曆 × 摩登手帳 ►► https://reurl.cc/Q3WOy9
老派選品|生活之必要 ►► https://reurl.cc/Q3ZVlo
日期:1991/9/19
圖說:表演工作坊「暗戀桃花源」彩排,圖為金士傑、林青霞。
攝影:徐兆玄
歷史新聞
【1991-07-05/聯合報/20版/文化廣場】
《劇場剪貼》
暗戀桃花源 今秋重返舞台聲勢壯
影星林青霞應邀參與演出
【記者曾清嫣╱台北報導】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今秋將再度搬上舞台,並拍製成電影;影星林青霞應邀參與舞台演出。
「暗戀桃花源」由表演工作坊製作,賴聲川編劇;民國七十四年在台北國立藝術館首演,風評良好。這這次重新製作,除了九月廿五日至廿九日在國家劇院公演六場、十月巡迴中南部演出,十一月還將遠赴美國紐約、舊金山、洛杉磯公演,緊接著到香港參加亞洲藝術節。
「暗」劇製作人丁乃竺指出,表演工作坊成立至今,團員對「暗」劇的鍾愛一直名列首位。去年,大家考慮重做這齣戲,當初參與首演的名角,像金士傑、李立群、顧寶明、丁乃箏,皆應允再次參加演出。丁乃竺這次則因擔任製作人,不便登台,她的角色由林青霞和蕭艾取代。林青霞參與國家劇院和香港的演出;蕭艾參與台灣巡演及美國公演。導演人選由丁仲取代管管。
重新製作的「暗」劇,因多位新演員的加入,製作手法可能稍作調整,劇情原則不動。
【1991-08-03/民生報/10版/影劇新聞】
上台就發抖 這回有信心克服
演出舞台劇“暗戀桃花源”
林青霞既嚮往 又緊張
【記者張夢瑞/專訪】首次參加舞台劇演出的影星林青霞說,她很怕上台面對觀眾,每次上台都緊張得手腳發抖,好半天都恢復不過來!
這麼一個對舞台產生畏懼的人,居然自告奮勇地接下表演工作坊的舞台劇「暗戀桃花源」,熟識她的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紛紛打電話問她是怎麼回事?
「其實我想演舞台劇已經很久了,每次在美國看到精彩的舞台劇,我都在想,有一天如果我也能站在舞台上,面對上千的觀眾演一齣叫好的舞台劇,那該多好!」
想歸想,但是林青霞一直沒有機會嘗試,直到她碰到賴聲川,埋藏在內心多年的願望,才轉為實際行動。
「我以前看過『表演工作坊』不少作品,每一齣都有不同的風格,我很喜歡,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有機會跟賴聲川合作,我願意盡自己最大的能耐,克服上台緊張的情緒。」
在賴聲川的眼中,林青霞非常適合演舞台劇,尤其是她的聲音,能夠準確地抓住劇中人物的特色,這一點很讓賴聲川欣賞。演過數十部電影的林青霞,都是由幕後配音替她發言,這一次她將以自己的聲音與觀眾見面,林青霞直嚷:很緊張,萬一觀眾不接受怎麼辦?
賴聲川則頻頻安慰她不要緊張,他認為只花一點時間,告訴林青霞有關聲音的投射,保證她能輕易過關。
用功的林青霞,每天捧著劇本閱讀,心中那份怕上舞台的恐懼,竟然不藥而癒:「我對賴導演很有信心,在他的引導下,我的恐懼感硬是給逼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