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心得
#宅在家閱讀一本好書
#餘韻不已的7篇故事
書封大大秀出「日本文壇天才少女,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然後以學校課表為架構,串聯出的短篇小說故事,創意十足吸引我買下了這本書。
不負期待,故事架構流暢,彷彿能在生活的片段中發掘部分的雷同感受,雖不是閱讀日文原文,透過厲害的中文翻譯,也能看出作者與譯者的文字功力。我們已經是大人,這本只是個少女作家所寫出的作品,卻產生極大的共鳴,這絕對不只是一本中二病孩子的無病呻吟之作!邊看著文字,真的會讓人時而微笑時而鼻酸。
📖第一節課─國語 看之前就跳
跳之前先看一下,你看了還會跳嗎?
故事描述14歲就得文學獎的少女,接到為作家夢想努力多年的國文老師將書稿給責編看的央求,這段心情上的波折。
如果,你是一個受到上天眷顧很早就成功,讓身邊人眼紅嫉妒的人;
如果,你接受過自我感覺良好他人的請託,感到左右為難;
如果,你曾經在闖進一個自己無法想像的世界,闖進去之後才知道很多事情,你是想要跳之前先看一下呢?還是不後悔,不看一下就跳呢?
只要你有過以上類似的經驗,這篇故事你看了會非常有感。
📖第二節課─家政 天藍色圍巾
故事伊始就看到跟我完全一樣的主角媽媽,一個家政完全不行的女人,煮什麼都驚人的難吃,學生時期的家政及美術功課也是偷偷去拜託厲害的同學幫忙補救的。
歹竹出好筍的主角是個很善於家政課的女學生,描述在社團裡萌發的一段青澀戀愛情懷。這段萌芽的感情,最終因為某些因素無疾而終,跟大部分人的經驗相似,想必一定能引發大家學生時代的回憶吧!
你也還依稀記得,小時候跟誰有過怎樣的約定嗎?
📖第三節課─數學 特別的夜晚
是不是很多學生們最苦惱的就是數學課,無論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好好提升數學成績?
主角是一個數學成績很差的國中男生,卻因為父母調回東京工作,必須得考上東京的高中,不能再留在相對比較沒有壓力的鄉下學校繼續讀書。學生時代讀書考試的壓力,長大之後回過頭來看,還真的相較比較單純,因為身為大人的你我一定都知道,人生要面臨的挑戰,實在是太多了。
故事中的暖男同學提供了主角一個「退路」,雖然知道那是一條絕不會踏上的退路,但主角好像真的安心了不少。
所以,有的時候在人生的道路上,適時幫自己創造一條「退路」,似乎這倒也是能讓自己能穩下心來繼續往前走的力量,對吧?
📖第四節課─道德 深吸一口氣
這篇是我非常喜歡的故事。故事描述主角有對沒責任感相繼離家的父母,留下了獨自承受家變的自己,莫名其妙地與一個陌生男子共同居住,度過了一度神奇的短暫時間。
作者的創作意圖,是想描述(或批評)那些凡事只想到自己的大人,因為他們的自私,而讓孩子過得很辛苦。不過,也正因為這樣,劇中的主角以及那位陌生男子道德君,卻意外地適應力強、堅強而獨立。
這篇故事的金句,是那句土耳其諺語:「無論面對多麼絕望、多麼慘的情況,只要還能呼吸就沒事。」
所以,面對我們的人生難題,都要學道德君的這招,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沒事,還能呼吸。
📖午休 孤獨之友
故事一開頭寫了這段話:讀書是少數就算一個人做,也不會看起來很淒涼的行為。
主角是一個交不到朋友的女學生,父母也是同樣的性格。她為了度過孤單的午休時間,用看書、擔任圖書館幹部將自己包裝為文藝少女。
其實現今社會出現了許多「一個人也可以XXX」的各種書籍、對策,我相信與主角相同的人絕對比想像中更多,他們就是所謂的內向者,只是程度或有不同而已。
然而,如何面對孤獨、學習獨處,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功課。
📖第五、六節課─體育 櫻花樹下
這篇是日本讀者最愛的一篇。故事描述一個痛恨體育課、手腳極不協調、跑步比走路還慢的女學生,為了重病的祖父祈願,用「能夠順利跑完馬拉松」作為目標,向上天祈求能延長祖父生命。
故事的前半段在描述主角對於體育課的極大痛苦、暖男同學協助訓練跑步的過程,畫面生動猶如在眼前;後半段則多在描述主角和重病在家安寧療護的祖父互動,討論到生與死,卻又令人鼻酸。
當然,即使主角成功克服了馬拉松,祖父最後還是走了,他說只要能在他最愛的櫻花樹下,偶爾想起自己,就好。
馬拉松的訓練就猶如人生一般。一開始覺得辛苦,這叫Dead Zone,但只要能夠撐下去,身體變得輕盈、適應之後,就會進入Second Wind。或許每個人從Dead Zone到Second Wind因先天條件不同,時間也會不一樣,但如果一開始就放棄的話,那就永遠到不了Second Wind了,這好像能比喻為人生的道路呢!
祖父能自然面對生死的話題,也和主角分享了很多片段,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年輕時候在田野間遇到被捕獸夾夾到腿而哀號的流浪狗,最後選擇捨棄壞死的那條腿,而重新活了下來,用三隻腳挺立著的那個畫面。
這段故事的金句在此出現了:「無論是什麼樣的姿態,在生命沙漏最後一粒沙掉落的瞬間為止都還活著。」
死亡和失去一切,最後都一定會發生,不要去恐懼,到最後一刻都要好好的努力,這樣積極面對生死的人生態度,很值得我們深思。
📖放課後 After School
故事又回到第一節課的國文老師身上,這一次是以老師為主角,頭尾一氣呵成。
其實我想成為○○。你是不是也有說過這句話呢?是一種遺憾還是?
老師其實是想要成為小說家,因為一直投稿各大新人文學獎,始終連初審都過不了關,只好當國文老師。不過,很佩服他為夢想一直努力不懈的精神,想想有多少人老早就回到現實世界中,放棄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最後,他還是拾起了最早的初衷,動手用筆寫下每一個字。
譯者序中說道,要成就一件事很難,要放棄一件事卻很簡單,說得真好。
以大人為主角作為小說的最後一篇,這也讓我們能反思,成為了大人後的我們,還懷抱著夢想嗎?小時候的夢想改變了嗎?
7篇短篇小說,描述了每個人的人生片段,你一定能在故事裡面,找到自己很有感覺的某些部份。非常好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值得細細閱讀。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的推薦目錄: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多肉太太 kenali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討論] 請問有人看過《裝幀師》嗎-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心得-14歲,明日的課表- 書籍板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14歲明日的課表原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14歲明日的課表原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14歲明日的課表原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搶先試讀活動:《14歲,明日的課表》日本史上最年輕文學獎 ...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櫻花樹下的約定小說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櫻花樹下的約定小說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討論] 請問有人看過《裝幀師》嗎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討論] 請問有人看過《裝幀師》嗎 的評價
- 關於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討論] 請問有人看過《裝幀師》嗎- book 的評價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多肉太太 kenali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Aug_無袖穿搭週
因為這次的活動主題
才發現,原來我有這麼多無袖的衣服
根本不像是之前多害怕露手臂的人吶
夏天我其實很討厭穿長褲
但牛仔褲就是有種無可取代的帥氣
--
這周的閱讀,
沒有好到可以跟你們分享的
但放棄的很多
以前遇到覺得不大好看的書
我都會想著,借都借了
還是要看完
但年紀大了,發現自己寬容值縮減太多
現在很容易放棄
有看完的,是
⭕白色沙灘旁的鶴龜助產院
喜歡療癒型的可以看一下,雖然後面收尾有點差
但整體閱讀不卡,故事也算有特色
⭕神居書店 : 回憶之秋
這系列其實很少女漫,
但修補書籍這件事很吸引我
戀愛系的我還是最推有川浩
⭕14歲, 明日的課表
因為作者才14歲,
以這前提來閱讀會覺得很厲害
沒有擔心會太中二的狀況
但要說好看吸引人的地方,也沒有
⭕漢摩拉比小姐
這本很可惜,
無論是人設還是用字都會給人新穎感
可是整體故事順暢度不好
看了會對作者有點生氣
你就不能在鋪陳上多用心嗎
⭕沒有出口
比起前面14歲那本,
這本才是真的中二病
這種殘殺逃脫類型的日本小說已經很多了
看到最後也沒有特別的地方
6月閱讀過的《闇黑孤島》雖然也不是特別好
至少整個架構強太多
而這四本則是棄追的部份
❌少女病 : 田山花袋作品選
❌貴子永遠
❌鷺與雪 : 北村薰作品
❌學生街殺人
前三本棄追的原因其實一樣
就是太老
雖然我沒有很愛張愛玲,
但至少那個年代感,
還能有點概念與共鳴
可是日本大正、昭和時期我就沒辦法
北村薰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
尤其是他的時間迴旋三部曲
落語系列雖然不懂,但還是很愛他優美的用字
之前《街燈》大概是2013年閱讀的
那時就已經有點排斥了
這本《鷺與雪》第一章看完果斷放棄
而最後一本《學生街殺人》
以前衝著東野圭吾,再難看的都會啃完
但也因為啃過太多劣果
不用再多吃這一本
(雖然我也吃了一半才放棄)
--
想想這個粉絲團真的太詭異了
怎麼會從穿搭走歪成這樣😂😂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七歲,一個人的退學──身為一個母親的思路】(上)
#4月14台北場親子教養與溝通課程: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1
從新加坡回來不到一週的時間,三三在學校功課上,以及安親班的課業上,出現了巨大的挫敗。
上週三,她拒學了。
三三拒絕進入安親班。
為此,孩子的父親,寫了一篇記錄,偏名就叫「七歲,一個人的退學」。
爸爸的觀點,帶著雄性的激昂與絕對的正向。
而我呢?
我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
思路其實峰迴路轉,從紛亂慢慢剝離迷霧,從霧裡看到孩子的價值,一份穩定才緩慢帶領我和孩子走出迷霧。
我將整件事情記錄於下,也將思路記錄下來。
上週二晚上(3/13),三三對我說,她在安親班的例行考試,考0分,她很沮喪。她要求我,陪她一起聽CD,練英文,把英文補起來。
這時的三三,還很努力的想跟上進度,渴望趕上他人。
為此,我陪著她,在入睡前,聽了一會兒的CD,發現她其實都能跟上CD的口語,應對也都沒問題。但不知道是情緒來了,還是累了,她突然開始鬧彆扭,細數她在安親班的日子,如何不喜歡,如何的壓抑。
她表示,她考不好,老師就會要求她努力,否則會遭受扣分處罰,或者,威脅週末作業會增加,藉此將單字記熟。她為這些感覺到痛苦、壓力。
我因隔天有一整天的工作,因此簡短的聊了一會兒,傾聽了她的痛苦,這時我腦子裡想的是,孩子也許只是想找個情緒發洩的出口,這是暫時的,我只要傾聽和陪伴就好。
但隨著對話的深入,三三越發被恐懼給困住,於是恐懼漫淹了她所有感官,她哭著訴說她不想再進入那樣的環境了。
當時我腦袋裡想的,除了隔天要工作一整天之外,只剩三三仍在情緒發洩的階段,於是我對三三說,我明白了你的恐懼了,也知道你不想去安親班了。剩下的事,我們明天我們再聊吧。
我趕著三三睡覺,一來覺得也許明天一覺起床,三三又恢復好的狀態,再談不遲。二來覺得今天晚睡,會影響明天的上學和工作,因此我腦子裡只有:快點上床睡覺吧!
我被時間制約了,以致於我沒有超越時間的困境,當下立刻成為時間的囚犯。
隔天醒來,三三再度表達她不願意去安親班,由於我仍舊是時間的囚徒,因此我詢問三三,今天可否先去安親班,明日我們再來想辦法。
無奈三三強悍又軟弱的哭著說,她不願意再去,她的眼淚,讓我看見了過往那段憂鬱日子裡的回憶,於是,我決定切開時間的限制,暫時先將她隔開所有壓力,安置在她覺得安全的地方。
這是我當下能為她做的事。因為我不願意她又回到過去陰鬱不堪的日子裡。
只是,我雖然能為她隔絕所有的壓力,但這真的是她想要的嗎?
為了確認她的堅決,也為了在事件中,讓她學會表達與負責,於是我邀請她無論如何,一定要自己打電話告知安親班的老師。
我的思考,除了讓三三學會負責,其中還有一層私心,讓老師明瞭三三的狀況,建立三三和老師溝通的管道。
三三和安親班老師說親不親,說不親,也挺親的,因為三三出國,都會想到要幫兩個老師買禮物,一個是國小的導師,一個就是安親班的老師,三三一向是喜歡誰,就會對誰特別好的孩子,因此從買禮物這件事,便知道她心裡是喜歡安親班老師的。
電話接通時,三三聽到電話那頭老師的聲音時,瞬間眼淚直流,我看得見她內在的委屈與壓力,非常想傾訴給老師。我很感動三三的真誠與坦白,也覺得自己開了一個渠道,讓老師和三三直接溝通,真是做得太正確了。
未料,隨著三三與老師的對話增長,我發現三三的眼淚慢慢收乾了,最後與老師的回應,只剩冰冷的答案:我不要,我就是不要去。
我在心裡一面大笑,一面覺得萬分可惜,因為老師不會對話,硬生生的把三三的情感,以理性回應,於是三三也就只剩冰冷理性回應老師。
多麼可惜呀!
一個孩子情感豐沛的來到老師面前,老師卻不知要陪伴孩子的恐懼,只知道說道理,要孩子勇敢,要孩子面對,要孩子回到教室,至於孩子的感受,完全置之不理,孩子當然從老師身邊溜走,躲回堅硬的洞穴。
三三和老師談完,確立了不去上安親班了。
當下,我是這樣看待三三的,我覺得三三非常勇敢,爭取了她想要的自由和學習的權力,我欣賞她的果敢。
但,除了欣賞,身為一個母親,還有更多事物需要顧慮,我無法像孩子的父親那樣樂天知命,必須承擔許多善後事物。
於是,那一整天,我在工作之餘,只要想起三三的事,我就心慌。
那感覺像是,我失職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是我主張帶孩子出國,即便我理智覺得出國對我和孩子都是非常好的體驗,但回國後的課業銜接失誤,卻不在我的預期之內。
再者,孩子害怕學英文,我沒有陪伴她的害怕,繼而面對害怕,卻先讓她學會逃避,於是我內在充滿了不安與混亂。
我一邊上課演講,一邊審視自己混亂的內在,我希望孩子學英文,希望孩子面對挫敗,勇於失敗,但又不希望孩子感覺孤單,不被理解。
一層一層釐清之後,我明白除了孩子,一切都變得不這麼重要。
確立陪孩子長大是我唯一的方向之後,旁枝末節(有沒有再回到安親班)便不再是重點,當下我的內在就穩定了,我明白,我要陪孩子走一段接納失敗的路。
當天晚上,拋開時間的束縛,我與三三有了一場深談,針對「失敗」這件事,我與三三反覆釐清彼此的看法,也核對三三「離開」或「逃避」是唯一的辦法嗎?在此事件中,身為一個母親,我又是如何陪著她去面對?該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與角度,才能讓她有母親陪伴的力量。又,身為一個母親,面對孩子的恐懼,又該退讓到什麼樣的底線,都是我們對話的重點。
=====================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
課程總表https://ez2o.com/54ZfT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場次:
【一日工作坊】
1.台北場:2018/04/14(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1
2.台中場:2018/06/09(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4
【二日工作坊】
1.(預告)台北場:9/15~9/16(由長耳兔心靈維度
https://www.facebook.com/lopwilldo/ 主辦)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心得-14歲,明日的課表- 書籍板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 14歲,明日的課表作者:鈴木露莉佳書籍介紹作者將此書依照日本國中上課的節數分為六節課:國文、家政、數學、道德及體育,另外加上午休及放學後 ... ... <看更多>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搶先試讀活動:《14歲,明日的課表》日本史上最年輕文學獎 ... 的推薦與評價
悅知文化即將於3/30,出版日本史上最年輕文學獎得主─鈴木露莉佳的小說作品《14歲,明日的課表》(原文書名:14歳、明日の時間割)。邀請各高中職學生參加搶先試讀活動 ... ... <看更多>
14歲明日的課表讀後感 在 [討論] 請問有人看過《裝幀師》嗎-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以前都只看工具書,商業企管類、心理學等偏科學類書籍,最近因接觸《山茶花文具店》
和《閃亮亮共和國》突然喜歡看小說,看完小說大多心情都不錯,也滿足腦袋的想像力,
閱讀的途中也有一些感想和心得。
但最近有三本看的時候卻不怎麼吸引我... 《漣漪的夜晚》、《羊與鋼之森》和《裝幀師
》。
《漣漪的夜晚》、《羊與鋼之森》看完...完全沒有想法...
《裝幀師》正在看,但總覺得一直碰不到故事的重點...
想請問一下...以上是因為需要閱讀程度偏高加上我剛開始閱讀所以味同嚼蠟,還是因為
這兩本真的有點普通?因為剛開始閱讀,想釐清原因,日後找書會比較方便。
以下是我最近閱讀的作品:《風暴之子》、《山茶花文具店》、《閃亮亮共和國》、《14
歲,明日的課表》、《那啊那啊神去村》、《鏡之孤城》、《線,畫出的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32.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0313223.A.1CC.html
獅子的下午茶》~
※ 編輯: jackkevin1 (101.12.21.10 臺灣), 05/10/2021 09:44: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