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探索館《台北無圍牆博物館特展-波力玩台北》
規劃舉辦有趣的親子工作坊與專家街區導覽! 免費參加!💗💗💗
【 10/09(六) 鉛字活版印刷體驗】
活版印刷術起源與原理認識➕活版印刷手作卡片➕親子工作坊 ❤️ ❤️
👉講師:日星鑄字行
👉報名網址:(已額滿)
【10/16(六) 萬華散步走讀】🚶♀🚶🚶♂
萬華加蚋仔知名文史工作者高傳棋➕你所未見的萬華➕專家秘境👀👀
👉講師:謬思林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 高傳棋
👉報名網址:(已額滿)
還有精彩的特展在台北探索館等著你
大朋友小朋友們看過來~~~
跟著波力救援小隊的腳步,一起來台北探索館認識台北無圍牆博物館吧!
【展覽資訊】
展名:台北探索館「台北無圍牆博物館特展-波力玩台北」
展期:即日起~110/12/15
時間:09:00~17:00免費入場(週一暨國定假日休館)
地點:台北探索館(台北市市府路1號)
注意事項:
📌開館日11:30-12:00消毒,2樓特展廳暫停開放參觀。
📌展場內禁止攜帶飲食、寵物及長柄傘或其他危險物品進入。
📌配合防疫相關措施,進入市府大樓採實聯(名)制,入館參觀需量測體溫、全程佩戴口罩、手部酒精消毒、單一出入口通行,特展廳容留人數上限30人。
📌更多展覽資訊 https://reurl.cc/95X6jd
📌週末參觀防疫機制必看 https://reurl.cc/NZ6b79
#觀光傳播局 #台北探索館 #無圍牆博物館 #日星鑄字行 #高傳棋 #龍山寺 #新富町 #波力救援小隊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北市萬華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每年農曆10月23日為靈安尊王誕辰遶境盛會,被喻為「艋舺大拜拜」、「艋舺小過年」。今年逢建宮165週年,廟方規劃今年遶境活動重現85年前北港媽祖朝天宮媽祖「參贊艋舺青山王祭」的盛況,恭請北港朝天宮,再續85年盛況。 艋舺青山王祭典日為農曆10月23日,農曆10月2...
龍 山寺 起源 在 上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惜物」的氛圍也留存在艋舺當地,逐漸成為舊貨市集
看更多生活新聞:https://is.gd/i9AWzo
上報生活圈 #萬華 #賊仔市 #西昌街 #龍山寺 #惜物
龍 山寺 起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萬華加油 !】
我二十幾年前常到萬華,去報社交稿。交完插畫稿,直接給自己放假,四處街上晃晃。
萬華是台北的起源,有很多細節可以看。龍山寺的香火,無所事事的遊民,華西街的攤,街道,房舍,巷弄,招牌,跳蚤市場,吃喝玩樂。。。感覺這裡自成一國,看得我生猛給力。
去年應龍山漫畫書店開幕之邀,畫了這張「艋舺」。我畫了一台噴射機,白天和晚上一樣燦爛,這就是萬華給人的感覺。
相信萬華一定可以渡過這一關的。希望很快可以再去拜訪!
龍 山寺 起源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北市萬華艋舺青山宮主祀靈安尊王,每年農曆10月23日為靈安尊王誕辰遶境盛會,被喻為「艋舺大拜拜」、「艋舺小過年」。今年逢建宮165週年,廟方規劃今年遶境活動重現85年前北港媽祖朝天宮媽祖「參贊艋舺青山王祭」的盛況,恭請北港朝天宮,再續85年盛況。
艋舺青山王祭典日為農曆10月23日,農曆10月20日、21日為「青山王暗訪」夜間遶境,農曆10月22日為「正日繞境」,兩者合稱為「迓青山王」。青山宮暗訪暨遶境祭典起源,相傳因瘟疫而起,青山王於妖魔鬼魅出沒的夜間出巡,藉此驅除瘟疫,之後成為艋舺盛事。
青山宮董事長黃清源說,今年青山王祭典從12月3日至12月5日,最後一天晚間9時30分將邀請市長柯文哲參與西門町成都路藝陣拜壇衝轎活動;這也是艋舺地區一年一度最大的信仰盛事,也是北台灣極少數在冬季舉行的神祇遶境活動。
今年青山宮將重現85年前北港媽祖參贊的盛況。黃清源說,青山宮在當年北港朝天宮媽祖下車的萬華車站搭建聖壇,並依古禮接駕洗塵,此外,白沙屯拱天宮、新莊地藏庵、四湖參天宮、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大甲聖母宮、雲林麥寮媽祖廟等七大廟神尊將駐駕萬華,艋舺境內各宮廟也舉辦祭典遶境祈福,堪稱北部廟會最大亮點。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說,他上任第一天,市長柯文哲告知青山王祭的夜巡暗訪是全台灣宮廟活動唯一在夜間舉辦遶境的活動,是台北重要的宗教文化盛事。他表示,今年自11月青山王祭開始,接下來北市府將推萬華區的系列活動,持續到明年3月,包括青山王祭、城西生活節、艋舺拼場系列展演,西門町商場也將引進八處國際IP,並搭配台北燈節在萬華,一直到明年3月7日,長達4個多月時間希望國人到台北消費及旅宿。
龍 山寺 起源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龍柱#台灣龍柱#石雕
這影片介紹了12間廟宇所藏共17對清朝乾隆嘉慶龍柱,希望能對您對台灣龍柱的發展有新的看法與認識,也喜歡訂閱我的頻道及分享與點讚呦!
【台灣龍柱造型演變介紹】
台灣龍柱造型有著不斷演變的特質,尤以清朝龍柱最為明顯,好符合台灣民眾的認知與要求。例如龍珠,在早期是大如棒球,但後期就逐漸縮小,小如乒乓球。而清朝龍柱口含龍珠比例較高,且不分左右,皆會含有一顆龍珠,以內埔天后宮正殿為例,龍嘴幾乎被龍珠塞滿。日治時期左龍嘴中偶爾會含有龍珠,但柱例數不多。
就現有資料來分析,全台廟宇中擁有乾隆年間共有11對,嘉慶6對,道光18對,咸豐7對,同治15對,光緒6對,總共63對龍柱,而為求說明的方便,筆者將整個清朝龍柱風格區分成乾隆中期(1756〜1775)、乾隆晚期到嘉慶時期(1776〜1820)、道光咸豐時期 (1821〜1861)和同治光緒時期 (1862〜1895)等四大時期。
(1)乾隆中期。為1756至1775年所立龍柱,共出現2對龍柱,中台灣1對,南台灣1對。初期龍柱是龍與柱關係曖昧,造型線條模糊圓鈍,龍頭佈置方法是下巴靠於柱體,龍身時常隱沒於石柱中,而後期則是龍與柱分開,線條清晰,龍爪孔武有力,已經與乾隆晚期作品類似,共同特色則是神龍刻於圓柱上,柱底水波紋處未鼓起。
(2)乾隆晚期到嘉慶時期。歷史時間共有46年,該期最早紀年款與最晚相距38年,共出現15對龍柱。至於北台灣則有9對,中台灣3對,南台灣3對。此期龍柱共同特色是龍與柱已經分開,輪廓明顯,線條清晰,且結構嚴謹,龍爪孔武有力,多數龍爪未抓住火球,已將神龍刻於八角柱體,並將捐贈紀年款刻於柱體內側,柱後亦開始出現八仙慶壽、琴棋書畫和幼龍等附屬造像,而柱底的水波紋在乾隆晚期多數尚未突起,不過嘉慶時期開始已經逐漸變成慣例。
(3)道光咸豐時期。歷史時間共有41年,該期最早紀年款與最晚相距38年,共出現25對龍柱。至於北台灣則有5對,中台灣9對,南台灣9對,東台灣2對。依據龍頭表情,可分溫馴型和兇猛型兩種。溫馴型出現在嘉慶到道光年間。兇猛型則是咸豐年間居多。此時期柱例多出現在台灣中南部,且出現「乾坤交泰」的柱例,以開口閉嘴區分性別柱例增多,仰首角度大,尾鰭佈置以垂降尾居多,柱後喜刻鳳凰麒麟等附屬造像,咸豐年間多為三角額型且柱眼開始向外突出,且刻上紀年款也已逐漸成為慣例,柱後則是開始出現麒、麟、鳳、凰、鶴和蝙蝠等造像。
(4)同治光緒時期。歷史時間共有34年,該期最早紀年款與最晚相距32年,共出現21對龍柱。至於北台灣則有18對,中台灣1對,南台灣2對。共同特色是柱例多出現在台灣北部, B字尾與三尾長分鰭的使用,龍鬚往嘴角靠近,前爪與雲紋柱相連,龍柱柱體變大,使用觀音石材的比例增多,左為鰲魚右為幼龍的柱例出現。
#延伸閱讀:台灣清朝與北台灣日治時期龍柱造型分析(一)https://tom20030208.pixnet.net/blog/post/311678264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龍 山寺 起源 在 瑄瑄 & G先生 · 美食夫妻的100次旅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艋舺萬華一日遊6個必去景點 走入那個慢的年代〡艋舺清水巖 剝皮寮 鄉土教育中心 龍山寺 青草巷 時報本舖〡台北旅遊〡瑄G玩宇宙
看看我們的艋舺故事,6個台北萬華艋舺必去景點推薦!
詳文介紹► https://celiamrg.com/taipei-wanhua-day-trip/
你喜歡走在時光的拱廊上緬懷?還是摩登的大道上展望呢?
我兩者都喜歡。其實,時光的拱廊即是走向摩登大道的過程。
這裡是台北這座城市起源的地方之一。
最近走訪了幾個物換星移的景點,我不禁想,一個時代的變遷,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短短50年,一個地方就能從市中心走到邊陲。也許現在所謂的蛋黃區,在你孩子的時代已經是蛋殼區了?而能夠在時間的洪流裡屹立不搖的人事物,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 訂閱瑄瑄 CELiA HSUAN & G先生Youtube:https://pse.is/HRRKC
► 瑄瑄 CELiA HSUAN & G先生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celia.hsuan/
► 瑄瑄 CELiA HSUAN & G先生 部落格BLOG:http://celiamrg.com/
► 加LINE@好友:https://pse.is/J7UA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celiahsuan_mr.g/
► 聯繫我們EMAIL:cggc1101@gmail.com
#台北景點 #台北旅遊 #萬華景點推薦 #艋舺 #台北一日遊 #艋舺景點 #萬華一日遊 #艋舺美食 #台北必去景點 #台北玩什麼 #龍山寺 #剝皮寮 #抽籤詩 #龍山寺景點
有任何問題或想要我們去的地方歡迎留言給我們
喜歡我們的影片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追蹤我們的FB還有更即時的資訊唷
合作請洽信箱~
-----------------------------------------------------------------------------------------------------
喜歡我們的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FB還有IG唷!
#美食夫妻的100次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