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不好的胃潰瘍可能不只是胃潰瘍...*
.
我總是苦口婆心地勸每個潰瘍的病人,不是不會痛就是好了,因為胃潰瘍有沒有好必須「眼見為憑」,透過胃鏡追蹤才能知道「傷口是否已經癒合」,千萬不要因為「沒有感覺不舒服」「不會痛了」就抱持僥倖心態,拖著不回診,不然病情很可能出乎意料。
.
記得有一位約40多歲的男病人,當初是由於吐血而掛急診,腸胃科醫師先替他做了胃鏡檢查,輾轉又到我的門診追蹤做後續治療。我看了當時急診的胃鏡,胃潰瘍範圍很大,但在胃出血的狀態下,醫師是無法直接針對潰瘍做切片的(切片可能會使胃出血更嚴重)。
.
後來,病人吃藥治療的效果很好,很少再有不舒服的感覺,大概是因為這樣,即使我一再建議他一定要回來做胃鏡檢查,卻一直等不到他。一年後,他因為脹氣、沒胃口再度回到我的門診,就直接是胃癌第二期了。
.
.
.
#還有這些容易被忽略的胃癌警訊
(以下摘錄自部落格最新文章)
.
⁉️point 1_治不好的胃潰瘍
當胃黏膜一再糜爛(破皮),會使黏膜保護力愈來愈差,甚至難以承受胃酸侵襲,胃壁就可能出現傷口。
.
⁉️point 2_空腹時的胃痛
發生在空腹或肚子餓時、又以上腹痛最明顯,且經常胃脹、胃悶、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的情況。
.
⁉️point 3_吐血或解黑便
胃黏膜或消化道出血皆會導致解黑便或吐血,嚴重的話可能併發貧血,以致體弱無力、頭暈眼花。
.
🔎了解更多_請看最新長篇文章
部落格 https://reurl.cc/a5o1dl
方格子 https://reurl.cc/8yKqv4
.
🔎加LINE #因為我值得信賴
https://reurl.cc/E2QR6A
📖看書 #許你一個好胃來
https://reurl.cc/L1Rkpe
.
#吳文傑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黑便貧血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因敝診所院長陳醫師有做胃腸鏡,因此來看腸胃問題的病人佔很大一部份~
一如往常 門診走進一位近90歲爺爺來看腹痛~
爺爺主訴肚子度度(台),理學檢查做起來主要是上腹部不適,但爺爺並沒有明顯腹痛的情形。
看爺爺👴🏻臉色有點蒼白,翻開結膜發現非常蒼白😨 擔心爺爺是否有貧血,進一步詢問:
👩🏻⚕️:大便有黑黑的嗎?(大聲講台語
👴🏻:有時候啦~(台
👩🏻⚕️:會覺得很累,走路會喘嗎?(大聲講台語
👴🏻:走路當然會喘啊~全身都不舒服啊~(台
有時候長輩真的很難問診🥲 還是擔心爺爺有貧血,所以幫爺爺抽血驗血色素💉
➡️今天血色素報告出來只有5.5❗️(男性血紅素值<13g/dL即是貧血),趕緊回電給家屬請他們帶去急診輸血並且查出貧血的原因~
人的潛力真的無限,爺爺自己走進診間,嗓門也很大,結果血色素這麼低😓可見應該貧血好一陣子了😓我記得走著進來,抽血我看過最低的血色素大概是2左右😨是在打化療的大小孩,血抽起來都是稀的⋯😰
腹痛真的是我覺得很容易埋藏各種地雷的主訴🥲
————————————————————————
🩸#貧血🩸
👉🏻症狀:頭暈、臉色蒼白、倦怠感、體力變差、運動耐受性變差、心悸、呼吸急促、頭痛、手腳冰冷等等。
👉🏻診斷:抽血檢驗💉:血球數、網狀紅血球、血液抹片、血清鐵、血清鐵蛋白、 運鐵蛋白 、維生素B12、葉酸等。
👨🏻男性正常標準為13.4-18 g/dL、
👱🏻♀️女性正常標準為11.8- 16 g/dL。
貧血又可以按照血球大小(MCV ,平均血球體積)分為
☑️ #小球性貧血 (MCV<80):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慢性疾病造成之貧血。
☑️ #正球性貧血(MCV:80-100):慢性疾病造成之貧血、骨髓疾病、溶血性貧血、出血。
☑️ #大球性貧血 (MCV>100):葉酸、維生素B12缺乏;、肝臟疾病、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等。
哪些人容易會有貧血的高危險族群呢?
✔️貧血家族史
✔️經血較多的女性
✔️長期吃素者
✔️懷孕或哺乳期婦女
✔️藥物濫用
✔️肝腎功能不佳者
✔️消化道疾病
✔️癌症病人做過化療或放療者
有貧血的問題最主要是 #找到病因並進行治療,根據病因的不同治療方式皆不同~若放任不管,因為心臟🫀需要代償做功增加,最後可能會導致心衰竭😰
➡️爺爺的MCV是96fL,是正球性貧血,合併上腹痛及黑便,合理推測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貧血,一般是先輸血穩定生命徵象再處理病因,感謝急診及醫學中心的後線支援幫忙照顧爺爺🙏🏻
#佳鴻診所
黑便貧血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91203.食道癌的症狀
早安
我是顏純左醫師
台南下營和平診所負責人
本診所附有
減重門診
雷射靜脈注射
全身健康及十大癌症檢查
生髮門診
急慢性疾病治療
預約專線06-6892-269
下營和平街16號公所對面
純醫分享第251篇
食道第12篇
@本文
食道是一個較易膨脹而且感受性較差的器官,由於這個特性,腫瘤能夠進行長大而不一定有臨床症狀出現,往往等到影響吞噬的功能,附近器官受到侵犯或者發生遠處轉移時才出現臨床症狀。
症狀分別敘述如下
1.吞嚥困難是最常見的症狀佔78%,當腫瘤繼續長大時,病人的狀況會從能吃全餐到最後變成只能吃流質,等到完全阻塞時候最後完全吞不下。
2.體重減輕
這是第二個常見的症狀佔22%
這是因為食道造成阻塞,進食變少。
3.嘔吐,嘔氣,吞嚥困難
阻塞讓下端的括約肌引起食道痙攣,而造成嘔吐,嘔氣,吞嚥困難。
4.疼痛
腫瘤侵犯到局部組織或者出現擴散時候會引起頸部疼痛或者背痛。
5.黑便吐血或者貧血
這是食道癌引起的流血經由口腔,肛門出來的現象。
6.咳嗽
由於氣管支氣管收到腫瘤刺激,或者食物唾液吸入肺部所引起的。
7.聲音沙啞
當喉返回神經受到侵犯或者刺激所造成的。
8.打膈
橫膈膜本身受到刺激所引起的。
有這些症狀,一定要特別留意,最好是一年一次胃鏡檢查,可以提前診斷出食道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