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最愛的爬山照片❤」#新竹雪霸國家公園

👉IG:https://www.instagram.com/angeltravelingya/
記得去年帶媽咪去大阪
她的體力比年輕人還強
一早出門在環球影城耗到晚上11點才回家
不喊累也不喊餓,那時就深深認定
“她是個好旅伴”
今年偶爾帶著媽咪上山
她穿著我的登山衣
她拿著我的登山杖
她不怕髒也不喊累
慢慢的跟上我的腳步
一步一步往上爬
-
榛山步道不是一條簡單的路線
走完大鹿林道後
是一連串的泥土樹枝路陡上
當天下著毛毛雨
山上充滿濃霧
部分泥土路變成了難走泥濘
我們怕下山天色更暗更危險
決定折返回觀霧山莊
晚上媽咪不斷的跟我說
下次她會爬快一點
一定要攻頂欣賞聖稜線
聽到這句話莫名的感動
我驕傲我珍惜
我有位願意和我上山下海的媽咪
“旅途中帶點遺憾,才會有再訪的動力🤝”
-
【下圖景點】
榛山步道 @ Hsinchu
🔹便利性(How to go)🚶🏻♀️:⭐️*需開車,山路會車不易*
🔹風景(View):⭐️⭐️⭐️⭐️
🔹路程:來回4小時
🔹步道狀況:50%上升泥土樹枝路+20%林道+30%平緩路
🔹難易度:⭐️⭐️⭐️
🔺安啾建議:走完大鹿林道後,由右邊上去,左邊下來
#可是媽我也需要登山杖啊
#我媽瘦到都穿我的衣服
#還是我該檢討
#還有推薦的路線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10的網紅SKYLIFE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akoda X Skylifechannnel - 徑隨心轉 還記得我們去爬大霸尖山嗎?! 這篇我不想打這個影片的概念或著想法 反而我更想敘述我們的經過 原本差點沒辦法完成我的想法的影片 原本被雲霧蓋住的大霸 反而出現了雲霧繚繞般的獨有景色 讓我們這次辛苦的拍攝更增加不同的味道 . 但...其實...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安啾愛旅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跟著 小花 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SKYLIFE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遊記] 塔塔加三山散心:鹿林前山鹿林山麟趾山- 看板Hiking 的評價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麟趾山難度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麟趾山難度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南投鹿林山、麟趾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新手登麟趾山+鹿林山O型健走路線請益及登山注意事項。 的評價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百岳瑣事紀──林道菜藍族】
全臺灣,或許唯有大鹿林道能見到這現象。
充滿好奇心的我,早在網路上遍覽各篇登山網誌,而其中關於「林道推車」的紀載令我印象深刻。其背後第一層原因是林道路漫長,山友不得不以推車省力;第二層原因嘛,無非是有關當局希望將地質敏感的林道「生態化」,所以封路禁行。
後來我參加「大霸尖山」行程,實際走訪大鹿林道,才親眼目睹了這群「林道菜藍族」。老實說,林道路況雖然大致良好,但絕非平緩,拖著小輪子菜籃車並不會比較輕鬆。有時候看到他們反覆換手,或是車身因為路面不平而左右搖晃,不禁暗暗同情 (雖說肩上背包的重量也著實不輕...)。
部分工藝高超的山友會自行組裝推車,輪子大、結構穩,行駛於林道上順暢許多,較為令人羨慕。
令人遺憾的是,許多中途解體的菜籃車或推車就被棄置於路邊,成了不好的示範。假如你計畫拖普通菜籃車走大鹿林道,請務必三思。
大鹿林道來回兩趟,經過身邊的車輛算來也有三、四台,施工車輛有之、教會車輛有之、協會車輛有之,真想連人帶背包一起跳上車。嚮導說,民國98年之前只需驅車到馬達拉溪登山口,舒舒服服地上升4K到九九山莊;如今加上19K林道來回,讓大霸尖山成為了三日百岳行程中數一數二硬的健腳路。
山岳遠離了人世,其好壞見仁見智。
是否有開放的一天?我想很困難。2013年園方有意願試辦「利用搬運車協助登山客載送裝備之計畫」(是裝備,不是人),奈何無廠商投標,計畫流產。對於封路的解釋,官方說法是:
「本林道沿線林相變化豐富,以往調查顯示此為觀霧地區野生動物相最為豐富的一條林道,而96年至98年持續監測結果發現工程機具聲響及車輛往來確實會影響野生動物之活動,因此步道方式經營有助於維持較自然的生態環境。本處已完成大鹿林道東線沿線里程牌及環境解說牌示之設置,並於適當地點設置桌椅供山友休息利用,期望使本路段成為山友或一般遊客生態觀察及學習之場所。」
假如用電動車接駁或許是個辦法?🤔
講到影響野生動物,本山人稍稍地不以為然──回程中,不知哪來一條小黃狗死纏著隊伍前進,邊走邊四處張望,似乎把自己當成了我們的獵犬。突然這狗雙耳一伸,直盯邊坡,快速移動至定位。再等個幾秒鐘,牠從灌木叢趕出了一隻藍腹鷴,後者驚慌飛竄至下坡處,好在該處地勢落差大,犬隻無法繼續追擊。類似的攻擊行為,沿途上出現了約三次。
看這條小黃親近人,不像是野犬。有關當局封了路,但有管制犬隻嗎?
感觸大,寫了比較多,勿怪。
資料來源:http://www.spnp.gov.tw/Article.aspx…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跟著 小花 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平衡報
《 你罵的是一群白目登山客,還是有教育熱枕的老師? 》
昨天,一群淡江學生攀爬大霸尖山,受困大鹿林道,媒體用了非常負面的詞彙來報導,如下:http://www.appledaily.com.tw/…/artic…/life/20170602/1131827/
但事實,總與某些第一時間搶快的記者所看到的表相,有很大的出入,甚至用詞有抹黑的疑慮。經整理後,在此整理出本次事件的真相,一共9點如下:
1.
本次受困大鹿林道的隊伍,是淡江大學一門登山課程的「期末教學」,所以他們是去「上課」的「學生」。
不是去玩的,不是「登山客」,不是「大學登山隊」,更不是「淡江登山社」,要還淡江山社一個清白啊...人家很無辜的!
2.
這門課程的名字叫做「運動休閒與競技實務-登山運動」,是單學期1學分的選修,課程目標「介紹登山健行運動的正確觀念及登山安全教育。」
課程綱要在此:http://ap09.emis.tku.edu.tw/105_2/105_2_2096.PDF。
這樣的課程規劃,應能讓認真上課的學生,在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之後,成為一個好的健行者,足以帶領隊伍前往大眾入門路線健行,或以此為基學習更進階的登山知識。
3.
他們是為「登山」這門運動而上山,不是體驗、更非挑戰。據淡江學生表示,上課的體育老師本身就對登山有熱誠,也有參加專業的嚮導課程。他們這趟,是為總結一整個學期所學的實務演練而上山。
4.
根據氣象局的雨量累積圖,我們來還原當天天氣狀況:http://imgur.com/a/z7HxO。
6/2當天早上9點,觀霧地區雨量累積尚未達到100mm,而且9點到10點的累積雨量斜率極緩,推測他們入山時雨勢或許沒有傳言中的巨大,對登山運動而言,那個「當下的狀態」,或許是「看起來可以」入山的。然而,下午2點,觀霧地區開始下起暴雨,由雨量累積斜率可以發現,2~3點觀霧地區下了將近80mm的雨量,直逼前24小時的累積雨量,再加上林道地質因為曾經伐木而脆弱,導致了坍方,因而在3點受困。這點是非具有氣象專業知識的人,很容易遇到的始料未及。
但是忽略了長期預報與氣象專家的一再呼籲,而用現地情境判斷是否入山,便是此隊伍犯下的第一個過失。
5.
在「登山安全」這一塊裡,是沒有什麼比壞天氣還要能震撼人心的教育了,唯有經歷過壞天氣洗禮的登山者,才能造就謙卑的心胸。但這並不是說「壞天氣就是要硬闖入山讓山神考驗」,那叫北七。
今天隊伍遇到的情況應是「常識與當下情境誤導的誤判」。
6.
該老師是知道天氣會差,在不以「玩樂」,並且「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入山,能讓學生學到許多終生難忘的登山態度,「適度壞天氣」的磨練,一天經歷抵的上一學期。
因此,早上9點老師以一般人對梅雨的認知「不停歇的細雨」加上「林道很多安全躲避點」來判斷狀況,才會婉拒管理員的勸退,以山屋為目標入山上課。
所謂媒體標題「執意登山不聽勸」、「強硬登山」等已經用詞過當了。我覺得要寫也是「課程如期舉行卻遇坍方」才是。
7. 為什麼我說安全呢?因為大鹿林道是台灣維護狀態最好的林道之一,整條都可以「開車」。並且在林道15.2k處有工寮、林道19k終點處有高級研究站、步道4k處有全台最大可以容納300人的九九山莊。
台灣幾乎沒有一條路線有這麼多的緊急住宿點可用了,是上課的正確選擇。一般人約需5~6小時從0.3k登山口走到19k林道盡頭,再花4小時左右從登山口上升到4k的九九山莊。
然而,11點左右開始變大的雨勢也讓該隊伍吃了苦頭。
據現觀霧場消息指出,他們是入山之後,發現雨勢變更大、決定撤退後,折返途中在8.8k遇到坍方受困。而老師遇到坍方的處理也很正確,第一時間以衛星電話報案,並不強行在大雨中通過崩塌,就地等待救援。
8. 注意,當天9點的時候,台北可是幾乎沒有雨的天氣,只要不是非常關心氣象的人,誰也沒料到11點會降下災難級的豪雨導致各處淹水,顛覆所有人對「梅雨」的認知。該隊伍會受困,是因為輕忽了氣象局雨量預報的準確度,以現地天候為考量入山。
這一點怎麼看,都不是一個登山者應有的氣象素養,一定要改善。
9. 除了誤判天候趨勢,該老師第二個疏失就是「低估了歷史對土地的影響」。大鹿林道全線都是伐木遺跡,30年前是呈現幾乎砍光重新造林的狀態(日本人少量,林務局大量)。林業對地貌帶來了擾動,讓地質不穩的機率大增,尤其開闢林道切穿山脈,上方岩層失去支撐,導致滑落的可能性增加,加上為了讓森林復原、不會蓋護坡,於是遇到豪雨便容易崩塌。
全台灣的高山縱走路線,很多都是從林務局在1960年代開闢的林道入山,這些林道在豪雨中是最危險的崩塌高風險區,很容易被困住。反而真正的「登山步道」,在不論怎麽樣的大雨之中幾乎都是穩定的,除了颱風把樹吹倒以外。所以,遇到不穩定天氣,避開林道就對了。
(原有10點,但發現造成很多人的誤會,為免誤會擴大,已進行大幅度修改讓本意能更清楚,欲見原文請點“編輯紀錄”,謝謝!)
----------
總結,今天會發生受困事件,是因為:
1. 沒有聽從在地工作人員的指示是第一個肇因。入山上課,不可能只挑晴天,適度的風雨是最好的教材,讓學生學會謙卑,或許因為這樣,而婉拒勸退
2. 誤判風雨趨勢,氣象素養有待進修
3. 對林業歷史不了解,輕忽了林道地質不穩的可能
而學生今日能安全在工寮躲雨,是因為:
1. 他們是上山「上課」的,所以有自備足夠維生器材,才能在風雨中度過只有10度且極度潮濕的夜晚。並且備有衛星電話可以在第一時間報案。
2. 路線選擇正確,大霸線是安全的大眾路線,沿線建築多且山莊有人駐守可以幫忙。如果今天他們挑的是沒有山屋、沒有人的進階路線,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老師的選擇正確。
3. 因為有辛苦的救難人員,在獲報後第一時間調度得宜,據觀霧警察小隊的描述:「6/2 15:30通報,我們馬上帶繩索裝備出發,途中0.8遇土石流,因為雨勢太大不允許摸黑,我們撤離並聯絡九九山莊協作,務必走到15公里工寮,我們急的像熱鍋螞蟻,深怕他們失溫有任何閃失,一直到他們安全我們方才入睡。一早6點立刻又進入救援,但是依然無法挺進,下午好不容易接觸受困者,我們各單位無不卯足全力以赴......」,在此向所有參與救災的同仁誌謝,辛苦各位了,謝謝你們!
----------
綜觀整個事件,這是一位希望能藉體制內課程,達到登山教育提升登山安全的老師,帶領學生冒著相當風險進行的期末課程驗收,卻因誤判情境碰上意外。而這個意外,是天候判斷上可以避免的,的確也是人為疏失。
但許多媒體在不了解事件全貌的狀況下,用相對片面的言詞,作出了報導,造成許多人的誤解。
綜觀台灣教育界,有幾個老師敢在體制內開設這樣一門登山健行課?連第一學府台大都沒有!又有誰願意冒風險為岳界培養種子人才的呢?
人難免犯錯,但就一個教育者而言,不管他犯的是該不該犯的錯,發生意外後,沒有卸責也沒有責怪任何人,第一時間聯絡救難人員、後續與救難隊配合處置得當,人員均安,讓學生上了一堂真正「永生難忘」的登山課程,難道只能被嚴詞批判嗎?一定要一罪定生死嗎?這些學員,一生之中只要談到登山,絕對難忘這次受困經驗、面對天氣的變化必定更加謹慎,並能影響他們的友人,讓台灣正確的登山安全知識能傳得更遠更廣,提升整體登山安全的風氣。
浪費資源?對啊,我們應該支持訂定山搜的專業法規,來保障救難人員的權益,並且讓該對自己負責的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而非每次登山者在錯誤的評估之中發生風險,卻要讓所有人疲於奔命、置搜救隊員於原可避免的險境之中。
-----
這是參與搜救的觀霧警察小隊,昨晚給我的話,我代為向大眾傳達:
「希望未來大家能注意當地氣候及遵從第一線執法人員的規勸建言,因為最了解在地氣候的,正是長年在該山區活動的工作者們。我們一個個也都會為進入他們轄區的登山者擔憂,畢竟有任何閃失,就算沒有責任,我們一樣會義不容辭地前往第一線。」
-----
我想,該位老師必然會銘記事件,在往後課程中作為檢討案例,教導更多的學生「天氣判斷」與「聽從指示撤退」的寶貴經驗。
事件中,老師毫無疑問有判斷上的疏失,但在該負的責任如救難費用、家長的責難等負完之後,社會是不是還要如此嚴厲批判他的行為呢?
社會該做的,就是等風雨停歇,等他們出來,好好檢討這次為何會受困、該負的人負責,淡江大學也應盡可能幫助這位老師,他在這次事件裡絕對學到了「天氣」與「步道歷史」與「聽從指示撤退」的重要性,將在未來為台灣的登山界培育更多具有正確觀念的學生,長遠而言,是為國家節省資源的寶貴熱情啊!
至於媒體們,我要說,以後登山相關的新聞請不要在第一時間下過重的定論,在全盤了解前也請先不要用負面的言詞來形容登山人。否則,你們將不知道自己是電飛了一群白目,還是抹煞了一個全心投入教育的老師的心血與熱情。
請用你們的公眾力量,帶著社會朝正面發展,一起讓台灣越來越好吧!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SKYLIFECHANN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akoda X Skylifechannnel - 徑隨心轉
還記得我們去爬大霸尖山嗎?!
這篇我不想打這個影片的概念或著想法
反而我更想敘述我們的經過
原本差點沒辦法完成我的想法的影片
原本被雲霧蓋住的大霸
反而出現了雲霧繚繞般的獨有景色
讓我們這次辛苦的拍攝更增加不同的味道
.
但...其實啊!
整趟最辛苦的真的是小汪了
雖然是我的工作
但小汪還是很想一起陪我上山幫我
即便沒抽到玉山
卻改成更有難度的大霸尖山
.
更讓人崩潰的是...
出發的日期離她的生理期又很近
只能不斷的祈禱天氣,也祈禱那個不要來
儘管沒來但大家一定也清楚知道
那個來之前腰會是很酸
簡直就像火上加油🔥
(講的好像我有一樣😝)
.
當我們完成前面大鹿林道的17k
又完成那上升900公尺陡上的4K
回頭一望
真的很不敢相信我們這樣走上來了
背著攝影器材單眼、穩定器、空拍機上去,現在再想一次我都覺得瘋了
.
隔天已經晚出發的我們
邊拍攝邊爬山真的是計畫趕不上變化
進度趕不上雲的速度啊
當路過的山友說:要快點唷! 白牆快上來了
心裡覺得緊張 轉頭看著小汪...
小汪直接說:沒關係,你先趕快去!
有拍到你想要的畫面最重要
於是我顧不及喘呼呼的自己和小汪
撐著膝蓋不斷往上爬
到了中霸坪卻完全不見那大霸
心裡不斷的沮喪啊 但路還是要走
最後走到大霸的下面
但看到鐵拱門...
我才知道我到了,但眼前只有白牆
嘆了口氣,坐了下來
好久沒這麼絕望了
在這稜線上的冷風不斷吹著
只有我和大霸能感受到小汪不斷對我打氣的溫暖
也許不是什麼拜拜的關係
應該是大霸感受到了我們的羈絆
給了我五分鐘 讓我拍下你不一樣的風貌
.
然後
不想讓小汪吹風著涼
我叫她先往回走躲躲風
而我拍攝完回頭之後
我不斷喊著小汪~小汪
遠遠在下面聽到她小聲喊著屎蓋
我趕快下去 終於看到她坐在步道上
頓時覺的 原來妳才是我的大霸
.
有些事情如果一直猶豫不決
那不如就跨出那一步吧~
自然會徑隨心轉的
.
最後我要跟大家講
影片所有我被拍的畫面都是小汪拍的唷!
給她掌聲鼓勵鼓勵掌聲👏👏👏
她是這次的MVP應該不為過吧
雖然我對她還是不斷要求拍攝的標準
惹她生氣😅 但是我還是很感謝你唷☺️☺️☺️
---
‧SKY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kylifechannel
‧小汪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putty6118999
.SKY的FB粉絲專業
https://www.facebook.com/skylifechannel
---
SKY使用的器材
•Sony A7S2
(16-35mm f4 / 85mm f1.8 )
•GoPro Hero9 & Max
•DJI MAVIC 2 Pro
---
#大霸尖山 #小汪 #skylifechannel #國旅 #takoda #形象影片
#攝影作品 #動態攝影 #台灣攝影師 #攝影師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健行筆記- 【網友心得】南投鹿林山、麟趾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Fiffy Wang. 很美且好走的二條步道! 5 yrs Report. 林碧娟, profile picture. 林碧娟. 今天我們就是爬這鹿林山路線一樣. 5 yrs Report. Ruixiu Wang,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新手登麟趾山+鹿林山O型健走路線請益及登山注意事項。 的推薦與評價
... 上東埔停車場->玉山登山口->麟趾山->鹿林山->直切鹿林山莊->玉山步道->回 ... 路線非常清楚且好走,真不確定的話,路途遇到人都可以熱情的問一聲. ... <看更多>
鹿林山步道好走嗎 在 [遊記] 塔塔加三山散心:鹿林前山鹿林山麟趾山- 看板Hiking 的推薦與評價
完整遊記:
https://afeifelt.pixnet.net/blog/post/64672705
這是兩天行程的第二天,
第一天:特富野古道、第二天:鹿林山、麟趾山。
結果兩天的陰雨綿綿,這兩天都循著比較保守安全的輕鬆愜意路線。
有別於艱苦的登山行程,這兩天尾隨著飄動的山嵐漫步在針葉林徑之中,
吸允著空氣中富含著中級山濕冷水氣緩慢地前進,濃濃的度假情緒。
曾經在不少車友相簿看到鹿林山、麟趾山、特富野古道的美景,
內心心儀盤算許久,就算下雨輕鬆走走,感覺也不錯。
如果只走「鹿林前山-鹿林山-麟趾山」,一般來說有兩種走法:
第一種是:
從塔塔加鞍部(玉山登山口)旁邊的麟趾山入口,進入麟趾山步道。
這次採取的方式是第二種:
在台18阿里山公路106.5k的鹿林山登山口,走上鹿林山步道,
在鹿林山莊附近,右轉玉山林道,走到鹿林前山。
--
阿非邦 單車、健行、登山遊記:https://afeifelt.pixnet.net/blog
希望借由旅行的方式,漸漸了解自己的家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38.1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89138121.A.FE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