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影史七日談」出爐了!
(防疫期間,咱們的節目不中斷!)
話說我自己好幾次跟XXY對談後,激發我對某部作品的好奇而趕緊去追番,像這一周提到的「鴉片戰爭」,我是在錄完節目的隔天就立刻上網觀賞了。
「鴉片戰爭」優秀的地方,在於它呈現中英雙方內部都還有各自的派系意見。
中方有主戰派、主和派,而以往主流都會給予主戰派正面評價,最起碼都會稱讚他們愛國,但其實主和就未必是賣國,最起碼......如果清楚自身並沒有對戰的實力,那主戰的實質意義又在哪裡呢?
英方也有主戰及主和派,但各自的原因卻大不相同,主和派有人是基於道德,也就是認為以「鴉片」這種毒品作為開戰原因實在太說不過去,但有人則是基於「商業利益」而主張和平,畢竟為一在開戰後,兩國關係破裂導致貿易中段,這反而不符合賺錢的目的。
但同樣以「商業利益」為考量,英方也有人認為:必須透過強硬的戰爭,讓清朝在戰敗後釋放出更多的商業特權。
其實無論是真實的歷史,還是現在的現實,都是如此。很少有一個團體,內部就只有一個統一的意見;而有時敵對的團體,反而各自的內部派系竟然跟對方有相同的出發點,但因採取手段不同才導致各自為陣。
所以說:人,真的是很複雜的生物呀。
又話說「一八九五」這部電影。
說真的,我對台灣民主國一直很感興趣,它甚至是我庫存的寫作主題之一(我因此曾計畫去台灣不同的地方做一些實地考察,部過由於我書面資料還累積的不夠多,目前這個計畫正無限期擱置中),當初聽到有人拍攝台灣民主國主題的電影,而且主角選擇,是台灣民主國客家義軍的主要領導人─吳湯興,我覺得這個創意立足點真是太吸引我了!
但實際成果,從各位應該很少聽過這部片,還有我當初因為一堆評價不怎麼樣的影評而卻步沒去看的結果,大家應該不難了解這部片的結果真是......無話可說。
我有在想,不知魏德聖導演是否會對台灣民主國有興趣,而願意專門為這個主題打造電影呢?從賽德克巴萊的結果來看,魏導的作品絕對有他的保證。
除了魏導我這個檯面上的心目人選,未來是否有人會有意願及能力拍攝台灣民主國的題材呢?我個人是覺得這個題材其實有相當多可以發揮之處呀!
各位對於本周的節目有何感想呢?歡迎留言交流討論喔!你們的興趣及參與,是對我們這些創作者最好的雞血之一呀!(另一個是錢,不過我們可以先不用討論那麼實際的事,當然各位執意要捐個百八十萬的,我也是可以接受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tleciF6Ks&t=8783s
鴉片戰爭 戰敗 原因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時間:1839年3月20日
地點:廣東省城
事件:
(今日風平浪靜。)
#知史討論:
真相:中国百姓在鸦片战争中的角色
作者:雷邺羡
清政府武器落後、腐敗無能,是教科書總結輸掉鴉片戰爭的原因,但是戰爭不僅是政府之間的事,更是國家之間的較量,那麼非政府的民間力量,即老百姓在這場戰爭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
一、事出有因
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當東方還在帝國時代緩慢爬行的時候,西方先後開始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地理大發現”。意識形態大幅改變的西方人開始追求享受商品和商品帶來的巨額利潤。
第一批開拓者是葡萄牙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他們來到中國,並在四年後佔據澳門為殖民地開始貿易。看到葡萄牙人掙錢後眼紅的西歐各國,也紛紛開始與中國貿易,這裡有西班牙、荷蘭、英國和法國。
1606年荷蘭人將茶葉帶入歐洲,不過歐洲人並未對它有興趣,直到英國人再將茶葉帶回歐洲並大力推薦後,茶葉才成為歐洲人日常消費品。從1685年到1759年,英國人從中國採購的茶葉由8萬多磅增長到269磅,增長了30 多倍。(全球的人性是必然想通的,在一個地方被人認可,在其他地方也應是這樣的,當年英國人推薦茶葉和1996年互聯網人推薦互聯網,還有2005年銀行推薦理財,做生意的哲學看來是古今一致的)。
在英國人的努力下,茶葉成為中國出口到歐洲的最大宗貨物,占歐洲從中國進口商品的50%以上。英國也成為歐洲對華貿易的主力。到十八世紀末,英國對中國的貿易輸入值已占西歐諸國總值的90%左右,輸出值為70%左右,英國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進出口國。
雖然海外貿易給中國帶來大量的經濟實惠,不過明清兩代的統治者並不知曉這些,他們更在乎自己統治的安全性。明清兩代大部分時間都實行海禁,主要是怕海內外勾結顛覆政權。
這種情況下,作為對華第一大貿易國的英國就想與中國政府正式開展貿易合作。不過,當時西歐諸國戰爭不斷,英國人無力東顧。
政府靠不上,商人們就自己動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一個叫洪仁輝的英國商人,假冒英國的四品官,通過賄賂知府靈毓2500西班牙銀元,在不到幾周的時間內,就讓乾隆看到了這個英國商人的信件。(都說外國人不懂中國文化,大概不懂的人多是外國百姓和部分假學者,在歷史上以商人為職業的洋人對各國的文化貌似都懂得很)。
信上,洪仁輝希望中國多開通商口岸,且提高洋人在華的生活待遇。在清前期,洋人來貿易就如同囚徒一般。他們只能和特定的十三行交易,而且被重重機構管制。在中國人眼中,他們是待宰的肥羊,是被敲詐勒索送銀子的人,可以生存就夠了,還妄談待遇!
對涉外事件敏感的乾隆,為了王朝的安全和體面,下令徹查此事。最後的結果是,凡是涉嫌此事的人員,多被處死,洪仁輝本人在澳門被囚禁三年。
這件事讓英國人認為必須正式互訪,才能開展貿易合作。1764年經過工業革命成為海上霸主的英國人有力量正式訪問中國。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一封英國人來拜乾隆八十大壽的帖子放到了乾隆的面前。(在中國不知道英吉利這個國家在哪的時候,英國人卻知道中國的最高統治者要過80大壽,這不僅僅是科技的勝利,更是控制環境的文化的勝利)
二、對立已久的朝廷和百姓
1793年7月,英國使團抵達中國第一片土地舟山,眼前看到的情景並不是傳言中富庶繁榮、禮貌謙和的大國,到處都是觸目驚心的貧窮,人與人之間關係冷漠,毫無道德可言,官員與百姓的關係即緊張又匪夷所思,而且差距極大。
使團成員到舟山之後,便換乘由清政府提供的船隻逆白河而上。他們的記載中這樣描述道,房屋基本都是泥牆平房並用茅草蓋頂,老百姓都消瘦的可憐。為我們服務的中國人,總是爭搶我們的殘羹冷炙,還有用過的茶葉,之後對我們千恩萬謝。
在每天的航行中,都有看熱鬧的中國人,有一次特別多,使得河道擁擠不堪。有好些人多的小船不慎翻船,但是卻沒人想去救他們,我們想去救人,但中國的水手說船快停不下來,我們就眼睜睜的看著好多人淹死,而其他人無動於衷。
皇帝給了我們很多豬羊,由於太多,有些死掉的豬羊就扔掉了,但是中國人卻哄搶這些屍體。事實上,凡是能吃的中國人都吃,包括腐爛發臭的食物。到處都是死嬰,好多死嬰在街道和河道中,但是中國人都熟視無睹,就如同看到死狗的屍體一樣,不,也許死狗的屍體會讓他們更值得注意一下。
在開往天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一些導航員和縴夫,中國的官員很爽快的答應了。本以為他們會高價懸賞,沒想到他們非但不出錢,還強迫一些人背井離鄉服苦役。這些中國人嚇壞了,跪在地上哀求,官員們則用刑法,這些人最後不得不順從。
不過這些表面順從的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他們在沒有官員的時候非常活潑歡樂,一旦官員出現則呆若木雞。雖然表面上他們答應服苦役,但是私下裡卻不斷的逃跑。他們表面的恭順是為了不受刑法,不過私下裡卻充滿了對官員的仇恨。
在從天津到北京的行程中,每一站都改由官員接待使團。官員們每天吃幾頓飯,而且極其奢侈,大多數都會被扔掉。他們大多是胖子,而且主要的工作就是吃。這些人的房屋極其豪華,和普通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中國的貧富差距之大,是我們見過的最厲害的國家。這裡所有的富人幾乎同時都是權力所有者。中國人的財富積累主要是靠權力來豪奪。中國的專制是超經濟的,經濟永遠屈從於政治。窮人處在官吏的淫威之下,他們沒有任何訴苦伸冤的機會。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做官便是他的宗教。
使團在獲得第一手資料後,又綜合法律、政體等多方因素得出中國人的困苦,除了人口壓力這一自然因素以外,其主要原因是落後的文化控制方法帶來的專制主義。
專制主義摧毀了中國人的財產安全,從而摧毀了中國進步的因素。進步只有在一個人可以不受干擾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時候才能發生。但中國首先考慮的是皇帝的利益,中國只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三、為自己腸胃奮鬥的中國百姓
專制主義不斷的摧殘著中國的老百姓,終於為了吃飯爆發了白蓮教、天理教起義。不過起義失敗,專制主義繼續橫行。它不僅繼續摧殘著老百姓,還限制著中英貿易。
1840年為貿易開打了鴉片戰爭,中國人戰敗,準確的說是滿族人領導的軍隊戰敗。雖然割地賠款,但是對於老百姓而言卻有了新的改善生活的方法。
清咸豐八年(1858年)為修改不平的條約而來中國的英國艦隊,在去往天津的路上遇到很多中國農民,每當船隻停靠後,很多農民都會匍匐在河邊,大聲喊叫“大王好,請下船統治我們”。
英國艦隊的成員指出,某些農民會追蹤者艦船,而他們的身上看不到一點敵意。偶爾船迷失了方向,或者陷入河道的爛泥裡。我們會請這些農民幫忙,之後用銅錢和餅乾等酬謝他們,他們都非常的高興。有時法國人會扔些小錢到農民堆裡,看他們爭搶。
英軍的翻譯會和當地的中國人聊聊,之後他們發現,多數的中國人對清政府並不是很忠心,對敵對的太平天國也沒有什麼興趣。對於中國的內戰,他們其實漠不關心,最關心的是怎麼能吃飽肚子。
兩年之後的清咸豐十年(1860年),為了繼續擴大成果,洋人又來了,但是這次為了一次性取得重大成果,軍隊人數龐大的多。為了維護後勤,同時節約成本,洋人雇傭了三千廣州人來做後勤工作。
軍需官這樣描述這些人,他們月薪9元,每日的口糧有米和肉,他們受金錢的誘惑而和他們的政府作對。他們勤奮、脾氣好而且對中國北方人沒有同情心。
同上次一樣,路上還是有得到報酬的農民提供説明,甚至在戰鬥區域,為了討好洋人得到錢財,被清軍強制服役的一些苦力提供了清軍的陷阱、防禦工事和兵力佈置。
歡迎暢所欲言,加入#知史討論。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長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林則徐 #禁煙 #禁毒 #日誌 #知史討論
鴉片戰爭 戰敗 原因 在 小龍江恩研究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辛丑周期,新秩序建立
我們由六十甲子周期得知辛丑周期,將是新秩序建立 。2021年經濟將會近來革新,幾個關鍵字,包括: 新的秩序由為發生某些宏觀事件而建立或者經濟會出現下行情況。
在新冠病毒肆虐之下,2020年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開心的一年,籠罩在疾病的陰影下,許多事情都大受影響。那2021年是否會出現轉折,我們繼續用周期及江恩的方法走在轉勢之前。
辛丑年在歷史上發生的大事很多,我們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l 1841年辛丑年: 從1840年到1842年期間,清朝和英國之間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1842年8月29日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1841年,清政府和英方商談是否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的《穿鼻草約》。香港次年開埠。
l 1901年辛丑年中國的清政府和八國聯軍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美股股市發生1901年恐慌原因是是哈里曼,雅各布·席弗,和JP摩根/詹姆斯·J·希爾的合作想控制北太平洋鐵路。詹姆斯·斯蒂爾曼(James Stillman)和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Rockefeller)的第一家國家城市銀行(Standard National City Bank)用標準石油資金籌劃了股票走高。達成妥協後,這些金融大佬成立了北方證券公司。引起大家參與股市。當年5月華爾街股價暴跌,是自1803年以來、20世紀的第一次的股市暴跌。成千上萬的小投資者破產了。
l 1961年辛丑年柏林牆的建立及三年困難時期;
1961年股災-在1960年2月到1961年,美國經歷第一次美元危機, 1961年12月,美股再次由牛轉熊,遭遇了「肯尼迪暴跌」(Kennedy Slide of 1962):從1961年6月,美聯儲再度開始加息,並於半年內幾次大幅加息2%,聯邦基金利率由0.5%快速抬升至2.5%。利率的快速上行衝擊股市,美股市場開始下跌。
別外如果筆者再往上翻查以往的辛丑年,發現不少大事發生在辛丑年
l 281年辛丑年,晉武帝司馬炎晉朝一統天下後,一度四海安寧、民生富庶,史稱“太康之治”。
l 641年辛丑年,唐蕃和親。文成公主一行在唐送親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親專使祿東贊伴隨下,從長安出發,遠嫁吐蕃松贊干布。
l 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辛丑年),江東大疫,「死者過半」。(記在《吊道殣文》)
如果根據以上的統計,我們不難想像到幾個關鍵字,包括: 新的秩序由為發生某些宏觀事件而建立(例如:柏林牆的建立令東西德生活改變)及股市下跌。或者中美之間的經貿或國際間的貿易會在此年有新變化。而疫情可能反覆,但筆者認為可能在年中至秋天會有多及效果更好的疫苗出現。總體可能會比庚子年好一點,如筆者一直強調平安在2021年第一季之後。而之後周期還有什麼啟示,我們下期再論。
2021年3月網聚報名, 最後召集!
https://cutt.ly/CkVv8ca
#辛丑周期
鴉片戰爭 戰敗 原因 在 也稱為鴉片戰爭的第二場戰役。 在許多論著及教科書中 的推薦與評價
... 原因也很多,比如「清朝官員在報告中,偽諱粉飾已成風氣」。但這種尚待覈實的說法 ... 戰敗之後,能做的事情也就是道德的譴責了。 包括將1840年的這場戰爭稱為"鴉片戰爭 ... ... <看更多>
鴉片戰爭 戰敗 原因 在 鴉片戰爭時中國到底有多廢? 原來英國只出了三分力就打趴了中國 的推薦與評價
The Astros Edge: Triumph and Scandal in Major League Baseball (full documentary) | FRONTLINE · 晚清中國的真實照片:這才是「真實的大清朝」,別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