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故事:【鳳凰山】
復活節,他約她行山。
「復活節行鳳凰山,好意頭啊。」他說。
正確來說,應該是復活節前一天行山——他想約她看日出,於是,他們在復活節前一天的晚上便要出發。
復活節前一晚,他約她在東涌集合。二人乘當天大嶼山巴士 11 號的尾班車,到伯公坳起點上山。那是鳳凰徑第三段的入口。上山大概三小時,不算太長的路程,沿途都是梯級,但既然有「天梯」之稱,難度自然不低。每個石級連綿不絕而且高低落差頗大,加上不習慣行夜山要看清楚「黑泥白石光水氹」的獨特節奏,讓她更加步步為營。
每向上踏一步,她都不禁懷疑人生,思考自己為甚麼當初要答應行山這件事。
愈接近鳳凰山頂,地勢愈陡峭,她幾乎手腳並用地往上爬,同時她又看到愈來愈多行山者,似乎大家都是一心上鳳凰山看日出。我不能輸啊,她心想。來到山頂,終於有機會喘一口氣,才發覺這裡比地面冷了許多。她穿上外套,環顧四周,大家都在默默守候。
「等一下吧,黎明前的黑夜是最黑暗的,」他裝作有型地說出電影對白,「但黎明很快就要來了。」
他向來話多,沿路上來都十分安靜,大概是因為連他都累得喘不過氣。一到山頂,他便忍不住開始說話。他說,鳳凰山是香港第二高山,雖然比大帽山矮,但因為大帽山的山頂區域被劃為天文台的天氣雷達站和政府禁區,因此一般平民能夠踏足的香港最高點,就是鳳凰山的主峰鳳峰,因此,自古以來都是看日出的理想地點。
「自古以來?」她問。
「古籍《新安縣志》有記載鳳凰山,指鳳凰山形如鳳閣,因而得名。」他自豪地說出背好的答案。
「那和復活節有甚麼關係?」她問。
「有啊。」他回答。
他說,1941 年香港被日軍佔領期間,很多官員被囚禁在戰俘營裡。那時候,被囚於赤柱拘留營的郵政署長竟在艱苦的牢獄生活中,暗中設計了一款香港重光後要推出的郵票。那款郵票正中央畫了一隻鳳凰,象徵香港歷盡苦難後浴火重生的日子 ——
「等等,西方的鳳凰和東方的鳳凰有點不一樣吧?浴火重生的是 Phoenix,是不死鳥。」她打斷他。
他白了她一眼,不滿她打斷了這個近乎完美的故事。他續道:「那張郵票初稿上寫著 1941 至 1944 年 —— 那是因為那個時候的他,仍未知道香港光復的那一天何時才會來臨。即使如此,他仍然畫下了這張郵票。」
到 1945 年日本戰敗,重獲自由的他將這個設計付諸實行,最後在 1946 年成為了香港重光週年紀念郵票。
「真是可喜可賀。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的教訓是?」他問。
她沒回應這個問題,只是指指他身後的天際,因為日出開始了。第一抹的陽光漸漸照遍大地,一時之間雲霧散開,山下的城市和林木清晰可見。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故事影響,她覺得眼中的一切就如被燃燒一樣反射著光彩。那大概就是浴火重生的景色吧。
日出的時間不長,看完就可以回去了。回程時,他們路過一個刻著「鳳凰飄緲」的位置,她才知道,上鳳凰山是不一定看到日出的。「鳳凰山天氣變化多端,隨時碰不上好天氣,更有機會被雲海擋住太陽啊。」他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說道。
她沒好氣地打了他一下,不能想像自己千辛萬苦上山後假如看不到日出,心情會變成怎樣。
「看到日出是 Bonus。最重要的,是看到日出前的期待和想像。而且,看不到日出也不要緊啊,至少,我們行了山。」他說。
雖然她在山上沒有回答他的問題,但離開山之後,她仍一直在心中想著一個教訓:
「即使不知道日出何時來臨,我們都要耐心守候。」
Storyteller: @wongyuehang2047
Illustrator: @lingmuki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lingmuki #復活節特備 #復活節故事 #EveryoneisStoryteller
有興趣閱讀會員獨家內容的話,支持我們繼續創作更多好故事,甚至想收到我們的實體睡前故事書,就不要錯過成為會員了!
📚 加入StoryTeller Reading Club: 👉🏻 https://bit.ly/3qL7yqI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 預購 Ztorybook Issue 01 : https://bit.ly/3j9RLzv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00的網紅Willy L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re photos 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lytylee More videos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llytylee 路線: 羌山郊遊徑引水道 ➡ 凌風石澗 ➡ 羌山郊...
鳳凰徑第11段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無痕山林
相距5年,用照片比對之下,就很明顯看到這幾年間,在行山熱潮及打卡文化下對山徑的影響。
#大東山 其實屬於 #鳳凰徑 第二段,是漁護署的正式山徑,鋪設有良好易走的石階,估計這種石階的做法是用來應付大量人潮以免表土過度水土流失而造的。走在路上其實也算易走,只是部份梯級幅度較大,走起來要跨較大步。但其實要全程走在石階上絕對是易走的,當然要費點體力啦。
但前幾天在大東山見到卻是另一番景象。由於遊人眾多,一些走的較慢的人走在石階上,後來較年輕的遊人則走到旁邊的斜道上,好讓自己趕在更多遊人到達前快人一步到達賞芒草的位置。也有正在下山的人,因為石階狹窄,為了避開上山的對頭人,而被迫走到旁邊的斜道上。還有跑山者為了保持速度,快步從斜道上跑過,揚起一片塵土,絕塵而去。少不了一些年紀較大的遊人,因為懶得抬腿走石階,而走在斜道上,一小步一小步的慢慢登山。
以前自己也沒有留意這些行徑,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反正大家互相保持禮貌有序登山不就好了?
但是今年確是香港山徑受難的一年。到郊外行山的遊人與日俱增,隨着天氣轉涼,秋高氣爽,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加上適逢賞芒草的季節,大批遊人同時間湧到同一條山徑上,令山徑急速短時間內損耗。一旦損耗,則難以回復,因為泥土需要休養生息以及養份等等,才能重新長出草苗;有了草苗的根莖,才能再次打開泥土,讓水份養份流進去,從而抓緊表土,減低水土流失。根據 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分享,麥理浩徑第四段則花了三年,才令擴闊了的山徑收窄了一點點,重新長出植物。
你可能覺得,路都是人走出來的,人多路便要闊一點,有什麼問題?
山林在大家印象中應該都是翠綠如茵,而非一片黃沙的吧。假如路一直擴闊,山頭剩下一片黃沙的禿頭山,你還會喜歡到這片郊野去嗎?
此外,水土流失後的山徑,亦會增加遊人登山的難度(假如你還是要走在這條已損耗的山徑上)。惡性循環下,山徑繼續日益損耗,久而久之山徑變得不適合大家登山,這是大家希望見到的嗎?
那麼我可以做什麼?
對於山徑保育,最基本的就是堅持 #走正路!意思是走在鋪設好的石階上,而非走到旁邊的泥路上。即使人多,其實大家可以選擇耐心等候,而非一股勁兒衝到並非原本為遊人鋪設的路上。
到了沒有石階的路段,也選擇走在泥路上,而非刻意踩在草頭上,把僅餘還沒瓜掉的植物也給踩死。假如對自己登山能力有懷疑,例如不踩草頭根本登不了山,那我建議你先買一雙防滑的行山鞋,而非穿一雙不合適的波鞋去讓大自然承受你的能力不足。(摘自 #綠惜地球 網站:扯著小型植物上落、或一屁股下滑拖行表土,也加速山徑退化)
長遠來說,可以大家都多出一分力就更好了!例如見到別人走在小路上時,可以善意提醒大家走正路。此外,更可以參加 #山徑維修 的工作坊,在疫情過後一起幫忙修復損耗嚴重的山徑,讓山野保持大家都想看到的面貌。
跟做人一樣,我們都走正路,不走捷徑,好不好?
這個概念對香港人來說應該比較新,認同請分享給朋友把訊息宣揚開去!守護山徑,一生平安 🙏🏻💚
有關 #綠惜地球 最近做的 #鳥瞰山徑 調查: https://bit.ly/鳥瞰山徑變化
~~~
郊野行樂,也請謹記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 #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每次行山多帶一個鉗個袋就可以一起 #一人一袋和你執 啦~ 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當你享受大自然
#保育就成了責任
#源頭減廢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FB/IG: mountaingirlhk
鳳凰徑第11段 在 Dear.moonhik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鳳凰挑戰
梅窩-南山-大東山-伯公坳-鳳凰山-昂坪營地-昂坪360纜車救援徑-東涌
/
第一天 2019年5月11日
日間天氣炎熱 氣溫約 24 至 29 度
/
我們一大清早由鳳凰徑的起點梅窩碼頭出發。熾熱的陽光灑在我們身上,背着接近20磅背包緩步向前。由水平線的0m走上869m大東山,全身滿是用努力換來的汗水。大東山爛頭營的翠綠山頭,絕不比金黃色的芒草遜色。我們就這樣選了一間屋的旁邊坐了下來,那一口可樂,是最幸福的。
/
再出發由山頂869m沿著石級山脈下降至340m伯公坳,心身俱疲。旁邊就是巴士站,去東涌的巴士剛到,很想拿起八達通就這樣走上巴士。
/
背起大背包轉上登鳳凰山頂的天梯,那一下是勇氣和堅持。看不到盡頭,頂着夕陽下的高溫和重量,每步都是實在的酸軟感覺。多次以為將到達山頂,但其實我們還一直在翻過多個高高低低的山頭。回頭一看,俯瞰走過的連綿山路,不經不覺已經走了多少公里的路。背包的重量好像輕了一點,但搞不清楚是否因為已經習慣了背包的重磅。跟隨着自己的速度,緩緩走上934m鳳凰山頂。不遲也不早,趕上了夕陽的餘暉閃耀,在山頂上觀看了華麗的日落。食了麵包、吃了糖果,為自己好好慶祝。
/
我們隨著差不多1,400級高低不一的梯級下降。黑夜吹來了涼風,路上只有頭燈光、偶然的小動物,和我們的腳步聲。不斷的下降,我們的雙腿不由自主地震顫着。
/
終於走到終站昂坪營地。那一下缷下負磅的感覺,充滿了成就感和滿滿的回憶。抬頭一看黑夜,掛着彎彎的月亮和閃爍的星星,標誌着順利完走鳳凰徑第一至三段,爬上亦爬下了香港第二和第三高峰。
/
更多靚相,Follow us: www.instagram.com/dear.moonhiker
.
.
.
.
#香港行山 #行山 #遠足 #鳳凰徑 #大東山 #登山女子 #登山好き #鳳凰山 #山歩き #香港好去處 #sunsetpeak #hikehk #hkhiker #lantautrail #lantaupeak #mountainviews #mountainvibes #hikingvibes #hikinglove #hikingaddict #tothetop #hillview #hikingbuddies #hikingphotography #utravelhk #getreadyhk #trekker #mountaineer #lovemountain
鳳凰徑第11段 在 Willy Le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ore photos 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lytylee
More videos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llytylee
路線: 羌山郊遊徑引水道 ➡ 凌風石澗 ➡ 羌山郊遊徑 ➡ 折返凌風石澗上游 ➡ 鳳凰徑第6段 ➡ 大澳
需時:5小時
長度:6.5公里
難度:★★★☆☆
風景:★★★★☆
交通(去程):於東涌鐵路站,乘搭11號大嶼山巴士,至龍仔下車
交通(回程):於大澳,乘搭11號大嶼山巴士,至東涌鐵路站下車
✩ Camera - DJI OSMO Action, DJI Mavic Air
✩ Video Edit - Final Cut Pro X
Willy Le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lytyle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illytylee
Website: http://www.willytylee.com
Email: willytylee@gmail.com
Leave comments and I will reply.
#香港 #風景 #户外 #打卡 #航怕 #郊遊 #遠足 #登山 #山系 #行山 #行山路線 #行山推介 #香港好去處 #行山好去處 #香港行山 #香港行山好去處
鳳凰徑第11段 在 隨我行FolloM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鳳凰山位於大嶼山,是香港的第二高的山峰,僅次於大帽山。雖然如此,登鳳凰山比大帽山難度更高,而且鳳凰山是一般人可到達的香港最高山峰。這裡更是觀賞日出和雲海的熱門地點,故有「鳳凰觀日」之稱。觀賞日出的人通常會在深夜由伯公坳作起點,經鳳凰徑第三段登山。
Lantau Peak is the second highest peak in Hong Kong (Tai Mo Shan is the highest) in Hong Kong. It is very famous for the sunrise scenery viewed from the summit. The hikers usually climb up Lantau Peak starting from Pak Kung Au for sunrise viewing.
路線分享 ‧【鳳凰山 Lantau Peak】: http://wp.me/P6CvAS-46G
BGM: 雪嶺 written by まんぼう二等兵 (from DOVA-SYNDROME: http://dova-s.jp/)
Facebook Page: http://www.facebook.com/Follo3me
Webpage: https://follo3me.com
#鳳凰山 #大嶼山 #山野航拍 #Phantom4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咪要人執你手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