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刷汙名的十二廚Kitchen12】
台北喜來登酒店的餐廳幾乎每一間都不錯,就只有十二廚,我有印象以來就是「難吃」「看了半天不知道吃什麼」之類的評價。
自從今年8月經過改裝後,雖然看不出來椅距與中島櫃台外到底改裝了什麼,但據報食材大幅提升。我趁了某天訂到酒店Flash sale未滿三千的住宿價格,趁此機會前來用餐:)
週六午餐一位難求,我差點只訂到大廳酒吧的咖啡廳席次。當天價格是1490+10%,可用AE美國運通信用白金卡以上卡別或寒舍美饌卡二人半價,平均一人894(5歲以下小孩免費,一大可帶三小)。午餐最多可用餐三小時。
首先是看到三款原本饗饗或是探索廚房才會出現的炙燒壽司--比目魚鰭邊,和牛,干貝!!!
干貝干貝干貝♥ 我覺得現在破千的把費,有無干貝是一個指標性食材。他的干貝大小雖然略小,輸給了其他吃到飽餐廳,但想到自己不到一千就有干貝吃,沒啥好嫌。這是唯一我續了第二盤的食材ฅ'ω'ฅ
再來是應該北台灣只有K12才有的特色料理--芸彰牧場手沖牛肉湯!就是台灣溫體牛肉湯,這道菜色只有平日晚餐與假日午/晚餐才有≧∇≦ 某次路過台中金典綠園道的第六市場,去攤位詢問才知道台北喜來登跟他們牧場拿牛排與溫體牛,看著上面牌價一碗湯130,多喝幾碗賺好幾百元(誤)
再來是喜來登飯店其他餐廳的名菜:
請客樓--砂鍋一品雞
比薩屋--米蘭燉羊膝 / 義式漁夫鍋龍蝦湯
辰園--醬燒羊肩排
素可泰--炭烤豬頸肉
桃山--壽喜燒
特色料理--和牛可樂餅 / 舒芙蕾鬆餅
我必須說砂鍋一品雞真的跟樓上請客樓一鍋3800的雞湯有87%相像,內有可見大量火腿與干貝的熬湯,濃郁的雞湯口感更是不在話下,雖然無法像樓上二次燒煮,但能吃到這菜色也不賴,根據其他食記,這道菜色下午茶或平日午餐可能不會看到喔。
另外就是下午茶大家狂推的龍蝦湯,這道我反而沒那麼推,因為龍蝦太老。不過下午茶因為傳說中可以吃到一堆波士頓龍蝦螯,反而大家趨之若鶩。
還有一道我很愛的就是新加坡炒蟹,算是黑胡椒炒螃蟹,如果吃得到第一輪的蟹螯,可以吃出他的蟹肉算很新鮮,應該是生炒活螃蟹。若進食時間較晚就不建議取用了~
回頭看看生冷海鮮的部分,我平常幾乎不吃冷盤海鮮,加上沒看到啥特別的食材,就不拍照了。就如前面所述,我只吃干貝XD
接著是中島冷盤的部分,除了蜜瓜生火腿佐無花果外(我狂拿無花果不拿火腿XDD),比較特別的是義式生牛肉,他不是一道特別貴的食材,但他的擺盤看起來就是外面一盤兩三百的那種QQ 搭配現削的帕瑪森起司就是不一樣。
鐵板區域除了常見天使紅蝦與美國翼板牛排外,最亮眼的就是現煎的龍膽石斑吧!Q彈肉質真的也是其他地方少見的食材,雖然我知道探索廚房也有提供,但那邊畢竟是做成湯,比較沒有鐵板肉類那樣勾勒出食物的原味。就兩方比起來我比較愛K12料理手法。
甜點台對於飽嚐甜點的我來說,亮點在於提供現做的舒芙蕾鬆餅,雖然比起沖繩萬麗的鬆餅來說,小巧到不行。提供這種東西,就算食材本身低成本,但耗費人力,加上算是其他地方比較沒有料理,我是覺得挺有誠意。
其他有馬卡龍,或是當季提供月餅/蛋黃酥,或是其他東南亞甜點或日式甜點,也是不錯拉!冰淇淋也沒少過,很多人重視的哈根達斯這邊也有。
最後是我覺得比較貧乏的飲料,但亮點是有Asahi生啤酒機子,家人超滿意。另外比較有意思的是,這邊居然有甘蔗汁機台,比較少看到這玩意XD
桌邊結帳時,人員會來臨櫃發放投幣式的楊枝甘露300ml代幣,每個付費人頭可得一枚代幣。不過這是寒舍食譜出品的,比較粉與普通,適合外帶當土產。下午茶也不會有這個...平日午餐有沒有我就不知道了。
K12真的不一樣了,我會放棄探索廚房來這吃!
只不過,
如果說K12體驗是目前最好的經典,
那同一天的住宿體驗根本是____(消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Poor travel x 2 Girl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次我地去左「壽司郎」,決定試晒主餐牌所有$12蚊嘅食物,包括:壽司、熱食及甜品,我地一共試左53+1款(偷食左個唔係$12嘅甜品),本集首先講「吞拿魚」、「三文魚」同「蝦」壽司,等我地一齊試下到底質素如何啦~ ✨下集(其餘28+1款壽司/熱食/甜品):https://youtu.be/d3fTI...
鰭 佐 樂 訂 位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旅行~~也可以, 健走也可以!
■■「福爾摩沙大旅行」新序
又十年了,玉山社出版社希望我能再把「福爾摩沙大旅行」重新校訂,補一些新註,我亦樂於再次翻讀,加一些最近的想法和心得。
一般人旅行台灣很少像我這樣,經常懷持著西方旅行家在現場看到什麼的思考。譬如英人泰勒走過阿朗壹古道,冒險涉灘的情境,又或者馬偕走進獅潭遇到黃南球時,又是何樣心情。
我喜愛更多新角度,觀看自己的家園。年輕時接觸到百年前西方旅行的遊記報告,是我的福氣。它們讓我眼界大開,遇到另一個台灣:
●老路老景新風情
老酒愈陳愈有風味,過去的好旅行亦然。每過個年代,翻讀百年前西方旅行家在台較具有代表性的遊記,依舊倍感新奇,甚而展讀到不同層次的人文風物和自然地景。
這是第三回校訂本書了。打從1987年,譯注十九世紀中葉西方旅行家的台灣行腳。每回校訂時,都有重返歷史現場的快樂,進而又發現了一些美好的證據。這一回,因為走訪全台的次數愈加頻繁,不論綜觀或微看,心得更多,常有驚喜不已的感懷。
微看時,諸如「基隆河之旅」抵達圓山時,竟意想不到有狐蝠的記錄。「穿越惡地形」提到了,薑黃居然是月世界一帶的重要物產。「前往雪山」的中途,還看到石虎被獵捕後懸掛的獸皮。又或者,掌握了更清楚的地名,比方「大漢溪和新店溪之旅」,景美溪政大河段的津渡,原來叫十一命。「走過台灣的尾鰭」裡,原來當時清軍曾在紅毛港小歇,如今村落不復存在。
綜觀更不用說,西方人筆下的台灣人情味如何,現今常聽聞最美的風景是人,其實早在百年前,在他們的接觸裡即有這樣的描述。平埔族對陌生人的好客和善良,以及夜不閉戶,在那個時代早就司空見慣。
但過往的旅行委實辛苦,現今從觀光旅遊對照,當時交通不便下,住宿不易、走路艱苦和容易患病等等,不時困擾著旅者。我因有長時徒步的經驗,體悟愈加深刻。雖說那時南來北回的商業活動不多,貨物交易狀況,還有族群的遷移狀態,依稀有一清楚脈絡可尋。還有一個大時代到來下,台灣即將巨變的氛圍,此時亦隱然浮現
不同旅者如何敘述行程,亦頗讓人玩味。每一篇放在當時時空環境,不只有其意義,從現今觀看更可大做文章,分析每位旅者的情境。這些狀況在每篇旅行紀聞的譯注開頭,我都有一個人的綜觀,解釋此一狀況。至於,當時眾多西方旅者都留有敘述,為何獨獨挑選這九篇,而捨其他,過去雖解釋過,容我在新序,再補一些更周延的說明。
我對西方旅行家的台灣見聞產生興趣,源自八○年代中旬。那是幾回摸索台灣相關自然志時,意外地在諸多十九世紀期刊和書籍裡,翻讀到不同西方人拜訪台灣的見聞。那時頗感驚訝,還有如此豐富的記述完全不同於漢人的觀點,經由歐美旅者的親訪,逐篇發表於西方雜誌期刊。我彷彿看到了另一個台灣,一個已生活半甲子,卻還未認識的家園。
此後,我不僅多回長時到相關的國內圖書館借閱史料,更頻繁的是寫信,央請友人從國外圖書館蒐集相關的期刊內容,逐篇整理、歸類。現今很多珍貴的文獻和圖檔,研究者以網路點選,不到六七秒即可閱讀原貌。二三十年前想要取得,還得付出相當多心力。那幾年下來,雖未皓首窮經,但埋身於蠹魚鑽動、灰飛塵揚的資料裡,並不下於後來野外奔走現場的時光。
早年一邊閱讀時,我還有系統地蒐集、整理,試著爬梳出一個百年前台灣旅行的交通網和「異國情調」。後來也譯注了本書最早的版本《橫越福爾摩沙》。第二次選譯和註解時,不僅將過去的導讀和譯注大幅修訂,並且增加不少未曾發表的篇幅,讓本書更能豐富且淋漓地呈現一個時代多樣旅行的風貌。這回我又有些添增,以及修正。我也嘗試以多年田野調查的經驗,對這些百年前西方人的見聞,賦予更多現代旅遊的對照。
當代人旅行過程,容或有自由和孤獨的深刻體驗,旅行的重點也可能是一些異地文化的有趣接觸。這些都是文化研究者鍾愛探討的議題。然而,十九世紀西方人在台灣的旅行,最大的貢獻應當還是在補足許多角落的地理空白,以及對台灣當時社會背景,提出不同於漢人的觀察角度。
為了體驗百年前旅行家現場的心境,本書的歷史場域,我都重新走訪多回,拍攝相關的地標事物。除了考證地名和風物,繪製簡易旅地圖,我還盡可能重新建構當年的環境。讀者可以邊讀邊對照,從多類相關的歷史事物,獲得更多如臨現場的真實感,以及重返某一往日時光的樂趣。
隨著這種抵臨旅行歷史現場的經驗,這次的譯注便多了好幾番,過去不曾擁有的愉悅,我謹整理如下:
一者,二十多年後,自己旅行台灣的經驗更加成熟,早年譯注未曾發現的事物,這回又找到了其他歷史瑣事的可能證物。我興奮地享受著這種為餖飣小事註解、翻案的樂趣。同時,盡情地發揮博物學者最愛想像的地理風物解說,以及歷史源由的探究。
二來,體驗了回到過去時空的臨場感。我充分地體驗當年旅行者抵達時的現場空間,進而藉著今日的環境,嘗試想像各種可能,或者填補旅行者當下未及提醒的地景介紹。同時,我亦能研判出他所寫過的實際地點,幫助早年的旅者填補相關的史料內容。
三則,因為熟悉路線,經常前往,對照著今之地圖和地理山景。我更有一種莫名的溫暖。這些全然陌生的人,因了這一層譯注,我彷彿他們的隨行夥伴,繼續活著,進而以現今的各種資訊做為平台,添增更多當時旅行的意義。
四則,西方旅行家的行旅路線,受到傳教士影響,為了已身安全,多半選擇宣教士走過的地方,因而行旅中較少有廟寺的描述。嚴格說來對漢人的生活較缺乏整體性了解。反之,卻讓我們更加了解各地平埔族的遷移和生活,以及何以在百年前遭受巨大迫害,進而消逝。
十九世紀以後,尤其是一八六○年台灣開埠以後,西方人在島上的旅行報導複雜而多樣。在取材上,勢必要定出一個主題,始能理出脈絡。我選取的這些旅行報導,都是以日記(journal)的形式講述旅行沿途的見聞。我所圈定的日記主要以英語系國家為首,其他國家人士的圖片和報導內容做為襄助。這個階段,西方人在台灣的旅行亦以英語系國家的探勘,最為深入而廣泛。這些作品基本上亦符合下列三個我認為很重要的範疇:
一、在時間的釐定上,限制在一個旅行時段。大致以台灣開埠(一八六○)以迄中法戰爭(一八八五)為止,短短二十五年之間的歷史時空裡。為何選擇這樣的時間,又有以下四個理由:
1. 這是自荷西據台以後,隔了兩個世紀,再度有西方人長期深入台灣,接觸這個島的斯土斯民,同時以更明朗的語言,描述自己親耳見聞的城鎮、郊野和風物。
2. 在中法戰爭前,對西方人(甚至漢人)而言,台灣仍是「兩個國家」的狀態:西部是漢人墾殖地,東部仍為原住民的家園。縱使沈葆楨已有「開山撫蕃」(一八七五)的努力,以及日後多次對原住民的戰爭,效果仍不彰。中央山脈依舊是原住民的世界。
3. 台灣百年近代史裡,這時才開始有社會經濟高度成長的經驗(一八六○〜一八八○)。許多中國現代化的視野和思維,此時在台灣有了具體明朗的開發政策。中國從長期忽視台灣,轉而再注意到這個邊陲地帶,並且體認到了台灣的重要 。
二、在題材和文體上的取捨,僅限制在日誌式的旅行報導。當時的報導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性的回顧,缺點是有宏觀,無微觀,少了時間、地點的詳細佐證。在旅行的描述上容易引人疑竇。而一個人沒有來過台灣,只要飽覽有關史料,通常也能寫出一篇出色的報告。另一類是日誌式寫作,文章上總會留下時間、地點的證據,像出生時即有胎記,讀者可按圖索驥,更容易判斷旅者遇到事物的真偽。
我偏愛後者的形式表達,不僅因後者可浮凸出較準確的地方民情,同時能挖出一些細瑣而意想不到的新鮮事物。這些往往是正史上難以窺獲,或關照到的。唯日誌式報導缺少綜合式論述的見解,回顧省思的內容顯得貧瘠。日誌式報導通常也只是作者一、二個月的旅行,不像綜合性報導,往往在此有較長的滯留時間,能夠提出較深入的看法和見識。諸如馬偕《台灣遙記》、英伯哈特《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等著作。
三、在交通上的考量,由於漢人和平埔族的居住地大抵於西海岸,西方人的旅行泰半也集中在此。而東海岸除原住民外,由於道路尚未開闢或才新建成,較少漢人和平埔族前往。選出來的文章,無可避免的會集中於西海岸的旅行。但為了較全面地顯示當時交通往來的狀況,我選定的文章大致如下:北部水路二篇,山區一篇。南北縱貫旅行兩篇,中部山區一篇。南部旅行三篇。這些旅行家的職業各異、目的不一,讓旅行的樣貌展現多元(如本書各路線圖、作者旅行簡表所示)。
走筆及此,我還要再向台灣史學者吳密察、翁佳音;人類學者黃道琳;登山專家林淳義;自然史工作者吳永華,以及費德廉教授(Douglas Fix)致以最高的敬意和謝意,沒有他們多年來的鼎力相助、協尋資料、從旁註解,以及精神支持,這本書無法以更完整的面貌呈現。當然,當本書以更龐雜而多樣的內容展現時,難免會出現不同面向的疏失,還盼更多學者、專家嚴謹賜教和斧正。
鰭 佐 樂 訂 位 在 Poor travel x 2 Girl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次我地去左「壽司郎」,決定試晒主餐牌所有$12蚊嘅食物,包括:壽司、熱食及甜品,我地一共試左53+1款(偷食左個唔係$12嘅甜品),本集首先講「吞拿魚」、「三文魚」同「蝦」壽司,等我地一齊試下到底質素如何啦~
✨下集(其餘28+1款壽司/熱食/甜品):https://youtu.be/d3fTIJz-qf0
?Thanks For Watching!希望你地會中意睇,中意既比番個like啊,同分享出去,我地未來會帶大家去更多地方,想留意就記得訂閱啦!?
---Music---
?使用的聲音材料:OtoLogic (https://otologic.jp)
?「Kevin MacLeod」創作的「Ishikari Lore」獲得「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的授權使用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19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推薦影片---
?$138蚊!二人雙拼燒味小菜套餐!包油菜白飯例湯!
https://youtu.be/O1IphrhuoRc
?$100蚊挑戰!到底會否成功推倒朱古力塔?!
https://youtu.be/JwmHGJOTuiQ
?$316蚊晚!酒店住宿連雙人西式早餐!
https://youtu.be/VGkZK6xpNnI
?每位$98蚊!一人海鮮蒸氣火鍋套餐!
https://youtu.be/hywDqJfmfoE
---訂閱我地---
?Poor travel x 2 Girls:https://www.youtube.com/c/Poortravelx2Girls?sub_confirmation=1
?2GirlsTV: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_Nql0Ll-kqHnE0lO15SYA
---關於我地---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Poortravelx2Girls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Poortravel2Girls
?Blog:http://poortravelx2girls.blogspot.hk/
?Email:poortravel2girls@yahoo.com
---精選系列---
?酒店大探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_Du7BfQyo&list=PLUML7dZiRv2wB3eMCu-AMGIrmtz-hjdTI
?自助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gKKdAMx30&list=PLUML7dZiRv2wH802yanBA2XgbJaRrEF-R
?火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o6S-z-l6M&list=PLUML7dZiRv2xDsnkhkeiUHZqnkz_gzmK8
☕下午茶: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vamYzyFc&list=PLUML7dZiRv2zYKohq5v4iqc7MYNbIE72e
?甜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i8P8ggPDU&list=PLUML7dZiRv2zWNaR_x8cfjiffG21smFG5
?飲茶點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vvamYzyFc&list=PLUML7dZiRv2zH40r0kKT7B2AYdkGdgqj-
?百元作戰掃街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ekfddRfU4&list=PLUML7dZiRv2zYgkCkMQfEe6UfzWc3mk5A
?美食特攻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LOaIwK0ks&list=PLUML7dZiRv2ym9uMLpvPfjeiDH1yHwYpQ
---有關資料---
?壽司郎 Sushiro HK
?地址:
黃埔店 - 紅磡黃埔天地享膳坊(第4期)地下G10號舖
荔枝角店 - 長沙灣長沙灣道680號麗新商業中心地下G38號舖
黃大仙店 - 黃大仙龍翔道110號豪苑G3樓翔盈里5號舖
佐敦店 - 佐敦彌敦道348號彌敦坊UG樓
?今集有字幕組,有需要請開字幕喔!
?本片為不含任何贊助、廣告成分的影片
#壽司郎 #壽司 #全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