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1-14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
「鮕呆能吃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Re: [新聞] 台南百元泰式「魚便當」網友驚呆你敢吃- 看板Tainan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請問有在釣魚的大大們.這是什麼魚?(更新圖片)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俗稱鮕呆的泰國鱧是食性兇猛的外來種,食量 ...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鮕呆好吃嗎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鮕呆好吃嗎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新聞] 台南百元泰式「魚便當」網友驚呆你敢吃嗎? - 看板Tainan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泰國鱧料理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泰國鱧料理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問卦] 魚虎真的有很好吃嗎?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問卦] 魚虎真的有很好吃嗎? PTT推薦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問卦] 魚虎真的有很好吃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問卦] 魚虎生命力強韌能不能壯陽?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鮕呆能吃嗎 在 [問卦] 魚虎真的有很好吃嗎? - PTT Web 的評價
鮕呆能吃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鮕呆能吃嗎 在 請問有在釣魚的大大們.這是什麼魚?(更新圖片)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道會不會吃其他的魚或是蝦子? ... 鮕呆 超兇猛掠食性魚類你缸子裡的小魚皮皮挫了吧 趕快撈出來~吃掉也好~ ... 是鱧魚(俗稱雷魚) 不是鮕呆啦= =|| ... <看更多>
鮕呆能吃嗎 在 農藝女孩看世界- 俗稱鮕呆的泰國鱧是食性兇猛的外來種,食量 ...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人喜歡吃,可以賣給他們,保證泰國鱧魚從台灣消聲匿跡! 3 वर्ष रिपोर्ट करें. Feng Hsu,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鮕呆能吃嗎 在 Re: [新聞] 台南百元泰式「魚便當」網友驚呆你敢吃- 看板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goo.gl/xJrtwV
鮕呆 、魚虎 傻傻地不清楚
這篇主題是要介紹下面這隻泰國鱧,順便讓大家搞清楚
"魚虎"、"鮕呆"這三隻目前名稱混用的三種"鱧"魚。
泰國鱧目前是北部淡水域中的"魚虎"
首先先來個正名運動,目前廣泛分布在全島淡水域中的泰國鱧魚正確名稱是"線鱧",很多
人也把牠混稱"鮕呆"。其體型大,最大可超過80公分,5公斤以上,適應能力超強,目前
已對本土水域生態系造成極嚴重之影響。大約18年前這傢伙就開始在宜蘭水域落地生根,
當時對其生態習性還不了解,在礁溪二龍河流域釣鲫魚時,常發現大批橘紅色細長狀幼魚
成群出沒,每群總有數百隻數量驚人,忍不住好奇用撈網抓個幾隻仔細瞧瞧,挖!真是可
愛又漂亮的魚。怎知道小傢伙成長速度驚人,食量又超大,沒幾年大家就發現情況不妙,
真正殺手級的角色報到了,宜蘭水域生態系怎堪這種衝擊。
這一口森森利牙實在蓋恐怖
看這個畫面就知道光一條泰國鱧,每年就有成千上萬的本土魚蝦進入這可怕的食物鏈。但
意外地,在宜蘭河水域並沒有造成想像中的毀滅性破壞。反而因人類的再次介入,意外得
到了控制,生態再次因為有人類的食物鍊達到了恐怖平衡。泰國鱧因食量大、貪吃而容易
上鉤,體型大、拉力強、釣魚人覺得好玩 ,肉多肉質又結實,料理容易。因此,好釣、
好吃、好玩改變了不少人對他們的評價。
這隻才是真正的魚虎,取其長大後有虎斑的紋路加上生性兇猛而得名
學名 "小盾鱧"的魚虎,是真正的觀賞魚。小時候有鮮豔的紅黑線條,成群養起來漂亮
極了,長大後同樣不遜色,有不規則的虎斑紋路加上寶藍色的金屬光澤,愛魚的人怎能不
著迷。所以沒錯,牠是水族業者引進的,到現在水族館中仍然能買到牠的幼魚。但買了後
很快就發現代誌大條了 ,這傢伙先咬傷咬死再吃掉魚缸中其他的魚,比牠大的魚也不放
過,長的又超級快,沒幾個月再大的魚缸也養不下了。於是,就被放到野外,還好生性怕
冷,目前還沒越過濁水溪。牠能長大130公分,20公斤以上的驚人龐大體型,生性比泰國
鱧更兇殘。在其原產地更有攻擊人類的紀錄,你說這可怎麼辦? 我說,還能怎辦,大家卯
起來拼命"吃"吧!
鮕呆本尊~七星鱧 已經變成需要保育的稀有魚種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兄要娶某中的男主角,另一首"大姑呆炒姑菜"應該也是牠。因
體型小,很難超過30公分,無法與外來種競爭,已經喪失所有棲息地,目前僅存在於如雙
連埤這類獨立封閉水域,真的,別再亂放生了。他們很美很可愛,亟待大家工同關心愛護。
新增另一種可能
琵琶鼠魚,俗稱垃圾魚,或是清道夫,也就是小時候水族箱裡面的吸壁魚
當初也是觀賞魚被引進台灣,但被亂棄養後反而引起生態浩劫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419/84224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iaHsSpzc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krWmGPJDa0 公共電視 我們的島─蓮池潭的生態悲歌
結論:
泰國鱧魚 (線鱧) 外來種
魚虎 (小盾鱧) 外來種
鮕呆 (七星鱧) 本土種
琵琶鼠魚 (垃圾魚) 外來種
那個印尼便當店炸的烏漆抹黑的魚,到底是哪一種啊?
答案揭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3JdSL3wXJw
印尼進口醃製的土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80.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465019205.A.625.html
https://fishing.u-outdoor.com/749.html 我覺得你是對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