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第七次定期大會-交通部門質詢】
今日我針對輕軌工程、遊憩水域安全,以及觀光對地區產生的各項衝擊,向相關單位做出質詢。
- 輕軌工程:
因應美術館路段即將施作的輕軌工程,捷運局應重視當地居民所反應之事項,並偕同文化局向居民做出說明。
- 遊憩水域安全:
日前媒體報導,旗津海水浴場救生設備損壞,但相關單位卻無經費進行維修一事提出討論。觀光局曾姿雯局長對此做出回覆,雖然救生器材僅是備用設備,但民眾生命一定是市府開放遊憩水域的優先考量,現救生器材也都已修繕完畢。未來會要求第一線的同仁,如遇類似情況能向觀光局反應,而不是向基層同仁回報沒有經費。
接著,我也對觀光行為所衍生的各項衝擊和相關局處進行討論。
(一) 觀光人次計算方式:
日前媒體報導高雄市觀光人數整體下降2.88%,而旗津觀光人次更下降104萬人。並將陸客不來和票價過高,視為觀光人次減少的因素之一。但實際調出主計處資料,數據顯示搭乘渡輪前往旗津的旅客只減少三萬人次。觀光地區人次的計算數字是否為正確參考值,仍待商榷。
(二) 經濟體衰退:
高雄飯店共有417間,然而106年的住房率為過去七年來最低。日前媒體指出高雄市將有64間飯店倒閉,該報導是否屬實?
(三) 觀光與居民間的衝擊:
旗津為一個約1.5平方公里的小島。但旗津於105年度內,有504萬人次造訪,簡單換算下來,平均一天有345台遊覽車、3452台自小客車、6904台摩托車在旗津島內行駛。相關單位計算的人次數之於觀光是否有迷思?而觀光人次數量是否有和民眾的感覺相呼應?
(四) 衝擊在地文化特色:
旗津觀光人力三輪車為在地相當重要的特色之一,現在因時代變遷,逐漸已經變成夕陽產業。我希望市府能有相關單位來協助維護在地特色,使旗津獨特文化能夠延續下去。
(五) 變更交通道路設計:
哈瑪星鼓山一路日前由單行道改設為雙向道,但因十多年來該地區居民已經習慣單行道,能否請相關單位重新思考道路動線,如何在當地習慣和觀光需求中取得平衡點?
(六) 旗津聯外道路:
過港隧道為旗津島唯一聯外道路,每逢活動或假日,只要遇到龐大的車流量便無法紓解,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應及早向相關單位提出增加其他交通建設之建議。
(七) 觀光雙層巴士低運量:
高雄市政府於105年引進雙層巴士,而106年的運量,時代線平均單次只運載4人,西子灣線平均單次只運載10.5人。相關單位在引進雙層巴士之後,是否有持續協助或者就讓業者自理?
綜合以上因觀光所衍生的問題,我認為觀光政策應該有配套措施,才能使整個觀光環境健全發展。因此我要求市府相關單位能針對觀光地區的永續發展,召開跨局處的檢討會議,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完善的觀光環境。
完整質詢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Eihix0JQY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