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四大支付業者總市值超越六大銀行
CNBC報導,美國支付業者近年積極伸向傳統銀行業務,例如Square與PayPal旗下手機支付App,提供用戶預支薪水,激勵用戶註冊直接存款。
受疫情影響,數位支付類股市值大漲,目前行動支付業者Square、Visa、 PayPal及萬事達卡的市值,已達1.07兆美元;相較之下,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富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士丹利及高盛在內的美國六大銀行,總市值不到9,000億美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8集: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0.30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0:39 節目片頭 00:57 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10:20 Q&A:第七集地產投...
「高盛集團薪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Fintech 金融科技趨勢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心得]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高盛台灣薪水-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12 ... 的評價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高盛面試題沒有很難?/ 我的求職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盛集團薪水 在 高盛集團,台灣青年教你如何頂住「三高」,在金融界 ... - Dcard 的評價
高盛集團薪水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預謀?
為迫商家留錢共抗經濟衰退,英國禁止滙豐在除淨後派息,中共也被揭去年下令強制銀行和投行齊齊減薪共度時艱,幅度平均達30%!肺炎明明一月才公開,怎會去年就知道今年大件事?
//(彭博社)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限制薪資的計劃已經發給包括中國龐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最大的銀行和投資集團。知情人士說,根據公式,不同公司的減薪幅度將有所不同,但某些公司可能會平均降低30%。
知情人士說,去年首次通知金融公司必須降低工資,並詳細說明如何在2020年初進行降薪。知情人士說,實施起來不統一,某些機構的行動要比其他機構快。他們說最近官方開始推動落後者採取行動。
這一決定可能意味著政府需要更多資金來刺激經濟,這標誌著在大流行緩解之際,進一步迫使其41萬億美元的銀行體系支持經濟復甦。此前,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放貸機構已被要求將利潤增幅限制在個位數,通過提供廉價貸款和削減費用,放棄今年1.5萬億元人民幣(合2000億美元)的利潤。他們還被告知要押後索還數萬億人民幣的中小企業貸款。
知情人士說,指示調整工資的機構包括中國投資公司,94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中國最大的銀行以及控制最大券商的中信集團。
知情人士說,財政部已經制定了與許多績效指標掛鉤的公式,以削減實體支付給員工的總金額。那些不符合政府回報期望的人將需要進一步削減工資。他們說,這將對各級員工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負責執行的人也不能倖免。
一位知情人士說,儘管如此,仍鼓勵公司繼續招聘,同時保持薪酬水平不變。
鐵路部、中投公司、中信集團和國家開發銀行沒有立即回覆置評請求。工行拒絕置評。
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一些銀行不同,迄今為止,大型中國銀行一直堅持其年度分紅計劃,因為政府熱衷於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維持現金流量。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猜測,由於其底線承受壓力,銀行最終可能會被迫降低支出。
低薪的要求可能會加速中國金融業的高級人才流失,與全球同行相比,中國的專業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為低薪水平而苦惱。對於像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這樣的全球巨頭來說,正是收割時機。今年以來,該國正全面開放其金融市場以迎接外國競爭。
全球第二大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CIC)已經受到人才流失的困擾,自三月以來,其三位高管辭職。中投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和部門負責人每年的收入通常在100萬元至200萬元之間,具體取決於業績。雖然這是一些政府官員的最高薪水,但與華爾街的薪酬相比,這簡直是九牛一毛。
外國銀行最近僱用了許多重要人物。瑞銀集團(UBS Group AG)於4月份從招商證券國際(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招攬了范揚(Fan Yang)擔任亞洲全球銀行業務主席,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最近又從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 Co.)挖走了王晶(Wang Jing)以發展其財富管理業務。
該計劃還可能給在香港工作的國企銀行家帶來新的打擊。他們最近被告知需要開始另繳高達45%的內地稅,而香港的稅率為15%。//
GDP逆市暴升,靠的是韭菜。
作者
高盛集團薪水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迫商家留錢共抗經濟衰退,英國禁止滙豐在除淨後派息,中共也被揭去年下令強制銀行和投行齊齊減薪共度時艱,幅度平均達30%!肺炎明明一月才公開,怎會去年就知道今年大件事?
//(彭博社)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限制薪資的計劃已經發給包括中國龐大的主權財富基金、最大的銀行和投資集團。知情人士說,根據公式,不同公司的減薪幅度將有所不同,但某些公司可能會平均降低30%。
知情人士說,去年首次通知金融公司必須降低工資,並詳細說明如何在2020年初進行降薪。知情人士說,實施起來不統一,某些機構的行動要比其他機構快。他們說最近官方開始推動落後者採取行動。
這一決定可能意味著政府需要更多資金來刺激經濟,這標誌著在大流行緩解之際,進一步迫使其41萬億美元的銀行體系支持經濟復甦。此前,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放貸機構已被要求將利潤增幅限制在個位數,通過提供廉價貸款和削減費用,放棄今年1.5萬億元人民幣(合2000億美元)的利潤。他們還被告知要押後索還數萬億人民幣的中小企業貸款。
知情人士說,指示調整工資的機構包括中國投資公司,94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中國最大的銀行以及控制最大券商的中信集團。
知情人士說,財政部已經制定了與許多績效指標掛鉤的公式,以削減實體支付給員工的總金額。那些不符合政府回報期望的人將需要進一步削減工資。他們說,這將對各級員工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負責執行的人也不能倖免。
一位知情人士說,儘管如此,仍鼓勵公司繼續招聘,同時保持薪酬水平不變。
鐵路部、中投公司、中信集團和國家開發銀行沒有立即回覆置評請求。工行拒絕置評。
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一些銀行不同,迄今為止,大型中國銀行一直堅持其年度分紅計劃,因為政府熱衷於在預算緊張的情況下維持現金流量。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猜測,由於其底線承受壓力,銀行最終可能會被迫降低支出。
低薪的要求可能會加速中國金融業的高級人才流失,與全球同行相比,中國的專業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為低薪水平而苦惱。對於像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這樣的全球巨頭來說,正是收割時機。今年以來,該國正全面開放其金融市場以迎接外國競爭。
全球第二大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CIC)已經受到人才流失的困擾,自三月以來,其三位高管辭職。中投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和部門負責人每年的收入通常在100萬元至200萬元之間,具體取決於業績。雖然這是一些政府官員的最高薪水,但與華爾街的薪酬相比,這簡直是九牛一毛。
外國銀行最近僱用了許多重要人物。瑞銀集團(UBS Group AG)於4月份從招商證券國際(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 International)招攬了范揚(Fan Yang)擔任亞洲全球銀行業務主席,而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最近又從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 Co.)挖走了王晶(Wang Jing)以發展其財富管理業務。
該計劃還可能給在香港工作的國企銀行家帶來新的打擊。他們最近被告知需要開始另繳高達45%的內地稅,而香港的稅率為15%。//
GDP逆市暴升,靠的是韭菜。
作者
高盛集團薪水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楊應超
第一季-第8集: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節目直播時間:週五 14點
本集播出日期:2020.10.30
⏭ 章節:
00:00 頻道片頭
00:07 開場
00:39 節目片頭
00:57 美國大選前的最後布局–外商投資銀行的觀點
10:20 Q&A:第七集地產投資–專業和業餘不一樣
17:47 Q&A:REIT的地產投資可能會多交稅
22:46 Q&A:好的物業管理公司很重要
35:52 請繼續提問: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祝大家早日達到FIRE財務自由
37:31 節目片尾
📝 名詞補充:
1. Goldman Sachs:美國投資銀行高盛
2.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美國銀行美林證券
3. Charles Schwab:美國嘉信理財集團
4. Stock Volatility:股市波動
5. GDP Growth:經濟成長
6. 2020 US GDP:US$22.32 trillion (2020 美國經濟預估:22.32兆美金)
7. GLDM:黃金ETF
8. Bob Brinker:美國有名的財經廣播節目主持人,現在已經退休
9. Clark Howard:美國有名的財經廣播節目主持人,現在每天3小時節目
10. Clark Stinks:節目提出主持人講錯的單元
11. Constructive Criticism:有建議性的批評
12. Complain but with solutions:可以提出問題但要同時提出解決方案
13. Cap Rate:現金收益率
14. Airbnb:提供短期出租房屋或房間的服務
15. REIT: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不動產投資信託
16. Ordinary tax rate:普通薪水稅率
17. Capital gain tax rate:資本增值稅率
18. House Depreciation:房屋折舊抵稅
19. IRA: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美國的個人退休免稅帳戶
20. 401K:美國公司提供的免稅退休帳戶
21. Geo-Arbitrage:用居住地點來賺差價,退休可以住比較便宜的地方
22. Annuity:退休保險年金
23. Whole Life Insurance:終身人壽保險
24. Term Life Insurance:定期壽險
25. Fine Print:合同下面備註很小字體的條款
26. Insurance Cash Value:保單裡面的現金值
27. Long Term Care Insurance:長期護理保險
📚 參考書訊:《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https://eslite.me/w24ad
#楊應超 #財務自由 #FIRE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高盛集團薪水 在 高盛台灣薪水-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12 ... 的推薦與評價
記者遠遠望著他,難以想像曾經是全球知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亞洲高階經理人的吳怡農,為何願意脫下西裝、離開優沃的工作環境,主動接受 ... 為了年薪9 萬 ... ... <看更多>
高盛集團薪水 在 高盛面試題沒有很難?/ 我的求職事務所-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每週三,澳洲東部時間7點,我的求職事務所特備節目,約定你。我的求職事務所,是為了求職,申請,面試經驗,為商科,投研,基金,咨詢, ... ... <看更多>
高盛集團薪水 在 [心得] 我為什麼告別高盛-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網誌版:https://goo.gl/gNWxQo
網誌中還有其他商管類讀書心得,歡迎來看看
===========================================================
這本書的作者為葛瑞史密斯 (Greg Smith),曾經在高盛工作過近12年,本書內容為真人
真事改編,在2012年3月14日時《紐約時報》刊登了葛瑞史密斯的投稿 - 我為何離開高
盛,文章被廣為流傳甚至美國前聯準會主席保羅沃爾克 (Paul Volcker)、奇異傳奇執行
長傑克威爾許 (Jack Welch)、前紐約市長邁克彭博 (Michael Bloomberg)都曾看過文章
並給予讚許。
這本書描述了Greg從面試實習生 >> 實習生工作 >> 從實習生拿到正職職缺 >> 911恐怖
攻擊 >> 轉調部門 >> 職場政治遊戲 >> 金融風暴 >> 高盛文化轉變 >> 告別高盛
本書有幾個特色,
1.人物個性生動:書中提到許多高盛同事,每個人的個性喜好都描寫得十分清楚,讓我
覺得好像真的認識這些人一樣,描寫手法非常貼近人性,不會覺得刻意。
節錄至本書
===========================================================
高盛合夥人跟MD (董事總經理)都穿昂貴及低調的西裝,不是義大利頂級品牌Brioni就是
倫敦或香港專人訂做,如領帶、絲巾等配件部分Hermes或Herragamo是標準選擇,高盛的
不成文規定是風格低調、中性色別、別太花俏。
Greg的主管魯迪是個非常嚴格的管理人 - 我剛加入交易桌時魯迪給了Greg一本
Chris Marthews的《硬球》,書中主要是教人如何在殘酷的政治環境中勝出。魯迪很重
視原則,講究準時和完美。他討厭粗話,桌上還放了一個「髒話桶」,每次你罵髒話,
就要投二十五美分的硬幣進去。
===========================================================
2.故事鮮明:故事的細節都交代得很清楚,看這本書就像在看電影一般,人與人之間的對
話非常自然,也把金融業職場習慣跟政治鬥爭寫得栩栩如生。
一般人都會夢想進高盛這種頂尖公司,除了薪資外另一原因是公司名聲對自我實力的肯定
,不過進入高盛的人除了專業外也有其他非常擅長的地方,要在高盛理想職缺工作光有專
業是不夠的,還要有與人交際的能力。Greg分享實習時實習生們會輪流到各交易桌去幫忙
,除了協助工作外也要取得該交易桌主管的好感,這會對取得正職offer有非常大的幫助。
節錄至本書
===========================================================
管你什麼名校高材生,給我乖乖坐到小凳子上…
搭電梯時,閉嘴就對了
帶著勞力士錶的人被炒魷魚,要怎麼同情他?
在華爾街,權力屬於帶進最多獲利的人
===========================================================
這本書寫得很精采,從第一人視角描述高盛的職涯與工作內容,華爾街金融業一向被視為
紙醉金迷的行業,確實如此,一位新鮮人年薪50萬美元,Greg升任至VP (副總裁)時32歲
,年薪升至70萬美元,很難想像MD或合夥人的薪資有多高。
但要領這樣的高薪並非易事,競爭者來自世界各地名校,都是菁英中的菁英,很多人除了
有實力及豐富的得獎經歷外還有強大的家庭背景,要擠進這個窄門光靠天分與努力是不夠
的,還需要一些些運氣。 (但前提還是專業&努力)
這些領著高薪的人生活並非安逸快樂,工時長&壓力大並不是一般人能負荷的。現今社會
許多人在挑選工作時都希望挑選高薪、準時上下班、工作壓力不要太大的工作,在高盛工
作的人比一般人多了許多責任感,追求卓越,甚至Greg在書中提到必須要能忍受枯燥乏味
的工作與繁瑣的事務。
或許是薪水,也有可能是公司名聲讓員工對於同樣的工作有不同的反應 (高盛在取得牌照
前甚至要幫其他人買咖啡)。
金融危機過後金融業包含高盛有了一連串重大的改革,投資銀行不再,組織紛紛改為以商
業銀行為主體的控股公司,高盛的組織文化也有了巨大轉變,原先重視誠信的高盛變成業
績導向,公司重視的是數字,業務員開始只推薦客戶做能帶給公司巨大獲利結構型商品,
衍生性商品這種小交易不再是重點甚至不想經營這類客戶。
高盛老將紛紛離去,接下這間公司經營的管理者為求獲利不惜犧牲客戶利益,在公司內甚
至出現嘲諷客戶"蠢蛋"這類的字眼,這樣的文化轉變使待了10來年的Greg深有所感,因此
投書紐約時報並撰寫此書。
雖然看到最後有點懷疑Greg撰寫此書是否真的只是因為高盛文化轉變如此單純 (畢竟他還
要轉職,對他的工作生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但也讓我思考金融業普遍存在的利益衝突
,收費高對客戶而言是否一定不利? 商品價格越低是否一定越好?
不只在台灣,各國家金融業發展成熟後都會開始殺價競爭,以金融商品業務為例,最常碰
到客戶問: 我在其他間金融機構也能買到同樣的商品,你的價格比較高我為何要跟你買?
業務員最常見的回覆是1.因為我的服務 2.對方報價多少我幫你爭取更低
服務這件事如果沒有具體事項客戶通常當作場面話不予理會,業務也是言之無物,最後爭
取客戶的手段變成殺價競爭。
不否認,假設要去買橘子,同樣品質的橘子,在A水果攤跟B水果攤一般人都會挑在價格低
的那間買,因為商品並沒有差別化。
但若A水果攤的裝潢及擺設比B水果攤好,或是服務人員更專業、更熱心、能夠記得客戶的
喜好跟習慣,客戶跟A水果攤的互動會更多,也會更願意跟A水果攤交易,因此"人"是金
融服務業不走向低價甚至殺價競爭的關鍵。另外商品若不適合客戶,即使報價再低對客戶
也是損失,就像特賣會買一堆東西回家,如果沒用到就是垃圾。
書名:我為什麼告別高盛:以及華爾街教我的那些事Why I Left Goldman Sachs
作者:Greg Smith
譯者:洪慧芳
出版日期:2014/06/05
出版社:早安財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143.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37092847.A.D1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