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通過
#高教深耕計畫大檢視
#減少不合理行政規範
「提案通過!高教深耕計畫應檢討,讓規範更貼近執行端需求!」
近幾年全球趨勢變動日益增快,除了台灣產業充滿變動的挑戰外,與產業相關的大學教育端,如何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讓執行更富有彈性,也是我們希望討論的問題,而層層繁瑣的行政關卡,也需要逐步討論出更符合時宜的做法。
因此,我進入教文委員會後,便立刻拜訪了大學的教務團隊,希望能夠了解實務端學習,在目前政策執行面上的困境。
光是 #高教深耕計畫,就有不少問題應該被看見。
🔴 在教育部補(捐)助及委辦計畫經費編列基準表當中,第一項人事費用支出說明第五點的規定,限制了計畫聘任的專案助理的加班費,不能由計畫經費支應。
但該助理是為了執行計畫而加班,卻不能用計畫經費,還要校方另外籌措經費來處理計畫人事費用,此項規定並不合理!
🔴 教育部在高教深耕計畫的經費編列比例上,要求各學校每年編列「資本門20-30%、經常門70-80%為原則,得視畫審議結果彈性調整」。
但校方反應,當計畫陸續執行之後,因為教學相關設備陸續更新建置完成,在設備未達使用年限時,往往對資本門的需求便不會到 20 %。然而,原規範是寫「得視畫審議結果彈性調整」,卻有學校向教育部申請調整資本門比例未果的狀況。
🔴 在過去的邁頂計畫時期,教育部補捐助及委辦經費核撥結報作業要點有規定,各計畫的一級用途別項目,可以在特定比例下流用,但此規範卻在 2018 年時被修掉。
對此,校方表示,曾發生過原按照計畫要聘人聘不齊,但大學方同時又得執行行政院政策而有其他開銷的狀況,校方認為,如都屬教育業務用途的費用,希望能給予彈性。
以上種種問題,都顯示了目前的諸多規範,導致實務缺乏彈性,甚至徒增多餘的行政成本。如果我們希望教育層面能多做鬆綁,應該多聽聽實務面人員所遇到的問題,並提出辦法來改善這些繁文縟節所造成的行政成本。
對此,在教文委員會中,我也提案建請教育部與大學端,應該盡速召開相關會議,釐清執行面遭遇的狀況,並做出通盤檢討與改進!
如果各大學行政人員也有遇到類似問題,都歡迎跟我們反應。
我們希望能夠透過更多的一線人員,一起來討論更合理的措施跟機制,減少不合理的行政規範,讓大家能有更多心力,專注在教育本身,讓學生也能間接受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高教 深耕 訪 視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團結一致 搏回藍天
各位親愛的朋友,鄉親世大,各位貴賓,大家午安,大家好:我是陳宜民。歡迎大家來參加我爭取國民黨初選提名參選高雄市長的第四場政見發表會,讓我們一起復興高雄,找回高雄市過去的熱鬧與繁榮。
已經過世的黃俊英副市長曾說過:「一座偉大的城市,是一代一代的市民,大家共同打拼累積的成果,沒有任何一個政黨,可以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別人,然後把所有的功勞都留給自己。」
在過去的這20幾年,咱高雄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可能在埸每一位市民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若是向上提昇,為什麼我們高雄已經被台中市趕過,變成全國第三大的城市?以往鬧熱的鹽埕區、充滿人潮的西子灣、輝煌的苓雅市場、門庭若市的建國路與大新百貨,如今都燈火昏暗,人煙稀少。高雄市在民進黨執政的這20年間,已經變成負債2605億,全國負債第一名的城市、嚴重的空氣污染,12.3%的青年高失業率,民進黨在高雄的執政,有讓高雄變得更好嗎?
高雄市負債如此之高,但慶富案中高雄銀行的損失,卻又是全體高雄市民共同承擔!高雄市政府最近還很驕傲地說,今年終於達成0舉債,卻絕口不提已經瀕臨舉債上限,高雄的信用額度已經被執政的民進黨「刷爆」。
而造成高雄負債與衰敗的政務官,卻紛紛背棄高雄,步步高升去台北當大官,例如擔任以前的副市長許銘春成為新的勞動部長,但高雄的勞工幸福嗎?民進黨執政取消一例一休、降低加班費後,今年才過兩個月,物價卻是反常大漲,飲料手搖杯漲五元、雞排和便當也漲、塑膠袋一張一塊、現在就連上廁所的衛生紙都漲三成,結果只有高雄的薪資沒有漲,這到底是搞什麼?你為什麼不生氣?高雄人為什麼不生氣?台幣在國際市場是升值百分之十耶!!台灣人,我們為什麼不生氣?
身為高雄人,我很生氣,所以我想改變。我希望高雄可以變得更好,這樣才對得起我們的祖先與我們的下一代。
我因為質疑一例一休的修法,而被民進黨的蘇震清與王定宇委員攻擊,我對王定宇提出傷害訴訟現在還在審理中,但現在民進黨新修的勞基法直接倒退30年。去年十二月高雄市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高雄市唯一一位陪3萬名勞工朋友遊行的立委就就是我。我與高醫工會的同事一起參加遊行,在場的侯彩鳳中常委及黃香菽議員可以作見證!在民進黨政府對人民「莊孝偉」的情況下,只剩下我陳宜民敢站出來跟中央政府對抗,就算受傷也要跟勞工朋友站在一起。
旗山大溝頂具有百年歷史的警察分局官舍,只為了要安置大溝頂拆遷戶,竟然被高雄市政府違法拆除,拆除後只說「未來將檢討」,敷衍了事,但古蹟拆掉就再也無法回復,沒有文化遺跡的小鎮,就是高雄市政府打造文化觀光的手段,這樣嚴重違反行政專業與行政倫理的事層出不窮,類似事件還有硬要蓋李科永紀念圖書館,強砍中央公園老樹,護樹聯盟也出來抗議,但陳菊完全不予理會。紅毛港遷村案讓12戶商家權益受損,市政府根本無法解決,直到宜民想辦法找出新事證,讓死案解套。
高雄市空汙問題如此嚴重,但幾次空汙大遊行,高雄市長陳菊有回應嗎?完全沒有。補助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卻只有三個月,根本治標不治本。空污的核心問題,高雄市政府完全拿不出對策,根本是行政無能。
咱高雄應該更好,我們必須想辦法讓高雄更好。
因此,宜民這次參選的競選主軸,就是「專業‧革新‧國際化」。以專業來說,宜民在立院擔任衛環委員,第二個會期就促成子宮頸癌防治計畫,讓國健署編列2.5億元購買子宮頸癌疫苗,讓女性從國一開始即可全面施打。另外宜民也促使C肝口服新藥納入健保,造福國內眾多慢性C型肝炎患者。另外,宜民也讓妨礙急救的刑責提高,且已三讀通過。我也提出法律提案,希望在一定薪資,例如四萬元以下的工作禁止「薪資面議」,畢竟現在兩,參萬薪水的工作都寫薪資面議的現象太浮濫。我也提出法案要求將餐廳多收的服務費分給勞工,回到真正的「工資」。我平均每個會期都提出十幾個法律提案,因為台灣需要改變事情太多了,而有部分法規還是沒有與時俱進,可惜的是,有許多的提案並沒有受到其他委員的重視或支持,現在一黨獨大的立法院,和王金平擔任院長時,堅持民主方式處理的立法院完全不一樣,民進黨基本上不跟國民黨「講道理」。
我綜合過去幾場說明會,再次重申我的未來藍圖。
首先,要拼經濟,提高本市創新創業補助與能量,加強招商,同時積極與日本大阪市、中國大陸上海市簽署「友好城市」,或姐妹市。過去兩年,我已訪問以色列三次,積極接觸,並且積極為高雄招商是我首要的工作,拚經濟也一貫是國民黨的強項。
第二,以橋頭新市鎮的一部分做為科學園區的發展基地,並著重在生技醫藥產業,加速開發橋頭新市鎮。督促經濟部對於加工出口區重新規劃升級,譲高雄市各大專院校的研發及新創公司能夠進駐。此外,宜民在此次預算審查時,也積極向中研院南港生醫園區爭取,讓中南部大專院校的產學營運處能夠進駐,推廣專利的技轉。我之前在陽明大學擔任過國際長、研發長,在高醫大擔任過副校長,同時也是台灣與以色列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我對於國際性的招商引資經驗豐富。
第三,協助高雄市的公私立大學的合作及世界排名。希望高雄市有打世界盃,進入世界一百大的大學。這次教育部公佈的高教深耕計劃只通過了台大,成大,清華及交通大學四所學校能夠打世界盃,高雄完全沒有大學入列。一個偉大的城市必須有一所偉大的大學,未來宜民在高等教育上會推動高雄高等教育整合計畫,讓高雄能夠有高等學府躍上國際舞台。
第四,醫療服務升級,充實高雄市立醫院的人員及設備,甚至可以考慮到偏鄉設置市立醫院的分院。在長照方面,要全面提升行政審核的效率,推動志工銀行,並且由每年平均每人90小時的喘息服務,提高到400小時,也就是平均每週8小時。
第五, 縮短城鄉差距,新增困難行政區問題解決小組,編列發展基金.突顯各區的特色,並由市府協助招商與觀光宣傳。
第六,解決少子女化的問題,義務教育向前延伸三年,從三歲開始,如果中央不作,就由地方開始推動。
第七,落實高雄市勞動檢查並提升勞檢員人數,高雄僅只有6%的勞檢覆蓋率!而勞檢員的不足,造成「過勞的勞檢員」替「過勞的勞工」檢查的詭異情況,公務員必須依法執政,過勞低薪的勞工不會讓城市更進步。
最後,宜民再一次的重申,我參加這次的選舉的主要目的,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希望能找回咱高雄人對生活的態度,相信生命的價值;是要給我們這一代與下一代的年輕人一個不用為了生活,離鄉背景的答案,我要向大家證明民進黨不是高雄的唯一解答。最後,我呼籲大家團結一致,搏回藍天!讓我們攜手共同復興高雄,找回高雄人的榮耀!
高教 深耕 訪 視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人堂
大學的新年舊希望
周行一
對調漲大學學費,台灣社會仍有不同聲音。報系資料照。記者陳正興/攝影
儘管二○一八年全球景氣看好,新年起,看衰大學的新聞卻接連不斷,連一些美國大學都因少子化及國際生減少而開始緊縮。台灣的問題比美國嚴重得多,低出生率名列世界前茅,台灣的大學最近幾年才開始認真國際招生,比美國大學起步晚太多,又不諳英語教學,招外籍生特別辛苦。
美國大學的對策是刪減預算及解聘教師,台灣私立大學也不免如此,雖然公立大學受的影響較少,但多年的度小月,預算規模不變,計入通貨膨漲後,高教實質的投入其實是遞減的。韓國跟我們的情形卻很不一樣,首爾大學的學雜費在二○○四年時大致是六萬五千元台幣,私立的成均館大學是十二萬元台幣,當時台灣公立大學的學雜費平均是五萬九千元台幣,私立大學平均是十萬七千元;韓國首爾大學的學雜費現在大致是十八萬元台幣,私立的成均館大學是廿五萬元,相形之下,這麼多年來,台灣的學雜費幾乎沒漲,跟十三年前差不多。
二○○四年韓國的人均所得是一萬四千元美元,與台灣幾乎一模一樣,到了二○一六年,韓國的人均所得是二萬七千五百元美金,台灣卻已落後韓國,僅二萬二千元美金左右。十三年來,韓國的國民所得成長了一倍,公立大學學費卻漲了將近三倍,台灣的所得提高了六十%,學費卻聞風不動。一般來說,韓國大學的國際聲望已比台灣的大學高,如果有機會訪問韓國大學,你會發現韓國大學的軟硬體設施比台灣的大學好得多。
資源緊峭迫使台灣的大學愈來愈依賴政府的財源,今年的高教深耕競爭型計畫讓各大學人仰馬翻,大家都不敢掉以輕心,就是因為審查結果會決定分配到多少資源,韓國的例子顯示,台灣不可能在這種資源狀態下與韓國競爭。高教深耕計畫的總金額不到兩百億,台灣的大學學生人數是卅萬左右,假設平均分配(當然不可能),每個學生將分配到六萬六千元,大概是公立大學的學費金額,私立大學學費的一半,而同時韓國也以每年一兩百億以上的競爭型經費資助大學,所以,台灣如果持續走下去這條路,將永遠落後韓國,而且狀況只會愈來愈差。
其實如果我們願意讓學費先漲一倍,儘管還是不如韓國,大學教育的投資將會顯著改善。以台灣大學為例,三萬兩千名學生將帶來十七億以上的學費收入,將造成全面性的提升教育品質,不像教育部的競爭型計畫,通常是特定計畫目的性的支出,並不是全體學生受益,而且學費增加是種穩定性的教育投資,沒有競爭型計畫的不確定性。
有人說,台灣的大學抱怨學費太低,但每年不都過得去嗎?是的,我們可以五十塊吃個便當,也可以一百塊吃碗麵,但是食物品質絕對不一樣。韓國十幾年前國民所得比台灣低,現在已大幅超前,我無法斷言韓國對大學的投資增加是造成韓國超前的主要因素,但是世界各國都重視高等教育的投資卻是事實,我們能掉以輕心嗎?
調漲學雜費是大學的舊願望,如果能趁新年再許一次,我們盼望台灣民眾能體認學費過低這個狀況的嚴重性,應當討論的是如何讓弱勢學生也能有公平合理的求學機會,但不應當再拒絕合理調漲學費了。(作者為政治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