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其實並不想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網路。當他們有權力自行找出解決方案時,約束效果可能比父母的時間管制更好。
例如,有些青少年規定,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所有人要把手機拿出來,放在桌上集中在一起;吃飯時間第一個拿手機來查看的人,就必須受罰,像是請所有人吃甜點。
我們不需要採取全面性的改變,也能教導孩子如何把心思放在眼前的現實世界。假如認真執行,小小的舉動也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摘錄自《#當我們一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常常跟不同家長討論3C議題,所以我只要能看到相關的好文章,都希望能分享到版面上。但細看3C議題,所謂「大人」也常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渴望連結,是藏在3C議題之後,對我們人生極其重要的關切。
我跟不少家長談得很深入,也一直共享幫助孩子面對3C的小訣竅。這個過程教學相長,我真的滿懷感恩。
祝願您,能真心連結,這能帶著我們度過許多難題!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760453587900180
... ... ... ... ... ... ... ... ... ... ... ... ... ... ...
孩子在數位時代的連結
【文/ 維偉克.莫西】
科技的影響為教養兒女增添了一個令人望之生畏的面向。青少年一天平均花超過六個半小時的時間,透過螢幕裝置從事媒體娛樂,包括看影片及使用社交媒體。這不包含在八個小時的睡眠和六到八小時的上學時間之內。因此,他們幾乎沒有時間、或只有很少的時間,可以進行不受打擾、不用螢幕裝置的面對面互動。這種情況必須改變。然而,要知道我們該改變什麼並不容易,遑論如何改變。這個情況是否處理得當,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為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是我們為社交技能與社會認知打基礎的階段。
為了理解我們該如何處理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況,我去向「孩童心智中心」(Child Mind Institute)的國家與外展計劃(National Program and Outreach)資深總監大衛.安德森(David Anderson)請益。
安德森的工作一直與孩子有關,包括主辦夏令營,以及為寄養與收養孩童做諮商。他是受過訓練的醫療人員,他設計了一些透過學校提供的服務,以及一整套提供家庭使用的資源。他在「孩童心智中心」為因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而感到困擾的孩子與家長,規畫了多種資源。
雖然有些專家警告,網路和電玩遊戲對孩子的社交發展有明確且迫切的危害,但安德森把問題看得更細。他表示,假定所有的孩子都會因為社交媒體與科技而受害,是錯誤的看法。許多孩子表示,社交媒體其實給予他們更多與人連結的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歸屬的社群。同時,安德森認為科技對某些族群的孩子確實有害,包括行為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高風險族群,以及發展遲緩的孩子。
歸根究柢,不是所有的螢幕裝置對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影響。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需求,被社交媒體傷害的難易程度也不一。家長在為孩子規定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限制時,必須考慮到那些個別差異。
安德森說,大多數的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壓力、放鬆、玩樂與進行社交連結。對某些孩子來說,他們用傳訊息來取代打電話。此外,由於科技已經徹底融入現代生活中,孩子其實需要對數位文化有某種程度的熟悉,才能拉近與同儕的距離。科技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共通點。
不過,孩子手裡並沒有科技使用說明書,他們也很可能透過科技,接觸到父母師長注意範圍以外的世界。「孩子有可能無法處理他們在網路世界遇到的事物,」安德森對我說。因此,父母確實需要對孩子使用科技的情況,畫出合理的界線。「你必須注意兩件事,第一是他們在網路上都做些什麼,第二是他們上網時間的長度。在這方面,我們並沒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
這番話使我想起前面提到的「金髮姑娘假設」。比起適度使用螢幕裝置的青少年,長時間使用(平日每天超過兩小時)的青少年感覺到的幸福感,相對比較低。另外,同樣與適度使用螢幕裝置的青少年相較,幾乎不使用螢幕裝置的孩子,幸福感也顯得比較低。「最困難的部分是,」安德森說,「青少年有時真的受夠了螢幕裝置,但他們和朋友的溝通完全仰賴那些平台,所以他們覺得被綁住了。」
關鍵在於,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度的使用時間長度, 讓他們能夠與朋友在網路上和現實世界中都有所連結,同時不會被螢幕裝置綁住。但父母要先從自己做起,節制在家裡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
父母尤其需要留意幼兒的使用情況。幼兒需要與父母有視線接觸、對話和情感交流。鄧巴曾經強調,我們建立社交關係的能力,需要仰賴一些相當複雜的技能。要充分培養那些技能,孩子需要與大人有大量的接觸和直接互動。這些互動可以讓他們學會解讀自己和其他人的表情、手勢動作、心情和情感,還有如何培養同理心及提高情商。
與父母的互動也能幫助孩子學習,什麼是合宜的行為舉止、如何與別人相處,以及如何付出與獲得。當父母一天到晚在用手機,而不是和孩子互動,他們就沒有盡到以身作則的責任。然後,當孩子長大之後,他們會怎麼做?他們會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只顧著滑手機而忽略了朋友,這是一條通往孤獨的不歸路。
安德森說,對於曾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像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社交媒體也會使那些症狀惡化,或是導致孩子退縮到網路世界。」極力鼓吹飲食失調行為的網路社群,可能使生病的孩子病情加重,更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展開健康的人際互動,或是把自己照顧好。
然而,科技也能讓被邊緣化的孩子(像是非異性戀者) 得到同儕連結,使他們不再覺得那麼孤單、焦慮或憂鬱。安德森說,假如你在學校裡找不到和你一樣的人,若能透過網路社群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可以帶來極大的安慰。
不過,所有的家長都需要隨時掌握孩子與網路世界的關係。安德森告訴我,當孩子開始將自我價值與網路世界的按讚數混為一談,就會出現問題,尤其當他們用虛擬的人際連結,取代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
安德森說,關鍵在於定期「檢核發展方塊」,確保孩子得到維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充足社交養分。若孩子的狀況有所欠缺,就可以建議他們重新評估螢幕裝置科技的使用情況。這些「方塊」包括:
1. 優質與適齡的面對面互動友誼。孩子還小的時候, 你是否定期安排讓孩子在學校以外的地方,和一、兩個同伴玩遊戲。孩子進入國中階段後,他們是否在放學後或是周末,和一群朋友一起消磨時間?你的孩子是否有一、兩個死黨?
2. 課外活動。孩子是否有明顯的愛好?他們是否熱愛某種運動或是樂器?他們是否加入與藝術、自然、服務、文化,或是靈性成長有關的學校社團或是青少年團體?
3. 家人相處時間。全家人是否規定一段不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全家人是否會一起吃飯?你們是否會在週末和節日一起聊天,從事一些實體活動?
4. 共享螢幕時間。你是否會和孩子一起上網,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數位世界自處?你們會一起看某個電視節目或電影,然後一起討論嗎?談論影片裡的人際關係,是學習社交技巧的好方法,因為你不是在對孩子說教。
5. 自由時間。孩子在休息時間玩線上與線下遊戲的時數,是否保持適度的平衡?他們是否有適當的休息和安靜思考的時間?在為孩子規定時間限制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個人需求與性格。
6. 在校表現。你的孩子是否參與學校的活動?是否有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做作業和讀書?
7. 基本健康作息。你的孩子是否養成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運動量是否充足?睡眠時間是否合乎他們的年齡所需要的?飲食是否健康,包括上學前吃早餐,以及攝取多種蔬菜和水果?是否在睡前一小時就不再使用螢幕裝置?
迪蘭妮.羅斯頓(Delaney Ruston)是位醫生,也是紀錄片製作人。她拍攝的「螢幕世代」(Screenagers)直接聚焦於在數位時代養育健康的孩子時可能面臨的挑戰。她在2011 年展開這個拍攝計劃,起因是她注意到自己家裡因科技使用情況所引起的爭執與緊張氣氛。她兒子想要多一點玩電玩的時間,而她的女兒總是在滑手機,使用社交媒體。「我可以預見,我的孩子即將一整天都在使用數位裝置,以及用電腦做作業。我們之間遲早會引爆重大的衝突。」
羅斯頓根據拍攝紀錄片時與青少年的訪談經驗,得到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親子衝突。第一要務是,父母要採取合作而非高壓的管教手段。「最好的教養方式是傾聽,因為青少年很愛講話,也喜歡教別人東西,所以我們要帶著好奇心去找他們,請他們的解釋虛擬世界裡的新鮮事,或是他們在玩的電玩遊戲是怎麼玩,諸如此類的事。」
這種對話有很大部分要圍繞著網路世界裡的行為打轉。什麼話可以對別人說,什麼話不能說?假如有人在臉書上對你說了一些他絕不會當著你的面說的話,那代表什麼意思?又該如何回應呢?
羅斯頓對我說,「這些對話非常重要,關於在網路世界裡該怎麼與人對話,如何抱持靈活機智與善意,以及如何在衝突發生之後談論這個衝突。」而且這些對話需要從國中或更早就開始進行。
此外,父母向孩子坦白承認自己在使用科技時遇到的問題,也會有幫助。她說,「然後我們會加以演練。」例如,「我可能會告訴他們說,我試著在晚餐之後不再使用螢幕裝置,但我很難完全辦到,因為我還沒有把所有的電郵處理完。然後我可能會請他們助我一臂之力,提醒我要早點完成工作。」用例子示範並讓孩子參與,可以透過互相理解來教導孩子明白,改變行為的歷程。
就和安德森一樣,羅斯頓也發現,許多孩子其實並不想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網路。當他們有權力自行找出解決方案時,約束效果可能比父母的時間管制更好。例如,有些青少年規定,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所有人要把手機拿出來,放在桌上集中在一起;吃飯時間第一個拿手機來查看的人,就必須受罰,像是請所有人吃甜點。
與這些專家的對談使我清楚的知道,我們不需要採取全面性的改變,也能教導孩子如何把心思放在眼前的現實世界。假如認真執行,小小的舉動也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臨床心理學家史坦納阿黛爾表示,家長如果希望幫助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可以試著採用一個模式,那就是參加夏令營。根據史坦納阿黛爾在《大斷裂》的描述,她這輩子一直活在夏令營裡。她從五歲開始參加夏令營,後來成為營隊輔導員,現在擔任夏令營的心理諮商師。就像烏爾斯發現戶外營隊可以提高孩子的同理心,史坦納阿黛爾認為, 對於青少年來說,營隊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環境。
「若要尋找學習社交情緒素養的環境,我想不出一個比營隊更好的地方,」她最近這麼對我說。當然,不是所有的營隊都相同,營隊也不是幫助孩子培養社交情緒素養的唯一所在。不過,史坦納阿黛爾表示,夏令營模式仍然值得我們檢視,「好的夏令營具有幾個基本要素:同理心、展現真我,以及社交情緒素養。」
孩子參加夏令營時,他們可以擺脫史坦納阿黛爾所謂的「數位鎮靜劑」。「每個人都真正的面對彼此,沒有數位裝置使人分心,沒有人被排除在外。我們透過營隊互相連結——不論你喜不喜歡那個女孩,你們都要同舟共濟。」
孩子也能夠透過營隊活動,與內在的自我連結。他們不再時時刻刻查看手機,而是在穿越森林、划獨木舟,或是練習射箭時,與自己的內心連線。「就像是將你的靈魂徹底重新啟動。」
史坦納阿黛爾說,營隊輔導員也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他們就像是永遠挺你的兄弟姊妹,「幫助你用忠於本色的方式與人連結,面對他人,創造一個他們也能忠於本色的空間。『我們同在』的力量如此強大,足以支持所有的人。」
在這個意義上,營隊文化與追逐地位的當今文化恰好相反。我們的孩子從現今的文化學到的是,最高的位置只容得下一個人,擁有最酷炫的玩具就贏了,擁有最好的身材就贏了,能上長春藤大學就贏了。「年輕人總是透過與他人的比較,來獲得身分認同。現代的孩子最辛苦的部分是,這種比較時時刻刻都在。」
史坦納阿黛爾說,這種比較與競爭會衍生出焦慮和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而營隊環境可以使孩子免於錯失恐懼症的侵害。孩子在營隊中可以真正做自己, 以自己的真實本色與他人連結。那種連結會給孩子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幫助他們真切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這並不是容易辦到的事。若你原本習慣用文字訊息溝通,現在卻要改成與人面對面解決衝突,你有可能會覺得很不自在。對年輕人來說,在不借助科技或表情符號的情況下,要知道如何當著某個人的面,告訴他你喜歡他,可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當孩子有愈多時間與輔導員相處,他們就有愈多時間真實的面對彼此,孩子就愈能夠做自己,並知道如何與其他人相處。
重點不在於每位家長應該送自己的孩子去參加營隊,因為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負擔得起這筆費用。不過,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在一年當中的任何時候都很重要。所幸,參加營隊的好處可以在其他的地方複製。想像一下,假如我們設法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不使用螢幕裝置,那會是什麼情況。例如,如果我們在用餐時間不使用科技產品,我們就可以在吃飯時和孩子有更多優質的對話。假如孩子開睡衣派對時沒有人使用螢幕裝置,他們就更能真正的面對彼此。假如孩子參加校外教學活動時都把手機關機,他們就愈可能互相討論在參觀地點發現的新鮮事物有愈多時間和彼此相處。
.
以上文字摘錄自
《#當我們一起》
疏離的時代,愛與連結是弭平傷痕、終結孤獨的最強大復原力量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697
天下:https://shop.cwbook.com.tw/SalePage/Index/6755690
天下讀者俱樂部
https://www.facebook.com/cwbookclub/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靈魂溝通阿卡西記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雅媽的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术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成長|《高情商聊天術》:不會說話?看這本就夠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已讀不回?你該學會的高情商聊天術!『路遠情長LY』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術評價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術評價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聊天心理學線上看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靈魂溝通阿卡西記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Sally靈魂解讀:我的熱情、天賦到底在哪裡?
Sally老師5月14日在荔枝課堂上做線上公益靈魂解讀。這樣的解讀方式在靈魂溝通工作坊的二階會做教學。靈魂溝通就是連結自己或對方的『最高智慧』。是一個協助你從高階角度,看待自己問題的有效方式。它不是在幫你『解決』什麼事情,是用一個更高廣角的角度來看待現狀,幫助你以有效的方式從這個現狀跳入你要的狀態中。
(以下公益解讀個案皆為化名)
🔷小靜:Sally老師,您好!我想問我的工作未來的方向。我喜歡也適合做什麼?我感到自己想做療愈方面的工作,想發揮創造力。謝謝哦!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已經知道你就是要做療愈的工作,你來到這裡只是想要被確認,請不用擔心,這就是適合你的工作。』再來你的靈魂要告訴你:『不用擔心自己還有很多要療愈的,你知道這就是你要走的路,你也知道你必須要療愈自己才能更好的療愈他人,這就是你要走的路,這是你靈魂選擇的一條路』
🔷娜娜:最近工作很不開心,沒有了最初的工作熱情與狀態,我想知道我的靈魂計劃或是今生使命是什麼?我該在事業方面往哪方面發展?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不是只是最近工作不開心,這是一個累積,它累積到一個程度,要你開始去尋找你真正的熱情所在,原本的工作並不是你全部的熱情,那是一個階段性的指標而已。你對於從是藝術、療愈型的工作會有熱情,這是你可以前進的方向。』
🔷小紅:想請您幫忙解讀一下,在兼顧貿易事業的情況下,如何展開身心靈領域的服務(目前有學習瑜伽、心理學和靈魂溝通,平時利用業余時間幫人做個案,想開設自己的身心靈工作室,把身體心理和靈性整合起來服務眾生,可是不知該如何落地)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在一個漸進式的轉換過程當中,也就是主要收入會是在貿易大概會占七成,但是會慢慢的一個轉換,你會把比例慢慢的調整。調整的比例除了在收入上還有心力上,你的心力會慢慢會放比較多在身心靈的服務。但請記得必須要將比例調配清楚,不然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可能也會有疲憊感,因為會一直被抓去做服務或做其他的事情,超過你的身體負荷。』
你的靈魂要我提醒你:『你一定要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身心平衡,在服務他人之前一定要先讓自己是舒服的,這是一個重點。並且你要去分配你的時間比例,不論做任何領域的服務,一定要把身心平衡放在生活比例的平衡當中,這樣就能一步一步走向要前進的目標。』
🔷小偉:我有點自閉,情商低。想問未來事業方向?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現在的你對於自己是誰是很模糊的概念,你不清楚,所以在問未來事業方向之前,要先懂自己是誰、更明確自己的特質、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興趣在哪裡,這是很重要的部分。你的靈魂要你先回到自己身上,這樣以後再來問未來事業方向會更精准,並且會更有熱情地往這個方向前進。』
🔷百合:我想問我的靈魂職業方向選擇是什麼?適合做芳香手作,還是適合做心理心靈療愈,還是兩者結合?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就你目前的階段心靈療愈是非常適合你的,芳療是輔助的手法。』
🔷燦燦:我最近工作一直不在狀態,事業低谷,就是不喜歡做忽悠人的事情,我在學養生做養生。總想真心幫到別人,但是別人又不信,別人不受益,我都覺得愧疚,不知道這條路該不該走下去,望老師指點!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還不確定在做的養生的方法到底能不能真正幫助他人,所以在過程當中自己還不確定是不是靠譜、或有療效,這會讓你的動能沒有續航力。所以要先確認你所從事、前進的工作是不是真的有
第一:真正幫助到人。
第二:是不是真正熱情所在。
若這兩點都無法確認,你當然做不下去,會一直處在低谷,除非你能夠確定這件事。
🔷圓圓:最近我不得已准備辭職。未來我不確定應該從事什麼工作,希望未來的工作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也能幫助我自己,能夠讓我的財富管道暢通。不知我是否適合做療逾師?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好療逾師?只是家人會擔心療逾師會傷身體,請老師開示。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非常適合做療愈師』。
至於你說做療愈師會不會傷身體,你的靈魂也提到了:『這是你內在的限制性信念,你周圍的人集體的限制性信念:因為身為一個療愈師要擁有的是更健康、強壯的體魄。所以如果你要求自己要成為良好的療愈師,那代表你是一個健康的人,是個對自己負責的人。』
🔷雨林:我想知道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總會有特別空虛,不知如何做事。對很多事情提不起百分百的興趣。
Sally:你的靈魂跟我說:『你要開始書寫,把心情寫下來。你有可能會往作家的路前進,這是其中一條路。』
🔷娟娟:我從小就喜歡繪畫,卻一直沒有機會學習。今年初遇見了曼陀羅繪畫,自己真的很喜歡。我想問我可以進一步全面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成為一個曼陀羅繪畫指導老師嗎?
Sally:絕對沒問題,因為你將會是在這個領域很重要的指導者。
�
🔷麗娜:我想問下我的靈魂今生到底想要什麼?為什麼我總是不停的想要滿足自己,感覺內在很空。我總是感覺自己活得很孤獨,渴望解脫,希望能找到一種輕松自在的方式在這個世界生活下去,我只知道目前的生活狀態不是我想要的,但一時又改變不了。請老師開示我,感恩老師!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非常想要去服務、渴望服務,所以你會喜歡熱鬧、跟朋友聊天,這些都是因為你希望藉由某些途徑去達到靈魂想要服務的渴望。』
你的靈魂說:『他期待的服務是有品質的,當你如果只是閑聊,對你而言還不構成更深的服務品質。』你的靈魂期待的是:『給予療愈、諮商,真正有效、有用、對人有幫助的話語』,這個會讓你感覺『找到自己是誰並且活出你靈魂渴望的方式』。
🔷小如:我總是有無數的事情要去處理,總感覺時間永遠不夠用!每天都很忙碌,但真正想要做的總沒能去施行。到底怎樣才能離真正使命更近呢?謝謝老師!�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你是一個不太懂拒絕的人,所以會有大大小小的事在忙,你很容易讓這些事淹沒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從現在開始要做的是把不屬於你的責任全部推開,謝絕不是你的工作或任務,並且把時間用在真正滋養你自己或責任內的工作,這樣才能達到生活的平衡,才能夠離你的使命更接近。被滋養的指標這是你要留意的部分』
🔷小頁:通過這次靈魂溝通的學習,我會是一個優秀的靈魂溝通師嗎?學完以後,希望靈魂給我建議,讓我更好的向身心靈方便發展。謝謝老師。
Sally:你的靈魂告訴我:『通過學習你可以習得靈魂溝通的技術,這是沒有問題的。至於是否能夠成為優秀的靈魂溝通師,這取決於你日後的努力、開展、方向還有自我療愈,請記得它並不是一蹴可成,你必須要不斷的練習、鍛煉,深化、深耕自己。』
🔷麗麗:我想快速提升自己的靈性成長,並用靈性來管理團隊,我現在該怎麼做?
Sally:首先第一階段你要進入靈性領域的修行、課程並且去應用、運用它。當你能夠很好的應用在生活上並且產生實際效應後,說服力才會出現才有辦法用靈性來管理團隊,才會有相對等的能量做到。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雅媽的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家老大Noya 五歲上中班後,每天回家都吵著要學希伯來文字母,逼著我老公要跟她坐下來教她字母。這件事情傳開後,我們收到非常多好心家長跟長輩的勸阻,要我們小心不要鼓勵或強化小孩在這個部份的學習。主要原因是: 沒有必要,時間未到,小孩就是要玩,學什麼寫字? 這個明年上大班再說,要到小一時再學也無妨……
發現這篇好文,我希望台灣也該立法禁止學前與小學額外不當的學習了。珍貴的時光人們一定不想被縮短,而人生最珍貴的童年卻已經被所謂的知識壓縮,校園外從事的體制內容學習,已經讓小孩接近讀補校、讀夜校的狀態。
饒了孩子就是拯救下一代。
我相信,這些從小不得不進安親系統的小孩長大後都很有理由把父母送到安親班、安養所吧!
誡之,你怎麼照顧小孩,小孩就怎麼陪伴你。
------------------------------------------------------------------
聯邦德國為何立法禁止學前教育?
在德國弗賴堡大學做學術訪問期間,住在湖邊的一套公寓里。離公寓不遠,有一個小沙坪,裡面有一些兒童玩耍的設施。每次經過這個地方,總會看到三四個小孩在沙坪裡面玩耍。旁邊站著一位女士,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孩子,即使孩子滿臉的泥沙,衣服上到處是沙子,但她並不干涉。一起散步的另一位中國同事不由自主地感嘆:“老楊,你看這些孩子臉上好陽光,這在國內孩子的臉上幾乎很難見到”。對此我也深有同感。我女兒在一所北京最好的小學之一上學,儘管才8歲,但說話和臉上的表情已經和成人已經沒有多大差別。儘管孩子的媽媽感到很滿意,但我卻有些難過。
湖四周是寬闊的大草坪,不過還有些樹木可以遮蔭。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草坪上有人在打排球、網球、羽毛球, 也有人在踢足球。有的人則在草地上鋪上布,三三兩兩圍坐在一起,不知道是有一搭無一搭的聊天還是只想曬曬太陽,有的則在燒烤。我習慣坐在咖啡館的涼棚下觀察草坪上的人,其中一幕至今難以忘懷:在離我不遠處有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約四五歲的樣子)。 這四個人分成兩組:一組是丈夫和小男孩,另外一組是妻子和大男孩。雖然被分為兩對,實際上是丈夫和兩個男孩在玩,妻子只是在一邊有一搭無一搭地踢上一腳,並不上去爭搶,但眼睛從來沒有離開丈夫和兩個孩子。父親把球傳遞給小兒子,大兒子上前去搶球。父親擔心踢傷大兒子,所以動作很輕,有時故意出現失誤,讓大兒子把球搶到。小兒子比較勇猛,但球技不精,見哥哥跑來,遠遠就把球傳給父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玩耍的勁頭十足,臉上的表情可以用陽光燦爛一詞來形容。
出於好奇心我走過去和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訴我,兩個孩子都在上幼兒園,週末帶他們出來玩。我問:“你們不利於週末時間帶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著我:“參加甚麼學習班?”我說:“比如跳舞、體操、繪畫、鋼琴、外語、奧數之類的,我女兒在幼兒園期間,除了奧數,幾乎把所有的課程都學了”。男士回答:“我們這裡,學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不允許教授專業知識,社會上也沒有類似的培訓班”。
原以為只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重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讓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例如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幼兒園的教育是免費的。(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ä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ärten ist kostenlos).
與歐洲相反,中國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扎實,但他們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奬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奬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奬,而全球另外6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借鑒。同時也希望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別沾沾自喜,因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的一代又一代。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成長|《高情商聊天術》:不會說話?看這本就夠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99%的人際問題出在不會說話上,本書教你做一個真正會 聊天 的人。 聽書筆記 《 高情商聊天術 》的作者張超,不僅是一名職場專家,出版過《職場潛伏心理 ... ... <看更多>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已讀不回?你該學會的高情商聊天術!『路遠情長LY』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路遠,長久相伴你的情感路途。 歡迎訂閱『路远情长LY』 https://is.gd/pxb9tB 更多精彩內容看這裡:https://is.gd/nEzU4P WeChat:lyqcly999 ... ... <看更多>
高情商聊天術線上看 在 高情商聊天术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高情商聊天术. 34K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每天听书Wise AudioBooks ... 【有声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完整版)在心理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