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高偉光戲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陸劇星球-Lujusta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閒聊] 從十里桃花到枕上書-迷上帝君高偉光- 看板China-Drama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跟高偉光對戲也太難了吧!中國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腦殼痛!演好一個帝君可真是太難了!中國電視劇|三生三世 ...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高偉光從3歲到37歲的變化及所參演電視劇和電影介紹!【名人 ...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高偉光戲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高偉光戲劇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緯來戲劇台- 東華帝君-高偉光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巨人 ...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繁花下載youtube - 2023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繁花下載youtube - 2023 的評價
- 關於高偉光戲劇 在 Gimy劇迷: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高偉光戲劇 在 陸劇星球-Lujusta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近期開播 的劇也太多了吧,卡司雲集,每部都好想看😍,時間都要不夠用了😂大家想先看哪部?😆🔜 http://s.lujustar.com/39hmhl
1.《#雷霆戰將》 :張雲龍、高偉光、魏千翔
2.《#燕雲台》:唐嫣、竇驍、佘詩曼
3.《#你聽起來很甜》:趙志偉、孫藝寧
4.《#隱秘而偉大》:李易峰、金晨
😎陸劇星球YT ►https://pse.is/R8A6N
😎陸劇星球TG ►https://t.me/lujustar
高偉光戲劇 在 奶媽 Naim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尊龍:找不到夢想嗎?別找了吧】
現代整形風氣日盛,人人都可以成為美女和帥哥。
美人在骨不在皮,縱使五官能夠靠著鬼斧神工「乾坤大挪移」、儀態可以憑藉後天上課調整,但某些人,他根本不需要刻意做些什麼,光看一眼,你就能從他的五官裡讀出故事和靈魂,整體給你難以言明的氣場。
#尊龍,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淡出影壇多年,他的曲折人生及出世態度,仍然被影迷津津樂道,是嚮往的白月光,是心底的意難平。
可以在這裡看文章,欣賞尊龍帥照>> https://www.adaymag.com/2020/10/15/john-lone-story.html
---
現年 68 歲的尊龍,他是奧斯卡金像獎的終身評審,美國《TIME》評選他是「全球最美 50 人」之一,日本媒體美譽他為「亞洲第一美男子」。
尊龍在 1985 年演出第一部電影《龍年》入圍第 43 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成為影史上首位入圍的華語男演員,該片讓國際大導 Bernardo Bertolucci 注意到,邀請他演出《末代皇帝》的男主角溥儀,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高挺鼻梁、薄唇、劍眉朗目,尊龍五官基本結合東方的端正及西方的深邃,當初觀賞《龍年》時,我腦海浮現的就是張愛玲在《沉香屑:第一爐香》形容喬琪喬的長相:「黑壓壓的眼睫底下,眼睛像風吹過的早稻田」。
論尊龍的眼神,已經無法用「會說話」來形容,根本是可以講相聲、上國家歌劇院的那種。
他有一種渾然天成的貴氣,使得他的外型與身世,呈現極大反差。
---
尊龍出生就遭到親生父母拋棄,被一個未婚的上海女人收養。養母是個殘障人士,收養尊龍是為了要拿到政府發放的棄嬰補貼金,對這個孩子沒有多少愛,更別提關心與教育他。
他們生活貧困,三餐經常吃冷飯,偶爾當街乞討。
某天吃到醬油拌飯,尊龍開心到記住一個禮拜;家裡沒有電視機,尊龍會到隔壁茶館,躲在門後偷看老闆看電視,望著電影中的武俠們飛來盪去,成為他的精神慰藉。
現實江湖太殘酷,若不吸收點影劇裡頭的浪漫,實在是很難活下去,要不就是活到更加懷疑人生。
每天都想著下一頓哪裡來,養母心情暴躁,時不時歐打尊龍,有次還將他丟包在火車站、想要拋棄他,多年後受訪,尊龍是這樣形容:「我無父無母、沒有名字、沒有讀書、沒有童年。」
尊龍 10 歲時,養母嫌他累贅,見他長得美,遂將他賣到香港的一家戲班子。
戲班子的生活就像噩夢,早晚沒日沒夜地練功、唱戲、舞蹈,表現一不好就會被師傅暴打。尊龍是孤兒、沒有依靠,常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有天被打到撕裂傷,沒錢看醫生,最後竟是一位裁縫師傅為他縫針,縫了 8 針。
他告訴記者:「人生每個階段的經驗都會影響你,小時候的經歷會跟著你走一輩子;從小沒有人保護我,我要自己保護自己。」
尊龍早就明白,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共情他人的處境,你能夠相信的只有自己的力量。
---
17 歲那年,尊龍的暗黑人生出現轉機。他跟著戲班子演出,被一個美國家庭看上,見他身世堪憐,便出錢送尊龍去美國發展。
語言不通被送去異鄉,尊龍一邊做苦工,一邊在夜間語言學校補習,花 3 年時間才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不過,這段半工半讀的日子,讓尊龍有餘力去思考未來的路,決定憑著過去唱戲班的經驗,闖闖看「演員」這一行。
尊龍不像其他立志成為大明星的人,盡是說著滿口高大上的夢想,尊龍想法很簡單:我就是想活下去而已,表演是我目前唯一會的東西,我只能選它。
他自己都提到,起初對表演根本沒所謂「喜愛」可言,生活過得那麼狼狽,根本沒時間談論「我的志願」這種偉光正的話題。
憑著童年一路訓練的專長,尊龍考上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在舞台劇如魚得水,憑著過去唱戲班的經驗,他將武術、舞蹈、唱曲融為一體搬到舞台,讓外國人看得瞠目結舌,兩度奪得戲劇屆奧斯卡之稱的「奧比獎」。
他漸漸愛上表演,決定進軍好萊塢,為自己取一個特別藝名:尊龍。
尊,是他的英文名 John ,龍,則是東方吉祥神獸,他許自己一個飛龍在天的豪情壯志。
後面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前面提過了,尊龍演出一部部精彩作品,《末代皇帝》是他的巔峰巨作。
---
尊龍聊過表演帶給他的轉變,「真正開始研究表演、參與表演,我從這件事裡頭學到很多真理,它讓我變得溫柔、變得寬容、變得願意去關心別人。」
通往好萊塢巨星之路的大門向他開啟,尊龍選擇拒絕一切角色,堅持回到故鄉香港發展,他說自己想家,也希望帶動香港的影視產業。
只是回到香港,尊龍發展不如以往,陸續作品《乾隆與香妃》、《自娛自樂》⋯⋯等等,都沒有得到廣大迴響,他選擇淡出影壇。
尊龍跑去加拿大過著悠閒出塵的小日子。
早上,他會牽著狗狗到森林散步,在加拿大認養 2 棵老樹,取名叫祖父祖母,有時他倒一杯茶,坐在樹前發呆一下午,「我常常看著大自然,看到會流眼淚。」
成就斐然、有了些錢、晚景安逸,回首童年坎坷際遇,尊龍早把它當成白頭宮女的天寶遺事,留下來的都是感謝和美好。
「我很謝謝養母,她陰錯陽差讓我找到畢生最愛,讓我走上演戲這條路,從剛硬的人變成一個懂得柔軟的人。」
他也不恨唱戲班的師傅和同伴,雖然委屈艱苦,卻為他的演技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
命運有趣的部分在於,有些人的成就,最初的確是為了生活無心插柳,他們多半都是被推著走的。
然走著走著,成就感和投入到一定程度,柳枝默默生成大樹,接著你便莫名驚覺:恩?我好像愛上這件事了,甚至,我做得還不錯呢。
尊龍便是如此,成長環境的緣故,使他從小就沒有偉大的雄心壯志,只求溫飽即可;家人兩次拋棄他,他次次都是「被選擇」的那方。
但,尊龍卻在努力生活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為自己闢出一條康莊大道。
人們總是在自認被命運牽引、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之時,靈魂深處的生命力與戰鬥力就是這樣被開啟的。
被賣進戲班子,並非尊龍所願,他「被迫」磨出表演專業,但這份實力足以支撐他到美國能生存、優於其他人。
待發展出成果時,他在深耕能力的途中,也愛上了這項專長,並從中得到治癒、溫暖自己。
嘿,找不到夢想就算了吧,不要刻意去找,好好認真生活,因為夢想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以一種你沒意識到的狀況下降臨。
高偉光戲劇 在 跟高偉光對戲也太難了吧!中國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和緲落的大戰中,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最終東華鳳九終成眷屬...... #三生三世枕上書 #EternalLoveofDream #迪麗熱巴 #高偉光. ... <看更多>
高偉光戲劇 在 腦殼痛!演好一個帝君可真是太難了!中國電視劇|三生三世 ... 的推薦與評價

和緲落的大戰中,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最終東華鳳九終成眷屬...... #三生三世枕上書 #EternalLoveofDream #迪麗熱巴 #高偉光. ... <看更多>
高偉光戲劇 在 [閒聊] 從十里桃花到枕上書-迷上帝君高偉光- 看板Chin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在陸劇版淺水已久,第一次在這裡發文,有點緊張(<<<是在緊張甚麼><)
老實說自己本身有反中(政治)立場,所以以前陸劇我會稍微關注新聞,
但都沒真的看,後來真正有看的只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重東鳳線)
跟三生三世枕上書(還是東鳳線)。
當時十里桃花上映時,還是去醫院候診時,看醫院的電視放的,當時好像播到十幾集,
看到白髮紫衣的東華與鳳九的互動後,我莫名其妙地淪陷,回家猛找資料,也是那次
第一次認識迪麗熱巴跟高偉光兩個演員。(<<<連熱巴也不熟,挺孤陋寡聞的)
所以後來找機會將桃花中的東鳳線專門看了一次,沒想到我也纏上帝君高偉光了,
著迷他的顏,一直網路抓圖,上去他的微博看,以及看了不少B站剪輯採訪,
是我有生以來第一個迷上的中國男星。
意外的發現高偉光本人很甜,很逗,對他的粉絲很暖心,了解他的演藝歷程,
是大器晚成,但本人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讓我佩服他的志向與勇氣,
是真正的欣賞他了,套句中國粉絲的話:始於顏質,終於人品。
後來居然為了他,看了第二部陸劇,還是盜墓劇:鬼吹燈之怒情湘西
(但真的不少恐怖情節跳過,但他塗黑起來還是好帥),
從中感受到他演技感染情緒的能力提升,特別是哭戲讓人驚艷。
(花癡宣傳完了><)
言歸正傳,我覺得他把十里桃花跟枕上書兩個版本的帝君詮釋的都很好,
有人說他十里桃花時面攤,但可能我完整的重看東鳳線,縱然是配角,戲份不算太多,
但我覺得那時候的帝君版本,從天上-凡間-回天上,他就有靠眼神跟微表情將隱忍的愛情
,暗中維護鳳九且胸懷天下的責任,與神仙氣度給詮釋出來,
所以我不覺得面攤。否則,縱然網路熱度上輸熱巴,但怎麼演技仍被大部分民眾認可,
留言要求片商,讓他再度出演枕上書的帝君呢?這是連續劇中非常難得的狀況。
而枕上書中的帝君更為立體全面,算是他第一部完全的男主角戲,
除了有桃花中的帝君形象外,除了高冷毒舌外,把帝君為老不尊(在鳳九前),
閒著無事暗中頑皮的一面,透過眼神肢體表現出來。
而跟熱巴老搭檔一起演出的CP感真的更引人共鳴外,
雖枕上書紗質服裝被一些網友嫌廉價(確實某幾件有此狀況),
但我看例如第27集跟小燕魔君的打戲,善用先天身材優勢,
與優雅的動作(模特兒生涯訓練),硬是穿出衣袂飄飄的精品神仙打戲風範,重看好幾次
。
中國網友說電影版的枕上書可能開拍,但除了熱巴、偉光,還有誰能接演鳳九、帝君呢?
而枕上書中他一人三角,東華、凡間宋玄仁、沈曄等角色,演出個性層次分明有區隔,
讓我覺得他確實很認真的看待這部戲,讓我深感偉光之後無東華。
為了偉光我破例看了三部陸劇(十里桃花、怒晴湘西、枕上書),
雖知他不是走流量路線,但看他的粉絲量沒因枕上書爆增太多,
也是替他擔心,希望他未來能站穩一席之位。
中國網友說,偉光演出了兩種經典小說人物,我也很認同,
如三生三世的東華與鬼吹燈的鷓鴣哨,演員有讓人難忘的角色,
代表他在這些角色的成功,希望他再接再厲,承接好劇本,
讓我們觀眾看好劇,達到他的演員目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6.110.14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a-Drama/M.1583154524.A.DAD.html
※ 編輯: yuwun (114.46.110.143 臺灣), 03/02/2020 21:11:32
※ 編輯: yuwun (114.46.110.143 臺灣), 03/02/2020 21:12:35
※ 編輯: yuwun (114.46.110.143 臺灣), 03/02/2020 21:18:58
※ 編輯: yuwun (114.46.110.143 臺灣), 03/02/2020 21:19:34
有聽說精絕不錯,但真的很怕看盜墓恐怖劇,真的是為了偉光硬看怒晴(為了愛啊),
但意外他這部自己爭取的戲,演技有更上一層。
s大說的看外國劇,講的好啊,謝謝
電話專訪重點(聲音好聽啊,修正爆點):
1.他覺得枕上書導演,對他跟熱巴的吻戲"太文明"。
2.明確提及桃花演帝君到枕上書再演的心境,且當時帝君裝扮,讓他認不出自己。
3.跟熱巴"姐"(真不怕死 哈)合作的看法。
4.真的很不喜歡夏天演古裝戲。
5.搞笑三人組對戲的看法。
6.疫情隔離在家幹嘛。
q大講的肖戰事件略知,所以對他粉絲的增長是既期待他火(知名度相對擴展,
較有多的劇本挑),但中國黑子太多,又害怕他受傷害。
※ 編輯: yuwun (114.46.111.105 臺灣), 03/03/2020 07:44:52
l大您好,我再聽一次電話談吻戲的講的還是懵懵的,幸虧中國平台官網有文字檔,
發現有聽錯,是導演覺得吻的"太文明",以下是電話訪問的完整文字連結:
https://reurl.cc/g7kNY4
[1;37m推 ii041079: 高偉光真的是帝君本人 03/03 13:35
看到施主那個花絮,我覺得我是熱巴只怕止不住笑場,而是一直笑吧!
也隱約覺得奧妙的是,演員偉光信佛,角色帝君也看佛書學佛,演員跟角色
的手拿著書或是劍,都意外合襯,兩者有巧妙的緣分,真是因緣。
已修正,感謝s大提醒。
※ 編輯: yuwun (111.246.147.10 臺灣), 03/04/2020 08:00:1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