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緊戒延長至6/28】
行政院昨日宣布全國三級警戒要延長到6/28,所有防疫措施也一律延長,而非常多家長在詢問停課、成績評量、高中指考的部分,以下向大家說明:
🔶 #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
停止到校上課,延長至7/2(五)
🔶 #兒童課照中心及補習班
請學生停止前往,在家學習,延長至7/2(五)
📣延長停止到校上課期間,持續提供線上教學資源、學校(含幼兒園)照顧支援,基隆市教育處政策如下:
1️⃣【4000台平板電腦】及【1800組無線網路設備】供學生借用
2️⃣辦理教師線上教學增能研習
3️⃣運用school+ APP即時傳遞重要訊息
4️⃣各級學校畢業典禮全部改採線上或暫停辦理
5️⃣提用多元便利照護,不間斷3400名弱勢學生午餐
家長如有借用載具需求可向學校教務處洽詢或致電給教育處課程科2430-1505 #110
🔶#高中以下學校學業成績評量
1️⃣採從寬認定原則,以彈性、 多元方式進行
2️⃣評量調整方式同年級、 同科目應具一致性
🔶#高中以下學校招生及新生報到
1️⃣線上、傳真、郵寄或電話等通訊方式辦理為原則
2️⃣避免親自到場辦理
高中各入學管道期程如下
🔶基隆區完全免試入學:
6月17日 報到
🔶基隆市立高中國中部直升入學:
6月11日 放榜
6月15日 報到
🔶基隆市優先免試入學:
6月18日 放榜
6月22日 報到
🔶基北區高中職免試入學:
7月13日 放榜
7月15日 報到
🔶而最後就是非常多高三考生關注的 #指考日期,依照教育部昨日公佈,大學指考將延期至7/28(三)至7/30(五)辦理
而針對如何落實防疫的試務規劃有以下幾點措施:
1️⃣調降每間試場人數至20人
2️⃣確保考生間距達1.5公尺以上
3️⃣試務人員優先施打疫苗,提高防疫規格
4️⃣原訂111學測試辦考試取消,大考中心另提供紙本練習卷
請各位家長密切注意喔!
#三級警戒延長至628
#防疫絕對不能鬆懈
#端午節請減少移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雕塑展 #黃仲傑專訪 ▲探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喜歡電影、動畫、漫畫等影像類的黃仲傑,也對建築結構與房屋樣式相當有 興趣,在創作中常會在結構上加入一些建築的符號,希望能夠在這些要素之中,達到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平衡。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
高中升大學考試日期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無界塾高中部招生】#升高一招生
今年 Bts無界塾 第一次有高中畢業生,很多人對於我們的教學理念,以及老師們的用心付出,都相當有感,但是也很好奇經過無界塾的培養,從素養累積到個人化學習,孩子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八年學習後最後能走向何處?
我們的孩子各自有自己的想法、興趣與能力,我們一路陪著孩子們發展,讓孩子的學習不是以升學為導向,而是回到學生本位思考生命目標與願景,一步步往前邁進。今年五位同學即將畢業,回顧他們過去幾年的歷程,我們很高興看到每個同學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余同學:高中階段放棄大安高工的技優保送,選擇加入無界塾,原本擅長於機器人領域,但透過無界塾協助整理自己的成長困惑,從機器人專業調整成結構相關領域,最後在不同素材的嘗試後選擇投入木工專長。對於物件結構特別有感的秉澤非常熱愛手作,在彈性與多方資源整合的制度下,妥善利用時間前往泰山、三峽、龍潭、基隆市等地方學習多元專業,最主要的木工以外,電工、攀繩、光纖、機電等專業都到了可以從業的技術,就算假日也持續往返職訓單位、懷德居與工廠,畢業後規劃是利用政府近年發展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近日已通過二階段審核,確定已擁有三年先就業方案。
曹同學:從小廣泛涉獵各項知識,是班上修課最多最廣的同學,曾經花了不少時間學習影片製作、程式設計、心理學、經濟學,進入高中階段以後仰賴個人學習與豐富的職場學習最終設定目標於金融投資和行銷,在國泰金控實習和台灣大學旁聽,最後透過特殊選才的管道錄取輔仁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孔同學:高中階段轉入無界塾,並且開始整理與收斂過往的興趣來找尋方向,在高中階段長期投入社區工作,並且在迪化街學習中藥、台北市的長照中心進行實習,最後回到自身的生命本位,依據個人妥瑞症的兒時經驗進行弱勢身份的主觀與客觀判定研究,最後成功仰賴特殊選才進入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相同學:國中階段加入無界塾,經過各種探索之後,發現自己對於日本文化很有興趣,設定目標前往日本工作,所以決定大學階段要以日文相關科系為目標。高中時期,堂芊除了透過學校的專案旅行前往日本並完成熊野地區的文化研究專案以外,也透過學校課程發展日本妖怪研究並前往坪林策展與授課。在這段期間,堂芊也從完全不會日語,自學通過日語二級(N2)的認證。最後透過參加學測,經過申請入學的管道,錄取文化大學日文系。
黃同學:高中階段轉入無界塾,是一位熱愛音樂的電影人,曾經以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獎提名,也陸續參與其他電影、戲劇工作,在無界塾的多元課程資源下,聖球不但透過學校的研究方法、專案、議題討論、英文等必修課持徐結合個人專業並精進以外,在學校現場實習的鼓勵下,也參加了許多電影與音樂幕前、幕後的工作。除此之外,因為自主時間彈性,聖球每天都要花數個小時的時間練吉他,並且嘗試許多復古曲風,完成許多創作。高二後期開始參與坪林地區相褒歌採集,將自己的客家身份與音樂專長結合,將傳統的聲音採集融合現代音樂,讓傳統的相褒歌以截然不同的方次傳承下去,品學兼優的聖球最終透過特殊選才的管道,錄取成功大學不分系。
【#無界塾高中部招生】#升高一招生
很感動,我們能陪著這些孩子一路成長,看到他們都找到人生下個階段的方向。
現在我們想要繼續找尋新一屆的高一學生,我們想找尋有熱情探索自己興趣跟方向、不想高中三年都被考試分數綁住的學生。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或是你孩子是這樣的人,我們相信無界塾高中部,會是很適合你的學校。歡迎有意願想加入 Bts無界塾 行列的同學跟家長,把握最後一天的時間,填寫招生報名表單!
🔥#無界塾高一招生🔥
🔺招收對象:110年九月升上高中一年級的學生
🔺報名截止日期:110年5月30日 23:59 止
歡迎填表單
https://forms.gle/zFzEY5wfDHKvsVNS6
(歡迎分享)
高中升大學考試日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面質詢:協助青年人在大灣區發展】
*****************
以下是今日(五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容海恩議員的提問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二○二○年《施政報告》中表示,期望青年人能放眼國家,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在學習、就業、生活方面的種種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夢想。政府近年透過青年發展基金及其他各種渠道推出多項計劃,協助香港青年人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及創業。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政府推行的上述計劃的下列資料:(i)名稱、(ii)負責的政策局/政府部門、(iii)開展日期及推行年期、(iv)涉及的大灣區內地城市、(v)資助金額,以及(vi)獲資助的香港青年人數目(按下表列出);
(二)有否設立機制審視第(一)項所述計劃的推行進度和成效;若有,機制的詳情及審視結果為何;若否,會否設立該機制;及
(三)會否因應該等計劃的成效,研究需否調整計劃的規模、終止推行,或修訂計劃的內容和對象等?
答覆:
主席:
就容海恩議員的提問,經徵詢教育局、勞工及福利局與民政事務局意見後,現綜合回覆如下:
為鼓勵香港青年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特區政府正推出不同計劃,便利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就業和創業。
就學方面,現時,有意赴內地升讀大學的本港青年,可參與國家教育部舉辦自二○一二/一三學年開始的「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文憑試收生計劃)。參與計劃的內地院校根據本港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免卻本港學生參與內地聯招的需要。二○二一/二二學年共有127所內地高等院校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當中包括18所來自四個大灣區內地城市(廣州、深圳、肇慶及東莞)的院校。教育局協助國家教育部在港推行文憑試收生計劃,為本港高中畢業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途徑及連繫國家發展的機會。
此外,教育局自二○一四/一五學年起透過「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為有意到內地升學的本港高中畢業生提供資助。資助計劃包括兩部份—「經入息審查資助」(通過入息審查的學生視乎需要可獲全額資助或半額資助)及「免入息審查資助」。在二○二○/二一學年,「經入息審查資助」下的全額及半額資助分別為每年港幣16,800元及8,400元;「免入息審查資助」下的定額資助則為每年港幣5,600元。過去五個學年,「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涉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及珠海)的資助金額及獲資助學生人數如下:
學年資助金額*(港幣百萬元)獲資助學生人數
二○一六/一七 17.5 1 395
二○一七/一八 21.8 1 859
二○一八/一九 24.4 1 841
二○一九/二○ 23.4 1 779
二○二○/二一#26.3 2 003
*經四捨五入
#截至二○二一年四月二十九日
就成效而言,文憑試收生計劃自推行以來,參與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數目及每年的報名人數均有所增加;「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的申請人數及受惠人數亦持續穩步上升。教育局會繼續推行便利本港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學的措施。
就業方面,勞工處於二○二一年一月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青年就業計劃),鼓勵更多青年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及發展事業。青年就業計劃鼓勵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的企業,聘請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派駐他們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名額2 000個,當中有700個專為創科職位而設。參與青年就業計劃的企業須以不低於月薪18,000港元聘請畢業生。為彌補企業聘請及培訓畢業生的額外開支,政府會按企業聘用的每名畢業生,發給企業每人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截至四月三十日,青年就業計劃共收到321間企業提供近2 400個職位空缺,大部分的職位已進行招聘。勞工處與創新及科技局一直密切監察青年就業計劃的推行情況,並會在青年就業計劃完成時檢討其成效。
創業方面,民政事務局已在「青年發展基金」下推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創業計劃)及「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體驗計劃),涵蓋大灣區內地九市。兩個計劃均鼓勵香港青年善用大灣區的雙創基地,協助他們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業務,而且申請結果已於二○二一年二月公布。
創業計劃批出約1.3億元,獲資助機構現正陸續招募青年初創企業,預計為約230家青年初創企業(涉及超過800名香港創業青年)提供資本資助,以及向約4 000名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體驗計劃則批出約500萬元,獲資助機構現正陸續舉行相關網上活動,例如網上簡介會、座談會、訓練班等;視乎疫情發展,機構將在安全及可行的情況下啟動為期六至28天的跨境的實體體驗項目,預計約700名青年受惠。
創業計劃及體驗計劃的申請指引訂明,獲資助機構須向青年發展委員會(委員會)提交相關活動報告、進度報告、財務報告及核數師報告等,就資助項目進度、財政情況和成果等作出匯報。此外,委員亦會透過親身視察和會面,了解獲資助機構提供的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的成效和短期體驗項目的運作,並會與初創企業交流提出改善建議。特別就創業計劃的資本資助部分而言,申請指引亦訂明機構必須因應其創業計劃的性質,訂立適切的階段性指標(例如:「成功製作產品原型」、「完成產品開發」、「成功把產品推出市面」、「實體店開幕」等),並透過引導獲選初創企業達成這些指標,發展他們的業務。機構須在初創企業達成議定的指標後,才分階段發放資本資助予獲選初創企業。民政事務局將繼續與委員會緊密合作,持續監察兩項計劃的運作及成效,並制定計劃的未來路向。
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5/12/P2021051200390.htm
高中升大學考試日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雕塑展 #黃仲傑專訪
▲探遙望的軀體 黃仲傑以雕塑呈現對結構體的想像
▲喜歡電影、動畫、漫畫等影像類的黃仲傑,也對建築結構與房屋樣式相當有
興趣,在創作中常會在結構上加入一些建築的符號,希望能夠在這些要素之中,達到空間與敘事之間的平衡。
一路從美術體系走來的藝術家黃仲傑,幼稚園時期便進入畫室學習,從小對繪畫有著相當熱忱的他,對於任何喜愛的事物都有將它臨摹下來的渴望。當時的學習環境有別於一般升學取向的畫室,少去了制式化的術科教學,一切都是以學生自己的意願為主,畫室老師本身是個創作者、也是個基督教徒,仲傑也從老師那感受到他對藝術的純粹熱誠。
此後的他開始以寫實技巧為當時的目標,不斷地在素描與水彩之間周旋,「色彩與色彩之間自然的縫合的種種經驗,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吸引著我。」黃仲傑這麼說著,於是在幾年的磨練之間,他逐件練就了在繪畫上的扎實底子,促使他更早地跳脫追求技巧的框架,進而從中思考創作的問題、以及藝術對他的意義。
▲藝術史的啟蒙
就讀師大附中美術班時,也邁入了黃仲傑的啟蒙期,「能K能玩」為學校的標語,一方面在課業上雖然有高標準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積極鼓勵學生加入社團,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高三時的美術史課程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當老師淺略的介紹各個時期的藝術家時,黃仲傑也從這些歷史名作裡面得到一些啟發,這樣的環境也使他的眼界打了開來,誘發他閱讀許多書籍,在慌亂的價值觀拼組的過程中,找尋自己的價值與藝術的定義,最終使他確定了之後學習雕塑的道路。
在高中升大學的這個階段,也是黃仲傑從繪畫到學習雕塑的轉換期。大一時嚴密的素描課程,用以增進學生對形體的掌握能力,與泥土塑造所需要的觀察力相輔相成;在藝用解剖學的課程中,老師教導他們拼組骨骼、記錄肌肉的起始處,更藉由直接去觀看大體等方式,徹底充實了他在人體結構上的認知。
▲席勒的雕塑線條與其迷人的身體結構
在美感上,埃貢·席勒(Egon Schiele)是影響黃仲傑最深的藝術家,從他畫中對肌肉的線條勾勒,同時又精準的掌握了各大人體特徵的結構關係,還有其所安排的色彩,同時兼具圖案式的象徵性,以及區分骨骼與肉塊之間層次的功能性,著實地令他著迷。而在整個一年級中,他就在這樣人體結構的訓練與席勒繪畫的相互薰陶下度過。接著到了二年級時,黃仲傑以初學的木雕創作來投件,當大多數同學仍在處理人物或動物的形象時,他轉而去追求關於空間的題材。
▲城市漫步 靈感始於隨處可以見的建築
感受,在過去充斥著考試的升學時期,生活的步調緊湊煩悶,唯一能讓他心情安定下來的方式就是散步,利用下課之餘游走在巷弄間的小路中,觀看著台灣特有組合屋式的結構層次,又或者是觀察著各家的房屋裝潢、想像著他們的生活樣貌等等。然而,「在這樣雜亂無章、毫無美感訴求的生活型態中,我卻是看得相當出神。」,黃仲傑更表示,從街道巷弄裡的觀看當中,反而激發他找尋出這些建築中的結構與層次,希望能將他轉換成一種語彙,放入到自己的雕塑當中。
▲雕塑擁有能把握的實體魅力
「雕塑對我而言,其魅力來自於那強烈的存在感。」黃仲傑認為,雕塑擁有那可觸摸,可實在地再現、把握的性質,但與繪畫相較之下,似乎又缺少了點敘事性及自由度。後期的創作中,他融合了對人體結構的感知、以及結合建築空間元素的概念為內容,這種透過將身體部位的概念化、符號化,然後再放於一個結構之中,或是將一結構造型置於人體之中的形式,成為他日後主要的創作基礎。
過去在關於人體的創作上,黃仲傑傾向於凸顯結構性的造型和線條,試圖在人體上呈現像似建築體般垂直聳立、幾何化的沉靜意象,這樣的表現我們也可以觀察到,似乎是來自於他內心中對於結構與秩序的渴求。因此在造型上,他對於曲線、及任何具有韻律的線條都會相對地被排除,最終使得整體呈現出冰冷、無生氣的調性。
自己意識到身體作為載體的軀殼意象,就像是建築體一般客觀的場域,提供著思緒與情感運作的冰冷空間,「或許就像廢墟一樣,只能透過柱子、牆面、地板等使用的痕跡,去感受其過往人的存在。」對於這樣身體上、肉體上的想像,
黃仲傑也不斷地思索著,如何透過造型上的安排,來喚起那樣的感知狀態。
▲黃仲傑–以軀殼做為結構的載體,融合為人體和空間的無限想像。
黃仲傑簡歷:1993.1.11出生
學歷:
2005 畢業於博愛國小
2008 畢業於五常國中美術班
2011 畢業於師大附中美術班
2011 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2015 就讀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展歷:
2011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二屆袖珍雕塑 佳作
2012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三屆袖珍雕塑 入選
2013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102學年度師生美展 佳作
2014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袖珍雕塑展 入選
2014 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袖珍雕塑展 入選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g3zp4LDUA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jYoTAmgFgdMMPTAsu_DKq2P_Fug)
高中升大學考試日期 在 大學「升」了沒!(高中升學資訊分享) बाट थप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