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重磅消息,大概就是 #高端疫苗確定EUA,且其二期試驗最終數據相當不錯。我在6月中的影片已經為各位解析高端疫苗期中相關數據,當時只剩一個懸念:要在6月底後跟AZ組別產生的 #抗體量 做比較。今日終於公布成果:高端疫苗組的中和抗體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約為AZ組別的3.4倍,可以說產生中和抗體的效力相當不錯。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一次重點:抗體效價與真實世界的保護力有正相關,但並沒有絕對的因果關係。國外亦發生過疫苗誘發的抗體效價高於AZ,保護力卻不如預期的情形(但防重症效果仍然很好),因此開始接種後,對於真實世界的保護力分析絕對是必要的。不過至少以抗體產生效價而言,我對這支疫苗仍然抱持 #審慎樂觀 的態度。(好像什麼股票分析師)
最後解答大家一個疑問,為什麼 #AZ疫苗 產生的抗體量似乎不高,卻在真實世界的保護力跟 #莫德納 #輝瑞BNT 不相上下?原因很簡單,因為對疾病的保護力不能只看 #抗體效價。抗體效價反應的是 #B細胞 對抗疾病的能力(aka體液免疫),但你體內的 #殺手T細胞 一樣是對抗病毒的重要軍隊(aka細胞免疫,想想工作細胞就知道)。牛津大學研究指出,#腺病毒載體疫苗 如AZ、嬌生的強項就是 #刺激體內的T細胞,保護力甚至可能持續終生,此篇論文於7/15登上Nature Immunology期刊。對相關研究有興趣的人,我把原文獻放在下面給大家參考。
*參考資料:
Cupovic, J., Ring, S.S., Onder, L. et al. Adenovirus vector vaccination reprograms pulmonary fibroblastic niches to support protective inflating memory CD8+ T cells. Nat Immunol (2021)
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比較 在 許書華醫師 陪妳寫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冠肺炎之健康待在家—抗病毒食材]
如果待在家看新聞讓你惶恐不安,用以下食材做幾道菜吧!(第一次做這種健康食物圖)
最近閱讀一些新冠病毒相關學術論文,發現一些蠻實用的主題來分享一下。
之前提過引起感染的三個因素: 感染源、易感宿主、傳染途徑。
⚠️感染源;新冠病毒
⚠️易感宿主:免疫力差容易感染,預後也不好
⚠️傳染途徑:指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途徑➡️所以要落實防疫三寶:洗手口罩勿群聚
其中維持良好免疫力及切斷傳染途徑是我們比較能掌握的。
現在應該有蠻多時間都要待在家,若朝壞的想,
這樣的情形恐怕會持續一段時間,
那怎樣健康待在家,也培養良好免疫,
我想就從吃和大家聊聊好了!
不過重點我要重申:
🌟以下內容只是建議這些食物食材可以適度入菜
⚠️不要狂嗑!不要狂嗑!不要狂嗑!
⚠️不要上傳統市場群聚!不要群聚!不要群聚!
1. 先說結論:有哪些食材具有免疫調節和抗病毒的功能呢??
🌟甘草、大蒜、洋蔥、薑黃、大豆、無花果、石榴、黑胡椒、木瓜、苦橙、李子、芭樂
在日常飲食中加入這些食材或水果,
可能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降低感染的風險,
或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快速恢復。
🌟大家可以斟酌食用或入菜喔!!!
2. 一些學理(以下文長)
研究主要指出上述植物的營養成分具免疫調節劑作用,可以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也能活化非特異性免疫反應,例如活化自然殺手細胞、巨噬細胞、和補體系統,從而增強對感染的抵抗力。
(1)以甘草為例,學理方面:
甘草根所含的甘草甜素能抑制病毒的複制、吸附和滲透。
甘草甜素可增強巨噬細胞中一氧化二氮的產生和表達,從而顯著抑制病毒複製
(2)又以薑黃為例,過往研究指出透過影響病毒蛋白如血凝素,神經氨酸酶和基質蛋白的合成,在薑黃濃度30μM的細胞培養實驗中,有助於降低約90%流感病毒量
上述其他的植物、食材也表現出較高的抗病毒活性,尤其是針對引起呼吸道問題的病毒,可被視為潛在的抗病毒劑。
3. 注意!不是叫你狂嗑!
⚠️食用過量也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
(1)甘草甜素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為0.2 毫克/公斤/天
如果食用量較高,最主要的副作用為血壓升高、低血鉀。
使用上對有心血管、腎臟和血壓問題的人要更加小心!
(2)又以大蒜來說:
雖然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 認為大蒜對人體是安全的,但如果以高劑量攝入,尤其是空腹時,會引起一些不舒服,如腹瀉、頭暈、噁心、嘔吐、頭痛等
所以我說,在家煮的話,上述食材可以斟酌入菜,怡情養性,也吃出健康^_^
參考文獻:Fan Yang et al.Food as medicine: a possible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Phytother Res. 2020 Dec;34(12):3124-3136.
體液免疫細胞免疫比較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冠病毒感染與其他原因造成的重症病患之間細胞素變化的比較】:異常增強的促發炎反應被稱為「細胞素風暴」。儘管細胞素風暴的角色仍然不明確,但被推測可能在2019年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理生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最近一篇由美國舊金山加州大學的Sinha及其同事所發表的報告發現,儘管COVID-19重症病患中的IL-6水平升高,但低於在過去其他非COVID-19感染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中觀察到的水平。
不過本文作者認為,前述的研究在二者之間所採用的方法不同,沒有一個比較的標準,其結果的解釋必須謹慎。因此,本研究中作者們使用同一種方法(Milliplex分析)同時比較了COVID-19的重症患者其他重症患者的細胞素水平。
研究的對象是荷蘭Radboud大學醫學中心加護病房所收治的病患,包括:使用呼吸器並伴隨ARDS的COVID-19重症病人(在ICU入院後48小時取樣)、有或沒有ARDS的細菌性敗血性休克病患(在診斷為敗血性休克後24小時內取樣)、院外心臟驟停(OHCA;在ICU入院後24小時內取樣)和多處創傷(24小時內取樣)創傷後的病人等。
免疫功能不全的患者,包括因(非)霍奇金淋巴瘤或體液/細胞缺乏而長期/同時使用免疫抑製藥物、化學療法/放射療法等被排除在外。依照時間和定義測定患者中血中的促炎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TNF)、IL-6和IL-8的血漿濃度。
患者特徵是使用Fisher exact檢驗或Kruskal-Wallis檢驗,然後進行Dunn post hoc檢驗來分析;細胞素數據以幾何均數(95% CI)表示,並使用對數轉換數據的方差進行單向分析,然後進行Dunnett事後檢驗。
結果如下:CODID-19合併ARDS的患者46例、敗血症性休克合併ARDS的患者51例、敗血症性休克未合併ARDS的患者15例,OHCA 30例、多發性創傷病患62例。COVID-19患者與其他患者組在性別或年齡上無顯著差異;與OHCA和外傷患者相比,COVID-19患者的體重指數和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與其他組相比,在COVID-19病患中,心血管功能不全更為常見、總體疾病嚴重程度和白血球計數更低、肺損傷更為嚴重。
COVID-19患者的所有三種細胞因子水平均顯著低於敗血性休克合併ARDS患者 (幾何平均值為TNF 22 pg / mL vs 40 pg / mL; IL-6為48 pg / mL vs 376 pg / mL; IL-8的濃度為27 pg / mL vs 215 pg / mL)。與沒有ARDS的敗血性休克患者相比,COVID-19患者的IL-6和IL-8濃度也顯著降低。COVID-19患者的TNF水平高於外傷患者,而IL-6則與OHCA或外傷患者之間無差異。此外,COVID-19患者IL-8低於OHCA患者相比,而與創傷組未見差異。
【結論是】:合併ARDS的COVID-19重症患者的三種促發炎反應細胞素與細菌性敗血症患者相比... 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021/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齊嘉鈺醫師摘要整理)
📋 JAMA - 2020-09-03
Cytokine Level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OVID-19 and Other Conditions
■ Author:Kox M, Waalders NJB, Kooistra EJ, et al.
■ Link: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70484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0/09/22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