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南 香格里拉 #遇見那堆奇怪的人們
在雲南旅行打從第一天就非常不順,
一路被偷拐搶騙,讓我見識與惡的距離,
準備離開大理古城,
一口氣跳上了巴士前往香格里拉,
事實上香格里拉原本就不叫做香格里拉,
叫做雲南中甸縣,
香格里拉是一本小說中為虛構的地名,
出現在英國小說家
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
敘述一個小型村莊,神秘而和諧,
位於崑崙山脈西方,被群山包圍,
由一個藏傳佛教僧院統治,
爾後香格里拉被當成是世外桃源的同義詞,
許多地方都自稱自己是香格里拉,
只不過中甸縣搶先註冊了這個詞。
出發前旅社但小夥伴告訴我,
小心高山症,果真一到香格里拉半天後,
整個身體變得莫名虛脫,
呼吸急促,四肢無力,
同房的女孩幫我泡了一杯紅景天,
說「你喝了會比較好。」
旅館的管家說,
你就多休息,明天去買些紅糖跟糖果,
別信那些買氧氣,
於是我就在旅館躺過了兩天,果真好了許多。
在香格里拉市區走跳,
前幾年這裡發生了大火,
一把火把一半的民宅燒個精光,
望過去整個城鎮大半都在翻修,
我最喜歡裡面一家韓國餐館,
老闆在外面自己烘咖啡豆,
我以為韓國老公娶了中國老婆,
所以搬來這裡生活,
結果並不是,他們是大學同學,
後來一起來中國留學,然後就留下啦,
幾十年都待在中甸縣,
孕育三名子女,最大的準備上大學,
他們也很煩惱是否要為了孩子搬回韓國,
又想繼續待在這裡生活,
講起那年香格里拉的大火仍心有餘悸,
說還好他老公機警,阻止了這場大火延續,
他們的房子沒被燒毀,
不然他們也要離開了。
我在旅社認識一群又一群的小夥伴,
最有趣的莫過於逃票三人組,
年紀大概都10幾歲出頭,
但已經走遍大江南北,混過各大夜店,
那江湖味濃烈的很,
他們有一本逃票攻略,
是的,他們痛恨買票進景區,
講起這些年中國飛漲的物價跟門票,
就是髒話連遍,憤怒不已,
把自己逃票的行為變得合理又正當。
中甸縣有一個很有名的藏傳佛寺,
叫做「松贊林寺」,
若是寺廟區域住家是可以免費進去,
於是他們聯繫當地包車司機能不能掩護他們,
攻略還說可以從外面廁所轉身溜達進去,
也有人翻山越嶺從後山爬山進入,
聽完他們的攻略我決定加入他們,
幾個人就租了電動車開啟逃票計畫。
答案是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我們最終找不到那個廁所,那個後山,那個司機,
回到旅社,另外一個女生說
「我坐公車進去的,但我沒買票啊!」
這幾個人一聽跳腳,原來最簡單的就在眼前,
旅社也遇到一個男孩來換宿,
就是靠著幫旅社整理房間櫃檯免費吃住,
一換就是半年,他說自己什麼地方也不想去,
就想這樣呆著,這裡很好,不想回家了。
也遇到一對環遊世界的韓國夫妻,
一句中文都不會,就來中國旅行,
然後巴著我要我帶他們去德欽,
他們厭倦在韓國工作生活,
說那根本不是人過的生活。
在中國旅行,最讓我感到驚奇的往往不是風景,
是人,這裡太多奇形怪狀的人。
或許現實壓力鍋產生的影響,
某些旅人選擇逃避,卻又心懷夢想,
過著鼠輩般躲藏,卻吹噓自己過往,
那些人兒,是我旅程最好的記憶。
有機會還想回到香格里拉,
那個你說過「最美好的地方。」
#旅行不是累積國家 #是與生命相遇的故事
#下次你遇見的就會是我
驚奇同義詞 在 德國牽手+異國記趣 Happy Life in German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呷奔 】再分享
小時候學拿筷子吃飯, 總是被阿嬤糾正。「筷子握這樣, 以後會嫁很遠喔。」老一輩總是搖頭打趣說。
無論這個「傳說」是否是個迷信, 長大後的我還真的嫁的離家好遠好遠, 在地球的另外一邊。
這外人眼中看似規距嚴謹井井有條的地方, 郤是處處有例外, 尤其牽涉到外國人事務。 德國法律明明規定觀光簽不能換居留但為何有人可以還轉長簽? 工作經驗豊富履歷投了上百個没下文但剛來德國兩個星期的立馬就找到工作還有免費德文課? 專業能力不輸德國人(歐盟人) 但每次升遷加薪都是歐盟人? 還有明明是鐵馬騎士逆向自撞停止不動的車結果被害車主反而得賠償?
還有各種各式例子不勝枚舉。
在這裡生活, 同樣也得鍊就堅強的心臟, 隨時要有迎接『驚奇例外』的準備。或者更是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不參雜個人情緒在其中, 自若鎮靜應變。於是久而久之, 『例外變習慣, 自然變當然』時, 冷漠的麻痺就成了事不關己的同義詞。
離家萬(英)哩, 身處不同的社會, 面對不同的文化, 使用不同的文字, 講不同的語言,日子一樣要過, 活也得繼續幹, 肚子一定要餵飽。倒是最近幾年有趣的發現, 不知何時開始, 在拿筷夾飯菜時, 我的手竟然是握在筷子的中間段上。。。
巴伐利亞湖光秋色照, 獻給在每個角落辛勤耕作的大家。
攝影/蘇西
驚奇同義詞 在 德國牽手+異國記趣 Happy Life in German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國生活】來呷奔
小時候學拿筷子吃飯, 總是被阿嬤糾正。「筷子握這樣, 以後會嫁很遠喔。」老一輩總是搖頭打趣說。
無論這個「傳說」是否是個迷信, 長大後的我還真的嫁的離家好遠好遠, 在地球的另外一邊。
這外人眼中看似規距嚴謹井井有條的地方, 郤是處處有例外, 尤其牽涉到外國人事務。 德國法律明明規定觀光簽不能換居留但為何有人可以還轉長簽? 工作經驗豊富履歷投了上百個没下文但剛來德國兩個星期的立馬就找到工作還有免費德文課? 專業能力不輸德國人(歐盟人) 但每次升遷加薪都是歐盟人? 還有明明是鐵馬騎士逆向自撞停止不動的車結果被害車主反而得賠償?
還有各種各式例子不勝枚舉。
在這裡生活, 同樣也得鍊就堅強的心臟, 隨時要有迎接『驚奇例外』的準備。或者更是一種『冷眼旁觀的態度』,不參雜個人情緒在其中, 自若鎮靜應變。於是久而久之, 『例外變習慣, 自然變當然』時, 冷漠的麻痺就成了事不關己的同義詞。
離家萬(英)哩, 身處不同的社會, 面對不同的文化, 使用不同的文字, 講不同的語言,日子一樣要過, 活也得繼續幹, 肚子一定要餵飽。倒是最近幾年有趣的發現, 不知何時開始, 在拿筷夾飯菜時, 我的手竟然是握在筷子的中間段上。。。
家門前田地黃昏一景, 獻給在每個角落辛勤耕作的大家。。。
文攝影/蘇西
德國。慕尼黑
驚奇同義詞 在 Dapat 的同义词有哪些?; Papan Tanda 的用法是什么? 的推薦與評價
马上订阅我的频道 https://www.youtube.com/c/aaron老师国语?sub_confirmation=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