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V氣象】梅雨季結束 夏季明至 大台北、花東高溫達36度
#蠟筆小編:今天會很熱喔
---
梅雨季節結束,週四(7/1)將正式進入夏季,中央氣象局指出,今(30)日中南部高溫在32度左右,而北部及東半部較炎熱,高溫約34至35度,大台北地區、花蓮縱谷及台東有36度左右高溫發生的機率;另外西南風沉降影響,東南部地區有焚風發生的機率。
各地紫外線指數偏高,除了中彰投為「高量級」外,其它地區皆達紅色「過量級」以上,台東縣更呈現紫爆「危險級」,提醒避免非必要的戶外活動、勞動及運動,注意防曬、多補充水份、慎防熱傷害。
高溫橙色燈號:台東縣
高溫黃色燈號:新北市、台北市、花蓮縣
【天氣】
🌧苗栗以南:偶有局部短暫的陣雨或雷雨
🌧北部及東半部:多雲到晴
【氣溫】
🌡北部:28-34度
🌡中南部:25-31度
🌡東半部:26-34度
【空氣品質】
良好:北部、竹苗、中部、雲嘉南、高屏、宜蘭、花東、馬祖、金門、澎湖
#空氣品質 #中央氣象局 #氣象 #天氣
資訊來源:中央氣象局
---
【訂閱 #台視新聞 出門知道怎麼穿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莒水資源運補任務,一天兩趟,每趟運水60噸,暫定實施1個月。此外,金門則面臨50年最嚴重的旱災,去年降雨量只有476.5毫米,不到每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的一半。縣府表示民生用水目前無虞,也趕在雨季來臨前浚深95處農塘;灌溉用水的部分,中央在金沙鎮設置供應100公頃高粱田用水的灌溉示範區,成為抗...
馬祖 雨季 在 JJ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馬祖印象
2014年五月,為了追尋傳說中的藍眼淚,從基隆搭乘台馬輪號夜航出發,梅雨季節的壞處之一,就是一路悶悶濕濕的,踏上馬祖的土地也沒有一天乾過
原來是颱風快來了
也因此把握時間騎著機車走訪清單景點,多半是軍事景點,北海坑道、鐵堡、大漢據點、勝利堡... 這些景點很棒,因為我喜歡有歷史痕跡的地方,但因為大雨而造成幾乎沒有遊客,隧道內昏黃的吊燈讓這一切更顯得弔詭
我的旅程安排是先南竿再北竿,在南竿的住宿是一個漁民家的房間,豪雨又閃電的夜、讓那幾夜真的是印象深刻的孤獨,雖然已經習慣獨自旅行、但那時真的希望當時的女朋友也在身邊
而北竿的住宿是住在芹壁聚落的背包客棧,這兒真的是很美的一處臨海山城,閩東石板風格的古厝依山勢而建,頗有印象中地中海那樣的氛圍,不只適合來走一趟,能住上幾晚更能完整感受,只可惜當時颱風關係造成班機不斷延誤,讓我當時真的蠻想快點離開的,不過也因此交了幾個朋友,也算意外的收穫吧
再來聊聊重點,藍眼淚
藍眼淚其實是一種螢光藻,在受到驚嚇的時候就會發出藍光,譬如波浪較大、或是拍打岸邊的時候,因此這也是為何藍眼淚常常在黑暗的岸邊能看到
去到馬祖的那幾個晚上,幾乎都安排了去追藍眼淚,有在完全漆黑的坑道內拍攝,但那壓迫感太強建議不要輕易嘗試;也有在幾處軍事景點的岸邊看到,不過夜黑風高,難免想起一些反共時期對岸水鬼摸上岸的畫面,建議要有朋友同行
其中一個印象最深刻的晚上,是民宿老闆帶我們去一處沒有名稱的路邊軍事廢墟,越過鐵柵欄進到碉堡內,看向黑暗的大海,海平面的邊際上有零星光點,民宿老闆說那就是大陸了,沒想到原來這麼的近
經過大約半小時的等待,海面上依舊漆黑一片,就在大家準備離開之際,有人發現海面上有大片藍色光點、呈帶狀從遠方飄近,那縱向範圍延伸到看不見的邊際,是超級無敵大片的藍眼淚!
當下我急著拍攝,但速度太快而且光點太弱無法對焦,相機拍到的都是糊掉的,但那個畫面我一直記在腦海中,每當有人跟我提起藍眼淚時,我都想好好分享當時的情境
這是一趟深藏在我內心的一趟旅行,淒風苦雨的滋味,讓我期望再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時,是風光明媚、而且與愛隨行的
馬祖,我們2022春夏再見
馬祖 雨季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起連濕6日!這日開始水氣減少 進入梅雨季前奏
#領口的荷葉編:拜託不要漏掉中南部!!
#天氣 #降雨 #梅雨季
馬祖 雨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莒水資源運補任務,一天兩趟,每趟運水60噸,暫定實施1個月。此外,金門則面臨50年最嚴重的旱災,去年降雨量只有476.5毫米,不到每年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的一半。縣府表示民生用水目前無虞,也趕在雨季來臨前浚深95處農塘;灌溉用水的部分,中央在金沙鎮設置供應100公頃高粱田用水的灌溉示範區,成為抗旱的契機。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1695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NpgdirpXU/hqdefault.jpg)
馬祖 雨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今天北台灣從中午開始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尤其因為受到鋒面影響,今天上午在馬祖地區,氣象局也測到今年第一聲的春雷。不過,有氣象專家認為,受到反聖嬰現象的影響,今年的春雨比較少,梅雨季也可能會延遲,甚至降雨量也不多,恐怕還是無法解決缺水的問題。
鋒面接近,對流旺盛,北台灣17號中午一度傾盆大雨,氣象局也針對北部和中南部山區,發布了大雨特報,入夜之後雖然北台灣雨勢會減緩,不過又有雨帶接近西半部,因此下雨的情況,將會持續到18號。
春雨綿綿,上午八點多氣象局終於在馬祖觀測到今年第一次的春雷,但是台灣本島還是沒有春雷出現,有氣象學者表示,原本春雷通常出現在24節氣中的"驚蟄"前後,但今年已經晚了一個多月,也創下歷年來最晚紀錄,主要是受到反聖嬰現象逐漸轉弱的影響,氣象學者也擔心,在氣候異常的狀況下,今年的梅雨季恐怕變得更難掌握,旱象難解。
目前台灣幾個主要水庫的蓄水量都偏低,像是石門水庫剩下36%,永和山水庫以及鯉魚潭水庫蓄水量都在45%,而從這個月一號開始,中部以北幾個縣市,已經開始實施第一階段限水作業,水利署表示將會視天氣情況,在各水庫進行人造雨,更提醒民眾,缺水危機還沒有解除,一定要節約用水。"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ZxpvYFVGz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