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在家烤肉吃鰻魚
#入秋了準備吃鰻魚就對了
#這是一篇工商後續服務問答文🤣
老師前天直播
漁業署~漁業嘉年華
全台優良漁會大串連產品介紹
直播結束立馬有
E同學詢問說:
馬可老師、馬可老師
我記得去日本京都吃
高級的懷石料理
也會有白色鰻魚!
但是只有一塊!!!
而且很貴
是不是白色的炙燒白慢
比蒲燒醬燒鰻魚的更高級
哦~
感謝E同學提問
這是個好問題喔
馬可老師專屬回答來囉~
Because
日式白燒鰻為什麼好吃
但是比較貴
白燒鰻的
“白燒”是料理方式
指的是
未經調味的鰻魚
跟常見的蒲燒鰻
主要差異在醬汁的調味
但要製作成
白燒鰻
對鰻魚本身的等級必須
更加嚴格
因為沒有調味的鰻魚
任何不新鮮
或是臭土味將無所遁形
所有只有最新
鮮的頂級白鰻
能被做成白燒鰻
就像直播中
馬可老師嚴選個別商品
~【屏榮坊】鰻魚三重奏禮盒
裡面的
白燒鰻魚就非常新鮮肥美
厚度又夠、吃起來就是爽快
而且現在不能出國去日本享用
在家裡享用就可以了
而且你去日本當地吃到的鰻魚
其實有大部分都是從台灣的優質漁民手中養殖出口到日本的
所以說
吃台灣在地生產的最優質
也最安心
趕快訂下去就對了
#老師特調檸檬醬油膏白燒鰻魚超好吃🤣
#吃鰻魚營養又補元氣老師打完疫苗吃剛剛好🥳
「馬可吃什麼後續」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老師的地中海料理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多本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藍色工作室 Lan Se Produc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偷吃什麼#後續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吃什麼小三-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吃什麼小三-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評價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雜糧麵包烘焙坊- #馬可先生#指定款小麵包任3件88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2022年直播Ep86:大馬時政講評|翱翔天際洪偉翔律師|子彈 ... 的評價
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多本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說得好呀!
#一些54星戰日的心情分享
過了一個禮拜,五月四日當天由馬可多主辦的總統府參訪日,如今滑到照片還是感觸很深,一方面覺得有幸在當天參與了活動很開心(雖然大部分的同好都不認識,但還是很開心每次參加星戰聚會都有遇到超友善的朋友),一方面覺得後續引發的話題讓人對台灣討論風氣感到憂心,很多事其實被加油填醋地變了樣。我想說的是,這個活動其實真的很單純,很簡單,不用想得那麼複雜。
總統府一直都可以開放民眾參觀,只要上總統府網頁,動一動滑鼠,用眼睛看規定,任何人都可以去參觀總統府一樓的開放空間。
如果你懶得跳出去查看網頁,沒關係我直接跟你說:在非假日的週一到五,上午九點到12點這三小時之間,直接到總統府現場排隊,未滿15人的團體不用經過申請就在現場直接進行安檢,就能夠進去一樓參觀了。15人以上則需要在三天前申請。現場的安檢程序就是出示身份證,接著憲兵會以金屬探測器搜身檢查,確定沒有攜帶危險物品,就能夠進去總統府。而現場定時會有志工導覽,全程免費。
而馬可多在上禮拜主辦的活動,就是依照15人以上團體按照正常規定申請,並在當天與一般民眾一樣排隊進行安檢入場,然後跟著導覽老師一起參觀總統府,最後在大門口拍照紀念,結束一整場活動,就這麼單純。甚至同一個時段有許多不是星戰裝扮的民眾,在總統府內參觀。沒有特別禮遇、也沒有特別排他,就是一個單純的參觀活動。活動當中總統府完全不是所謂的主辦單位,也沒有花到任何一毛錢(好啦,要說一樓有開冷氣給我們吹,那我也認了)。任何媒體聯想到這個活動有政治宣傳,或是總統府不務正業,或是推廣外國文化,其實都是子虛烏有的過度聯想。總統府在這場活動扮演的角色,完全就是單純「開放民眾參觀」罷了。
至於當中有兩個比較值得討論的活動:其一是憲兵與幾位帝國風暴兵和反抗軍交接,另一個就是副總統陳建仁在新聞中心與媒體見面,這兩個活動爭議最大,但同時也是最反對聲音攻擊的針對點。第一,憲兵交接的表演儀式,並非在總統府主要大門發生,而是在平常沒有出入功能的後門。而真正用來出入的門口,安檢門、警備還是有在,並沒有因為這場表演而停擺。再來,這個交接儀式並沒有實質用意,而是一場「表演」,就跟台灣許多有國軍儀隊駐點的交接一樣,並不是真的所謂有警備功能的「警衛」。說難聽點,當真的有恐怖攻擊發生,這些所謂的儀隊衛兵是沒有立即戰鬥能力的花瓶。而當天的星戰與憲兵交接儀式,就是一場秀給媒體記者拍照的表演罷了。
而至於陳建仁副總統在新聞中心的記者會,則是集中現場來訪的記者媒體,公開招待這群來訪的民眾,只是這群民眾「奇裝異服」裝扮成星戰角色而已。我相信,今天如果你是知名度高的明星,去按照正常程序進府參觀,吸引一堆記者來訪,總統府也是會集中記者朋友到新聞中心內統一對外說明。
至於54星戰日這件事,星戰迷以外的朋友應該會比較陌生。因為《星際大戰》中的經典名句: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聽起來像是May the fourth 「五月四日」,所以全球星戰迷都會將五月四日當作是「星際大戰日」來慶祝。他們會在每年的五月四號在各地知名地標聚會拍照,一同慶祝他們所愛的星際大戰。而馬可多,這位平常以製作道具為業的星際大戰迷,所主導的台灣星戰日活動已經來到第三年,前年在中正紀念堂,去年在京華城(因為長得很像電影中的死星),今年則試著申請看看能不能進總統府聚會,沒想到竟然申請通過了,這讓每個參與這次活動的星戰迷都相當興奮。
這些看似正常不過的活動,只因為這是一場結合總統府地標而引發這麼多爭議,我想是真的意料之外。但經過一個禮拜越來越多偏激又不是事實的言論出現,我認為是我一直以來觀察到,台灣普偏存在的問題。
.
第一,不是事實的言論,以訛傳訛
我很開心台灣在資訊開放、言論自由的情況下人人針對這個活動提出觀點。你可以說自己對《星際大戰》沒興趣,或是覺得沒有特別喜歡《星際大戰》,甚至覺得《星際大戰》難看。這是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沒有人會限制你的言論,也不會有人阻止你的發言權。但說總統府「舉辦」星戰日,給予這些星戰粉絲「特權」,甚至說這是迪士尼為了準備上映的《韓索羅》進行宣傳的活動。這些不是事實的言論在不經查證的情況下擴散,謠言四起的言論還是經過所謂「正規」的媒體擴散,這一方面是台灣媒體看見黑影就開槍的壞習慣,一方面也是一般人不明事理而隨風起舞,這傷害的是星戰迷與一般民眾雙方的情感,互相破壞信任感的行為。我想這不是一個文明社會該有的風氣。
.
第二,以政治的意識型態亂扣帽子
我從來不避談政治,我甚至覺得大家應該多了解政治。但政治不是口水戰或是選邊站的劃分族群,而是眾人解決公共事務的學問。試著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更多問題,政治才會讓人親近、而不是讓人避而遠之。
這個星戰日活動是政治問題嗎?從整個活動申請到參訪,從來就跟公共事務無關,就只是單純一群人裝扮成星戰人物在同一天同一時間參觀總統府罷了。而且總統府開放民眾參觀,本來就是一件大家都能參與的活動,那又何必冠上政治操作的帽子呢?
說這是綠營辦的星戰活動?或是政府開放特權給這些人來總統府?我認為會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帶著先入為主的有色眼鏡,把很所有的事情拼湊成自己想像的那個樣子,因為事實就不是如此,一群人按照規定逛逛總統府就能與政治聯想在一起,我認為只會讓公務機關更怕事:或許取消民眾開放參觀,就能少了這些麻煩。這就是為什麼公務人員怕麻煩,能少一事就少做一些的心態,也許或多或少也是被某些民眾的偏激言論嚇怕了。
.
第三,看圖說故事,斷章取義,聯想又聯想
記得過去一位教授曾在一堂教授「科學方法」的課上提到:「科學研究」的步驟是觀察、假設、實驗、結果。我們細心觀察、大膽假設、嚴謹實驗而提出研究成果,這樣的步驟是讓我們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套邏輯。但台灣的討論風氣似乎是「觀察」到一點點的現象就開始大作文章,不是事實的假設也能夠硬凹成真的。最後凹不過別人,再說別人不尊重他們的言論,這都是邏輯不通的非理性作為。老實講,這和小朋友吵著要糖吃,看到別人有糖吃就一直吵說別人欺負他沒什麼兩樣。
星戰日活動當天最多人分享的照片,我想就是一位女性coser扮演莉亞公主奴隸裝。姑且不論這個裝扮是否過於暴露,但從這張照片就開始延伸出總統府妨礙風化、帶動歪風等言論,我想又是一種另類的傷害。再者,當天還有很多其他cosplay的造型,為何就針對她一人呢?像我那天就裝扮成西斯大帝啊?怎麼就不說我會嚇到小孩,帶壞風氣呢?
.
我想,台灣的討論風氣仍處在尚未成熟、還在摸索的階段之中。電影影評也是、政治亦然。我樂見星戰日這件事情讓更多人了解,原來台灣還有這麼多一群愛星戰成癡的人,能夠為了星戰做出這麼瘋狂的事。但上述的這三點壞習慣,吵鬧抹黑、以訛傳訛不是事實的謠言,只會讓更多壞習慣變得更多。我不去反對這些不喜歡這個活動的人所說的話,也不會認為不喜歡星戰是一件愚蠢的事情。星戰本來就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作為以為影評來說,我也是對每部電影都有喜愛的理由也有認為不喜歡的地方。但將不是事實的錯誤,在不經查證的情況下散佈,被糾正後而不願承認錯誤而硬凹,都是我認為我們從小缺乏雙向溝通的成長教育,所埋下的毒瘤。
《星際大戰》是一個世代的文化,他的精神深植在很多人的心中,讓許多人有所認同和歸屬感。我就是一位在小時候看星戰而開始看電影,受星戰啟發之後看電影有不同觀點的人,他帶給我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也有樂於分享《星際大戰》所帶給我的改變。而新世代的觀眾或許早就不愛星戰,愛的是漫威英雄、愛的是小清新的文青風、愛的是追求小確幸的生活,這些其實都像是《星際大戰》一樣,是某些族群心中追求的態度,是一個自然形成的文化,這並不是單純用錢所換來的文化風氣,而是經過時間長期累積而來的。
每個世代都有每個世代所愛的東西,但我們能不能在推廣所愛、討論所愛的過程中漸漸成長?成熟地理性思考?我想這就是我寫影評、丟出觀點與他人討論的最大初衷。
我喜歡的東西,你不見得喜歡。但我有心想要了解你的想法,聽聽你們意見。反之,我也能夠分享我喜歡的理由,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想法。互相能夠從彼此身上獲得我們可能從來沒有發現的想法,而不是選邊站,分化彼此。分化這種事,不就跟小朋友說「你跟我不同國,所以我不跟你好」沒什麼兩樣嗎?
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討論話題,還有很多等著上映的電影等著我們討論。我也希望和大家一直討論電影到老,同樣地,我也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在討論的過程中進步。文化、藝術就是這樣在一來一往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不是嗎?
共勉之
#願原力與你同在
#maytheforcebewithyou
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藍色工作室 Lan Se Produc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易智言導演:『關於這一代被溺愛,於是在電影科系,所有的人都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可以當導演。
如果沒有記錯,30年前金馬獎舉辦第一次外片觀摩時,為了能多看一些電影,又沒有多餘的錢大量買票,蔡明亮在放映室作義工,負責搬運沈重的電影拷貝。而我則是每天買了第一場,散場後躲廁所(也常常被抓被趕),接著偷看後續的電影。
長輩動輒說他們當年的辛苦,真是令人反感。就讓學生對我反感,但真的感覺不到他們對電影的誠意,其實他們最是被自己溺愛。』
溺愛病毒--值得所有父母親一看再看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77 期
作者:李盈穎、劉承賢、賀先蕙
孩子們正遭受「溺愛病毒」的攻擊!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他們卻不滿足,還出現負向行為。愛孩子容易,用對的方式去愛,卻很難……
有一種病毒, 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
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卡 拉(Carla Wagner),十七歲,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這一天,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酒後,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撞到了一位女學生。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她的父母問法官:「那麼,卡拉今年夏天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 夏天?」
這是二○○一年八月,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故事「Power Struggle, who's in charge here?」裡的真實案例,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也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
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阿文(化名,編按: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
國 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他的父親,從BMW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 後跟來。父親劈頭說:「我的兒子,我很了解!」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是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
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愣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 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一、八○%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二、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三、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四、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五、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六、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
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但其被寵壞的 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五倍的愛,五倍的物質,孩子消化得了嗎?
病源: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
兒童心理學先驅、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金德倫(Dan Kindlon),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提出一份報告。
該報告指出,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一九五五至一九七九年)的父母,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他將其稱為「溺愛世代」。原因有三: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二、孩子生得少;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Millennials),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 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 ──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有九○%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威尼斯聖馬可 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
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見右圖,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
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制止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放任,或過度保護。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 上學
鏡頭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化名),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
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
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
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
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大陸現場:兒子打媽媽巴掌說「雞腿是我的!」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能做什麼呢?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 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
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
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美國現場: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放 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餐廳的規定則 是:「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children outside.(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另一個主角Dorothy(化名),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
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在學校,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她就用尖叫、大吼抗議,母親對她束手無策。
每天,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從私家轎車下車,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她袋裡的糖「叮咚叮咚」碰撞發響。「各位同學,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接著,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你,哼!沒有!」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
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今天必須接受懲罰。Dorothy在學校,就像「蜂后」一般,懂得利用物質發號施令。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孩子在 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
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愛的方法正確,孩子的行為加乘;愛的方法不正確,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
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或者,你應該見過:全家吃飯時,父母因為愛孩子,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等到孩子吃不下,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
久而久之,孩子理所當然以為,「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有一天,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問也不問,一口氣全盤吃光,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你才發現,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
周文君分析,成功的愛,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而不是全部吃完。這樣的愛,就沒有多餘的問題。
美國權威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羅伯.寇爾斯(Robert Coles)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不滿足。
所有的錢財、玩具、旅遊,全都不請自來。他們已擁有許多,還想更多,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在這表象之下,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
同樣的,因為不虞匱乏,千禧之子也失去努力的動機、生命的熱忱。
也 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史奇莫(Solomon Schimmel)形容希臘諸神,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就變得不再有希望。希望,是建立在有未實 現的理想、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神也會變得煩躁。」
愛孩子,就別讓你的愛,變成「易開罐的愛」:廉價、易開、隨取隨有。收回你的一隻手吧!
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吃什麼小三-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找馬可吃什麼小三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馬可吃什麼小三,馬可吃什麼女友,馬可吃什麼離婚相關資訊,找馬可吃什麼小三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 ... ... <看更多>
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吃什麼小三-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追蹤網紅動態 的推薦與評價
找馬可吃什麼小三在Dcard與PTT討論/評價與推薦,提供馬可吃什麼小三,馬可吃什麼女友,馬可吃什麼離婚相關資訊,找馬可吃什麼小三就在追蹤網紅動態,熱門網紅排名, ... ... <看更多>
馬可吃什麼後續 在 #馬可偷吃什麼#後續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人還關注#馬可吃什麼的後續嗎 ,樹德&正修親友團當初死命護航,現在女方明白留言告知「知道馬可有家室」男生女生都檢討一下好嗎,傷害的是小孩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