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號 封面故事】
.
本年香港亞洲電影節的主題是「解禁多元,破隔十八」,擔任電影節大使的試當真,也參與過電影電視的拍攝,看到電影工業上要打破的框架多的是。阿修開玩笑地問:「有4小時讓我做訪問嗎?」。許賢與蘇豪沒有像阿修一樣多的電影拍攝經驗,只參演過《某日某月》、《殺出個黃昏》等,笑言自己飾演的閒角,比起演出,更像是坐在現場觀察如何拍攝一部電影。他們倒是參與過電視劇的編劇,以幕後的角度看到問題所在。「先搞好劇本,這很重要。」許賢說。一劇之本,卻有拍攝的現實考量需要多番更改,更動不是問題,問題在於為了趕及拍攝進度,劇本的可行與否比可觀性更重要,不夠時間雕琢劇本,「也不夠時間讓演員排戲。」蘇豪補充。「若可以有更多空間給演員排戲,打破不能排戲的宿命就好了。在試當真裡,我們可以與演員一起度橋、討論劇本,至少那時候的劇本,演員保證自己演到。」
.
電影演員出道的阿修,則觀察到新一代的香港電影很少商業片,比起賺不賺錢,有沒有人入場,導演刻下更着重能否拍好自己想拍的作品。以YouTube Channel比喻,「有觀眾觀看平日的影片、有收入,我才能拍《再見豬豬》、《點解你會喺到?》這些說自己的聲音、實驗性一點的作品。」拍商業片的人,眼光不會只放在香港;拍香港電影的導演卻又不重視收益。「賺得到錢,巿場才健康,有人入場看電影,才捧到明星,當紅的明星拍下一套電影,帶挈其他電影其他演員繼續紅,電影才能開完一套又一套。今時今日香港電影能否賺錢是最重要的。不是其他東西不重要,但賺錢是最重要的。我無辦法在電影世界主導,但我在Channel可以,所以我們現在有27萬訂閱。」阿修經常提及,他不貪錢,但他要賺到盡。金錢至上的世界,必定要有資源,才能有自由、有空間創作。
.
——〈時勢造娛樂〉
試當真 試當真 Trial & Error
.
文/陳曉桐 @firmiana.ada
攝/Ken @klckin
服/SK Tang @sktang__
Makeup/Kaho Cheng @kahocheng_upton
Hair/Holam Chong @holamhairdo
.
@neoyau19
Blazer/Hugo boss
Shirt/Rickyy Wong @rickyy.wong_official
@official_huiyin
Blazer, pants/Rickyy Wong
@rickyy.wong_official
Shirt/COS @cosstores
@official_sochiho
Blazer, shirt, pants/Hugo boss
.
完整訪問載於九月號《藝文青》。九月號《藝文青》已上架,可在7-11便利店、OK便利店以及各大書報攤購買。
.
#試當真 香港亞洲電影節 Hong Kong Asian Film Festival #香港亞洲電影節 #HKAFF2021 #藝文青 #藝文青9月號 #asartisticasyou #asartisticasyou4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角嘴凍肉|舞台製作公司不裁員不減薪 手足齊上齊落 原班人馬賣凍肉 https://bit.ly/32NuGM1 疫境下,正當很多企業裁員減薪,大刀闊斧無情節流時,有家舞台製作公司卻不輕言炒人,老闆夥計齊上齊落,並肩開拓新戰線,開辦凍肉零售店,一班手足由幕後走到射燈下,再次做場good show。...
香港編劇收入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狂迷投稿】▒文:Alvin Tsang▒
《#媽媽的神奇小子》//用愛灌溉的神奇//
今年的東京奧運,掀起了香港前所未有的奧運熱潮。而緊接下來的亦正是殘疾人士奧運會(簡稱殘奧)。此時,香港正好上映有關殘奧運動員蘇樺偉和蘇媽兩母子故事的香港傳記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驚喜的是,無論編、導、演,本片都十分出色。既沒有狗血式的濫情,更有平實的親情勵志,呈現了這對神奇母子跑進田徑這條神奇大道的高低起伏。
.
非一般的母愛】蘇媽(吳君如 飾)的長子蘇樺偉(梁仲恆 飾)因為痙攣而在年幼時無法步行,她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照顧這名兒子。照顧難度之大相信一般人未必一時可以領略到,片中蘇媽一度以死逼蘇樺偉步行的場面正好展現出蘇媽要承受的壓力和負擔之大,這幕戲連同開首蘇媽最初照顧兒子的戲份雖然不長,但是已經拍得很有張力。蘇媽及後看準蘇樺偉的跑步天份而開始為他的運動員生涯無私的付出和相處,由生活上的照顧、兩母子共同練跑等,電影都有豐富而細膩的刻劃。當中一句「望阿媽,set,go!」用得十分好,它用作激勵蘇樺偉在賽場勇敢奔跑之餘,更成為了兩母子之間的情結。
.
電影對於這對母子描寫得最好的是在兩人因蘇樺偉復跑而引起的衝突。蘇家父親(錢小豪 飾)因事受傷,無法工作。蘇媽為延續蘇樺偉的運動生涯除了進一步自我付出,更犧牲了對弟弟的關注。蘇樺偉不忍母親辛苦而做速遞員。後來,蘇媽為蘇樺偉頻頻接拍廣告以延續其職業生涯,結果反而令兩人一度產生磨擦。劇本在角色刻劃上當然繼續展現蘇媽的偉大,不過對於蘇樺偉此時心態的描寫都值得留意。蘇樺偉雖然憑廣告可以繼續參賽,但是拍攝廣告對訓練的影響令他漸漸在運動的夢想路上迷失。在訓練場上,蘇樺偉先後對方教練(張繼聰 飾)和蘇媽的自白表現了他對跑步初衷的執著和希望被視為正常人的自覺。而蘇媽對兒子說自己多年來的忍辱負重都令人動容,對兒子的無私犧牲與兒子對自我的執著形成對比。母子間存有磨擦本是尋常事,而蘇家母子在這件事的對立面上既有蘇媽的偉大,更體現了蘇樺偉的成長,至少是多了獨立的一面。兩人其實沒有對錯之分,但是都反映為人父母的付出不一定絕對。母愛除了付出,更重要的或許是與子女彼此的了解。
.
姑勿論電影內容有多少是真實抑或是編劇改編而來,畢竟傳記片或多或少會改編部分史實以迎合戲劇需要。不過,電影對於蘇媽母子的情感刻劃非常到位,沒有過火的狗血式情節,反而很平實生動地把感情慢慢渗出,令電影的情感起伏得宜。另外,「神奇」都是圍繞著電影的核心理念。雖然故事的角色都是沒有超能力的平凡人,蘇樺偉更本身是殘疾人士。但是從故事的基調可見,這名「神奇小子」的神奇之處不單是他與眾不同,而是他背後母親的支持及他對於跑步信念的強大,更印證了蘇媽這個「神奇媽媽」的偉大。
.
運動員路不易走】電影另一個做得好的地方是對香港運動員待遇不足和處境不如意有深刻的探討。蘇媽在蘇樺偉奪金凱旋後受訪時指殘疾運動員與一般運動員應該同工同酬,加上電視轉播的待遇反映殘疾運動員地位的低微。蘇樺偉在片中曾說:「我回去跑步的話,每個月政府的津貼只有$3000。」蘇樺偉即使屢奪獎牌,但為了家計都要到速遷公司做速遞員,可見在香港當運動員一點也不風調雨順,特別是殘疾運動員,付出的努力與收穫比其他人更不成正比。
蘇樺偉要靠接拍廣告延續運動員生涯又是另一個值得反思之處。廣告人劉先生(陸永 飾)極力推薦蘇樺偉參與廣告演出,有關收入不論高低都遠比奪金得來的獎金和津貼高。劉先生更道出運動員退役後前路茫茫的悲哀,一句「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代表社會對運動員生涯的悲觀。即使曾經風光,但他們的生涯本來就十分短暫,退役後出路往往不如意。近日適逢東京奧運,社會上掀起香港運動員待遇的討論,與電影的描述相差無幾,可見運動員待遇的問題十年如一。電影在這方面的社會反思亦明顯下了工夫。
.
動人的演技】幾位主演的出色演技亦是本片成功的主因。一向參演的吳君如,繼《歲月神偷》後在本片再次飾演正劇角色。她把蘇媽一角由辛酸、絕望、盼望、務實到喜極而泣的情感演繹得十分立體,加上她曾經花了不少時間與現實中的蘇媽相處以作了解,演出中流露到為人母親的真摰母愛,整體的正劇發揮更勝《歲月神偷》的時候。
至於飾演蘇樺偉的馮皓揚和梁仲恆,初登大銀幕同樣有亮麗的表現。特別是梁仲恆對角色舉動和情感的捕捉到位,連吐談都相當迫真,相信他多年的劇場經驗使他今次的演出具備成熟的味道。而張繼聰飾演的方教練同樣突出,以往多演喜劇和挑皮角色的他,飾演嚴厲認真的方教練甚有威嚴。
.
總結】《媽媽的神奇小子》在奧運熱潮下上映可謂集天時地利人和,電影對於蘇媽和蘇樺偉這對「神奇母子」的相處和成長描寫深刻,情感的展現細膩動人。即使有著以悲劇開始的背景都避免了狗血式,平實的感動絕對可以取悅觀眾,是2021年香港電影又一上乘佳作。
天下一電影 One Cool Film
香港編劇收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文慎入)
新作《致: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我們》的前言,原文其實寫於2019年2月左右,為了那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特刊而寫。
還記得那天一邊寫,眼淚一邊流過不停。
兩年後回看,邊看邊微笑。成長,就是這麼的一回事吧。
//我曾經離開過電影圈接近十年的時間,幸運是,香港電影還是給了我一個回來的機會。
我2000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的電影電視學院,主修編劇。畢業後,我趕上了香港電影高峰的尾班車,拉著師父馬偉豪導演的手成為一位電影編劇。托馬導演的支持,半學半寫的情況下, 我在《新紮師妹》、《下一站…天后》等等十多齣票房很好的電影上,算是留下了名字。
在那段日子當中,大概2004年左右,某日我於柴灣Cinedigit休息室的窗口,看見一班男人在柴灣碼頭練龍舟。那個畫面很有型,我又想起好像香港這麼多年來都未拍過龍舟,於是我向馬導演提議,想寫一個關於龍舟的劇本給他拍。那時我是一名月薪的編劇,即是劇本拍不拍,開不開得成都有人工。馬導演很好,我在繼續受薪的情況下創作了一個自己很想寫,但又不知甚麼時候才會開拍的劇本。
終於,這個故事一直都未有機緣開拍;終於,又過了一兩年,我自覺是時候獨立了;又終於,遇上合拍片的浪潮,風高浪急之間,我跌了出大海,失業了。
有段時間,我沒有收入,連屋租都要靠太太去支付。我試過向不同的中學發傳真廣告,說有人寫過電影劇本,可以到學校教寫作班,但最後一個回覆都沒有;試過明明不熟攝影機操作,卻替人頂腳去當婚禮攝影師的助手,最後竟然拍不到新人合巹交杯的一刻(現補祝他們白頭到老,永結同心…)。
後來,可能上天知我都窮到一個點了,於是安排了我入職香港賽馬會,從事賽馬節目的監製工作。我要完全離開電影世界了。還記得見工成功後,穿著西裝離開馬會總部的一刻,腦海突然響起了一句:「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那時我才明白,《海闊天空》從來都不是一首勵志歌。
馬會真的是我的恩人,那時候的我突然由一個窮人變成薪高糧準的西裝友,還有很好的晉升機會。我有一刻相信過我已經放下了電影,我刻意迴避所有電影圈的人,還暗笑過一些還在圈中打滾的人根本是戇居,我努力在馬會構思了一些新的賽馬節目,找沒人想過會與賽馬有關的柳俊江來當主持,甚至打算一不做二不休,認真研究賽馬,狠狠地讓自己成為一位馬評人。
然而就在我把自己埋藏在約翰摩亞的馬海戰術與告東尼的見習騎師減磅戰略之中時,我在娛樂版中看見曾經並肩作戰的鄭保瑞導演宣佈開拍四億的《大鬧天宫》,我差點思覺失調。我很羨慕,我真的很羨慕。
在某個盛大的賽馬日中,我以馬會職員身份負責拍攝到馬會廂房領獎的嘉賓楊千嬅。我掙扎了好久,我究竟應否上前打招呼?至少八年沒見,而我那些年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編劇,她未必會記得我吧。她的新助手很有禮貌,但看著我這個冒昧上前的馬會職員也露出面有難色的樣子,怎料這時千嬅看見我,在座位彈了起來,親切地問:「陳詠燊(他從來都喜歡叫我的全名),點解你喺度嘅?」
多謝楊千嬅,那一刻其實我感動到想哭。之後我們談了一輪湊仔經(都成為父母的年紀了),最後不知怎的,我突然說了一句:「我…總有一天會回來拍戲的。」她以招牌笑容笑著答:「你咪講到咁咩咁啦!」
其實「咩」係「咩」?我不知道,她都應該不知道,但其實很多事,都不是真的很「咩」而已。要做,總會做到。
之後,鄭保瑞的《大鬧天宮》拍了很多年,而剛巧在她終於上映的那一年,我也終於找到了機緣,離開了馬圈,在減了部份人工的情況下,到了一間電影學院,一邊教書,一邊重拾一些電影劇本的工作。
又過了幾年後,與摯友《樹大招風》編劇龍文康的一次聚頭中,他提我:「不如你開戲啦,你有冇劇本好想拍。」我想了想,答道:「有。」
《逆流大叔》是一個關於在困局之中,重新去找清楚自己方向,從而再去面對困難的故事。多謝馬導演,多謝我自己。原來《逆流大叔》的劇本,是2004年的我,穿越時空14年,送給2016年的我的禮物。
首映當天,因為拍照的原因調了位,巧合地坐了在柳俊江的旁邊。柳爺笑著問:「我在馬會認識你的時候,你有想過會有今天這個情境嗎?」我忘記我當下怎樣答了,大概意思應該是──世事難料。
柳爺之後在他的專欄提到這一幕,他說我自己根本就是「逆流大叔」,我初時也浪漫得對號入座了好一會兒,然而之後越來越發現,其實我的人生,未算逆流過。失業時,有太太支持;轉了行,其實都有準時出糧,同事也對我很好──我其實也只不過是跟著水流轉了個彎,看了十年其他的風景,之後回到自己最應該到的地方,與大家重遇而已。
戲中有很多對白都是我自己的心聲,其中一句是:「在直路衝前很容易,要扔到一個靚嘅急彎,先至最考功夫。」
人生又好,香港電影又好,香港也好,其實現在未必是逆流,而是在彎位衝前中。我們要做的,是好好地了解自己,從而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方去,去轉好這個彎。如果在馬會工作真的算是我的低潮期,以下這一個道理,正正就是我在馬場學懂的──走在急彎,你才有機會搶進内檔,反超前。
多謝馬偉豪導演,多謝江玉儀小姐,多謝鄭保瑞先生,多謝楊千嬅小姐,多謝馬會的陳王靜敏女士,多謝精英大師,多謝龍文康先生,多謝吳煒倫先生,多謝柳俊江先生,多謝HKDI,多謝香港演藝學院;
多謝古天樂先生,多謝鄧維弼先生,多謝廖婉虹小姐,多謝吳鎮宇先生;
多謝媽媽,多謝爸爸,多謝佳叔,多謝我太太。
多謝香港電影。
我們一起轉好這個彎。共勉。//
與每一位電影人、香港人共勉。
原文刊於《第三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特刊》內之「新晉導演筆記」
現收錄於《致: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我們》
八折優惠網購連結:https://www.signer.com.hk/product-category/%e9%99%b3%e8%a9%a0%e7%87%8a/
同時亦於各大書店有售。
亮光文化 Enlighten & Fish
照片:攝於電影《我家有一隻河東獅》(2002)拍攝現場,馬偉豪導演與我。
那年我25歲。
香港編劇收入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角嘴凍肉|舞台製作公司不裁員不減薪 手足齊上齊落 原班人馬賣凍肉
https://bit.ly/32NuGM1
疫境下,正當很多企業裁員減薪,大刀闊斧無情節流時,有家舞台製作公司卻不輕言炒人,老闆夥計齊上齊落,並肩開拓新戰線,開辦凍肉零售店,一班手足由幕後走到射燈下,再次做場good show。
Premium Cut
地址:大角嘴中匯街29號
電話:2256 4288
【佐敦串燒】燈光師疫情半年零收入 轉行斥六位數賣港式串燒 必試椒鹽墨魚嘴 「呢度輸埋負資產」
https://bit.ly/3ep7rvB
「這裏的串燒沒坊間的濃味和假,能吃到肉的原味,環境也很有舊香港味道。」食客Angel大讚這家佐敦新開的串燒店,小店企企理理,木質牆身、地板裝潢,吊上一盞盞小燈,氣氛溫暖,乍看有幾分像日式居酒屋,但賣的其實是港式串燒。
十一串
地址:佐敦吳松街108號D舖
電話:3489 603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6pm-3am
詳情: https://bit.ly/2YlL9Fn
【買餸網店】歌手保母+明星化妝師轉行 使10萬開網店幫人買餸 新鮮魚入抽真空袋
https://bit.ly/3hjRhVS
誰不想足不出戶便能買靚餸,煮好飯,網上購物普及多時,現在更連網上版街市也有,「我們目標是做到平過街市靚過超市!」賣菜仔負責人Bell和Wilson壯志揚言,皮膚黝黑、頭上的cap帽也要反轉戴,才31歲的他們,臉上掛着大男孩的笑容,卻自有一套理想。
賣菜仔
網站: https://bit.ly/2PVCbKh
Facebook: https://bit.ly/3h4KLSG
電話:6685 2718
【石門泰國菜】《城寨英雄》編劇轉行賣$30碗船麵 合資百萬開業一個月即賺(完整版)
https://bit.ly/2MNJkOI
本是大台編劇的Coco,工作穩定,也有個拍拖六年認定終生的男朋友。偏偏人生第一次泰國旅行,就改寫了自己的劇本,「本身怕熱,唔特別喜歡泰國,之前第一次成班朋友一齊去旅行,吃過街頭船麵,又平又好食,在香港亦未見十分普及,一班人說着回去不如開一間,短短大半年,竟就吹水變成真!」Coco不但辭去大台工作,又飛往泰國學煮麵,甚至將家人留給自己的嫁妝押上一半,豪言:「婚幾時結都得,但開鋪時機要把握。想趁三十歲前,做點說不上令自己驕傲,但起碼令自己成長無悔的事。」
船仔
地址:石門京瑞廣場1期2樓233鋪
電話:2661 6269
營業時間: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w3yV5X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疫情創業 #大角嘴凍肉 #佐敦串燒 #賣菜仔 #石門船仔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2NeSK-kKE/hqdefault.jpg)
香港編劇收入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庸查良鏞完美八字外的遺憾,前妻朱玫死於街頭,明報員工多會罵老查。世間對藍潔瑛的關愛由死後開始,藍潔瑛的才華不亞於金庸,屢遭新聞界欺凌利用。命好、命差比拚。戊戌年死得人多,120年前戊戍維新、60年前大躍進。
#藍潔瑛 #查良鏞 #雙查方案
==========
如若你喜歡「易經講堂」節目,覺得內容有益世道人心,希望你能繼續收看、讚好、「訂閱及推介」易經講堂YouTube頻道,集腋可以成裘,謝謝支持與鼓勵。
易經講堂有限公司
香港上環郵政局郵政信箱33249號
I Ching Consultancy Limited
Sheung Wan Post Office P.O. Box 33249, 1/F West Exchange Tower, 322-324 Des Voeux Road Central, Sheung Wan, Hong Kong
網頁 Website: https://wmwong730.wordpress.com/gift
電郵 Gmail: IChingConsultancyLtd
==========
Wong Wai Man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查良鏞死了,藍潔瑛也死了,今年戊戌,離世的名人很多,但這兩人是不同的。他兩人的命造,常出現在我們的八字紫微課堂上。
查良鏞擁有一個近乎完美的八字,凶星生旺吉星,金木水火土,任何五行對他都有不同作用。
動盪的時代,流離的歲月,貧困的日子,造就了他創作不朽的作品。名滿天下,金錢來了,女人來了。財生官旺,社會地位,權勢影響力,什麼都來了。鄧小平親自接見,視為香港國師,他也自視如此,建議香港九七後的政治模式,推出「雙查方案」。
藍潔瑛是另一個極端,她拿的,是一個糟糕透頂的八字組合。
什麼才是最差的命?
平庸、貧困、孤零、愚蠢、多病,都只是平凡人,一生基層生活而已,你我大部份人都如此。不好,但談不上不幸。
給你貌若天仙,給你才華機會,給你舞台掌聲,給你顛倒眾生,城中公子都想一親香澤。但這些加起來,都不是幸福,而是製造痛苦。
比劫生傷食,傷食又迴剋官殺。任何上天的祝福,都變作人生的詛咒。
愈是名滿天下,愈是多人追求,她的任性、脾氣就會發作,最後傷害的,是男緣和事業。
一生人,只有十年的好運。所謂好運,也只不過是行印星,名滿天下,才華出眾,但印生比劫,比劫生傷,又迴剋官殺……成名,只是等待更大的傷害來臨。
她生前,得到的關懷友誼很少;死後,廉價的同情很多。想盡辦法一親香澤的男人多,給她倚傍,給她幸福,願和她走半生的人,根本沒有。
她不易相處,她亦飽受欺凌。
欺凌她最甚的,不是命運,不是什麼大哥,是新聞界。
對她尤甚於對蔡楓華。
生前,媒體對她用刀,刀刀見骨;死後,將她捧上天空,只是突顯她一生寂寞。
命理中,吉星生旺凶星的表表者。理論上,金木水火土,五行都不能用。
兩個極端的命造,就常常作為我們上課的例子。
一陰一陽之謂道。
宇宙間第一條法則,有陰就有陽,有陽就有陰,幸福背後必有遺憾,愈大的幸福包藏的,必是愈大的傷痛。
查生於1924年甲子年浙江,近代史上最動盪的歲月,成長於日本侵華的時候,抗戰勝利,四五年入上海大公報當翻譯。
如果是太平歲月,他一生就是報社翻譯了。
但抗戰勝利 ,國共又大戰,四九年中共建政,他要避秦香江了。
外省人在香港人浮於事,只能再入大公報,和在左派電影公司當編劇謀生。
微薄收入,他們一家只能租住簡而清的一個房間。
坎坷的歲月,在培養一支名成利就的命運。
五五年,一場比武,白鶴對太極門兩大高手,要擂台決一生死。香港政府不批准,澳門何賢主辦在澳門舉行。香港人追此新聞如癡如醉。新晚報總編見此氛圍,建議兩位同事在報寫武俠連載。
陳文統化名梁羽生,寫《龍虎鬥京華》,查良鏞化名金庸,寫《書劍恩仇錄》。
這就是凶星生旺吉星的最佳寫照。
《書劍》之後,就是《射鵰》。
1959年,單憑兩本書的版稅,他已急不及待,在灣仔和太太朱玫,創辦《明報》,開始《神鵰俠侶》的連載。
平步青雲,金庸神話開始了。
完美的八字組合,凶星生旺吉星的結構,金木水火土可用的五行,大運的配合,但仍有天干合化,不見了通關之神的流年。
四名子女,最寵愛的大兒子查傳俠,七六年在紐約自殺身亡;查遇到了細他三十年的阿May,和朱玫離婚。朱玫和查家任何人斷絕往來,一人獨居灣仔唐樓,在《明報》創業的路段拾荒,最後死於街頭。
她用這個方法對查報復,查家的幸福要帶有她朱玫的淚影。
我和大部份香港人一樣,少年時代都是看金庸小說長大,和看明報社論了解國情。離開學校後,我曾經在他的報館工作,近距離看過他的老闆威嚴和帝王權術。
明報著名人工低,稿費低。
但老闆總有他的看法:
工資,是由市場決定的,
市場價值又基於供求。
人人都想來明報上班,在明報寫稿。
我們每年暑假,都收到幾百封,來自港大中大畢業生的求職信。
我們不需要調整薪金的,
因為,來明報,不是為錢,
是光榮來的…………………
在編輯部,似乎沒有人敢和他說話,包括當時的總編輯潘粵生,都是他召見,他在說,其他人在聽。
不明白的,也不敢問。
除了字房的No.2肥佬翁枝。
每到深夜,只等查生的社論未寫好,翁枝就拿著他版檯用的那鐵尺,在查的房門拍打:
出唔出報紙呀?
係咪唔出喇?
星島喺條街賣緊喇!
唔出報紙了嗎?
王司馬是明報明周的美術主任,他死的那一天,查叫了採訪主任龍國雲(筆名陳非),入他房間。阿龍出來,一言不發,拚命吸著他的煙斗。
不斷噴煙,好一會兒,喃喃自語:
(我在他對面,但他應該不是對我說)
喪禮報館負責。
老闆叫我,看著辦!
看著辦,看著辦,什麼是看著辦?
八千元是看著辦,八萬元是看著辦,十八萬也是看著辦。
其實,老闆想點搞呢?
他喜歡下條子,在編輯部同事的檯面玻璃壓下字條,寥寥幾字,看得懂的跟著執行,看不懂的,猜著執行。反正,沒有人敢問。
他享高齡過世,死後極盡榮哀,有人比擬他為中文世界的莎士比亞。事實上,我們上課時,舉例用金庸小說人物,比用《紅樓》《三國》效果好,幾乎人人都知你說的是誰。
但打過他工的人,很少對他有好感。那些早期高層,當過總編、主編的,多年後見面,像梁小中、韓中璇,說起老查,都是大罵。印象中,只有潘粵生,謹慎,說起查生,他都不搭嘴。
至於藍潔瑛,生前死後,旁人對她的說話,是截然不同的。
世間對她的關愛,諷刺地,由她死後開始。
我在TVB時,正值她艷絕五台山的開始。論古裝,電影王祖賢,電視藍潔瑛。但她不珍惜,那時,鄭裕彤的二公子鄭家成在追求她。
電視台幕後,說起她,都說難搞,無法溝通。
戲劇組的人說,她不看報紙雜誌劇本,嫌油墨骯髒;黑口黑面,遲到,唔想做。
綜藝科的人說,她無腦,叫她上婦女節目,做做宣傳,叫她帶些旅行各地買的東西入廠,說說見聞。她帶了十個八個大小不一的LV皮箱。
娛樂記者說她,好實際。屈男人入時裝店,買一堆衫,什麼尺碼都不理。翌日,車回時裝店,問老闆半價收不收回?
反正,關於她的,從沒有一句好說話。
死後的美語好說話,如果能分一半在生前對她說,那她的人生,是否沒有那麼寂寞?
金庸有一套武俠小說全集傳世,其實,藍潔瑛也不差,《大時代》的玲姐,對著鄭少秋、劉松仁、劉青雲這些高手,一分不蝕。有幾場戲,一直在我腦海中,劉松仁死了,鄭少秋歪理癡情,一堆爛泥的劉青雲,她淒苦無援,連死都好像沒有資格。《西遊記》中的春三十娘,冷艷執迷,眼神鋒利而撩人心魄。可能,這些才是真正的藍潔瑛。
她的真實人生,不懂得表達自己,要通過戲劇角色,將真正自己釋放出來。她的真我一直困在肉體內,她不懂得在俗世生存。
我眼中,藍的才華,不亞於金庸。
2018年11月6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HiW1WSERh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