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香港的 #大學 校園都嚴格管制人流,接連有大學規定師生出入使用入閘機,昔日開放作風不再。環顧全球,很多大學反而傾向 #開放 #校園,把大學設施融入城市之中,模糊校園與城市分界,鼓勵師生與公民社會互動,背後關乎大學使命的根本。
詳細全文:
https://bit.ly/3nqEA1f
延伸專題:
【泰國權威主義溫床:大學迎新欺凌文化】
https://bit.ly/2Ue95eA
【武肺後,知名學府危機才開始】
https://bit.ly/2Vw3uNw
【極權特徵:為何愈受教育,愈不想參與政治?】
https://bit.ly/3lDBl29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zkfjDJl1iJ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香港大學出入管制 在 香港山女 Mountain Girl H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正路 #山徑保育
早前比對過大東山幾年前後的山徑損耗情況,大家應該也留意到其實很多山頭也出現類似情況。香港每年約有1,100萬人次到訪郊野公園,今年應該不止,這還沒算郊野公園範圍以外的,不用統計也知道疫情下走到郊野的人次大增。這是絕對可以理解的,已經幾乎一年大家都不能去旅行,理所當然會走到郊外去放鬆一下。也正因如此,大家也開始留意山野情況來,留意到山徑損耗、垃圾問題、山火問題等等,關心的人是多了,但還有更多的人意識尚待提高。 #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源頭減廢
另一方面,有些山頭例如 #雞公嶺 的山徑損耗很大部份是源自越野單車或電單車所致(圖1、2、10),雖然越野電單車是沒有官方合法的場地可以讓他們玩,但是否就要賠上大家的山徑呢?越野單車有官方場地,但也會遇到在非官方的場地玩的車友。從網上偶爾看到的影片之中,很多時候電單車車友們走的都不是在原本的山徑上,而是在草坡上開出一條又一條新的山徑。即使有些走在原本山徑上,也令山徑中間凹陷,讓人難以行走,繼而遊人需要走在兩旁,把山徑逐步開闊。
尤其現在平日也有很多人行山,週末更甚,在人群中高速穿梭,除了揚起的沙塵及電油味令人反感,更引起安全問題,不論對大自然還是遊人來說都可說是自私之舉。有人會說可以舉報,但始終執法有難度,不但沒有車牌可認,電單車速度高,逃之夭夭的速度更高,似乎除了靠大家自律之外就別無他法。但估計大部份車友都只覺得是香港負了他們多於他們對山徑有任何責任吧。(沒有機會真正接觸過,只是估計)真希望香港政苦能早日為他們提供正當的場地,不用再加深山友們和越野電單車車友們之間的鴻溝。
以前遊人沒那麼多,山徑確是能在炎夏期間稍為恢復。但今年大家幾乎是全年無休地去行山,情況就不能同日而語,熱門的山徑實在只有每況越下。當然,現在如果叫人不要去行山是不可能、也不合情理的,因此只想大家去行山時卻可以留意以下事項:
1) 走正路
如圖所見,其實各個山頭都已經有路,可以盡量走在路上,不走到草堆另開小路,尤其人多擠迫其實也只是藉口,最好在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勸喻其他山友也一起,走正路
2) 有備而來,減低山徑損耗
意思是帶足夠裝備,例如穿着抓地能力強的行山鞋而非普通波鞋、帶備手套或行山杖,以減少需要在山徑上拖行,也可以避免因地滑而要踩草頭的情況
至於是否應該像坊間一些人建議般帶種子或灑水去把草坡種回,這我也不太懂,但根據之前於山徑復修課堂所學,要植坡並非一朝一夕及容易之事,要先令泥土鬆開變回可以種植的狀況後,即使種植了也需要圍封加以保養及定期施肥等才行;而種什麼也是一大學問,還有草坡派和灌木叢之爭,是個複雜的課題。當然這由政苦或保育機構取得許可才做是最妥當的,奈何現在政苦部們似乎都忙着在管制人潮或修築其他較嚴重路段等等的事情上...
還沒說除了漁護署外,其他有份修山路的部門如地政署、區議會等等,還沒聽到山友們對手作步道的訴求,還在用簡單快捷的灌水泥石屎方法來築路,這都是山友們不願見到的。希望更多政苦高層能知道什麼是 #手作步道,能在把山路修成耐用的表面(durable surface)的同時,能以最貼近大自然的方法去修築吧。這方面香港人還是認識不多,耗時、考工藝、要花費很多人力物力,還有漫漫長路要走呢。
(所以有時總會天真的想如果漁護署職員薪金如_警般高,應該很多人搶着去做修路之類的苦工吧?)
昨日之日不可追,大家一起盡力把山徑保持現貌,讓更多人能看到我們看過的美景,長行長有,好嗎?
圖1-3: 雞公嶺2018與近日的對比,雞公嶺被越野電單車開出多條山徑(感謝Patrick近日拍攝及授權轉載)
圖4: 玉桂山近日航拍照 (感謝Sunghee Kim拍攝及授權轉載 鴨脷洲變形記 原帖 http://bit.ly/mtjohnstondrone)
圖5: 山友們一般捨難取易,走在高梯級旁的泥路上,會讓山徑擴闊,建議大家,走正路
圖6: 早前 綠惜地球 The Green Earth 邀請遊人一起把修復山徑的物料抬到各山頭上去,待疫情緩和應該就可以開始動工吧
圖7-9: 越野電單車友 (部份相片感謝Patrick近日拍攝及授權轉載,原帖有影片 http://bit.ly/kaikunglengmotorbike)
圖10-11: 雞公嶺其實出入口均有警告牌提示不可在此玩越野單車或電單車
~~~
郊野行樂,也請謹記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包括充滿細菌的口罩垃圾;#勿留火種;最好源頭減廢,#自己垃圾自己負責!每次行山多帶一個鉗個袋就可以一起 #一人一袋和你執 啦~ 切記勿破壞環境及生態,支持 #山野無痕!做個負責任嘅山友!
#可持續山徑
#當你享受大自然
#保育就成了責任
#自己垃圾自己負責
#無痕山野
#香港山女
#mountaingirlhk
FB/IG/MeWe: mountaingirlhk
香港大學出入管制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輸出病例暴增
國外重複感染現因應策略
台灣輸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在9月23日一天之內新增了19例,其中有18名是菲律賓人、1名是日本人。他們在母國的機場入境時,被驗出新冠肺炎陽性,再度引發台灣是否潛伏「小區域感染」的隱憂。國民黨團今(26)上午召開記者會,邀請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針對國內一再輸出病例,呼籲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重新檢視邊境篩檢能量,納入出入邊境普篩,減低國際上對台灣防疫工作疑慮,避免未來在各國有條件開放邊境管制時,台灣始終無法在首波開放中列入優先名單,對觀光、經濟活動造成影響。
總召林為洲表示,台灣1天就輸出19例新冠病毒(COVID-19) 案例,這是否顯示我國在邊境篩檢還需要再加強「超前佈署」?倘若一再出現從台灣出境之後回到母國被驗出確診案例,這會讓國際上對台灣防疫工作保持懷疑的態度,未來各國開始有條件開放邊境管制,台灣一再輸出病例的情況,將會造成他國對台灣開放邊境的疑慮,這對國內振興光觀、經濟產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林為洲表示,秋冬將至,未來是否有第二波疫情來襲,國人必須嚴肅以對,避免造成國際聲譽的負面影響。
對於疫苗採購問題,林為洲強調,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估計簽約COVAX的國家能買到總人口數1成的疫苗量,換算我國人口數是230萬劑,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在昨日質詢中也坦言不能保證一定可以買得到,因為COVAX有訂一些優先提供的原則,例如疫情較嚴重的國家可優先獲得,所以雖然簽約了,但能買到多少、何時買到都不確定。林為洲指出,陳時中直接宣稱不會用大陸疫苗,講的太過了,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僅九支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4支是大陸的,如果到時COVAX認證大陸疫苗可以用,台灣還能跟COVAX挑說不要大陸的嗎?如果台灣單方去跟大陸買疫苗可能很難,大陸也不一定會賣,不用早早把話說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任賢表示,國內自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後就知道,國內檢驗量能嚴重不足,但因傳染病的檢驗早已中央化,重點放在醫院確診,在量能上的擴充確有難度。用於邊境關口篩查的檢驗,在疫情後期檢驗量能已經出現不足現況,台灣也沒有發展適合大量快篩抗體的檢驗,僅有咽拭子核酸檢驗,尤其在各個合約實驗室,不但流程沒有標準化,連結果判讀都各自為政,很多時候需要中央定奪,顯得非常沒有效率。這樣簡陋的檢驗量能,在疫情初期還能完成任務,在疫情後期需要大量檢驗執行篩查及出入境篩查時,就會出現國內陰性、境外確診,回到母國驗出陽性的情況。
王任賢表示,境外確診是對國內篩查量能發展不足的總反饋,而且是丟臉丟到國外去,這次18例境內移出病例,都在台灣已經待了很長一段時間回國的菲籍移工,在台灣都沒也問題,一回到母國菲律賓就驗出陽性,這恐怕不能用台灣掩蓋疫情來解釋。王任賢指出,從高遠端核酸檢測效率來看,問題可能出在菲律賓,台灣應該是背了黑鍋,但經由IHR反饋回來的資料,也不能完全沒有動作,這就是為什麼指揮中心被罵到臭頭,也不改有限匡列接觸者政策的原因。王任賢表示,台灣新冠防疫作戰在一開始就不積極發展檢驗試劑、不積極研發疫苗,現在出境檢驗外包給他國,疫苗外包給COVAX,這個仗的後半場會很難打。新冠肺炎是個以社區傳播為主的傳染病,公共衛生實力的保全非常重要。
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表示,政府在每次逐步解封前都應先讓各地政府對社區抽樣篩檢,取得基本背景值作為將來開放後,每個開放措施有無增加新冠肺炎感染數,否則出現像這次的突發事件後,要如何回頭檢視到底是哪個環節的開放有問題造成的呢?陳宜民並指出,香港已出現確診者痊癒後再次感染案例,美國內華達州也出現25歲民眾感染並已產生抗體後48天再度確診案例,顯示感染新冠肺炎後的免疫力可能只能持續幾個月,那疫苗能產生更好的免疫效果嗎?這些現象顯示,並非群體免疫或施打疫苗就可解決新冠肺炎威脅。如今許多國家解封邊境時不願將我們納入開放名單,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台灣的實際篩檢量不足,讓各國懷疑我們到底有多少黑數?因此陳宜民建議政府應擴大篩檢,並放寬自費篩檢的限制規定。關於學童口罩不足問題,陳宜民表示,建議應達到一天需配置兩片兒童口罩,落實校園防疫,也讓家長安心。
藍委葉毓蘭表示,「黑貓、白貓,會抓老鼠就是好貓」,如果可以確保國人安全、可對抗新冠病毒侵害的疫苗,甚至由台商研發出來的快篩試劑,早已賣到世界各國,價格已經壓低到每劑5美元,為何台灣還在侷限在只要中國大陸製造就不用的意識形態中呢?葉毓蘭呼籲政府,只要能保護國民就要列為優先考量。此外,葉毓蘭也期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增加孩童口罩領取數量,從每2周領9片,提升到一天能用1片的額度,讓活動力大的孩童,能獲得完善的保護。
香港大學出入管制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9月2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zkfjDJl1iJM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第三波疫情放緩,本港社會經濟活動陸續重開,中小學今天起分階段復課是重要一步,然而香港能否走出疫情迴圈、實現可持續復常,仍須拭目以待。市民抗疫疲勞積累已久,隨着防疫措施逐步放寬,消閒群聚、「報復式消費」等現象甚為普遍,中秋前後疫情反覆風險不能低估。政府眼前要務仍是嚴防疫情復熾,同時亦要放眼長遠,思考香港如何「疫境前行」。受疫情和民情影響,本港旅遊及相關行業可見未來難復舊觀,經濟和就業市場必受影響,政府需要及早籌謀,一方面加快推動醫療創科及智慧城市建設,另一方面則借助大灣區,長遠為港人提供更多就業和發展機會。本港疫情趨向穩定,過去一周新增60多宗病例,約三分之一屬本地感染,源頭不明個案只有單位數,可是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乃是不爭事實,社會經濟活動重開,步伐必須審慎。
蘋果頭條
12名港人上月23日早上從西貢布袋澳出發,疑乘搭快艇前往台灣途中被中國海警截獲,被拘留在深圳鹽田看守所至今已經整整一個月,家屬得不到任何消息;聘請的內地律師又被告知,當事人已經自己在看守所內聘請了「官派律師」。這一個月,被拘捕者狀況未明,家屬只能尋求議員協助,政府遲遲沒有給予恰當的援助。事發已一個月,深圳公安如沒有其他原因,應最遲在今日決定是否提請檢察院逮捕12港人;最遲在10月1日,檢察院須決定是否批准逮捕。中國海警在事發後3天,即8月26日,才於微博通報23日在粵港東南海域查獲一艘涉嫌非法越境的快艇,船上載有十餘名涉嫌非法越境人員,當時沒有說船上疑犯為甚麼身份、甚麼國籍。
東方正論
新冠肺炎疫情在港爆發接近九個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但威脅市民的健康性命,亦嚴重打擊經濟。政府先後推出三輪防疫抗疫基金,被指杯水車薪,各行各業「吊鹽水」,其中又以眾所周知的旅遊業界最瀕危,對於第三輪抗疫基金大大縮水,高呼極度失望,宣布陷入危急存亡之秋,要求政府盡速救亡。業界表示,自從去年起,旅遊業生意已經大跌,入境遊減少一半,出境遊又跌兩成,今年疫情爆發後情況更差,不少旅行社八個月接近零收入,業界敦促政府救亡,可惜官員只是表示理解,出爐措施及效果都是小恩小惠。三輪抗疫基金三千億元之中,旅行社得到資助少於百分之一, 目前已有七十多間旅行社結業,其餘有開門的都在大量裁減人手,有些甚至減至僅剩五人經營。
星島社論
經歷近三年研究,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昨向教育局提交最終報告。備受關注的高中通識教育科,建議維持必考,但把獨立專題探究改為選修的延伸單元,與筆試成績脫鈎,日後選修考生將另列成績,作為大學收生考慮;課程內容建議恒常檢視,適時更新當代「已成熟課題」,避免師生過分追趕時事議題,並支持教科書納入送審機制。小組更建議教育局與考試及評核局就該科擬題、審題等「加強共識與通力合作」,主席陳黃麗娟強調並非要求當局參與文憑試擬題,亦與早前試題爭議無關。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最終報告,提出逾六十項建議(部分詳見附表),高中四大核心科目建議維持不變,但各有調適與縮減。
經濟社評
歐洲多國近日第二波疫情爆發,染疫人數新高破紀錄,來勢兇險,部分國家要再度封城,適逢大批香港留學生返英國升學,令不少父母陷入腦交戰,究竟是讓子女繼續學業?抑或暫時回港避疫?港府亦須做好大批港人學生隨時緊急回港準備,並汲取先前教訓,務必在檢疫上做到滴水不漏,同時嚴控本地感染,查找源頭不明個案,才能避免疫情再起。西班牙上周平均日增逾1萬宗確診,比3月高峰期還要多,迫使馬德里當局周一宣布再封城,只有上班、上學和求診才可離開社區。英國周一新症4,383宗,重回4月水平,首相約翰遜宣布提升疫情級別至第二高的4級,並收緊防疫措施,強制餐廳酒吧晚上10時關門。德國和挪威要再實施限聚令,意大利則將巴黎和法國疫情嚴重地區,列入出入境管制名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