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 》這齣戲後,讓我感動落淚……
一位天生弱聽和痙攣的孩子,
如果不是他媽媽,基本上,他一生都會很難過……
他母親,由始至終,都沒有放棄他,更發掘了他的潛能;
他媽媽知道他雖然走路比人慢,但卻跑步比人快……
母親為了他,一個人做幾份工作,卻從來都不嫌辛苦……
一個傷殘男孩,沒有愛情,
沒有很多工作機會,更沒有政府甚麼資助;
有的,只是一直支持著他的母親……
蘇樺偉知道他媽媽出嫁時,沒有很多金器;
他就將所有贏得的金牌,都送給了母親……
這套香港電影,實在拍得出色;
不單情景交融,賺人熱淚;
更將香港傷殘人士的處境,娓娓道來,讓人反思……
在香港,作為傷殘運動員,生活其實很苦……
蘇樺偉在得到殘奧徑賽金牌以後,就沒有再接受訓練;
因為受訓的收入,只有三千港元,實不足糊口……
他後來當上速遞員,才有七千元收入。
當年香港奧運冠軍得主,有一百萬獎金;
而他作為殘奧金牌得主,卻只有三十萬……
有時候,我真感到,世情的不公;
同時,一剎那的光輝,真不是永恆;
香港的傷殘運動員,連基本生活,也有困難;
想起,也感觸下淚……
電影最後,蘇樺偉最後一次作賽;
「On your mark」 在他耳邊響起,
但他卻低吟著「望媽媽……」
他只要想著在終點,有望著他的媽媽,
他就可以跑得完全忘我,他就可以跑得比火車還快……
蘇樺偉的成功,從始至終,都是因著他母親的愛。
如果沒有愛他的母親,基本上,他只會是一位普通的傷殘人士。
我相信,這世上,
沒有一件事,比愛更偉大……
不過我亦相信,在 #蘇樺偉 媽媽心中,
無論孩子有沒有獎牌,他都會是她心中最愛的神奇小子……
愛一個人,不是因為他特別優秀,你才愛他;
愛一個人,是打從心裡的一份喜悅;
我想陪伴他,我會信任他;
在我心中,對他就是有著無盡的支持與鼓勵……😌
讓人感動的香港電影:#媽媽的神奇小子
圖片來源:網上
電影主題曲:
#神奇之路
https://youtu.be/kZItlJawxvw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因為長時間坐輪椅,我出現肥胖問題。」58歲的仇健明(史泰龍)是一名截肢者,現時每星期有三至四天都會到健身室鍛鍊身體,準備迎戰11月再次舉行的障礙賽。 該障礙賽近年才傳入香港,它參照美國海豹突擊隊的訓練模式,對體能的消耗非常大,即使是健全人士也視之為極限挑戰。「我喺網上睇到一個外國人無咗對腳,靠一...
香港傷殘人士 在 姐死姐還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比"let it go" elsa更有勇氣嘅包山王>>
話說今日下晝,去咗睇一套港產片<<獅子山上>> …
(放心以下冇任何劇透) 呢套由梁國斌執導,林德信同衛詩雅主演嘅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拍成,講述包山王黎志偉,喺一場交通車禍之後半身癱瘓,由一個職業攀石運動員,搖身一變成為傷殘人士。 其中亦記錄咗黎志偉嘅一個創舉,就係坐住輪椅爬上獅子山。
電影入面係提及咗好多香港嘅社會問題,包括醫院 人手短缺,睇病嘅輪候時間過長,傷殘人士申請政府資助面對冷言冷語,運動員申請職業運動員補貼嘅困難,政客利用傷殘人士做宣傳同公關,香港人對於殘疾人士嘅表面同情,內裡嘅嫌棄。總括嚟講,呢部電影絕對唔係一部<<一公升眼淚>>, 唔係煽情逼你喊勵志電影。而係真實呈現一個傷殘人士,喺香港地生活嘅難處。
喺咁艱難嘅香港環境,面對咁不幸嘅心路歷程,當事人黎志偉話,佢就係發揮李小龍嗰隻be water嘅精神。
睇完呢部戲,完場嘅時候,電影導演梁國斌就喺戲院匆匆忙忙咁出現,第一句就單刀直入,話呢套戲嘅票房相當之差。而家市道冷淡,呢個時勢大家冇心情睇戲,亦由於下個星期迪士尼會推出elsa嘅第2集,於是呢套戲應該好快就會落畫。
我係從來唔會因為要鋤強扶弱,或者發揮同情心就 推介一套電影。正如我唔會盲撐唔好食嘅小店,我係真係覺得呢一套戲,好真實咁講述到香港傷殘人士面對的困難,所以想推介畀大家。(另一個電影亮點,係呢套戲揾盧覓雪飾演包山王嘅攀石教練,係咪有驚奇先)
近幾年大家會投訴市面上有太多嘅合拍片,演員都返大陸搵人仔,其實如果大家唔想合拍片成為主流,就應該入場支持港產片。大家覺得公眾人物或者藝員,喺呢個時勢都唔敢表態,驚失去大陸嘅市場, 咁我諗如果大家撐港產片,就會有多啲明星或者公眾人物喺香港有生存空間,搵到食就唔會依靠大陸,佢地就敢表態。
大家可能話呢個時勢,睇戲尋開心會感到內疚。其實大家已經冇任何嘅entertainment, 保持快樂,維持正常生活,抗爭時be water,培養鬥長命嘅心態,先可以喺長久戰得到最後勝利嘅。
#eason嘅演唱會都取消埋就睇下港產片啦
#那懼牆攀不上
#唔需要因為今日去尋開心搵快樂而感到自責
#食野都揾黃店睇戲睇港產片啦
#希望唔好俾elsa霸哂所有場次啦
#let_go啦elsa
#有冇人覺得elsa好煩
#獅子山上
#黎志偉
#如果你唔識勇武抗爭就發揮下消費力啦
香港傷殘人士 在 壹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攝影:胡智堅 撰文:關冠麒
去年六月,三十歲的陳浩源,跟他的輪椅,遠征愛爾蘭參加羽毛球國際賽,成功勇奪三金,但其汗水激起的漣漪,對比十一月伍家朗擊敗林丹一役,在一般香港人眼中,似乎微不足道。
陳浩源跟他的輪椅,首次踏上的舞台,是一個健全人士比賽。
自初中與羽毛球結緣,浩源一直想入港隊:「正常嘅競爭太激烈,根本就冇機會。」但他從未放低球拍。二○○八年,廿三歲的他和朋友組隊參加香港分區賽事,一路過關斬將,但在四強之前,他卻在大陸遇上交通意外,左腳被截肢。隊友奮戰奪得亞軍,他就坐在輪椅上,和「隊友」一同踏上頒獎台。
那一刻,有苦自己知。
以為頒獎台是他的告別之地,但卻想不到,竟成為他另一個起點。
意外發生後,浩源不僅無法再彈起扣殺,身體更極之虛弱,心裡對將來極度迷惘。頒獎禮上,朋友介紹香港傷殘羽毛球教練曾昭邦給他認識。曾教練和輪椅羽毛球,從此把浩源從黑洞拉回來。
「羽毛球令我搵番自信,幫我企番起身。」終於,他成為港隊一分子。
陳浩源是首個代表香港出戰羽毛球國際賽的輪椅運動員。他坐在「戰車」雖不用跳動,但訓練絕不輕鬆:除每星期三次,每次三小時團體訓練外,更有額外兩天的健身或瑜伽鍛鍊上身力量,還要做物理治療,每週最少訓練廿小時。現在場上的他「人車合一」,前衝、退後猶如炮彈,應付對手一長一短的回球絕無難度。目前他在單打世界排名高踞第四位。
香港傷殘人士無法出全糧做全職運動員,已婚的浩源為生計,在一間澳洲貿易公司做管理工作,月入三萬元。中七畢業的他幸運地遇到好上司:「我一年要出國比賽五次,有兩、三個月返唔到工,上司唔介意,仲會好proud咁同客講我係一個運動員。」比賽中的好成績令他獲得不少贊助,打波的支出幾乎都由港隊和贊助商包辦,是香港傷殘運動員中比較幸運的例子。
香港傷殘人士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因為長時間坐輪椅,我出現肥胖問題。」58歲的仇健明(史泰龍)是一名截肢者,現時每星期有三至四天都會到健身室鍛鍊身體,準備迎戰11月再次舉行的障礙賽。
該障礙賽近年才傳入香港,它參照美國海豹突擊隊的訓練模式,對體能的消耗非常大,即使是健全人士也視之為極限挑戰。「我喺網上睇到一個外國人無咗對腳,靠一對手去完成賽事,當然佢好年輕,只有三十歲,但激發咗我嘅潛能!」仇健明相信,自己都可以做得到。
一次疏忽 感染上食肉菌
五年前的3月底,他的左腳腳跟有一個小小的皮外傷,然後穿上之前被雨水淋濕過的開工鞋,不幸被細菌感染傷口。然而,那時他太沉醉於工作,待了一個星期多才求醫:「我掉以輕心,覺得自己咁高大唔會有事,又長時間唔夠休息,導致傷口發炎一日比一日嚴重。」
到達急症室時,醫生發現他的情況很壞,需要馬上進行手術,但仇健明仍然樂觀面對:「當時我諗如果真係截除,只會無咗腳跟小部分,我唔着拖鞋、涼鞋都可以接受,於是親自簽字做手術。」
怎料,當他甦醒已經是兩星期之後:「我唔知道原來前後做咗八次手術,愈切愈多,左腳只剩下四吋大腿,右腳則截除至膝蓋以下位置。」縱使一時間難以接受,但他慶幸自己仍然活着,捱過了危險期。
不想離開社會 重新起步
「4月19日轉去普通病房,我定了那一天是我的『重生日』,所以我今年五歲了。」仇健明形容自己為「中途出家」,要向天生殘障的朋友學習:「認識咗好多傷殘人士,我睇到佢哋嘅成就,希望我都能夠用生命影響生命,鼓勵同路人喺逆境中求存!」
由零開始學習坐起來、學習由床上移動到輪椅、學習裝上義肢、學習站着、學習走路,仇健明見證着自己每一次進步,在住院八個月後重新融入社會,走訪學校與年輕人分享自己的經歷。他更加參與渣打馬拉松、行路上廣州等多項挑戰,不斷自我增值,享受人生。
曾經有朋友勸他:「已經保住條命,唔好做咁多啦,每日起身睇電視,就咁過日子啦。」但仇健明卻堅定地說:「呢個唔係我,呢種生活絕對無意義,我覺得仍有時間同機會去裝備自己。」
電影中的史泰龍打不死,今集《港。故》用7分半鐘,讓你看看現實版史泰龍的香港精神。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
香港傷殘人士 在 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HKSAP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促進香港殘疾運動員締造體育成就Enabling Hong Kong Para Athletes to Achieve Sporting Excellence. ... <看更多>
香港傷殘人士 在 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香港傷殘人士 體育協會。 ... 促進香港殘疾運動員締造體育成就. ... 年代重新將協會定位為體育總會,致力為香港殘疾人運動及運動員發展爭取更多資源及認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