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言論自由變成一種罪|《壹週刊》總編輯麥景慶】
香港人與生俱來,就是喜歡自由熱愛自由,但活在今天的時空下,喜愛自由成為了香港人原罪,言論自由有罪,選舉自由有罪,藝術創作有罪,營商有罪。
每天醒來,當局都在不斷立新法,不斷自圓其說解釋,每一次立法都是在剝奪大家原本享受的各種自由,幾十年來習慣的自由空間在縮窄,很多人感到窒息和懼怕。
但當強權在某一處施加壓逼,自由就總會以其他形式在其他地方噴薄而出。
海關上周以違反《消費品安全規例》為由,沒收「AbouThai 阿布泰國生活百貨」過百萬貨品。結果翌日開始大批市民到各分店購物,以行動「懲罰」阿布泰,購買潮到至今天未停,不少港人一排就是兩個小時無怨無悔,越累越覺得釋然,懲罰自己對荒謬現實的無所作為。
面對記者訪問,有排隊的市民含淚回答:「我甚麼也做不了,排隊來購物支持也可以吧!」
這句話是很多香港人共鳴,面對強權的無力感,但每個人天生對自由追求不會消失,香港人幾十年來對是非判斷核心價值也不會消失,言論可以封殺,選擇可以封殺,文化藝術電影電視媒體都可以封殺,但人心永遠無法被封殺,因為自由一出生就存活在我們基因。
電影《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追求自由的McMurphy,由於被當局認為屢犯不改挑戰權威,結果被送往精神病院最後更被切除腦額葉,徹底「思想閹割」變成痴痴呆呆,但制度暴力並沒有滅絕人性對自由嚮往,結果其他沉默院友破窗而出去追尋自由。
這套電影今天看來份外悲涼,份外感觸。
活在今天這個無可理喻的時代,自由言論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行為,社會各界活躍的聲音正一一消失、噤聲,為生存而變調。
沉默的大多數更沉默,但大家的眼睛在看,內心在激動,對僅餘的自由聲音更珍惜。
請大家支持訂閱《壹週刊》,在尚能夠自由發聲的有限時間或倒數聲中,我們一起抓緊那最後的自由,雖然最終會一絲絲在手縫中流走。
我們甚麼也做不了的時候,訂閱支持也可以吧!
麥景慶
《壹週刊》總編輯
-----------------------------
▶️立即訂閱一年,用行動守護壹傳媒
https://s.nextmag.hk/e/YaRxLGRxwfb
▶️守住新聞自由 和你撐壹週刊計劃 每月港幣$300起
https://s.nextmag.hk/e/x8iDkK0xwfb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RagaFinance財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ww.RagaFinance.com Raga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Calvin直播室》眾籌計劃 ? http://patreon.com/calvinchoy ◎◎◎訂閱 ◎◎◎ ▶Ragazine ...
「飛越瘋人院」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壹週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howtindo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好雷] 《飛越杜鵑窩》經典傑作寓意深遠-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的評價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Edwin W. Chen(陳煒智) की पोस्ट 的評價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飛越杜鵑窩線上看2023 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的評價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飛越杜鵑窩線上看2023 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 的評價
- 關於飛越瘋人院 在 飛越瘋人院- 電影 的評價
飛越瘋人院 在 Charles Mok 莫乃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理小說之港式vs韓風】
從去年底起,間續地讀了多本香港和韓國作者的推理或犯罪小說。自從小時讀過幾本已經忘記的松本清張小說,很多年沒看推理書了,去年巧合執起了香港作家陳浩基的《13‧67》和韓國作家金彥洙的《謀略者》,結果,一本接一本地繼續發掘、發現....
最大的發現,是韓國女作家丁柚井的三本作品:《物種起源》、《七年之夜》和《射向我心臟》。我最先接觸丁柚井,是《物種起源》,講述一個青年男子早上一覺醒來,發現身處母親被害的血腥犯罪現場,自己卻什麼也記不起,故事描述往後的三天,他如何發掘真相和(更重要的)他與母親的關係。作者探討的,是成魔之路,究竟是怎樣踏出來的?
《七年之夜》的中文版我連在網上在港、台都找不到,剛好卻發現有英文版《Seven Years of Darkness》,也一樣好看。七年前的一宗交通意外,和之後發生的水壩事故淹沒村莊慘劇,背後隱藏的秘密,竟然是一個不惜一切的代價,都要保護兒子的父親。如果說驚悚懸疑程度,是丁柚井幾部作品之最,數年前亦拍成了電影,我特別在網上找來看過,電影不錯,但書真的更好看,細節地方電影實在跟不上。
至於《射向我心臟》,不能算是推理或犯罪小說,較似是韓版《飛越瘋人院》,講述兩個被關押於精神病院的年輕人,從失去自由到發現自我,如何面對令他們受傷害的家人和不公平對待他們的社會,最後得到解脱的成長故事。書的前段讀得有點掙扎,為什麼就是講這些院內的瑣碎事情,過了三分一後,開始投入病人的日常和生活細節,竟然能奇妙地令人「手不釋卷」。
至於新進作家金彥洙的《謀略者》,描述一個名為「圖書館」的神秘殺手集團,代代與韓國上層政治經濟關係千絲萬縷,然而集團步入老化,頭號殺手成為被暗殺目標,故事由一開始形容主角執行暗殺任務,氣氛已經把讀者深深吸引,這也是這些韓國小說特別之處,就是極之充滿電影感,文筆和描繪十分細膩,影像自然地在讀者腦海中浮現,難怪據說本書也在改編電影中。
去年陳浩基的《13‧67》在香港再出版,翻譯多國文字出版,「連印尼傭工姐姐都在看」,而我接觸陳浩基較遲,看了《13‧67》後,得到友人楊岳橋借出他珍藏的多本陳浩基作品,我一連看了《遺忘‧刑警》、《網內人》和《氣球人》。陳浩基的作品較接近本格式推理,即近於「在封閉空間找出誰是兇手」,然而這樣的限制,着重於「燒腦」和「令讀者意外」,很容易變成「故弄懸虛」。在這四本作品中,畢業於中大計算機科學系的陳浩基,他的「科學頭腦」思路,我完全感受到,不過,作為讀者,在感性方面,我卻比較享受之前形容韓式小說的氣氛和細膩。
不少香港讀者喜歡陳浩基的「本土」描繪,不過,也許是我的問題,我不太享受這些「港味」,正因為自己較熟悉香港的事物的話,反會覺得有點「蜻蜓點水」,不少人喜歡《13‧67》中形容香港幾十年變化,我反而覺得「未夠喉」,《遺忘‧刑警》也有相似感覺。
《網內人》講的是網絡欺凌,提及大量技術細節,自己是同行,這些東西對我沒有太大新鮮感,反而覺得神通廣大的男主角的「神秘」身分和背景,大有發揮空間,可惜沒有更深入的敘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氣球人》,一來抽離了香港背景,故事可以代入任何城市,而且「反超級英雄」的玩味十足,天馬行空,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如果能進一步深入探討主角的「變態殺人心理」,就更令人滿足了。
陳浩基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創作風格和主題型式多元,手頭上還有數本他的書要看,希望他能繼續創新,再上一層樓。
#陳浩基 #丁柚井 #金彥洙 #推理小說
#和你讀 #光讀書 #書評 #讀書
飛越瘋人院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 1975 年的「飛越瘋人院」,到 2010 年的「不赦島」,健康的人與精神病患之間的判斷及謎團,總是引人入勝的題材。而兩齣電影均提到的 #腦白質切除術(lobotomy),在今天看來,則似是逼害病人的酷刑多於外科手術。不過,曾改良過該手術的英國著名退休神經外科醫生 Henry Marsh 認為,不能就此以好壞判斷施術醫生。
詳細全文:
http://bit.ly/3jqZTvX
延伸專題:
【當腦電圖遇上人工智能:讀心儀的誕生?】
https://bit.ly/2VxcFOD
【沉睡時,大腦為記憶忙甚麼?】
https://bit.ly/35f6bYD
【已 FC:大腦到底可以用幾多 %?】
https://bit.ly/3fuCabW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飛越瘋人院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www.RagaFinance.com
Raga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Calvin直播室》眾籌計劃 ?
http://patreon.com/calvinchoy
◎◎◎訂閱 ◎◎◎
▶Ragazin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DWcqCjBne2-wRnrjxkuHQ
▶Raga Finance: https://www.youtube.com/c/RagazineFinanceVideo
▶Giggs.hk: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ZTkv6LM-_xWUM9t-jS5JA
#RagaFinance
------------------------------------------------------------------------------------------------------------------------------------------
免責聲明:《Raga Finance》竭力提供準確資訊,惟不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不論公司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本公司概不負責。
同時,《Raga Finance》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Raga Finance》主持、嘉賓、編輯及記者無關。
同時,《Raga Finance》所有節目或資訊,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Raga Finance》立場。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
飛越瘋人院 在 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的推薦與評價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飛越瘋人院》即便隔了約三十年仍無愧為一部經典電影,最讓人驚嘆的是當時精神病院的種種現象, ... ... <看更多>
飛越瘋人院 在 Edwin W. Chen(陳煒智) की पोस्ट 的推薦與評價
【飛越杜鵑窩】(又譯【飛越瘋人院】)速記(2018/8/19) ... ... <看更多>
飛越瘋人院 在 [好雷] 《飛越杜鵑窩》經典傑作寓意深遠-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個心理系的學生,雖然不太清楚「杜鵑窩」隱喻的根源為何,但是一關於瘋
人院/精神病院的經典電影,終究是必看的。四十年了,這部電影老舊卻經典,
仍然極度引人入勝,確實是忠實刻劃出人性在某些情境下的真實動態,劇情簡單
卻饒富意趣,許多畫面都能深刻鑿入心中的「好看」電影。不是那種大呼過癮的
好看,而比較像是看《刺激1995》的時候,那種樸實的人物性格和感情鋪排,讓
觀者和主角能夠溫厚貼實地共鳴,甚至成為主角,而每一刻都讓你覺得美好、卻
又隱然盼望脫逃,無時無刻流瀉一種令人憂心卻享受的矛盾感,包圍著觀影的我
們,同時不斷想看下去,看得很享受每一刻而不急躁於想看到結尾的那種好看。
精神病院的議題畢竟與本科有關,一開始,我竟認真了起來,不斷想從任何情節
看出精神疾病汙名化的片段,就能夠拿出來拗口地探討一番;或者藉麥克墨菲嘲
弄慧黠的眼睛,觀看這些(被認為)不正常的精神病患,然後驕傲點出他們其實
和所謂的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當墨菲開車帶著病患一行人闖入「正常
人」的空間,接著竟然還搭船出海釣魚──甚至釣到了幾條大魚──這荒謬捧腹
卻極度暗示的情節,讓我發現我錯了,我完全沒做到上面這些事,也不需要做到
,因為這不是一部關於精神病患的電影,這是一部關於權力的、眾人的、生命與
自由的、處處充滿隱喻象徵,值得深入探討的電影。
電影版的精華區已經有相當多的文章在討論這部電影,但好電影永遠值得討論。
(尤其現在如果有人看屍速列車文看到膩了,回味一下經典也不錯)
有人曾推文說,精神病院的制度正隱喻極權政府的統治,然而,這部電影所勾勒
出的,是內在人性與外在體制互動的細緻樣貌,這層意義來說,我覺得電影的隱
喻其實能夠推廣到"所有人"身上,這也是我前面說過,這是關於「眾人的」電影
的緣故。著名的史丹佛監獄實驗中,平時是同班同學的一群人,可以在簡單的物
理設施和制度設計下,變成殘酷的獄卒或卑屈的牢犯。同樣地,在杜鵑窩裏,每
個人都置身體制之中,無論病患、護士、保全,多數時候都穿著白色的衣褲,各
執其所,扮演著自己位置上的角色,依循能讓現行的制度以及穩定的現況,可以
繼續維持下去的方式,日復一日做事與生活;我們很痛恨掌握權力的人,但只能
在打牌的時候埋怨幾句。這不就是在節奏快速競爭激烈的社會上,直到半夜無車
無人(誤)才能夠真切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我們的處境嗎?所以,當他們搭著墨菲
開的車離開病院,而不是保全開的車,那便是短暫地逃離了體制,在掌舵和釣魚
的經驗中,他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進而相信自己是可以有、也真的具有
力量的,某種意義上,這真的是很棒的心理治療。
相對的,墨菲則是來自制度外的人,他位於觀看、甚至根本不清楚制度模樣的位
置。(記得他到中間才發現需要護士和醫生同意才能出院嗎?)有了墨菲,才讓
這群病患得以有突破體制的機會,當他在試圖拔開水龍頭時──其實當初看似是
無意義拖時間的片段──卻種下了反抗的種子,到了出海釣魚、為存在卻被遮蔽
的球賽激情歡呼慶祝,這所精神病院、這巢杜鵑窩裡頭已經醞釀一股搖擺卻真實
存在的力量,那是病患的自我意識,終於敢於舉手問一個平常不敢問卻簡單至極
的問題:宿舍門為什麼要在早上鎖起來?也竟然膽敢為了菸而和護士對嗆。一開
始我說看這部電影的過程很享受,因為真實地感受到自己和主角的心連在一起,
但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又在於,離開電影後,回想起來,你的心才會開始和其他
角色連在一起,原來自己很有可能就是契士、比利、或是馬提尼。
因為看完電影的時候時間已經太晚,想直接講這部電影最深刻的一個經典片段。
在一樣是荒謬、詼諧基調的聖誕夜逃跑慶祝派對最後,警衛睡死,和大家一一握
手告別後,飛越杜鵑窩的出口近在咫尺,墨菲坐在窗前,而長鏡頭特寫著他的臉
,然後劇情演進的節奏,突然停止了。
那是我好久沒有在看電影時可以感受到,真正真實的一分鐘。從微醺的痴笑、到
或許腦袋突然空白的茫然、然後似乎是滿滿的回憶吧、看看窗外、結果好像又蠻
醉的、於是稍微閉上眼睛。最後他並沒有離開。過去版上有人說他選擇了不離開
,我覺得並非如此,他其實並沒有做下選擇,他根本難以選擇,我相信他始終沒
有選擇,就只是醉了、這麼閉上眼睡著了。
即便我們皆確知,這若發生在現實、若是我們自己,也不可能在逃離與待下之間
選擇待下;但這部電影的調性從未打算寫實,所以我們該和墨菲一樣相信直覺。
一同經歷了至此近兩小時的故事,我們跟主角一樣是帶著深切不捨的,畢竟,出
去之後不過是另一套體制、另一間精神病院;從其中數名病患其實只是自願住院
,不想回到外頭,便可見端倪。我們終究只在不同的體制間跳來跳去嘛!
這部電影使人最崩潰的一瞬間,是看到墨菲前額上的開刀痕跡那一刻,這一刻,
「墨菲已經不在了。」這句話直直衝擊入腦海。前額葉白質切除術算是心理系學
生皆知的殘忍手術,看過《隔離島》的人應該也稍微知道,而我想,看到這幕時
,若能先知道這種手術的內容和可能後果,在這瞬間會更有那種極度猛烈的悵然。
所幸最後酋長給了我們希望,又一個長鏡頭,跟山一樣壯的酋長慢慢走遠、變小
,他會是只進入了下一個更大的體制嗎?我想,他對著失去靈魂而只餘下肉身的
墨菲說「我不會留下你的」,代表墨菲已經進入酋長的心,我相信他可以再舉起
新體制的水龍頭,擊破明顯脆弱卻乏人嘗試的玻璃窗。酋長不需要懷念墨菲了,
我們也不需要懷念墨菲了。
「我不會留下你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49.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3612390.A.77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