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看懂群體免疫是甚麼,換你講給周遭朋友了解】
身為公衛專家的陳建仁 副總統說:「在武漢肺炎防疫上,台灣能夠比其他國家稍微好一點,主要是因為有SARS的經驗,同樣的台灣在對抗武漢肺炎的經驗,也受到多個國家的肯定。」。
日前媒體提到英國擬運用“群體感染”戰略通過群體感染獲得群體免疫力,陳建仁 (18)於臉書發文,談「群體免疫閾值(HIT)(herd immunity threshold)」;以下將帶大家了解「群體免疫」是什麼? 能用來對抗新冠病毒嗎?
■ 什麼是「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
任何傳染病要進行傳播都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相應的,要控制傳染病疫情,就有三個最基本的策略(套用到本次新冠肺炎):
A.「消滅或控制傳染源」:把患者進行集中隔離收治就屬於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禁止大型集會就屬於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口罩、防護服、護目鏡既是切斷傳播途徑,也是保護易感人群的手段。
「群體免疫」也稱「社區免疫」、「人群免疫」,嚴格來說並不屬於上面說的任何一種防控策略,它描述的實際是一種狀態和結果,即當人口中的大多數具有對傳染病的免疫力後,傳染病將很難繼續傳播,從而達到保護剩餘尚未具有免疫力人口的效果。(資料來源:【註1】)
以定義來看「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指的是「當人或動物群體中很大比例具有免疫力,就能保護其他不具免疫力的個體不受傳染,藉此中斷傳染途徑,將傳染病控制下來」,一般的作法是透過疫苗注射,歷史上並沒有因放任式的「自然感染」而成功抗疫的例子。
「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分析,其實「群體免疫」的想法在邏輯上並沒有錯,當高達70%人口感染就可以獲得群體免疫的效果,只不過代價是要先犧牲一些人。過去沒有任何國家透過「放任人民染疫」而成功控制傳染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日前也對「群體免疫」的構想示警,他提到,基本上發生感染後,體內確實會產生抗體,但風險在於你無法保證確診的人都是輕症,如果是老年人被感染,死亡率可能會很高。
「指揮官陳時中」則解釋,如果有人告訴我們感染之後100%是安全的,而且你會有抗體,聽起來確實是好方法,但這需要更完整的科學證據,英國這樣的方式可能是要因應醫療量能不足的情況,目前台灣不會走到這一步。(資料來源:【註2】 )
■ 民眾是否可以依靠群體免疫力來預防感染流感?
流感是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當接種率提升使群體免疫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阻斷或減緩疾病的傳播;惟群體免疫是需要時間累積,接種率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產生之效益,且主要是減緩疾病傳播,並非表示不會傳染流感,故針對流感高風險族群者,仍建議自身接種疫苗。(資料來源:【註3】 )
■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₀)
讓我們回到上周五論壇的貼文內容:「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3/16)表示,在流行病學中,有個常用來判斷傳染病傳染力的重要指標「R₀基本傳染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R₀指數是指一個確診感染病患者會傳染給其他人數的平均值。(R₀ = kbD,平均每個感染者可以傳染的人數(R₀)=感染者平均每天接觸的易感人群數量(k)×易感人群被感染的機率(b)×感染持續的時間(D) )」。
R₀是指在沒有外力介入,而且所有人都沒有免疫力 (general susceptibility,一般易感受性) 的情況下,一個感染到某種傳染病原的人,會把病原繼續傳染給多少其他人的平均值。
▸R₀愈大代表傳染愈難控制
▸R₀ < 1傳染病原將會在該地逐漸消失
▸R₀ = 1傳染病原會持續存在該地而成為地方病(endemic)
▸R₀ > 1傳染病原會在該地呈現指數增加而成為流行病(epidemic),但是易感受人口數會慢慢因為感染產生免疫力,而逐漸減少,所以流行疫情也會減緩,在了解R₀後,接著跟大家解釋『群體免疫閾(ㄩˋ)值』。
■群體免疫閾(ㄩˋ)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
當群體內具有免疫力的人數多於一定數目 (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群體免疫閾值),則流行病會轉為地方病或消失!
HIT決定於R0,HIT=1-(1/R0),換言之,R0愈高,HIT愈高,如「貼文附表」所示。表中的各種傳染病,以麻疹和白日咳的R0最高,它們的HIT高達92%以上,如果要透過疫苗接種來預防這兩種疾病的流行發生,接種率必須超過這個閾值才行。
如「貼文附圖」所示,在未接種疫苗(上圖) 或接種者(黃人)比率未超過HIT的族群 (中圖),流行會發生而使大多數健康人都發病(藍人變紅人);在接種者比率超過HIT的族群(下圖),只有四分之一健康人會發病!
■陳建仁 副總統 - 「從群體免疫閾值(herd immunity threshold, HIT)談武漢肺炎防疫策略」
日前英國政府宣佈武漢肺炎防疫進入第二階段的「延緩階段」,主要措施包括:
1) 所有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症狀的人必須在家隔離7天,如果7天之後症狀持續或惡化,再叫救護車送醫治療。
2) 病毒檢測只施於重症患者,不再檢測每一個有症狀的人,包含在家隔離的輕症患者。
3) 禁止學校安排學生出國旅行,建議70歲以上老人不要從事長途旅行。
這種鼓勵人民盡可能維持日常生活的「低度防疫」作為,預期可以建立「群體免疫力 (herd immunity)」,讓多數人得病產生免疫力,來遏止病毒的繼續傳播,而讓有限的醫療資源,專用於救治重症患者。英國總理說:「武漢肺炎和流行性感冒完全不同,沒有任何人對它具有免疫力!」
陳建仁的小女兒問:「這樣做有道理嗎?英國的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不就會成為全世界最高的嗎?」陳建仁說:「當然!如果要提高群體免疫力來阻斷傳染,根據目前武漢肺炎的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必需有29-74%的人民得到感染,也就是全英國6600萬人當中,有1900-4900萬人感染,才可遏止病毒散播!如果只對重症者(20%)檢測病毒,還是會有380-980萬名確診病例,數十萬人死亡,死亡人數仍是世界第一!」
有鑑於只是「減緩」而非「阻止」疫情傳播,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疫情,進而拖垮醫療照顧體系,英國又改弦易轍,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包括:
1) 全民避免「非必要」的外出與旅行;
2) 如果可能應改為在家上班;
3) 孕婦、健康狀況不佳者與超過70歲的老人應在家隔離12周。
希望能夠藉此降低R0,使這波疫情的死亡人數壓在數千到數萬人左右。
如「貼文附表」所示,武漢肺炎的R0=1.4-3.9,HIT=29-74%,在沒有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當下,英國要藉全民自然感染達到HIT,確實不可行!反而必須透過確診病例的早期發現與隔離治療、密切接觸者的居家檢疫、高風險群的減少暴露來降低R0、減少疫災,等待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上市!(資料來源:【註4】)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PPT新聞) -“群體免疫”指的是什麽?“無為而治”是真的高明嗎? : https://bit.ly/2WJeuJt
∎【註2】: Yahoo 新聞 -「擁抱病毒拚群體免疫?醫:先死一些人」:https://bit.ly/33POQo3
∎【註3】: 疾病管制署 -「疫苗保護力篇」: https://bit.ly/2WHvpwj
∎【註4】: 副總統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
➤➤照片
∎副總統 陳建仁 :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
∎(PPT新聞) -“群體免疫”指的是什麽?“無為而治”是真的高明嗎? : https://bit.ly/2WJeuJt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2019年度議題】簡介
➤http://bit.ly/2MtCqgA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群體免疫 #社區免疫 #人群免疫 #陳建仁 #副總統 #群體感染 #群體免疫閾值 #HIT #herd immunity threshold #群體免疫 #Herd immunity #傳染源 #傳播途徑 #易感人群 #消滅或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保護易感人群 #台大醫院 #兒童感染科 #感染症醫學會 #黃立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張上淳 #指揮官 #陳時中 #行政院副院長 #陳其邁 #R₀基本傳染數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基本傳染數
中華民國總統府 / 行政院 /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光生物科技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預防傳染病三大要素 在 Anita Chen 陳巧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上星期芬蘭學校停課,還在適應在家全職工作+全職媽媽的作息,同時照顧工作和安安,其實比平時更忙,完全沒有時間再追蹤新聞或是做任何反思或寫作。
但是看到也是在芬蘭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母親寫的文章,每字每句說到重點,講到心裡。我也心疼現在芬蘭的女性領導層,她們能做的都盡了最大的力了吧!
徵求了原作者同意轉發
【這屆女性領導層究竟是把好牌打爛,還是爛牌打好了?】
Original 錢文丹 芬蘭吧
作者錢文丹,現居芬蘭赫爾辛基。從上海教師到留學芬蘭雙碩士,從華人媽媽到芬蘭教育出口者,自帶多重身份看芬蘭教育。目前在芬蘭做中國教師來芬培訓工作。
文丹寫在前面 這兩三個星期,一直有國內朋友問我芬蘭疫情怎麼樣?我在赫爾辛基還好嗎?用不用給我寄口罩?
還有人問我要芬蘭人宅家帶娃的活動,甚至有人希望我分享一下芬蘭停課不停學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還真有,下一篇文章我會講。
這篇先來看大局。截至3月25日,芬蘭已經有880人確診。其中有561在首都赫爾辛基。若芬蘭YLE和HS權威媒體所言屬實:過去一周,從國外回到芬蘭的人,有20萬。
這個數字著實讓當局驚呆。我看到這個數據,感覺真正的「戰爭」還沒開始。
這週五,芬蘭就會揭曉赫爾辛基大區到底封不封城。
如果你要跟進芬蘭疫情,又想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負擔。下面這一個網址就夠了:https://korona.kans.io/?language=en&from=groupmessage。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
這段時間,我一邊跟進官方過去三周應對COVID-19的舉措,在動態中看疫情發展。可能好些人跟我一樣,看新冠信息看到頭疼,閱讀量急增。
一邊又要參與FB群組芬蘭人討論,微信群組在芬華人討論。在碰撞中,找到這個公共健康危機的「機」。這樣的大型公共事件,是我們理解芬蘭政治體制、社會文化、教育特色的有利窗口。越是不同,越要學習,越要討論。才能更好理解芬蘭、生活在芬蘭。
內心感觸良多。我用這篇長文,盡量客觀,不吹不黑地跟你們分享一下我在芬蘭,對於抗疫的一些想法。
3月24號,芬蘭前總統(Martti Ahtisaari)確診,82歲的老人家。他於1994-2000年期間擔任芬蘭總統,2008年他榮膺諾貝爾和平獎。
他的妻子在21號被確診,是因為3月8號參加婦女節音樂會,那時重大集會仍然舉辦。
他真的是芬蘭國寶。
加上前期確診病例都是跑意大利度假回來(一周滑雪假,有錢出去玩)。
新冠在芬蘭,怎麼走的都是高端人才路線?!!
真不是這樣。假期出國度假在北歐太正常了,這不是高端人才的專利,普通芬蘭人也能說走就走。
至於3月8號,還能參加大型集會活動,完全是政府當時沒有實施強硬措施帶來的惡果。
不幸,這惡果掉在了芬蘭前總統夫人身上,緊接著波及前總統。
這麼大年紀了,真心希望二老挺住。
國寶確診,這又引起芬蘭社會一大波討論:
芬蘭中央政府的抗疫措施到底給不給力?
怎麼政府的措施看似在跟著疫情走,沒走在疫情前面?畢竟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升級措施,是在病例一天一天急速遞增之後。
還有人質疑:這屆女性領導層究竟行不行?她們究竟是把好牌打爛,還是爛牌打好了?
就先來說說,這屆女領導們。
1
這屆女性領導層權有多大?
目前看,帶領芬蘭抗疫的至少有下面三方:
一方是這屆女性領導層。為首的是芬蘭總理桑娜·馬林(Sanna Marin),一位34歲女性。去年12月份剛出任芬蘭國家總理,年輕、貌美、初為人母、還是一位網紅。她成為芬蘭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年輕國家領導人。
正在執政的另外四個政黨的黨魁,也全都是女性,他們分別是經濟部長、司法部部長、教育部部長、內政部部長。這5位女性,有4位是35以下。而內閣19位部長中,女性就有12位。
另一方是芬蘭負責COVID19的傳染病專家組。這不必多說。
還有第三方,是隱形的一方:立法流程。我假如說,芬蘭傳染病專家組給政府提出了關閉赫爾辛基的建議,從建議到生效至少有兩關要闖:
第一關:芬蘭中央政府(相當於我們的國務院)要開會討論這個建議。中央政府也不是一條心:芬蘭是多黨聯合執政,每個黨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他們共同組成內閣。
只有內閣確定了提案,才能進入第二關。
第二關:將提案交給芬蘭200位國會議員審批。200個人要討論、投票。通過了,這個提案才生效、才成為法規。
相對有權的其實是芬蘭國會。
所以,大家不要看女性領導層在鏡頭前的風光。說白了,他們主要是負責公共溝通的。真正的權利已經被分散出去,這個就是北歐人引起為豪的分布式領導力。
分布式領導力看似每個人都參與決策,實則是沒有一個人有決定權。什麼都要群策群議。這是民主的光芒,也要以犧牲效率為代價。
在芬蘭生活這麼多年,我對芬蘭政府的公信力一直有信心。
我們要相信芬蘭政府已經站在人民的角度來抗疫。至少芬蘭/北歐政府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已經是人類目前所能達到的最高高度了。
如果連北歐這樣的政府我們都不相信,雖然它也不完美,那這世界上真的沒有可信賴的政府了。
但是,好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好人應對重大疫病的能力、方式和效果受很多因素制約。可以從下面這些角度綜合來看芬蘭防疫背後的無奈:
比如,醫療規模和資源。
在芬蘭,平時去看個小病都要排隊幾小時,或是要預約到幾周以後。可想而知,重大疫情真的來了,人均能有資源非常少。醫護人員數目,床位數目、醫療設備、藥品等等都是問題。
比如,像芬蘭這樣的小國家是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應對機制。通常而言,沒有重大疫病經歷的國家也就缺乏相應機制。中國乃至WHO的應對體系都是在SARS之後建立起來的。如果缺乏這方面的經驗,應對機制肯定落後。
比如,芬蘭政府可以用財政補貼關閉公立機構。
但要讓私營企業關閉,比如餐廳、酒吧關閉,那就需要更多的財政補貼。芬蘭政府輕易下不了這個決定。
比如,制定限令的立法流程。就算芬蘭中央政府(相當於我們的國務院)有關閉餐廳、酒吧這個提案,還得交給200名國會議員討論、投票、通過。
這個流程走完,新的法案才能生效。
民主、依法治國真的需要時間成本。
同時,時間的流失也消磨盡了芬蘭原有的天然抗疫優勢:
比如人口居住和聚集方式。
中國人口密集,一千平方米的土地上有145個人。芬蘭是多少呢?是一千平方米的土地上才16個人,人口密度極低。在北歐,人與人之間真的是「天然隔離」。
中國家庭喜歡幾代同堂,春節前後喜歡家庭聚集,很容易造成家庭型傳染病。但是北歐人,不僅年輕夫妻不跟父輩同住,孩子到18歲後也是搬出去自己租房住。
至於居住的房子,要麼是別墅,天然隔離。要麼是公寓樓,是沒有中國小區那樣的封閉式管理的,更沒有小區大門,最多每棟樓下的門是需要住戶鑰匙才可以打開。
比如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意識。
芬蘭公共場所相對衛生、乾淨,幾乎每處都會放洗手液。所以在疫病出現後,芬蘭官方就新冠肺炎的通知:不是戴口罩,是要勤洗手。因為對本地人而言,戴口罩是得病的象徵,是防止飛沫傳染給他人。
幾乎每個芬蘭人都知道,打噴嚏和咳嗽時,正確的做法不是用手捂住嘴巴,因為手會碰觸很多東西,傳染給他人。而是要用手肘處的衣服捂著口鼻,以免飛沫亂飛。
平時能夠做到這樣的公共衛生意識,得益於芬蘭國民的高素質。畢竟25-64歲的芬蘭人,有44%受過高等教育(OECD)。
2
復盤芬蘭疫情
3月1號可以說是芬蘭疫情爆發的起點,當時我家附近有學生確診,有130名師生被要求在家隔離。
小區群組內立即在討論:
為什麼確診患者不被收入醫院治療,反而在家養病?
為什麼密切接觸的130位師生也是在家隔離,還允許他們的家人自由出動?
為什麼學校還正常上課?
可以說,這一事件初步倒出了芬蘭政府的抗議措施和醫療專家的水準態度:
政府無非是兩點。第一,我們尊重患者及其家屬的隱私和自由。即使有家庭成員被要求在家隔離,其他成員還是可以自由活動。
第二,我們不能停課。一旦孩子停課,這麼多家長必須請假在家,而工資是要麼雇主要麼社保機構補貼,全拿。作為首都,赫爾辛基不能開這個口子,一旦開了,其他城市的學校出現患者也會跟著做。赫爾辛基的市長,在講話中說了:中央政府沒決定停課,赫爾辛基不會停課。不然這是對中央決策的不信任。
而芬蘭專家的態度是:這個病毒在門把手和公共場所的表面上存活時間,僅是幾個小時到24小時,且兒童感染的機率非常小。所以學校可以正常上課。
芬蘭專家很快被打臉。
僅僅2周多時間,疫情發展到整個國家都不能幸免於難。
3月16日,是芬蘭抗疫路上的一個重大拐點:
一方面,芬蘭官宣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頒布《限制條例》:關閉小學以上所有學校,關閉公共設施,即將關閉邊境,絕不實施「群體免疫」等。當天官宣全芬蘭確診病例是277位患者。
另一方面,芬蘭負責COVID-19檢測的衛生和福利局(THL)執行主管Markku Tervahauta突然跳出來在官媒(YLE)宣佈:芬蘭真實的新冠患者數據可能是官宣的20-30倍。
3月25日THL繼續宣佈:芬蘭需要住院治療的新冠患者,將超過11000人。
市民們對芬蘭政府終於進入全力抗疫狀態上升的好感,瞬間又被這可能上萬的病例拉低到了零點以下。
很顯眼,確診患者和真實患者之間存在鴻溝。
這個鴻溝哪來的?
有主觀原因,即官方規定的檢測標準。3月13號之前,必須同時滿足下面兩個要素,芬蘭官方才同意被檢測:1)出現症狀;2)從疫區回來(疫區包括中國、意大利、韓國、伊朗、日本),或跟確診人員有密集接觸。
這等於說:如果你從意大利回來,沒出現症狀,則不讓檢測;如果你出現症狀,不是從疫區回來,或沒有跟確診人員接觸,也不讓檢測。
就這樣任由病毒在芬蘭四處遊蕩,足足兩周。
自3月13號起,芬蘭已不再對輕症患者和疑似患者進行檢測,不管你從哪來的症狀。當時芬蘭官方直接說,我們已經阻擋不了病毒在芬蘭傳播,接下來只能把有限的資源用於醫護人員、已住院患者等高危人群身上。
病毒,繼續遊蕩。
也有客觀原因。
芬蘭真實的檢測能力、重症能力、醫療資源到底如何。這些決定了握在領導手裡的牌,究竟是好是壞。
3
芬蘭檢測能力和醫療資源
今天我看到一份報告。是2019年10月發佈的《全球衛生安全指數(Global Health Security Index》報告(GHSI)。研究機構是「核威脅倡議」(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及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它能幫助我們有理有據地看芬蘭抗疫能力究竟如何。於是我下載了這份報告。
地址:
https://www.ghsindex.org/wp-content/uploads/2019/10/2019-Global-Health-Security-Index.pdf
發現這是一個耗費巨大精力的研究,由三大機構組成的研究團隊與13個國家21名專家組成的國際顧問委員會共同準備了一個包括六大領域、34個主要指標、85個次要指標的140個問題,用全面框架評估了195個國家防控傳染病及全球流行病的能力。
這六大領域包括:
1、預防;
2、檢測與報告;
3、快速反應;
4、衛生體系;
5、遵循國際標準;
6、風險環境。
應該說十分全面。
我們來看芬蘭。總分佔排行榜第10,其他幾項指標基本都前10,但是檢測和報告能力淪落到你在圖中找不到,竟然是第45名。
所以,不要再怪責芬蘭官方不檢測輕症,真的是檢測能力不行!
非不為也,是不能也。
再進一步,萬一生病,芬蘭醫院的床位、重症監護室ICU床位數量、醫生數量、護士數量夠用嗎?經合組織(OECD)2017年發佈的《芬蘭國家醫療資源》幫我們回答了這個問題。
下載地址:
http://www.euro.who.int/__data/assets/pdf_file/0011/355979/Health-Profile-Finland-Eng.pdf?ua=1http://www.hc3i.cn/php/marticle.php?id=43882https://yle.fi/uutiset/3-11229831http://rs.yiigle.com/resource_static.jspx?contentId=1017703
1. 芬蘭醫院的床位:3張/千人。處於歐盟最低行列。
這是因為從2000年起, 芬蘭為了控制經濟成本,進行醫療改革:床位被急劇減少,住院天數也被急劇減少。
2. 芬蘭有歐洲人均最少的醫生,卻有人均最多的護士。
醫生數量:3.2名/千人。低於歐洲平均值3.6,高於中國2.6名。
護士數量:14.6名/千人。是歐洲第二高的人均護士數,也高於中國3.14名/千人。
這張圖完全符合我在芬蘭的生活經驗。看急診的話,我可能已經見了三四個護士,等待了三四個小時,才能看見醫生的廬山真面目。
3. 芬蘭看病難最大的問題是:等得久
在芬蘭,低收入家庭報告自己的看病需求未被滿足,是中高家庭收入的兩倍。這背後有多重原因:經濟原因、地理障礙或等待時間。
看下圖,居住在不同地方,享有的醫生資源和等待時間有很大差異。比如你住在Kuopio地區,你能享受到每千人5.1名醫生,這意味著可以快速就醫,減少等待時間。
醫生沒見到,小病已經好了。這在芬蘭很正常。
4. 重症監護室ICU床位數量
芬蘭醫生資源最好的Kuopio地區,ICU床位數量是2個/十萬人。這已經是全芬蘭最好水準了,其他城市可想而知。遠遠低於中國華東地區的4個/十萬人。
一句話:檢測弱、床位少、醫生少、等待時間還長。
這就是芬蘭的現狀。可以說,這幅牌不好打。
在當下資源下,政府把檢測和醫療資源放在重症患者和醫護人員身上,真的已經是最優解了。保護醫護,才能搶救更多生命。
同時,政府也得去增加檢測資源和醫療資源。不然怎麼應對過去一周,剛剛回到芬蘭的20萬人(數據來源芬蘭權威媒體Helsinki Sanomat)。
4
政府統一大動作之下,
地方/群體還有自己的小動作
3月16號,芬蘭總理宣佈關閉小學及以上所有學校時,有些地方城市不聽話。
比如萬塔市。萬塔市政府讓老師來學校遠程上課。隨即,萬塔市教師集體出來發聲,聲稱自己的安全健康沒有受到保護,也指責當地市政對教師不信任。
官方忙出來解釋:學校關閉了,沒人了,相對安全。而且學校的教具和環境更適合教師開展教育。
教師不聽,繼續抗議。
3月20號,芬蘭總理又追加宣佈:芬蘭1-3年的孩子和特殊教育的孩子不遠程教育,可以來學校上課。加上3月16號宣佈的芬蘭幼兒園正常開放。
這樣全芬蘭只有最小的孩子來幼兒園/學校。
當天,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發文《國家教育委員會將盡快向政府指明其政策將帶來的後果》表示不服中央政府的決策。
這裡不得不說芬蘭教育圈的三方力量:
一方是芬蘭教育部:負責教育政治、教育政策。
另一方是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負責教育教學、教育改革、教育出口。
第三方是芬蘭教師工會:負責教師權利。
這三方力量可以說是平行獨立的部門。雖然國家教育委員會負責的一切教學工作都離不開教育政治和教育政策,但從行政領導關係上看,他們並不是上下級關係。這不同於中國教育部全覽一切。
同時,芬蘭教師工會是芬蘭教育界一股強大勢力,獨立於政府之外。他們一直站在教師角度,幫教師從政府那裡爭取權利和利益。比如為了提高教師工資,工會可以組織全國教師罷工,跟政府談判。
芬蘭政府讓1-3年級教師來學校上課這事就惹惱了教師。我所在的芬蘭教師群組,有1.5萬教師,在社交媒體上一波又一波指責自己的安全健康權利沒有受到保護,代表教師權益的教師工會向芬蘭教育部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分別施壓。
先是教育部表示,學校沒有義務上學,強烈建議1-3年級的學生也參加遠程學習。
緊接著,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發文。其指出:「根據《緊急狀態法》發佈的法規,會提交給國會等待國會審核。我們希望國會取消該法規。」
地方和中央要做到協同一致,芬蘭也得下功夫!!
說到這,你們不難看出,芬蘭人真的不是不關心疫情。
如果你有一種錯覺是芬蘭人好平靜,那我建議你加入芬蘭人群組去看看他們的爭論。至少我所在的一個赫爾辛基群組,一個芬蘭教師群組,裡面的芬蘭人天天在那討論疫情對芬蘭生活、經濟和教育的影響。
遇到言辭激烈的,掌管教育的副市長還要經常出來安撫一下。
此時再回頭看我們的問題:這屆女性領導層究竟是把好牌打爛,還是爛牌打好了?
我想,你已有答案。
最後,上一張芬蘭總理馬林的照片,是週六早上她站在芬蘭湖邊,看著這片國土和湖光。
我想她已經做了她能做的一切,不禁有些心疼她。
祝福她、芬蘭和我們!
預防傳染病三大要素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武漢肺炎】最新消息:香港確診首宗感染 患者乘高鐵抵港 伊院隔離
https://www.hk01.com/article/424870
【送豬瘟、迎竹鼠】
今日年廿八,掃邋遢,掃不走心中的擔憂。
109年前爆發辛亥革命起義的武漢(武昌是武漢一區)趕在超過三十億人口大遷徙的春運期間,送來呢個新年大禮 #武漢肺炎、送豬迎鼠。真係有咁岩得咁巧、今年豬年有 #豬瘟,武漢肺炎始作俑者極可能是華南海鮮市場的 #竹鼠(資料來源:鍾南山),仲有兩日就迎鼠年,唔知有咩啟示呢?
自求多褔, 我整理了以下防疫資訊:
建議各位去醫院或其他公共場合之前用淡鹽水漱一下嚥喉部位,回家後再漱一次。
方法:含一口淡鹽水 —— 仰起頭,讓鹽水處於咽喉部 —— 微微張開口,讓氣流從咽喉部慢慢呼出,發出 “ 哈 ” 的聲音,這時鹽水會隨着氣流緩緩動起來,幾秒鐘後將水吐掉。
然後含第二口水如上反覆,漱 3 --- 5 次即可。
由於病毒或細菌首先通過鼻腔潛伏於咽部,淡鹽水可以在第一時間殺滅它們,從而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
之前沙士期間我在學生中推廣、督促,結果我們班學生沒有一人感冒、咳嗽、發燒。
這個方法簡單、有效、易行,不過貴在堅持‼‼
鍾南山院士 建議
個人意見的溫馨提示:飛機上的空氣過濾系統其實是十分高效的,新機大約每三至五分鐘,舊機約每十分鐘便可以完成一次全機倉的空氣過濾,其中包括過濾性病毒的濾除。出氣口在窗的頂方和行李格後面的罅隙,吸氣口在地術板。但係....因為在未起飛前至起離開跑道地面後至爬升至可以解開安全帶的一段時間,以及降落時由機長叫機倉服務員”please be seated for landing”開始,所有能源必須集中作突發情況的後備,所有非起飛及降落必須的系統都會關掉,包括空氣過濾系統,所以請大家特別要在這兩段時間内,特別特別目前的情況下,千萬一定要帶口罩。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武漢肺炎)成全球熱點。
1. 傳染病三大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傳染源:自然宿主蝙蝠,中間宿主未知,人應該也算是中間宿主。傳播途徑:目前官方報導有限人傳人,由此推斷不排除爆發可能,官方嚴密監控中。易感人群:40歲以上成年人,兒童罕見。
2. 症狀:發熱(>38度)、乾咳、呼吸急促及呼吸困難。重症者進展迅速,數日內即可出現急性呼吸衰竭、腎衰竭而危及生命。
3. 治療:病毒感染,無特效藥可用,所有治療均是對症治療,疾病能否恢復最終靠自身免疫力。可用的基本治療包括:隔離!!!丙球、激素、抗病毒、必要時抗生素及支持治療。還是要強調積極預防,在急診科隨處可見不做任何防護措施的病人家屬,真佩服他們的淡定和膽量。
4. 預防:傳染源和易感人群無法改變,只有從傳播途徑上想辦法。作為普通人,遠離傳染源是最好的預防。具體:1遠離醫院(發病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醫院了,尤其急診科、發熱門診、呼吸內科);2儘量遠離人多且密閉的環境如超市商場生鮮市場飯店等;3儘量避免乘坐地鐵公車等密閉人多的交通工具;4保持基本的手衛生和呼吸道衛生,勤洗手,避免和有發熱咳嗽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對於不可避免要出現在前述場景時,戴一次性外科口罩(至少兩層)或者N95口罩,一次性口罩最長4小時就需更換,或被水汽浸濕失去防護效果時也需要更換。5.出門注意防護,戴口罩。儘量手不要摸臉、不要揉眼睛、不要直接拿食物。回家時洗頭、洗澡、洗衣服,羽絨服之類不方便每天洗的,可以掛陽臺大風吹。開車的到家前,提前開全部車窗10分鐘大風吹。6.另,疫苗不要想了,新發現的病毒,從疫苗研發到量產要數年時間。
目前武漢天氣濕冷,是病毒肆虐的最佳時機,因此大家好自為之,不要貿然和自然規律抗爭,該服軟還是得服軟,做好自身防護是最重要的。相信醫務人員的努力與奉獻。
重點是:加強個人防護,勤洗手,勿無事到人多且封閉的環境閒逛[偷笑]特別是老人和小孩[OK]遠離易感環境。
預防傳染病三大要素 在 1. 傳染病概念 的相關結果
是指任何讓病原體可以存活、寄居和繁殖的環境,如受感染的人. 類(例如病人、帶菌者和隱性感染患者)、禽畜、昆蟲和泥土。 人類可透過接觸傳染源感染病原體。 1.2.3 傳播 ... ... <看更多>
預防傳染病三大要素 在 宿主、致病原和傳染途徑,缺一不可,如何防治疫情的產生 的相關結果
整體而言,該會議共識認為防疫體系架構,依新興傳染病防治功能,可以劃分成3大系統,包括指揮系統(相當於中樞神經)、偵測系統(相當於感覺神經)、及快速反應系統(相當 ... ... <看更多>
預防傳染病三大要素 在 防疫如作戰:疾病管制局以「三大策略、四道防線」向流感大 ... 的相關結果
三大 策略包括:研發流感疫苗、抗病毒藥物採購及能量儲備及公共衛生圍堵手段。疾病管制局已於日前奉行政院通過「流感疫苗自製計畫」,並將持續追蹤國際研發進展及量產時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