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都希望活在圈子裡。
因為,圈子裡有溫暖。
所謂溫暖,就是這裡有一群脾氣相投的人,說彼此投緣的話,同聲相和,同氣相求。
這種感覺,恍若在陌生的世界走了太久,一下子找到了組織。溫暖感,其實就是一種知音感。
最小的圈子,只幾個閨蜜,若干死黨。大點的圈子呢,譬如各種沙龍,或者某個協會,甚至一些掛羊頭賣點狗肉大談信仰愛與和平什麼的也都是啊。
一夥人,愛好相近也好,臭味相投也罷,總之湊到了一起。
往惡心了說,圈子,就是那個你再混賬也有人呼應你的風騷的地方。
這是一種自我生命的歸屬感。一個人在精神天地裡,總得要嗅著氣味,找到同類。
沒有同類的生活是孤獨的。孤獨的意思是,你活得精彩沒有人欣賞,活到落魄沒有人疼惜,儘管身邊人來人往,卻好像被全世界遺忘。這樣的孤獨,是多麼深的蒼涼。
所以,許多人一旦沈溺到圈子裡,就不願再出來了。時間久了,圈子的溫暖,成了生命所必須的熱鬧。
陷在圈子裡,其實是留戀在熱鬧裡,不能自拔。有時候,明知道圈子會荒廢了自己,甚至毀滅了自己,但就是不能拔腿出來。因為,這樣的熱鬧一旦失去,屬於生命的滋味就會盡失。這種冷清和落寞,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
再有理想的人,廝混於這樣的圈子之中,也難免志向灰飛煙滅。
圈子有溫暖,也生是非。小圈子會生小恩怨,大圈子會生大是非。看似志趣相近的人走到了一起,卻難免各自心懷鬼胎。
有人使壞,就有人受傷。有人在背後說三道四,就會有人躺著無辜中槍。這是圈子不好玩的地方。
你們身邊應該都有這樣的人,入了某個圈子,一天到晚,吃喝玩樂,形影不離,一幫人好得跟三生有幸似的。但,沒多長時間,就臭了。
很快,他閃退又入了另一個圈子,且喜上眉梢。他說,這次的人錯不了,都是商界領袖大公司老闆什麼的,素質好,修養高。然而,沒半年,又臭了,還直罵那些人勢利眼。
我問過這些人,既然這樣,為什麼還要跟這些人混在一起。他說,不就是圖個人脈嗎。
原來,這一類人都是奔著利用別人去的。
可笑至極!
奔著互相利用而結成的圈子,易結,也易散。這個世界,利益的鏈條最脆弱,跟利益談友誼,就像對渣男動感情一樣,你全心全意換來的,只能是三心二意,或虛情假意。
一個圈子,一旦有了利益的交易,就容易藏污納垢,再華麗的圈子,最後,都會淪陷在骯髒和不堪裡。
乾淨的圈子,風格都淡泊,只是喝喝茶,聊聊天,彼此祝福,人人都是善意的第三者,然後結束回家鳥獸散,一點都沒壓力。你可以瘋一點,傻一點,這都沒有關係。
乾淨的圈子,易養乾淨的人,乾淨的靈魂,不帶目的,只帶光芒。你可以卸下面具,率真地活在這些人周圍,而無須為這樣的率真付出什麼損失。在這樣的圈子裡,你是輕鬆的,自由的,完全不用設防。
早安,歡迎你們來到我精心打造的乾淨圈子!
►台灣地區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reurl.cc/gWgaNz
游祥禾簽名本越早買越有機會獲得作者親筆簽名版
►新馬地區 城邦閱讀花園
https://is.gd/IeuMuv
游祥禾簽名本越早買越有機會獲得作者親筆簽名版
面惡心善意思 在 畫說女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奇巧合篇:「2千4百元的車資」
隨著年齡漸長與長期茹素,外婆自覺遇到越來越多的靈異感應事件,為了自保,便開始潛心跟師父學習易經卜卦和一些基本的消災解厄及祈福咒語,想說有機會的話還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某日,外婆跟往常一樣到住家附近的廟裡拜拜祈福,剛點好三柱香,一轉頭看到一位表情及行為怪異、全身髒兮兮的年輕人騎著腳踏車進廟裡,還把腳踏車隨意往旁邊一丟,一屁股坐在廟旁地上喃喃自語。
外婆直覺這位年輕人不對勁,於是拿著香往年輕人走去,廟公一看到馬上飛奔過來檔在外婆和年輕人中間。
「施董,妳不要太靠近他!他那天才打了廟裡的香客,他腦袋……有點問題。」廟公壓低音量說。
「不會啦!他不會打我!」外婆覺得年輕人怪可憐的,想說試試看剛學會的消災解厄咒語,看看會不會對他有所幫助。
「少年欸!你想不想拜拜?我帶你進去廟裡拜拜好嗎?」外婆對著坐在地上的年輕人說。年輕人抬起頭看了外婆一眼,居然乖乖的跟著外婆進了廟裡拜拜。
外婆努力持念著剛學會的咒語,拿著香輕拂年輕人全身,試著幫年輕人消除身上的冤親債主。說也奇怪,年輕人似乎感受到外婆的善意,不但全程配合儀式,甚至還跟外婆說他相信外婆會救他。
「他有家人嗎?」儀式完成後,外婆問一旁的廟公。
「有,他跟媽媽住在一起。」廟公回道。
「你可以幫我找他媽媽來一趟嗎?」外婆覺得這個年輕人的情況比較嚴重,想進一步瞭解他的狀況,心裡也盤算著乾脆帶他去師父那做進一步的淨化儀式。
年輕人的母親很快來到廟裡,對著外婆緩緩道出悲傷的過去,原來年輕人本來是很正常的,當兵時遇到921大地震,被上頭指派到台中803醫院協助搬運受難者遺體,沒想到後來就發瘋了,而且每晚都會做惡夢尖叫,年輕人的母親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掉下眼淚。
「原來如此……我想帶他去給師父消除身上的冤親債主可以嗎?」這位媽媽一聽感動不已,再三向外婆道謝。
隔日一早,外婆叫了台計程車,載著年輕人前往位在雲林的道場找師父幫忙,請師父幫年輕人進行更完整的消災解厄儀式。
儀式進行了一整個早上,年輕人也還算全程配合,回程路上還累到在計程車上倒頭大睡,快到家時外婆猛然想起,今天身上帶的現金,花在儀式需要的貢品香燭等已用去不少,不曉得剩下的錢還夠不夠付計程車費。
「運將,請問今天的車資要多少錢呀?」外婆問計程車司機。
「本來是3千塊啦,不過我看妳跟這位年輕人非親非故,還這麼熱心幫忙……我看就收妳2400塊的油錢就好了!」一路聊天,大致瞭解前因後果的司機,感佩外婆助人善念,所以只酌收了油錢工資。
沒想到外婆一打開錢包,裡面剛好就剩下2400元……。
#後記:後來聽年輕人的母親說, 那天回去之後,年輕人倒頭大睡了三天三夜,清醒之後神智真的清楚許多, 夜裡也不再發惡夢,後來還跟母親說要北上賺錢養家, 之後就每個月固定寄養家費用給媽媽,本來年輕人還堅持也要給外婆一份,感謝她的救命恩情,不過被外婆回絕了, 對外婆來說,能夠因為自己一時的起心動念,意外救了一個年輕人的人生,已經感到非常欣慰了!
……
#註1:在聽完外婆講完這個故事後,我曾經問了一個問題,我問:「這位阿兵哥協助搬運遺體,明明是做好事啊!為什麼還會遇到這種惡運呢?」外婆解釋說:「這些亡靈本身並無惡意,只是因為突然遭逢意外身故感到十分痛苦與迷惘,希望有人能幫助他們,可能剛好這位阿兵哥的運勢跟氣場狀況不好,所以就跟著他回家了!」
#註2:我覺得年輕人的這種狀況,也像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指人在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症狀包括會出現不愉快的想法、感受或夢,接觸相關事物時會有精神或身體上的不適和緊張,這些症狀往往會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出現,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截取自維基百科說明)
#註3:頌經祈福、收驚及消災解厄等宗教及民俗儀式究竟有沒有效見人見智,但我認為儀式本身是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人的心神安定了,思緒清楚而雜念自然就會減少,此外,我也認為相信天地鬼神和因果輪迴之人,多行正道不敢為惡,心靈平靜與順應天命的豁達,就是信仰帶給人們最豐厚的回報了!(以上純屬個人淺見)
#神奇巧合篇下回待續
#外婆傳說
面惡心善意思 在 天下雜誌出版2里山富足悅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佳文選讀】
健全民主體制、守護山林
回顧台灣的森林保護運動,在許多的前輩和組織努力下,從解嚴之後,一步一步促成了天然林禁伐,林務局改制,阻止了棲蘭檜木林遭到破壞,扭轉了錯誤造林政策。
這正是公民社會存在的價值。
20 多年前,我在參與催生柴山自然公園的過程中,深受啟蒙,學習到什麼是公民社會、環保運動。我認識有一位長輩──陳茂祥先生,自稱垃圾隊隊長,每天撿垃圾未曾間斷,至今每天都有像陳先生這樣的市民自動維護柴山的整潔;為了催生自然公園、阻止開發破壞,民間社會自力組織起來,從1991 年開始舉辦各種自然人文歷史的教育活動,提升人民意識,向媒體揭露環境問題,邀請市民連署,對政府陳情、舉辦公聽會和論壇,對政府施加壓力的同時也逆向教育了官員,歷經20 年努力,終於促成柴山國家自然公園的成立,這是我在高雄所見證的市民精神。
此外,90 年代末期開始,興隆淨寺在甲仙天乙山、魯凱宋家人在屏東霧台,戴良彬、曹榮旭先生在嘉義中埔等地,不約而同地自力森林復育行動,鎮西堡等部落也自發性的守護森林行動。這些是我見證的台灣美好,開創著由下而上森林保育的新典範,印證了公民社會是台灣真正生命力之所在。
幾個月前,宋文生來參加國土計畫的工作坊,他跟我說,今年是20 多年來從事森林復育,第一次拿到林務局提供的700 多棵的苗木,對政府願意轉向支持非官方版造林,透露出一種期待;此外,我也陪同林務局走訪了戴良彬先生的檳榔園,促進林務局思考生態造林、經濟造林應分別建立辦法;鎮西堡原住民特定區計畫,試圖保留部落發展空間與友善的土地利用,在政府與部落獲得共識後已經通過。
看到政府的友善回應,衷心期待台灣山林可以真的邁入復育和重建的新時代。
去年解嚴滿31 年,我認為接下來的挑戰是:能否透過健全民主體制,凝聚社會共識;賦予人民更多的權力,強化社區保育力量;持續茁壯公民社會,不懈怠的監督、參與、動手做;和政府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伙伴關係,讓民主深化,促進真正的良善治理,期待正在轉型中的山林政策,每跨一步都是建立新典範, 不可或缺的是「人民的力量」。
家裡附近的柴山(壽山)是與我結緣最深的小山,這是一片面積約1,200 公頃,天然復育的熱帶海岸林,從家中出發僅僅幾分鐘便可擺脫城市的喧囂,進入清幽安靜的聖地。即使已經走了這麼多年,眼前熟悉的風景仍處處示現著奇蹟和驚喜,入了山,全身被豐富的林相植物所包圍,彷彿是浸潤在綠色海洋中,疲倦的身心得到洗滌,人生的挫折,也從這裡一步一步找回力量。這是一個都市人,平衡緊張焦慮現代生活的寶地。
然而,占國土面積70%的山地,覆蓋國土60%的森林,不僅於此,它是許多原住民安身立命的家園,珍貴的水源寶地,更是原住民族的聖地,無窮的知識寶庫,野生動植物及難以計數的生命居所,台灣精神文化的根。
我們須有更多人投入宏觀及區域山林開拓歷史的研究,進行林業、山地農業、山地開發、公共建設,原住民轉型正義等問題的實務研究,積極的在地實踐,促進利害關係人與社會的對話討論,建立符合歷史正義、社會公平、環境永續、經濟發展的山地政策。
這本書是我對台灣土地的報恩回饋,一部閱讀山林與行動的報告,但更是向社會求救,期待有更多人們在了解森林破壞史,森林保護的努力和觀點,謙卑地向大自然學習,思考每個人與山林的關係,共同關注山林。
我常說,參與環保運動是我融入台灣社會,建構一個台灣人的無形身分證的過程。但我不曾忘卻自己出生成長之地──金門。
這個曾經飽受戰爭摧殘的島嶼,國民黨和共產黨的軍隊在古寧頭激烈的交戰,雙方死傷慘重,國共兩軍的數萬亡靈皆是父母所生,但都成了孤魂野鬼,遺骸亂葬於此地的他鄉。如今金門卻是兩岸三通後熱鬧繁榮邊城,夾在專制的中國、民主的台灣之間,角色身分十分尷尬。
半個多世紀後,通往古寧頭戰史館的戰備道,如今已成了茂密的森林小徑,我的祖先埋骨之地,曾經被圍在鐵絲網裡成了軍事重地,埋下了地雷以防敵人入侵,在國共關係緩和後,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掃除地雷,清除了當初引進木麻黃林,這片土地在很短時間內,苦楝、烏桕、朴樹、桑椹等原生樹種,和木麻黃競相成長著,驚人的生命力,正快速抹去戰爭的痕跡。
就如攝影家薩爾加多在可怕的戰火中看到人性的醜惡,心靈嚴重受創,最後是回到老家巴西復育森林得到療癒重生。我也時常從植物向土壤扎根,向著天空吐出的新芽,在腐朽的老幹長出強壯的新枝,感受到新生的力量,心靈得到了療癒。
對我來說,台灣山林也曾受到如戰爭般的無情清洗,但正在邁向復育之路。我夢想著,在民主體制和高度的社會共識下,台灣山林得以永續長存,而人們可以不斷的從樹木森林中,開展出豐厚的文化,心靈得到力量。
本書陳述的觀點,不在於控訴,而是深信:每個人都是橋樑,可以轉化知識,影響和你有相同經驗的人,引起共鳴;傳播釋出溝通善意,連結身邊親朋好友,一起促成對話與改變。
山林的未來,取決於人民的意識和力量,轉變必須從你我開始。
✔好書購買聯結:
天下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product/ProductAction.shtml…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9329
誠品:http://www.eslite.com/Search_BW.aspx…
金石堂: https://www.kingstone.com.tw/basics/basic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