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
小龍蝦是存活於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是甲殼類中分佈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克氏原螯蝦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在商業養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至的原生態水體。其對當地物種生態競爭優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在世界各地已經有廣泛報導,應引起高度重視。
侵入緣來
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由於缺乏詳細的文獻記錄,我們只知道小龍蝦最早登陸中國的地點是南京附近,時間大約是1929年,很可能是被當做寵物或者餌料引入的。所謂是日本人用來清理屍體的生物,那是不實的。另一面,當時日本人養小龍蝦,是充當牛蛙養殖的餌料(但有資料顯示,它是日本人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帶入我國山東一帶。見《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科學出版社萬方浩、郭建英等)。由於自然界里天敵在我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經幾十年的擴散,已形成全國性的最常見的淡水經濟蝦類,廣泛分佈於山東地區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市[1]。
生存能力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小龍蝦的繁殖能力強,每年小龍蝦繁殖3~4次,一次產卵500~2000粒。
小龍蝦的生存能力非常強,除了日本和中國,歐洲和非洲都有它佔領的地盤,因此成為了世界級的生物入侵物種,也因此成為了世界級的美食。在歐洲、非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都有人食用,美國的路易斯安娜州號稱生產了世界上90%的小龍蝦,而當地人就吃了其中的七成。
微山湖小龍蝦
小龍蝦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除卻一些形態和習性上的優勢,還得部分歸功於它對污染環境的耐受能力。在科學研究上,對污染物非常敏感,或者非常耐受的生物,往往用作環境有無受到污染的指示生物。小龍蝦就是這樣的一種潛在指示生物。
科學研究證明,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棗紅的顏色小龍蝦肌體中天然蝦青素的含量是對蝦的數倍。所以,深紅色的小龍蝦可以在污濁的淤泥中生存繁殖,而淡紅色的對蝦即便在清澈的水體中也不易存活。小龍蝦自身無法產生蝦青素,主要是通過食物鏈--食用微藻類等獲取到蝦青素,並在體內不斷積累產生超強抗氧化能力。蝦青素能有效增強小龍蝦的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蝦青素是小龍蝦如此頑強生命力的強有力保障,當小龍蝦在缺少這些含有蝦青素微藻的環境中反倒難以生存。這也帶給人們認識上的一些錯覺:小龍蝦必須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中。
飼養方法
小龍蝦在市場可算是火爆大賣,但是很多傳言都說小龍蝦喜歡髒污的水質,那麼這讓蝦農無所下手飼養。那麼飼養小龍蝦的方法有哪些呢?[2]
一、選擇池塘
水源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無污染。以壤粘土為好,池埂寬3米以上,坡度1∶2.5,水深0.8~1.5米,pH值為7.5~8.5,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一般3~8畝為宜,長方形,東西向。向池中註入新水時,要用20~40目紗布過濾,防止野雜魚及魚卵隨水流進入池中。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進排水渠,做到灌得進,排得出。小龍蝦逃逸能力較強,必須搞好防逃設施建設。通常用塑料薄膜、網片、鈣塑板或水泥板沿池埂四周架設防逃設施,以免敵害生物進入和小龍蝦逃逸。
二、清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池中的敵害生物(鯰魚、泥鰍、烏鱧、蛇、鼠等)、與之爭食的野雜魚類(鯉、鯽魚等)、以及病原體。可以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經濟、實惠、安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1.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有條件的再用釘耙摟一摟,經過一周曬塘后,注入新水;帶水消毒:每畝水面按水深1米計算,用生石灰130公斤溶於水中後,全池均勻潑灑。 2.漂白粉消毒。將含有效氯30%漂白粉完全溶化後,全池均勻潑灑,用量為每畝25公斤。
三、栽種水草
“龍蝦好不好,池裡有無草。龍蝦大不大,塘中草當家。”水草,在龍蝦養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水草可填補龍蝦餌料攝食不足,補充大量維生素;第二可以防風浪,吸收水體中部分有害物,淨化水質,平衡水體環境;第三能為幼蝦、脫殼蝦提供隱蔽、棲息場所,減少以強欺弱。一般水草種植面積佔池塘總面積的一半為宜。品種可選:低桿蘆葦、茭白、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在水體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竹筒、樹根等廢棄物,這些都是小龍蝦最喜愛的棲息場所。
四、蝦池施肥
飼養小龍蝦的方法有哪些呢?有人認為養殖龍蝦的池塘施肥與否無所謂,事實上,在龍蝦放養前往蝦池中施適量有機肥,培育餌料生物,能為蝦入池後直接提供天然餌料。選用發酵過的有機肥料400公斤/畝,保持池水相應的肥度。在飼養的過程中,隨著水位逐漸加深,要追施腐熟有機肥,量和時間的選擇要視水的肥瘦而定,一般每次以不超過80公斤為宜。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
五、龍蝦放養[3]
龍蝦苗種投放分為春季投放和秋季投放。要求規格整齊、附肢齊全、無病無傷、一次放足。放養前用5%食鹽水浴洗5~10分鐘,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外購的蝦種,因離水長途運輸,入塘前應將苗種在池水內浸泡1分鐘,提起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复2~3次,讓苗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可以提高成活率。從養殖戶多年經驗來看,外運蝦苗經長途運輸後成活率很低。池內適當混養一些鰱、鳙魚,可以改善水質,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1.春季投放養成蝦。 3月中旬投放體長3~5厘米的幼蝦5000~6000尾。 2.秋季投放育親蝦。 9月前後每畝投放500只經人工挑選的龍蝦親蝦,雌雄比例3∶1。
六、飼料選擇[4]
龍蝦為雜食性,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及各種人工飼料在不同階段應配合使用。動物性飼料主要有小魚碎塊、乾魚粉、螺蚌肉及各種動物內臟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主要有菜籽餅、豆粕、麩皮、小麥、玉米、南瓜及各種蔬菜和水旱草等。
七、飼養管理
小龍蝦多晝伏夜出,在夜里活動覓食是它們的習性。投餵飼料要堅持每天上午十點、下午四點各投餵一次,下午投餵量佔全天投餵量70%左右。
小龍蝦快速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2~32℃。從6到10月小龍蝦攝食量逐漸增大,日投餵量可根據實際已捕撈情況適當調整,同時根據天氣、水質狀況以及蝦活動覓食情況適當增減,農諺說得好:青衣蛻裝穿紅襖,飼料品種多樣好。陰雨水濃要少投,晴天蝦歡皆餵飽。
八、日常管理
小龍蝦養殖也要每天巡池,注意水色變化和龍蝦活動情況,如發現有蝦子上岸或爬在水草上驅趕不肯入水,則應檢查水體是否缺氧或水質變壞等,要採取相應措施,如增氧、換水。 pH值保持在7.5左右為宜,透明度35厘米左右。 4、5、6月每半月換一次水,7、8、9月每十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每二十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用生石灰10公斤/畝。水位從春季到盛夏逐漸遞升,最深不超過1.5米。保持水草正常生長和一定的覆蓋面積。盡量保證龍蝦集中蛻殼時周邊環境保持安靜,蛻殼後增加投餵動物性適口飼料,減少相互殘殺。龍蝦病害相對於其它水產品來說少很多,但也不能輕視,日常重在預防。喜歡逃跑是龍蝦的天性,特別是汛期要加強檢查,嚴防逃蝦。
九、龍蝦捕撈
龍蝦的捕撈工具以地籠為主,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池塘中靠近水草的地方設置地籠,紮緊地籠兩頭,待第二天從地籠中收取達到商品規格的龍蝦。另外可用手抄網或放乾池水後用手捕獲龍蝦。龍蝦捕撈可採用捕大留小、輪捕輪放的方式,利於提高產量,從5月份開始起捕,一直到9月底全面結束。 [4]
金屬毒性
考慮到小龍蝦喜歡生活在淺灘淤泥這些容易富集重金屬污染物的地方,早在1995年,上海的科研人員就對生活在上海地區部分中的小龍蝦進行了重金屬含量的調查。汞、銅、鉛、鋅、鎘等重金屬在小龍蝦體內均有檢出,但全部低於國家衛生標準,而且大部分的重金屬集中於蝦鰓和內臟中,肌肉的含量很低。
這個結果,在之後十多年陸陸續續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 06年,江西農大的科研人員考察了重金屬污染水體中的小龍蝦的重金屬富集情況,同樣發現蝦肌肉中有毒重金屬鎘和鉛很少,選擇性富集了鋅和銅等相對危害小的重金屬(鋅和銅是人體必需礦質元素,但是過量攝取也有健康風險)。 08年,安徽大學科研人員對合肥附近的小龍蝦進行調查,同樣發現幾丁質外骨骼和內臟中的重金屬要高於肌肉中,並猜測克氏原螯蝦把重金屬轉移到外殼,然後通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屬污染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上海的一個中學生,還跟科研單位一起,研究了小龍蝦“吐”重金屬的真實性。她發現有些商販自己飼養一段時間的小龍蝦,然後宣稱體內的污染物已經“吐”清,可以放心食用。於是通過市場採樣,並設計了一個實驗來考察。她的研究表明,熟製小龍蝦中的重金屬鎘和鉻的量都踩在國家標準線上,而所謂清水飼養能“吐”重金屬的事情,也是子烏虛有,不可相信的事情。
常見病害及防治
黑鰓病
在持續陰雨或強暴雨後,由於池塘水淺易混濁,水體污染、光照不足黴菌感染等原因,一些小龍蝦病蝦鰓部由起初的紅色變為褐色,直至完全變黑,病鰓逐漸失去濾水給氧功能,慢慢地鰓就萎縮了。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全池潑灑,或每立方米水體用臭氧複合製劑0.6克全池潑灑,施藥2次,一天一次。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體用光合細菌5克全池潑灑;飼料內添加0.2%穩定型VC,連續投餵一周即可。
軟殼病
病蝦外殼較軟,兩螯足舉而不堅,體色暗淡,行動遲緩,食慾差,生長緩慢,避害能力弱。其主要原因是長期陰雨,池內缺少光照,PH值長期偏酸性,有的養殖戶池底淤泥留的過多,放養密度過大和飼料養分不均等都會造成此類病害發生。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20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飼料投餵“葷素搭配”均衡,適當增加青飼料和骨粉的投餵量;在飼料中添加0.1%的VC,魚肝油、葡萄糖、中草藥和生物製劑等。
爛尾病
1.病因與病症爛尾病是由於小龍蝦受傷、相互殘食或被幾丁質分解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在感染初期病蝦的尾部有水泡,導致尾部邊緣潰爛、壞死或殘缺不全,隨著病情的惡化,尾部的潰爛由邊緣向中間發展,嚴重感染時,病蝦整個尾部全爛掉。
2.防治方法
(1)運輸和投放蝦苗蝦種時,不要堆壓和損傷蝦體。
(2)飼養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均勻,防止蝦因餌料不足而相互爭食或殘殺。
[6](3)發生此病,每立方米水體用15—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潑灑.或者每畝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潑灑。
用途
食用注意事項
1,小龍蝦體內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但是基本都在頭部內。所以食用時一定要去頭!切不可貪圖省錢將頭部一併食用。鑑於大部分飯店為了省事出售的小龍蝦基本都是含頭的,那麼食用時一定要將頭部摘除掉不可食用。
2,蝦線一定要去除,這個部位是僅次於頭部第二臟的地方。很多飯店也是為了省事並沒有去除蝦線,因此建議大家盡可能的要買回家來自己做著吃。
3,清洗小龍蝦要仔細,認真。外面賣的小龍蝦,商家為了省事不可能給你特別仔細的清洗,而且很多無良商家會使用洗蝦粉來清洗小龍蝦,殘留的洗蝦粉的危害相當大。
4,最後一點就是烹飪時間要足夠,不能小於20分鐘。外面的商家為了節省燃料費用和時間成本,很多的烹飪時間是不夠的,這是有衛生安全隱患的。
如果你仍然認為小龍蝦這個東西吃不得,太髒,那還是忍忍嘴癮別吃了。有時候心理作用很重要,沒事的東西告訴你有事,吃完你可能都覺得不舒服。在***就先不談小龍蝦的問題,你日常生活中吃的什麼你敢保證是沒問題的。很多東西未必比小龍蝦乾淨,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
小龍蝦這個東西確實在頭部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但是絕沒有到社會風傳的這種聳人聽聞的地步,也並非像某些人所說在外國都沒人吃都是用來處理污水的,美國人傻子,一年進口幾百萬公斤垃圾給他們的國民食用?只要是經過合理的處理和烹飪過的小龍蝦是可以食用的。中國人就是喜歡添油加醋,自己嚇唬自己,搶鹽風波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稻田套養小龍蝦技術指南 --上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112905372244091
稻田套養小龍蝦技術指南 -下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112914265576535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31.htm
「青衣魚有毒」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Re: [問題] 適合清蒸的魚? -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年货避雷,这种青衣鱼要慎买,不光假冒还有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青衣魚湯、石咾魚價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青衣魚湯、石咾魚價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求救] 請問有人知道這是甚麼魚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青衣魚鸚哥魚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青衣魚鸚哥魚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青衣魚有毒 在 香港街市魚類海鮮研究社- 105. 香港:石頭魚台灣 - Facebook 的評價
青衣魚有毒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龍蝦
小龍蝦是存活於淡水中一種像龍蝦的甲殼類動物,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克氏原螯蝦是甲殼類中分佈最廣的外來入侵物種。克氏原螯蝦因其雜食性、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而在當地生態環境中形成絕對的競爭優勢。其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克氏原螯蝦近年來在中國已經成為重要經濟養殖品種。在商業養殖過程中應嚴防逃逸,尤其是嚴防逃入人跡罕至的原生態水體。其對當地物種生態競爭優勢而導致破壞性危害,在世界各地已經有廣泛報導,應引起高度重視。
侵入緣來
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由於缺乏詳細的文獻記錄,我們只知道小龍蝦最早登陸中國的地點是南京附近,時間大約是1929年,很可能是被當做寵物或者餌料引入的。所謂是日本人用來清理屍體的生物,那是不實的。另一面,當時日本人養小龍蝦,是充當牛蛙養殖的餌料(但有資料顯示,它是日本人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帶入我國山東一帶。見《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科學出版社萬方浩、郭建英等)。由於自然界里天敵在我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經幾十年的擴散,已形成全國性的最常見的淡水經濟蝦類,廣泛分佈於山東地區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市[1]。
生存能力
小龍蝦屬於雜食動物,主要吃植物類,小魚、小蝦、浮游生物、底棲生物、藻類都可以作為它的食物。小龍蝦的繁殖能力強,每年小龍蝦繁殖3~4次,一次產卵500~2000粒。
小龍蝦的生存能力非常強,除了日本和中國,歐洲和非洲都有它佔領的地盤,因此成為了世界級的生物入侵物種,也因此成為了世界級的美食。在歐洲、非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美國,都有人食用,美國的路易斯安娜州號稱生產了世界上90%的小龍蝦,而當地人就吃了其中的七成。
微山湖小龍蝦
小龍蝦在世界範圍內的“成功”,除卻一些形態和習性上的優勢,還得部分歸功於它對污染環境的耐受能力。在科學研究上,對污染物非常敏感,或者非常耐受的生物,往往用作環境有無受到污染的指示生物。小龍蝦就是這樣的一種潛在指示生物。
科學研究證明,機體蝦青素含量跟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是正相關,也就說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禦外界惡劣環境的能力就越強。棗紅的顏色小龍蝦肌體中天然蝦青素的含量是對蝦的數倍。所以,深紅色的小龍蝦可以在污濁的淤泥中生存繁殖,而淡紅色的對蝦即便在清澈的水體中也不易存活。小龍蝦自身無法產生蝦青素,主要是通過食物鏈--食用微藻類等獲取到蝦青素,並在體內不斷積累產生超強抗氧化能力。蝦青素能有效增強小龍蝦的抵抗惡劣環境的能力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蝦青素是小龍蝦如此頑強生命力的強有力保障,當小龍蝦在缺少這些含有蝦青素微藻的環境中反倒難以生存。這也帶給人們認識上的一些錯覺:小龍蝦必須生活在骯髒的環境中。
飼養方法
小龍蝦在市場可算是火爆大賣,但是很多傳言都說小龍蝦喜歡髒污的水質,那麼這讓蝦農無所下手飼養。那麼飼養小龍蝦的方法有哪些呢?[2]
一、選擇池塘
水源要求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無污染。以壤粘土為好,池埂寬3米以上,坡度1∶2.5,水深0.8~1.5米,pH值為7.5~8.5,池塘面積不宜過大,一般3~8畝為宜,長方形,東西向。向池中註入新水時,要用20~40目紗布過濾,防止野雜魚及魚卵隨水流進入池中。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進排水渠,做到灌得進,排得出。小龍蝦逃逸能力較強,必須搞好防逃設施建設。通常用塑料薄膜、網片、鈣塑板或水泥板沿池埂四周架設防逃設施,以免敵害生物進入和小龍蝦逃逸。
二、清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池中的敵害生物(鯰魚、泥鰍、烏鱧、蛇、鼠等)、與之爭食的野雜魚類(鯉、鯽魚等)、以及病原體。可以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經濟、實惠、安全。具體的操作方法是:1.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畝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池潑灑,有條件的再用釘耙摟一摟,經過一周曬塘后,注入新水;帶水消毒:每畝水面按水深1米計算,用生石灰130公斤溶於水中後,全池均勻潑灑。 2.漂白粉消毒。將含有效氯30%漂白粉完全溶化後,全池均勻潑灑,用量為每畝25公斤。
三、栽種水草
“龍蝦好不好,池裡有無草。龍蝦大不大,塘中草當家。”水草,在龍蝦養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第一水草可填補龍蝦餌料攝食不足,補充大量維生素;第二可以防風浪,吸收水體中部分有害物,淨化水質,平衡水體環境;第三能為幼蝦、脫殼蝦提供隱蔽、棲息場所,減少以強欺弱。一般水草種植面積佔池塘總面積的一半為宜。品種可選:低桿蘆葦、茭白、伊樂藻、輪葉黑藻等。有條件的還可以在水體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竹筒、樹根等廢棄物,這些都是小龍蝦最喜愛的棲息場所。
四、蝦池施肥
飼養小龍蝦的方法有哪些呢?有人認為養殖龍蝦的池塘施肥與否無所謂,事實上,在龍蝦放養前往蝦池中施適量有機肥,培育餌料生物,能為蝦入池後直接提供天然餌料。選用發酵過的有機肥料400公斤/畝,保持池水相應的肥度。在飼養的過程中,隨著水位逐漸加深,要追施腐熟有機肥,量和時間的選擇要視水的肥瘦而定,一般每次以不超過80公斤為宜。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5厘米左右。
五、龍蝦放養[3]
龍蝦苗種投放分為春季投放和秋季投放。要求規格整齊、附肢齊全、無病無傷、一次放足。放養前用5%食鹽水浴洗5~10分鐘,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外購的蝦種,因離水長途運輸,入塘前應將苗種在池水內浸泡1分鐘,提起擱置2~3分鐘,再浸泡1分鐘,如此反复2~3次,讓苗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可以提高成活率。從養殖戶多年經驗來看,外運蝦苗經長途運輸後成活率很低。池內適當混養一些鰱、鳙魚,可以改善水質,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1.春季投放養成蝦。 3月中旬投放體長3~5厘米的幼蝦5000~6000尾。 2.秋季投放育親蝦。 9月前後每畝投放500只經人工挑選的龍蝦親蝦,雌雄比例3∶1。
六、飼料選擇[4]
龍蝦為雜食性,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及各種人工飼料在不同階段應配合使用。動物性飼料主要有小魚碎塊、乾魚粉、螺蚌肉及各種動物內臟下腳料等;植物性飼料主要有菜籽餅、豆粕、麩皮、小麥、玉米、南瓜及各種蔬菜和水旱草等。
七、飼養管理
小龍蝦多晝伏夜出,在夜里活動覓食是它們的習性。投餵飼料要堅持每天上午十點、下午四點各投餵一次,下午投餵量佔全天投餵量70%左右。
小龍蝦快速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2~32℃。從6到10月小龍蝦攝食量逐漸增大,日投餵量可根據實際已捕撈情況適當調整,同時根據天氣、水質狀況以及蝦活動覓食情況適當增減,農諺說得好:青衣蛻裝穿紅襖,飼料品種多樣好。陰雨水濃要少投,晴天蝦歡皆餵飽。
八、日常管理
小龍蝦養殖也要每天巡池,注意水色變化和龍蝦活動情況,如發現有蝦子上岸或爬在水草上驅趕不肯入水,則應檢查水體是否缺氧或水質變壞等,要採取相應措施,如增氧、換水。 pH值保持在7.5左右為宜,透明度35厘米左右。 4、5、6月每半月換一次水,7、8、9月每十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1/3。每二十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用生石灰10公斤/畝。水位從春季到盛夏逐漸遞升,最深不超過1.5米。保持水草正常生長和一定的覆蓋面積。盡量保證龍蝦集中蛻殼時周邊環境保持安靜,蛻殼後增加投餵動物性適口飼料,減少相互殘殺。龍蝦病害相對於其它水產品來說少很多,但也不能輕視,日常重在預防。喜歡逃跑是龍蝦的天性,特別是汛期要加強檢查,嚴防逃蝦。
九、龍蝦捕撈
龍蝦的捕撈工具以地籠為主,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在池塘中靠近水草的地方設置地籠,紮緊地籠兩頭,待第二天從地籠中收取達到商品規格的龍蝦。另外可用手抄網或放乾池水後用手捕獲龍蝦。龍蝦捕撈可採用捕大留小、輪捕輪放的方式,利於提高產量,從5月份開始起捕,一直到9月底全面結束。 [4]
金屬毒性
考慮到小龍蝦喜歡生活在淺灘淤泥這些容易富集重金屬污染物的地方,早在1995年,上海的科研人員就對生活在上海地區部分中的小龍蝦進行了重金屬含量的調查。汞、銅、鉛、鋅、鎘等重金屬在小龍蝦體內均有檢出,但全部低於國家衛生標準,而且大部分的重金屬集中於蝦鰓和內臟中,肌肉的含量很低。
這個結果,在之後十多年陸陸續續的研究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 06年,江西農大的科研人員考察了重金屬污染水體中的小龍蝦的重金屬富集情況,同樣發現蝦肌肉中有毒重金屬鎘和鉛很少,選擇性富集了鋅和銅等相對危害小的重金屬(鋅和銅是人體必需礦質元素,但是過量攝取也有健康風險)。 08年,安徽大學科研人員對合肥附近的小龍蝦進行調查,同樣發現幾丁質外骨骼和內臟中的重金屬要高於肌肉中,並猜測克氏原螯蝦把重金屬轉移到外殼,然後通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屬污染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上海的一個中學生,還跟科研單位一起,研究了小龍蝦“吐”重金屬的真實性。她發現有些商販自己飼養一段時間的小龍蝦,然後宣稱體內的污染物已經“吐”清,可以放心食用。於是通過市場採樣,並設計了一個實驗來考察。她的研究表明,熟製小龍蝦中的重金屬鎘和鉻的量都踩在國家標準線上,而所謂清水飼養能“吐”重金屬的事情,也是子烏虛有,不可相信的事情。
常見病害及防治
黑鰓病
在持續陰雨或強暴雨後,由於池塘水淺易混濁,水體污染、光照不足黴菌感染等原因,一些小龍蝦病蝦鰓部由起初的紅色變為褐色,直至完全變黑,病鰓逐漸失去濾水給氧功能,慢慢地鰓就萎縮了。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全池潑灑,或每立方米水體用臭氧複合製劑0.6克全池潑灑,施藥2次,一天一次。隔3天后每立方米水體用光合細菌5克全池潑灑;飼料內添加0.2%穩定型VC,連續投餵一周即可。
軟殼病
病蝦外殼較軟,兩螯足舉而不堅,體色暗淡,行動遲緩,食慾差,生長緩慢,避害能力弱。其主要原因是長期陰雨,池內缺少光照,PH值長期偏酸性,有的養殖戶池底淤泥留的過多,放養密度過大和飼料養分不均等都會造成此類病害發生。防治方法:每立方米水體用20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飼料投餵“葷素搭配”均衡,適當增加青飼料和骨粉的投餵量;在飼料中添加0.1%的VC,魚肝油、葡萄糖、中草藥和生物製劑等。
爛尾病
1.病因與病症爛尾病是由於小龍蝦受傷、相互殘食或被幾丁質分解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在感染初期病蝦的尾部有水泡,導致尾部邊緣潰爛、壞死或殘缺不全,隨著病情的惡化,尾部的潰爛由邊緣向中間發展,嚴重感染時,病蝦整個尾部全爛掉。
2.防治方法
(1)運輸和投放蝦苗蝦種時,不要堆壓和損傷蝦體。
(2)飼養期間飼料要投足、投均勻,防止蝦因餌料不足而相互爭食或殘殺。
[6](3)發生此病,每立方米水體用15—20克的茶粕浸泡液全池潑灑.或者每畝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潑灑。
用途
食用注意事項
1,小龍蝦體內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但是基本都在頭部內。所以食用時一定要去頭!切不可貪圖省錢將頭部一併食用。鑑於大部分飯店為了省事出售的小龍蝦基本都是含頭的,那麼食用時一定要將頭部摘除掉不可食用。
2,蝦線一定要去除,這個部位是僅次於頭部第二臟的地方。很多飯店也是為了省事並沒有去除蝦線,因此建議大家盡可能的要買回家來自己做著吃。
3,清洗小龍蝦要仔細,認真。外面賣的小龍蝦,商家為了省事不可能給你特別仔細的清洗,而且很多無良商家會使用洗蝦粉來清洗小龍蝦,殘留的洗蝦粉的危害相當大。
4,最後一點就是烹飪時間要足夠,不能小於20分鐘。外面的商家為了節省燃料費用和時間成本,很多的烹飪時間是不夠的,這是有衛生安全隱患的。
如果你仍然認為小龍蝦這個東西吃不得,太髒,那還是忍忍嘴癮別吃了。有時候心理作用很重要,沒事的東西告訴你有事,吃完你可能都覺得不舒服。在***就先不談小龍蝦的問題,你日常生活中吃的什麼你敢保證是沒問題的。很多東西未必比小龍蝦乾淨,只不過你不知道而已。
小龍蝦這個東西確實在頭部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但是絕沒有到社會風傳的這種聳人聽聞的地步,也並非像某些人所說在外國都沒人吃都是用來處理污水的,美國人傻子,一年進口幾百萬公斤垃圾給他們的國民食用?只要是經過合理的處理和烹飪過的小龍蝦是可以食用的。中國人就是喜歡添油加醋,自己嚇唬自己,搶鹽風波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稻田套養小龍蝦技術指南 --上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112905372244091
稻田套養小龍蝦技術指南 -下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112914265576535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31.htm
青衣魚有毒 在 年货避雷,这种青衣鱼要慎买,不光假冒还有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钳子拯救没胃口 #美食. 年货避雷,这种 青衣鱼 要慎买,不光假冒还 有毒. 534 views534 views. Jul 18, 2021. 6. Dislike. Share. Save. 钳子拯救没胃口. ... <看更多>
青衣魚有毒 在 青衣魚湯、石咾魚價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青衣魚有毒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cathy0204也提到看著這幾天確診變成2位數真的很開心但現在才是大家需要注意的時候不要一鬆懈就都跑出去啊!! ... <看更多>
青衣魚有毒 在 Re: [問題] 適合清蒸的魚? -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大哉問
這該怎麼說咧,好吃~~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
不過在這個季節、這個地方==>秋天going to 冬天、台灣北部
肉質適合蒸的魚有幾種,我推一下:
1.馬頭:
馬頭有分白、黃、紅三種,白馬黃馬不好分,但是紅馬就很清楚的看出紅色來。
體型來說,白馬黃馬比較大(應該是大蠻多)紅馬比較小。日本人稱紅馬為
甘鯛。現在是她的季節,到天氣真正冷的時候就結束了,這種魚非常嫩,大概
沒有比蒸更適合的煮法了。之所以被稱最甘鯛,是因為他的肉質吃了會甜的。
這是一種很好吃的魚。建議不要加辣椒,直接用一點點酒一點點薑跟醬油
吃原味就好。
圖~~網路上真難找,請大家到市場看好了。
2.石狗公:
其實俗稱的石狗公,長得很像獅子魚(有毒那種)他們兩個是親戚,但是石狗公
是沒有毒性的。這種魚長得很奇怪但是蒸起來非常好吃。也是一種北部比較多
(尤其是東北角)的魚。這個時候應該找得到的體型都小了。產季在夏天左右
的魚。一般大小大概在30cm長度左右。
3.赤(魚宗):
對不起,上面那個字打不出來。台語有一句話說:春加辣、秋赤宗
講的就是這種魚。加辣....就是真鯛,是春天會好吃的魚。因為很受歡迎,所以
養殖的人很多。赤宗的話,因為還養不出來,所以越抓越小隻。現在連女孩子
手掌大小的也都抓起來.....
用台語念:恰髒
4.白鯧:
這種魚大概都是接近金門那邊的海域抓到的,也就是說。很多都是台灣漁船跑
去跟中國漁船買的..orz。但無損其好吃。
白鯧有個兄弟叫黑鯧,小心不要買錯,黑鯧又大又便宜。但是肉質跟白鯧差太多
了。新鮮的白鯧眼睛明亮黑白分明,身上的銀色閃閃發亮。很建議用破布子跟
薑末下去清蒸。
另外有體型跟白鯧很像,可是大小大概是手掌大的、背鰭有拉一條長長的尾巴
,台語叫:銅鏡仔。肉質類似白鯧但是更細更好吃。也很適合用破布子清蒸。
番外篇:北八阿~(白腹鰆)的時間快要到了,一種煎來吃會把舌頭吞掉的魚,也是
北部產的好吃的魚。現在出產的大小大概是成人的上臂長,很適合小家庭吃
一餐。橄欖油、鹽巴、中火下去煎。簡單又好吃!
番二篇:天氣越來越冷了、紅甘就越來越好吃了。如果有去吃日本料理的人,這時候點
紅甘跟透抽來吃就好(如果有軟絲當然給他吃軟絲)。台灣才有的喔,到日本
去找不到紅甘可以吃的!!!
※ 引述《Eddie321 (想牽緊你的手)》之銘言:
: 請問..
: 那種魚蒸起來最好吃啊?
: 然後..蒸魚要加辣椒好還是不加好啊?
: 如果加了是不是不要加太多啊= =?
: 謝謝
※ 編輯: dduionomo 來自: 125.225.17.111 (10/30 18: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