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自4月份草根會議開始,歷經蒐集資料、網路議題提供、焦點座談、準備會議,到昨日與今日的正式會議,已劃下完美句點,我代表行政院肯定農委會林主委、三位副主委,以及所有籌辦這次活動的人員,也感謝來自全國跨領域、跨世代,關心農業發展的朋友共襄盛舉。這兩天大家聚焦的主題是「全民農業、共創新局」,與會者分別提供經驗並貢獻專業,相信對未來台灣農業邁向「永續、安全、前瞻、幸福」的目標,一定有莫大助益,行政院一定全力支持,落實此次「全國農業會議」的結論。
政府於1982年開始召開全國農業會議,集社會菁英之共識,因應每一個時代農業面臨的各種問題,第一次至第五次農業會議,主要因應糧食安全、農地改革、農業金融及組織,以及加入WTO之後續因應等。直到今天,我們面臨更多全球氣候變遷、貿易自由化衝擊,以及國人提高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及期待。因此,在15年後農委會與社會各界共同舉辦「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因應目前的變局,讓台灣農業發展更加進步。
蔡總統也非常重視農業發展,她提出新經濟三大方向,特別將「新農業」納入「五加二產業創新」其中一環,蔡總統也不僅一次要求行政院,一定要保障農民權益、確保農業發展,並且使農村進步。行政院在蔡總統指導下,要求農委會林主委與團隊全力以赴,這段時間以來已有成績,第一是全國國中、小學營養午餐遵守「四章一Q」,將學童的營養午餐與在地農業結合;第二是在保障收購及休耕補助方面,與「對地綠色給付」結合,推升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友善,希望台灣農業精進。
第三是站在保障農民立場,開放實際耕作者參與農保,使沒有農地但有志於農業的年輕人有更多的保障,同時也試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讓農民在耕作時若遭遇意外,可得到政府制度面的協助。第四是因應頻繁的天災,也推動試辦「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0823熱帶低壓雨災,已有130戶農家可理賠至3千萬元,更加保障農民面對天災的威脅。今天蔡總統指示要更進一步強化農保,使農民的退休生活更加安穩,因此行政院未來也要求農委會、財政部與金管會等相關部會,共同研議一套能使農民退休後安穩生活的制度。
除了現階段成果以外,政府以更前瞻的視野、更開放的態度召開此次會議,提出總結報告主題為「從永續到安全、從前瞻到幸福」,共有73點結論,可以統整為五大方向:第一,要求健全農場到餐桌的安全體系,建立從農場到上市的生產管理體系,並希望農委會加速推動「食農教育」,讓全民共享優質的農產品與健康飲食。第二,面臨極端天氣對農業挑戰,必需提高農業韌性,政府應積極輔導農民防災應變,未來也應配合「國土計畫法」建構農業資源利用、維護與管理模式,讓農業發展與土地環境和諧共生。
第三,利用新科技,如機械及自動化、人工智慧、物聯網及大數據等,協助農業往智慧化目標發展,未來應建立冷鏈物流系統、提升產品品質並強化農民組織團體,開拓國際市場。第四,強化保障從農者的勞動條件及權益,未來應整合農保、老農津貼與相關社會保險,建立一套完善的農民年金制度,並積極強化青年從農培育體系,引導更多元專業人才投入。第五,尋找農業中更多商業發展契機,政府將以市場導向、技術創新為基礎,透過科技型塑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環境,未來農業是時尚、陽光有前景的產業,不僅提高從農者的工作品質與生活水準,也讓農業成為吸引年輕人的產業。
今日會議的結束,將是台灣農業嶄新一頁的開始,我會責成農業會將可行結論轉化爲具體政策措施,務實推動促使農業精進發展,希望政府和民間攜手同心,打造安全農業、幸福農民、富裕農村,三生共構的永續農業。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