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的運作無法繞開經濟的面向,而年輕人更需要透過投入就業市場來參與社會的運作,也為個人找到發展的機會。但是,今年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疫情的影響,對於年輕人的就業帶來了打擊。
這篇來自【CUP】上的文章,帶我們看到韓國目前正在發生的青年就業困境,這讓我們更加理解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之外,也讓我們進一步反思台灣的青年就業環境如何受到疫情影響。
---------------------------------
文在寅政權曾揚言,要為青年創造最多就業機會,並提供更多公共機構職位。但自他執政以來,60 歲以上高齡人士僱用數目增加 124.6 萬名,青年的僱用數目卻減少了 18.4 萬,後者的失業率更連續 37 個月維持於 20% 以上。另有數據顯示,過去 3 年,大部分公共機構職位由 60 至 69 歲人士把持。
人口老化雖為原因之一,但增加短期聘用長者、推行延遲退休等政策,同樣帶來影響。反觀在 2018 及 2019 年,大幅調高法定最低工資令小商戶營運困難,被迫減少聘用兼職及正職員工。年青人求職本已艱難,豈料今年再遇上武肺來襲,企業劇減新聘員工人數,前途更加坎坷。
延世大學經濟學教授成太胤表示:「不景氣之下,企業沒有理由放膽招聘僱人,若要聘用,則很可能以能力經過驗證的人為主、僅按必要的部分作出篩選。」他認為:「經濟低迷的受害對象,難免集中於年青人身上。」而根據 6 月的僱用統計,南韓青年正被迫放棄求職。
漢城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相奉(Kim Sang-bong,音譯)表示:「商界幾乎沒有就業空缺,公共事務的工作亦只聘用擁有各種牌照或資格的優才,所以年青人一開始就放棄求職這件事。」他更警告,年青人若就這樣不被聘用,將會牽連至出生率減少等社會問題。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www.cup.com.hk/2020/07/29/sk-coronavirus-youth-unemployment/?fbclid=IwAR1rNeTwUoJY80nSrusFGgi33bAG20QP8yN3KEBWBmusyXvqXrvL3IQSPP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新鮮人 #大學 #畢業 #求職 #失業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
青年就業困境 在 巷仔口社會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巷仔口社會學」的新書來囉!!《巷仔口社會學3:如果贏者全拿,我們還剩下什麼?》是「巷仔口社會學」時隔兩年再度優選站內好文集結成冊,兩年前的《巷仔口2》以「性別」作為選文主題,本次新書,則是以在臺灣極富研究活力的「經濟社會學」作為主題。
經濟社會學,顧名思義,是以社會學的視角,分析與解釋人類的經濟行為或經濟現象。與新古典經濟學不同的是,經濟社會學並不預設「自利」是人類經濟行為的主要動機,而是強調經濟行為是「鑲嵌」在社會環境之中,受到制度、文化、網絡關係的影響。也因此,經濟社會學也不像經濟學一樣,將人視為「原子」般的存在、獨立地進行「理性選擇」,經濟社會學強調人生活在「社會」之中,人們的行為與選擇,會受到其他個人與團體的影響。最後,經濟社會學也不認為「市場」或「經濟部門」是自成一格、獨立運作的系統,經濟社會學將「市場」視為財貨分配的社會機制之一,與社會中的其他部門相互作用;而且,經濟社會學家也發現,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經濟模式中,儘管有像英美這樣強調「自由競爭」的經濟模式,也有類似德國或日本這樣,強調廠商信譽、廠商間的合作關係、以及勞資雙方協商關係的經濟模式,換句話說,經濟社會學者並不會認為「效率」是「自由市場」的專利。
在經濟社會學的視角之下,能夠讓我們看見怎樣的一個不同於經濟學解釋的世界呢?在《巷仔口3》中,每一篇文章都與台灣社會息息相關,但是研究範圍橫跨了不同產業,從汽車業、半導體業、醫藥業、到金融業;在方法與題材上也非常多樣,有民族誌寫作、有歷史研究、有理論概念的引介、也有統計數據的分析。本書的主編,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的潘美玲老師,與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王宏仁老師,為本書撰寫了精彩的引介序言,如果你還想多了解經濟社會學到底是什麼、想進一步挖掘《巷仔口3》的更多內容,請不要錯過這篇非常精彩的主編序言!
買書這裡請(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0505
目錄
▎第一篇 市場不只一種可能
台灣黑狗兄的未來:如何讓中小企業成為隱形冠軍?(鄭志鵬)
不同顏色的供應鏈:透過社會價值來創造產業升級(潘美玲)
中國大推進式發展半導體產業可行嗎?(吳介民)
誰的公司、為誰治理?社會學怎麼看公司治理(鄭力軒)
市場是展演,是社會─技術的組裝物(王驥懋)
社會科技系統中的想像與合理性(楊智元)
台灣的汽車安全應該回歸什麼樣的市場機制?(劉清耿)
▎第二篇 借貸人生
簡介「金融化」的故事及其測量(夏傳位)
從市場工具到社會空間:台灣證券營業廳的轉變(陳宇翔)
社會金融是什麼?以及如何可能?(吳宗昇)
欠債與還債:債務的社會學世界(吳宗昇)
債務與不平等的社會學(翁志遠)
能體會幾分街友漂泊?寫在流浪生活體驗營後(黃克先)
▎第三篇 好工作與壞工作
好工作不見了嗎?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張宜君)
證照對謀職或加薪有利嗎?(林大森)
當社會學遇見管理學:一個小主管的經驗談(李香潔)
台商如何想像越南女性勞工?偷竊、搞破壞、集體昏倒(王宏仁)
竹科園區零工會的奇蹟背後:個別化的勞資關係(林倩如)
新年到,揮別「招裁禁飽,薪餉四成」的人生?(邱毓斌)
▎第四篇 消費萬萬歲
戴上「現代」:日本及台灣草帽的誕生與流行(苗延威)
都市的大型慶典:狂歡解放?財團宰制?(董建宏)
巨型活動進化史:由民族主義到資本主義的兩種都市競技場(蘇碩斌)
「砍掉重練」的世界觀:你想線性累積?或是循環重生?(蘇碩斌)
消費如何改變社會?從兩個消費者組織的故事談起(萬尹亮)
▎第五篇 真實烏托邦
市場中的擴散?社會學的觀點(鄭力軒)
從黑手變頭家到隱形冠軍:台灣中小企業的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1996-2011)(謝斐宇)
巷仔口的中藥房:醫藥專業鬥爭與中藥房的降格(安勤之)
建構台灣茶:喝茶如何成為台灣的日常生活文化?(陳宇翔)
禮物經濟與公民社會:台灣的捐款文化(田畠真弓)
作環保的社會想像與實踐:社區、經濟與環境(郭瑞坤)
青年就業困境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蚊子、野草、藻類、福壽螺
從大自然的角度看的確是。
青年就業困境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新鮮人 #大學 #畢業 #求職 #失業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48 為什麼會出現「今天畢業,明天失業」?
04:05 學用落差就是學生實戰技能不足,導致畢業就失業?
05:20 那麼大學生自己,可以做些什麼銜接職場?
05:54 我們的觀點
06:48 ⚡️圖文不符上課囉⚡️宣傳
07:13 提問TIME
07:27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
|腳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圖文不符上課囉】粉專連結⚡️
→http://bit.ly/2G0yCOe
——
【 本集參考資料 】
→ 求職需耐心 主計總處:新鮮人約半年謀職:https://reurl.cc/OKlNy
→ 11月失業率3.7% 大學畢業沒工作比例最高:https://reurl.cc/aKoK9
→ 台灣「缺工」逾23萬,賴清德:上市櫃、外商公司起薪30K太低了:https://reurl.cc/d4E4y
→ 學者談青年就業困境:大學普及滅技職 資訊業過度集中市場供需不均:http://bit.ly/2LK1AWf
→ 產義人力供需資訊網:觀光:https://reurl.cc/qWxeN
→ 勞動部:就業市場情勢分析 7 月月報:https://reurl.cc/7zgxb
→ 漂亮學歷誰沒有?職場決勝關鍵:提升實戰力:https://reurl.cc/d4EZg
→ 高等教育報酬的世代差異_勞動市場結構轉型的影響:https://reurl.cc/XKdn7
→ 好工作不見了嗎?從工作機會變遷談青年就業困境:https://reurl.cc/R3pZr
→ 台灣失業問題是從何時開始的?埋首分析50年歷史,學者揪出「解決就業困境」的關鍵是…:https://reurl.cc/aKoWZ
→ 台灣勞工的地表遷徙:為什麼台北平常人這麼多,過年就唱空城?:https://reurl.cc/6n16O
→ 【學用落差與產學合作系列2】各界在學用落差上的責任:https://reurl.cc/eKerx
→ 曾被老師說念社會系「沒有用」,現在我靠社會學專業,在矽谷上班:https://reurl.cc/9mjl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VozH3vKeWI/hqdefault.jpg)
青年就業困境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10/11)日邀請教育部、青輔會、經建會就「人才培育與發展」(我國當前人才養成、學用落差、青年就業與生涯發展系列問題)提出報告,民進黨立委蕭美琴首先質詢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人才培育工作相當重要,如花蓮自強國中航空社自行研製無人載具應用於災害救援,所拍攝照片的解析度甚至比國防部清楚,她認為教育部應該鼓勵學校培養這種創意多元的人才,且特別予以表揚。此外,蕭美琴也關心各級學校目前的戶外教學課程內容,她認為目前學校所規劃的實質教學性與社區結合度不足,應結合社區營造及農村再生,才能帶動社區發展與收入。
至於對當前青年就業困境問題,蕭美琴則是質詢青輔會主委陳以真,她舉國際勞工組織(ILO)為例,該組織雖是聯合國底下有關勞動的國際組織,但除了研究世界各國青年就業問題,也做政策擬定,我國非聯合國會員,沒有機會派官員參與該組織活動,但但青輔會應與國際接軌,當中很多建議案值得我國參考。此外,就青輔會提出的職場體驗網計畫,蕭美琴表示,她個人鼓勵青年工讀,像國外有剷雪除草等多元的工作,很多人在做,不能假設年輕人是無法吃苦,很多工作機會必須更積極面對。
最後,蕭美琴質疑經建會,國際勞工組織(ILO)報告中指出很多國家如比利時、日本的範例是鼓勵年輕人從事「綠色產業」,且有特別的配套與鼓勵措施,但經建會卻沒有處理,令人遺憾。至於過去「中美基金」都會針對偏鄉弱勢的數位落差編列預算補助,現在卻不再編列,她認為,偏鄉地區的農民與老人家若身上帶著I-PAD,都有上網能力,跟年輕人就有共同語言,也能與國際接軌,會很有成就感;因此數位落差的補助非常重要,也與終生教育及鄉村的農產品行銷息息相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zbEnPoE10/hqdefault.jpg)
青年就業困境 在 失業問題嚴重,令人憂心。(攝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知識經濟論壇- 青年就業問題】 台灣青年失業率雖然比歐美低,但人力資源專家李誠教授認為,在數字後面,隱藏了許多問題。 首先是台灣青年長期性失業人口(失業27~52 ... ... <看更多>
青年就業困境 在 中國青年的就業困境有多大?兩億人「靈活就業」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 青年 的 就業困境 有多大?兩億人「靈活 就業 」,六億人月入一千意味着什麼? 7.1K views ... ... <看更多>